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时事教学的原则与方法_政治论文

浅谈时事教学的原则与方法_政治论文

浅谈时事教学的原则和方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浅谈论文,时事论文,原则论文,方法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时事政治的内容包罗万象,纷繁复杂,我们不应以每年时事政治的内容不同而忽视对时事教学原则和方法的研究。现浅谈一下本人的做法和体会。

一、时事教学的原则

1.及时性原则

所谓时事,即当前的国内外大事。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日新月异的时代。及时地掌握国内外重大时事,是我们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所面临的重要任务。我经常通过政治课前五分钟讲新闻,组织学生订阅《半月谈》、《时事》等政治报刊,及时讲解国内外发生的重大事件,使学生掌握事件的来龙去脉。

2.准确性原则

时事政治不同于其他知识的教学,它有很强的时效性。同时,既无固定教材,又无更多的参考资料。这就要求教师认真领会该时事的真实含义。例如,一部分学生把“海协会”与“海基会”混为一谈。在讲解时,教师一定要讲清楚:海协会是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于1991年12月16日在北京成立。海协会以促进海峡两岸交往,发展两岸关系,实现祖国和平统一为宗旨。首任会长是曾任上海市市长的汪道涵,国家副主席荣毅仁为名誉会长。而海基会是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于1990年11月21日在台北成立。据台湾方面称,这个机构是为了既坚持与大陆“不接触”、“不谈判”、“不妥协”的“三不政策”,又能面对两岸交往中衍生的问题需要两岸协商解决的现实。海基会首任董事长是国民党前中常委、台湾工业总会理事长辜振甫。可见,准确是时事教学中的一个主要原则。

3.全面性原则

全面性原则一方面要求对一年来的重大时事抓住重点,全面掌握(当然也不是眉毛胡子一把抓,细微末节都不放过)。另一方面要求从系统论、联系的观点出发,在认识一个时事时,既要看到历史性,又要看到连续性。比如:“一国两制”的构想,从理论到实践都有其一定的历史背景和历史延伸,并不因中英、中葡关于香港、澳门问题联合声明已经发表,而标志这一构想的终结,还要联系台湾问题这一统一大业,理解其重大意义,还可联系世界其他民族的统一问题,理解其国际意义。又如,今年是我国纪念抗日战争胜利五十周年,但还可联系到也是全世界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五十周年,理解其在国内乃至国际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4.教育性原则

尽管我们强调时事教学的特殊性,但却不能否认其教育性的普遍意义。初中阶段是青少年人生观初步形成阶段。接受正确的思想教育,无疑对他们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培养正确的人生观,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比如:随着我国十多年来全面改革开放政策给社会主义事业带来的强大生机和活力,引起了经济生活、社会生活、工作方式和精神状态等方面的一系列深刻变化,原来的伦理观念、价值观念、人生观等都发生了很大变化。由于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在初中学生面前,既有光明面,也有阴暗面;既有鲜花,也有丑恶;既有劳模,也有罪犯;既有先进思想,也有不正之风;既有暴发户,也有贫困户。面对这种极其复杂而又矛盾的现实,有的学生认为:“三十六行,读书上行”,“跳出农门上天堂”;成绩差的学生认为:“不如趁早当一名个体户或外出打工,早些赚大钱享福”。有的学生面对一些不正之风认为:“辛辛苦苦、老老实实干,不如投机取巧、投机倒把拉关系”。面对学生普遍关心的各种不同问题,我采取的做法是:首先敢于触及学生中的热点和难点,通过不同的问题,引起学生讨论,让他们讲真话,暴露自己的真实思想。其次,注意他们在不同阶段所出现的各种不同思想变化,积极挖掘他们思想上的闪光点。在此基础上,抓住教育的最佳时机,针对他们的思想实际,本着正面引导的原则,采用灵活多样、新颖活泼的教育方式和方法,用简单明了、有理有据、让人信服的事实和道理进行时事政策教育,并让时事教学与初一、初二、初三《思想政治课》理论知识适当结合。这样做法,既解决了学生中出现的模糊认识,又收到了教育的最佳效果。

二、时事教学的方法

1.重点讲授

我们以每月一次的“时事专题讲座”形式对重大时事进行讲授,做到把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贯穿到时事政治教育中去,交给学生正确观察和分析形势的方法。授课过程中适当地介绍一些背景知识,有机地结合时事内容介绍一些风土人情,把所讲的内容依据生动性、趣味性的大小,相互穿插,搭配开来。这样,不仅给时事课带来了活力,而且还扩大了学生的视野,丰富了学生的知识。

2.读报与对话

在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影响下,不少学生对国家政治经济形势缺乏正确的认识,对党的重大方针政策知之甚少,对祖国的今天、明天缺乏应有的了解,而对小道消息、社会上的阴暗面谈得津津有味。针对这种情况,我们每隔一定时间,结合当前时事对学生进行教育,如法制教育、“两个基本点”教育等。有时重点选读新闻报道与评论,或者开座谈会,让学生与老师对话。这样,不仅增强了学生对时事的透彻了解,而且还增强了学校的民主气氛。

3.理论联系实际

时事教学,应当充分运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积极反映当前国内外形势发展中的热点、重点问题。比如:1994年是贯彻执行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决定的第一年。在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三者之间的关系以及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等多方面,我国都迈出了较为坚实的步伐,成绩巨大,但问题也很突出。因此,正确分析国内形势,既要充分看到形势好的主流的一面,还要清楚地看到前进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从国际形势看,当前,世界各国特别是大国继续调整发展战略和政策,强调发展经济、增强综合国力。在争夺世界贸易市场以及构筑经济圈的进程中矛盾非常尖锐。有些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经济增长迅速,发展前景较好,而有些举步维艰,前景十分暗淡。与此同时,过去被两极格局所掩盖的民族矛盾、宗教纷争、领土争端等一一暴露出来,有的已演变成局部战争。这就得出,世界仍处在向多极化方向发展过渡时期,和平与发展仍然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这样,学生在时事学习中,能将时事材料作一些必要的总结和概括,用联系和发展的眼光分析国内外形势,而不是死记硬背一些人物、事件或孤立的结论,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国内外形势,以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和素质。另外,还应让学生走出校门,进行社会调查,使他们对我国政治经济形势有一个更深刻的认识。

4.测验与竞赛

时事学习可进行规模不同的测验,如每学期期中考试或期终考试,在政治试卷中适当加入少量时事题进行测验。

智力竞赛是当今社会求知者非常感兴趣的活动。比如在课外活动等适当的时候,一学期开展一次或二次时事常识抢答活动,或结合节日晚会开展时事知识抢答活动。这种寓知识于娱乐之中的方法,是学生们喜闻乐见的一种形式,很容易为他们所接受。

标签:;  ;  

浅谈时事教学的原则与方法_政治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