林业生态环境保护的有效措施分析论文_李幸子

林业生态环境保护的有效措施分析论文_李幸子

西安林产化学工厂 陕西西安 710077

摘要:实施生态环境保护的战略实施中,林业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必须要切实有效的保护好林业资源,使其得到持续稳定的发展,这样才能够充分的体现出它的重要作用,并使其重要价值和关键作用得到真正的发挥。在具体的推进过程中,要进一步提升全民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确保和农业进行充分的融合,有效推进科技兴林的相关战略,在最大程度上保护好生态环境,同时促进林业生产实现更良性的发展。

关键词:林业生态;环境保护;有效措施

1 生态环境保护中林业的主要作用

1.1 使环境污染问题得到有效缓解,进一步改善生态环境

在生态环境保护过程中,林业能够在更大程度上吸收绝大部分的污染源,确保空气得到充分的净化。除此之外,林业的光合作用能够更有效的吸收二氧化碳,同时产生大量氧气,确保污染气体能够得到明显的衰减或者消除。林业资源有着特别理想的空气净化功能,可以使其在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中发挥关键性的作用。

1.2 确保水土资源得到更有效的平衡

林业是一项至关重要的自然资源,它本身具备着是很显著的可确保水土资源得到有效平衡的作用,能够更有效的减少水分蒸发,有了林业资源的保驾护航,水土资源即使面临着强风暴雨,也不会出现水土流失等相关方面的严重问题,这样能够充分的体现出林业针对地面植被进行保护的核心作用。特别是在我国西部地区,林业资源本身十分缺乏,经常会出现十分严重的水土流失问题,又加上我国是农业大国,水土资源是生存的命脉,所以林业资源能够更有效的发挥切实有效的水土资源的保护作用,在最大程度上有效减少地表水、地下水等流失,对于国计民生、水土资源保持以及地区发展都有着关键性的作用。

1.3 有效实现固沙防风

在树木的生长过程中,它的根系通常情况下要深入持续的扎根到地层以下,这样能够更有效的确保根系增加增强,并在根本上对土壤起到切实有效的加固处理的作用。除此之外,林业资源进一步丰富,就会形成防护林,在风沙地区可以切实的体现出防护作用,有效减少风速,调解风向,进一步有效降低沙丘移动性,这样能够更有效的保护好耕地和绿洲。

1.4 我国环境中存在的问题及危害

1.4.1 大气污染问题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好,购买汽车的人越来越多。与此同时,原本蔚蓝的天空逐渐消失,随之出现的是雾霾和更多的汽车尾气。这种气体不仅气味怪异,而且令人头昏、恶心,影响人的身体健康。汽车尾气是汽车使用时产生的废气,含有上百种不同的化合物,包括固体悬浮微粒、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氢化合物、氮氧化合物、铅及硫氧化合物等。尾气在直接危害人体健康的同时,还会对人们的生存环境造成很大的影响。如二氧化硫,具有强烈的刺激气味,不仅伤害人体健康,还会导致“酸雨”的形成,造成土壤和水源酸化,影响农作物和树木的生长。

1.4.2 土地荒漠化和沙灾问题

我国北方气候干燥,植被稀少,所以沙灾问题在北方较多。沙尘暴就是其中之一。沙尘暴的风力最高可达12级以上,能摧毁建筑物、树木等,造成人员伤亡,刮走农田表层沃土,使农作物根系外露,通常以风沙流的形式淹没农田、渠道、房屋、道路及草场等,使北方脆弱的生态环境进一步弱化。如1993年5月5日,一场历史上罕见的特大黑风暴袭击了我国西北地区,历史上称其为“5.5黑风暴”,至今让人历历在目。2004年3月26至28日,沙尘暴造成锡林郭勒盟5000多口牲畜走失或死亡,苏尼特左旗22人走失;造成全国1200多架次航班延误。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 环境保护强化措施

