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山设备管理现状及改进措施论文_梁君峰

矿山设备管理现状及改进措施论文_梁君峰

黑龙江龙煤集团鹤岗矿业有限责任公司设备租赁站 黑龙江鹤岗 154100

摘要:矿山企业的工作和开采流程主要包括破煤、落煤、运煤等等,各个工作流程环环相扣,如果某一环节中的机电设备产生一定的故障和问题,便会影响整个矿产开采工作的生产进度。加强矿山设备管理不仅有利于对于设备的保养和维修,减少企业的投资,还有助于保证矿山开采企业的安全性,保证开采工作人员的生命健康安全,对当前的矿山生产效率有着非常大的提升意义。

关键词:矿山设备;管理现状;改进措施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生产安全、机械设备使用的安全意识要求也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现代化的煤矿开采工程,其机械化程度越来越高,与此同时,机械设备的使用安全问题也暴露出来,从煤矿开采工程中机电设备的安全可靠运行关系到煤矿开采的安全和生产效率。由于煤矿开采环境自身的特点,生产工作容易受到地质地形和环境因素的影响,加之在开采过程中会出现多种不确定事件,导致矿山机电设备故障朝着发生率高、种类繁多的趋势发展,矿山管理阶层已经加强了对于机电设备的维修和保养力度,但矿山机电设备故障仍时有发生,很多时候不得不停止生产进行机电设备的维修工作,已经严重地影响了矿山正常的生产活动,同时带来了巨大的安全隐患。

1矿山设备管理现状

1.1设备管理制度不健全

健全的设备管理制度可有效保证矿山作业设备正常运行。现阶段,虽然相当一部分矿山企业都建立了相关的设备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但由于制度不完善和责任划分不够明确,导致作业设备在日常管理中考核不严格,监管力度不够,管理措施无法得到有效执行,在一定程度上给设备正常作业带来了安全隐患。

1.2设备计划管理和日常维修保养不及时

矿山设备计划管理是对设备在设计、制作、组装、调试、保养、改进、升级直至最后淘汰的整个过程中各项费用开支的预算管理。目前相当一部分矿山企业的设备计划管理中费用预算不够细致,经费严重不足。企业在购买新型机械设备时,由于未预先详细制定设备购置方案,在设备购买过程中,过分依赖于销售商家的建议,未完全结合矿山实际需求购置设备,导致购置的设备不适合于矿山设计情况,往往导致设备在应用过程中不仅生产效率不高,而且事故频发,大幅增加了设备维修、保养成本。此外,一部分矿山在应用新购置的设备时,往往忽略了对设备进行定期检修保养,未及时发现设备在使用过程中产生的异常现象,最终导致大故障产生。

目前,(由于现在企业人员缺乏,尤其缺乏技术人员),相当一部分部分矿山企业缺乏设备检修制度,过于注重传统的计划预算制度。由于制度缺失,导致矿山设备未得到及时检修,一旦产生大故障,不仅增加了维修成本,而且影响了矿山正常生产。一般来说,井下粉尘大、高噪音、高湿度,故需对设备零部件进行及时更换,并对重要部位进行清洗和润滑。对于带式输送机而言,由于运行时间长、日常清洁维护不到位,易导致下料方向不正,供料口位置偏移,粉煤灰黏于托辊以及滚筒上,胶带受力不均,造成胶带发生偏载。若不及时更换磨损严重轴承、齿轮,易导致带式输送机在工作过程中出现异常噪音。

1.3机电设备操作和检修不规范

因受环境和安全设施配置等因素的影响,在矿山设备使用中违章操作现象普遍存在。由于相当一部分矿山设备被用于井下作业,受井下作业潮湿环境的影响,加之现代化矿山设备电气控制系统较多,井下机电设备的使用在接地系统上有严格的要求,例如某采掘队在使用掘进机时,设备控制系统检修后,忽略了对设备漏电保护系统进行检修,设备操作人员在作业前未对漏电保护器进行验证,且设备未按井下机电设备使用要求接地,造成了作业人员触电事故。

