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园林设计中植物配置与规划研究论文_刁艳

风景园林设计中植物配置与规划研究论文_刁艳

山东建峰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 山东烟台 264000

摘要:风景园林设计在现代城市园林绿化中所发挥出来的作用日益重要,在将城市建筑与风景园林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同时,也体现出了“养生”、“生态”、“休闲”、“人文”于一体的现代园林化城市理念,而植物配置与规划在风景园林设计中又极为关键,既可体现城市美学价值,又可表现风景园林的观赏价值。本文就风景园林设计的植物配置与规划进行探讨。

关键词:风景园林;设计;植物配置;规划

引言

风景园林要尽量还原自然的状态,消除人为痕迹,让人身处其中感觉到大自然的气息。营造自然气息,当然离不开各种各样的植物,园林规划设计中植物配置是一项至关重要的内容。通过植物的合理搭配,可以使建筑、山石、水体、道路等不着痕迹的衔接起来,给人以美不胜收的视觉冲击。

1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及植物配置的基本原则

1.1以人为本原则

园林景观面向的人民大众,人是观赏的主体,所以要坚持以人为本,规划设计园林时要重点考虑到人的因素,如何能满足大众对园林景点的要求,人们会有什么样的需求,喜欢哪种风格,所以设计者规划设计植物的配置时,应该充分了解当地的人文历史和民俗,适当配置人们比较喜爱的具有当地特色的植物,思考植物的配置会给人们带来什么样的感受。

1.2经济性原则

经济性原则是指在园林规划,在保证园林观赏价值的前提下,减少不必要的投资。在规划和设计时需要进行大量的调查分析工作,认真研究当地的地理条件和气候环境,优先选用适合当地种植的本土植物,根据性价比选择容易存活的优秀苗木,可以大幅减少资金的投入,让有限的资金发挥更大的作用,同时还能体现出地域文化特色,更容易让大众接受和喜爱。

1.3景观性原则

景观性原则是指园林要体现的是整体的美感,要确保景观的一致性、协调性,园林中的所有景点元素都要自然过渡,从而保证自然之美。所以在园林设计配置植物时,要考虑各种植物的季节变化,结合整个园区的地理空间及景点的其它元素,合理搭配不同的植物,用色彩缤纷的植物将景点的各个元素串联起来,做到一步一景的景观效果,在喧闹的城市中构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可以大幅度增加风景园林的观赏性和趣味性。

1.4生态性原则

生态性原则是在设计规划时,要重视对生态环境影响。这也是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要求。在园林设计时要根据植物的生长规律,结合园林山石、水体等其他元素,合理配置植物,确保人与自然和谐相处,避免人为因素对园林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利用各种植物种群的相互关系,形成完整的植物群落系统。3植物配置的策略

2.1植物搭配的策略要点

2.1.1植物与社会环境的配置技巧

在进行园林设计时,要合理配置植物资源,与社会环境有机融合,实现植物的观赏价值和社会价值。中华5000多年的灿烂文化,赋予了植物丰富的文化内涵,给园林艺术增添了更多的人文气息。风景园林设计要将植物的文化内涵和社会环境的氛围有效融合,增加了园林文化氛围。风景园林通过建筑、山石、植物等元素上的人文气息,使园林具有了丰富的文化内涵。

2.1.2植物与自然环境的配置技巧

风景园林内种植的植物会对小范围内的气候产生影响。可以改善周围的空气环境,降低环境温度等,具有一定的生态效益。因此在园林设计时,要考虑风景园林内植物群落对当地自然环境的影响,充分发挥植物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作用。使园林内植物与大自然融为一体。在进行植物配置时要考虑到当地气候、土壤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合理搭配植物种类,选择可以长期生长的苗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设计时要结合园区的地理布局,搭配不同的植物,通过植物将不同地理高度的诸多景观元素融合为一体,实现景观之间的完美过渡而不显突兀,体现整个园区布局的协调性。例如,在坡度较为缓和的区域适合搭配草坪,阳光照射下草坪会有出现有层次的色彩差异,给人以震撼的视觉冲击。