2.1 强化基础建设

在林业生态发展过程中,基础工作具体包括扩大林业储量,提升物种多样性,维护林区安全,在保护生态环境过程中,为了进一步保障工作效果,首先需要对其基础性工作加强重视,在进行营业管理过程中,大部分工作单位都针对林业保护工作制定了一定程度的规章制度,在进行市场工作过程中,必须对其巡检力度和执法力度进行有效加强,进一步保障基础工作效果。但是,在我国目前进行森林防治保护工作过程中,虽然已经制定了大量保护措施,但是具体发展过程中依旧存在一定程度的人为因素影响,威胁林区安全。基于此,林区管理部门必须对其保护策略进行科学改善和全面创新,可以选择将邻居设定为高校研究基地或科研机构,与社会机构进行有效合作,邀请社会人士和学生在林区内部进行参观学习,基于具体研究结果合理创新林区保护工作。

2.2 改进保护区建设

首先需要对其管理途径进行合理优化,确保能够有效解决现阶段林业生态建设过程中存在的各项问题。林业管理部门必须对用户林业管理的具体措施进行有效创新,对其各种林业资源进行合理应用,基于林业工作系统科学保障林业建设途径的多样化。其次,相关监理部门还需要深入调查森林周边环境内野生动物具体生长状况,并对其进行保护机制的科学制定和有效完善,确保野生动物具有更高的存活率,同时,还能够保障生态链始终保持平衡状态,确保生态环境发展的稳定性。同时,相关管理人员还需要进一步重视森林原始树木,对其进行更为有效的保护,可以在一定程度内实施隔离保护,保证其生长状况。在森林内部存在大量自然景观,包括化石,溶洞等,管理人员需要对其实施特殊保护,同时进行隔离设备的科学构建。最后还需要特殊保护各级行政区域,确保稳定开展造林工程,同时有效推进我国经济建设。

2.3 完善保护机制

在我国目前林区建设过程中,部分林区存在砍伐问题,对林业生态环境具有极其严重的不良影响,进而导致林区环境恶,使其珍稀物种大量消亡,具有物种濒危的风险。基于此,林业相关部门需要进行保护政策的科学构建,不仅需要改善植树造林整各项措施,同时还需要确保生态环境具有更强的修复能力。为了进一步保障林业发展的可持续,企业需要进行资源保护制度的合理构建,在具体制定管理制度时,首先需要尊重当地环境发展现状,在管理林业资源过程中必须对其环境实际需求进行充分考虑,进一步保障资源保护效果。同时,还需要确保全面落实相关制度,对其各种违规行为进行严厉处罚,保障林业发展。其次,还需要基于工程具体状况,进行循环保护机制的合理构建,确保在保护森林资源的同时实现其成活速度的全面提升,保障生态平衡。在此过程中,还需要进行补偿政策的科学制定,确保大众人群能够进一步重视森林资源保护,保证环境发展的可持续性。

2.4 社会力量

在保护林业生态环境过程中,如果仅仅由林业局进行作业,则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资源和物理资源,同时,无法对其资源环境发展进行有效控制。因此,在进行生态环境建设过程中,相关部门需要对森林环境保护工作扩大宣传,确保社会大众具有更强的环境保护意识和环保兴趣,进而使其进一步明确保护森林的重要价值,积极参与环保活动,保障森林发展。在此过程中,管理部门需要和媒体行业进行有效合作,确保有效拓展宣传范围。与此同时,林业维护单位还需要积极组织社会各界人力资源和物力资源,对林业生态环境进行全面管理,确保林业公安部门和林正稽查部门能够与当地政府部门进行有效合作,实现管理维护地点的统一设置,保证相关部门管理职责,能够得到全面落实。

结束语:

由于政府的大力支持和人民群众思想的转变,近年来沙尘暴和土地荒漠化的现象越来越少,为我国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保障。

参考文献:

[1]李红军. 林木种苗在林业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性分析[J].现代园艺,2014(2):227-228.

[2]陈国栋. 林木种苗在林业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性[J].现代园艺,2014(20):159-160.

论文作者:李幸子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3/5

标签:;  ;  ;  ;  ;  ;  ;  ;  

林业生态环境保护的有效措施分析论文_李幸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