1.4设备管理技术力量欠缺

现代化矿山设备的管理、使用、维修等环节对人员的专业技能要求较高。目前,矿山企业普遍存在设备使用、维修人员专业素质不高的问题,导致在使用过程中经常违章操作,在维修过程中未严格按照相关规范处理故障,导致设备常处于“带病工作”状态。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矿山设备管理改进措施

2.1完善相应的管理制度

在当前矿山企业的设备管理过程中,企业应当按照实际的生产流程和发展需要,根据矿产生产环境的应用情况不断完善当前的设备管理制度。首先,设备使用人员和维修人员一定要了解设备的技术特性和安全操作标准,针对不同的设备制定定期检修以及日常维护保养制度。同时,对采购并且投入生产中的机电设备要进行相应的分类管理,详细记录设备的类型、编号、使用检查日期、保养以及维修等信息,针对矿山设备管理工作应当制定严格的惩罚制度,将设备的维修和管理纳入到单位以及个人的考核中。设备使用与操作人员必须按照企业的规章制度进行工作,提高矿山机电设备的整体检修和维护水平,提高设备的使用寿命。

2.2加强对设备的计划管理

在整个矿山设备的管理及维修工作中,一定要制定一个严密科学的计划管理,全面了解各设备的实用性和各项性能,对设备在实际工作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和事故进行预测和分析,考察设备的使用和管理人员能否对设备出现的各类事故进行及时的处理。矿山企业的经营者和设备管理部门应当加强对机械零件配备的检查和更新,定期检查设备中的零件是否出现损坏,由于矿产生产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因此一定要定期对使用到期的设备进行更换。

2.3加强对管理人员进行技术培训

为了更好地做好矿山设备管理工作,企业应当招收相关的专业人才,大力提高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在日常工作中企业要定期组织员工进行培训,不断开展设备维修以及检查大赛,增强员工的安全意识,企业要加强设备使用以及维修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不断进行职业培训,确保矿山设备以及维修人员都能持证上岗,在设备管理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员工应当进行适当的奖励,企业还要定期组织相关人员进行科技管理制度、管理方式的学习。

2.3提高信息技术水平

提高煤矿机电设备技术管理,需要建立和完善信息处理系统,增强信息统计和归纳分析能力,分类处理、解决。为适应日趋发展进步的生产力和装备技术水平,满足煤矿高效、安全生产要求,对机电设备管理和维修提出挑战,新形势下维修技术水平应具备检修速度快、可靠性好及效率高等特点,进而降低机电安全生产事故,提高设备稳定性,增加企业综合效益。

2.4加强设备使用和维修管理

众多煤矿企业相关技术从业人员业务水平低,专业素质不高,在机电设备操作、管理过程中方式、方法不当,影响设备正常稳定、可靠运行,同时增加了设备检修、维护的复杂性。甚至由于工作人员的管理、操作不当,致使设备遗留下安全隐患或故障,因此,要加强管理、培训工作,提高维修技术水平,减少设备故障率,保障设备安全、稳定、可靠运行。

2.5建立机电设备管理维修责任制度

建立适合本矿井的机电设备管理、维修责任制度及配套的考核与奖惩制度,通过制度明确责任人与责任单位,从而提高企业机电设备整体管理、维修技术水平,充分发挥机械效率,保障矿井安全、高效生产。

总之,矿山设备管理工作对于延长矿山设备使用寿命、提高设备使用效率,确保矿山安全生产具有重要作用。分析了现阶段矿山设备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并对相应的改进措施进行了讨论,对于进一步完善矿山设备管理工作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李平,陈健永.当前煤矿机电管理中的问题探析[J].煤矿开采,2006(4):88-90.

[2]侯瑞.论减少煤矿机电事故发生的可行性[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6(18):196-198.

[3]王嘉平.煤矿机电设备维修技术管理的现状与对策[J].能源与节能,2014(10):43-44.

论文作者:梁君峰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2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17

标签:;  ;  ;  ;  ;  ;  ;  ;  

矿山设备管理现状及改进措施论文_梁君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