2.1.3植物之间的配置技巧

风景园林的观赏性是吸引人们眼球的主要原因。不同的植物形态各异色彩缤纷。在园林设计时,需要将不同的植物进行搭配,将高低不同、五颜六色的植物结合其它元素,错落有致的融合在一起,形成生机勃勃的植物生态体系,使整个风景园林给人一种浑然天成的感觉。乔木和灌木组合是经典的植物搭配模式之一。乔木灌木一高一低,通过精心设计层次分明,色彩对比明显,线条流畅让人赏心悦目。人们常说红花绿叶,鲜花和绿叶的配合也同样经典,“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美轮美奂的描写了荷叶和荷花组成的映日美景,所以在园林设计时通过不同植物显现大自然的五彩缤纷,是一种常用的配置技巧。

2.2园林树种的选择策略

随着高层建筑的普及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人口急剧增加,导致人均绿地面积大幅下降,从而使城市的空气质量下降,温室气体的大量排放,严重影响了自然生态环境,城市热岛效应明显加重。因此在园林设计时要重视环境保护工作,结合当地的气候特点和自然环境因素,合理选择植物进行种植,使其能够在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中发挥作用,进而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例如,在近海的地区,园林设计时选择一些耐盐碱的植物,如耐盐碱的乔木类植物,比较适宜种植的有水杉、雪松、紫穗槐等。

2.3综合考量评估因素

园林规划设计植物配置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对当地的气候、人文和土质等进行全面的调查,从园林的整体布局出发,针对性地选择植物搭配方案,显现园林设计整体协调性,体现自然与人文历史的完美结合,确保园林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合理选择树种,体现园林地域性特色,根据植物的季节变化,合理设计植物与山石、水体、路径、建筑的搭配方案,设计在各个季节都有不同的美景。

3风景园林配置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3.1需要凸显文化城市特色

由于园林配置通常是地方政府建设的市政基础性建筑,因此其设计的过程中,应充分考量文化城市特色,宣传城市文化。具体而言,可在园林的中心位置,种植一定有代表性的植物,如市花或当地群众喜爱的植物。其次,可将体积较大的植物修剪成当地标志性建筑物,突出园林的城市文化感。如上海市的园林,可将其松树修剪为东方明珠电视塔的形象,突出其文化特征。最后,应将城市标语或城市战略目标,加入园林的设计中,让城市的文化精神得以较好地宣传与传承。

3.2注重园林的生态平衡

园林尤其是规模相对较大的园林,其中的植物种类与数量也相对较大。因此,在园林设计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其生态的平衡。部分设计人员在对园林的布局把控上,一味追求植物的多样性与数量性,在部分区域大量种植不同的植物。不仅没有获得应有的视觉效果,还增加了建筑完成后对园林的维护工作的强度与难度。同时,由于部分植物互相排斥,或对同一类养分的需求量较大,如果不分开种植,容易造成恶性竞争,最终使得植物无法正常生长发育。最后,由于每一类植物对肥料和农药的需求不同,对所排斥的元素也有异同,相关的建筑设计工作人员在设计过程中,要积极征求相关植物学家的意见,避免植物因受到其不适应的元素影响。

4总结

总之,为了进一步促进风景园林施工的有效价值的发挥,务必要合理的选择并配置好风景园林中所使用的植物,在立足于风景园林一般要求的同时,还要对园林景观的协调性以及美观性予以充分的考虑,才能够为人们营造更为自然和美观的园林空间。

参考文献:

[1]缪敢作.现代园林景观设计应注意的问题探析[J].工程技术研究,2017(3):222+252.

[2]张京宇.现代园林植物景观设计探析[J].南方农机,2017,48(4):174.

[3]李春娇,贾培义,董丽.风景园林中植物景观规划设计的程序与方法[J].中国园林,2014,30(1):93-99.

论文作者:刁艳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20年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4/20

标签:;  ;  ;  ;  ;  ;  ;  ;  

风景园林设计中植物配置与规划研究论文_刁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