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薄利多卖的多重意义_薄利多销论文

浅谈薄利多卖的多重意义_薄利多销论文

论薄利多销的多重含义,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薄利多销论文,含义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从字面上讲,所谓“薄利多销”,无非是指企业以降价为手段,使单位商品所带来的利润减少,达到多销的目的。但是薄利“薄”到什么程度?“多销”的具体含义又是什么?对于这两个问题,可以有多种不同的回答。答案不同,薄利多销的内涵有别。

首先,既然是“薄利”,那么一不是“无利”,二不是“厚利”。由此,我们可以为薄的程度确定一个数量界限,即按照薄利多销确定的价格,单位商品给企业带来的利润应大于0, 小于等于平均利润或降价前的利润〔1〕。

其次,“多销”也有多种不同的含义:第一,销售量意义上的“多销”;第二,销售额意义上的“多销”。两者既有统一的时候,又有背离的时候。比如,仅从需求角度考虑,当需求价格弹性系数大于0时, 降价就能使销售量增大,但末毕能使销售额增大;要使销售额增大,需求价格弹性系数必须大于1。另外,按照销售额增大所引起的后果, “多销”的内涵还可以分为三种:(1)销售额增大,总利润减少;(2)销售额增大,总利润增大;(3)销售额增大,总超额利润增大。 这三种情况成立的条件也是不相同的。

把“薄利”所确定的数量界限与“多销”所给出的不同含义综合起来考虑,就可以得出薄利多销的多重含义。

薄利多销的第一重含义:薄利多销量,即薄利,使总销售量增大。

薄利多销量需要满足三个条件:第一,单位产品的利润大于0。 单位产品的利润小于0,薄利多销则不复存在。第二, 需求价格弹性系数大于0。根据价格弹性理论,只有当需求价格弹性系数大于 0时,产品降价,总销售量才会增加。否则,总销售量要么不变(当需求弹性等于0时),要么下降(当需求弹性小于0时)。第三, 企业必须有足够的生产能力提供更多的产品。如果企业不能提供更多的产品满足由于降价所刺激出的那部分需求,则销量也不可能增加。

在上述三个条件所确定的范围内,薄利多销有很大的选择余地。视情况的不同,第一和第三个条件常常成为这种含义薄利多销的限制性因素。比如,当第二和第三个条件总是满足的时候,第一个条件就成为薄利多销的最低界限。而在不突破最低界限的前提下,第三个条件,企业的生产能力常常制约着企业的薄利多销价格——能够把企业生产出的产品全部卖出去的价格。

这种含义的薄利多销对企业并非毫无意义〔2〕。我们知道, 企业市场占有率是衡量企业竞争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市场占有率的高低虽然不直接决定一定时期内企业利润的高低,却代表着企业的长远利益,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企业的发展前途。因此,很多企业为了提高市场占有率,有时不惜牺牲眼前利益,即使降价会引起总利润的减少,也要采用薄利多销的价格策略。

市场占有率的表示方法有两种:一种是根据销售额计算出的市场占有率,即企业某产品的销售额在市场同类产品销售额中所占的比重;另一种是根据销售量计算出的市场占有率,即企业某产品的销售量在市场同类产品销售量中所占的比重。二者虽然在大多数情况下是一致的,但是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却不相同。比如,当需求缺乏弹性,其他企业维持原销售额不变时,某企业降价,虽然按照第一种方法计算的市场占有率会下降,但按照第二种方法计算的市场占有率却会上升。一般大家比较注意按照第一种方法计算的市场占有率,而对于按照第二种方法计算的市场占有率则不够重视。实际上。第二种市场占有率有其存在的特殊价值。第一种市场占有率表示企业产品数量和质量上的综合竞争地位,而第二种市场占有率则表示企业产品在数量上的竞争地位。比如有甲、乙两个企业生产同一种产品,由于甲企业的产品质量高于乙企业的,因而售价也比乙企业的高,假设是乙企业售价的二倍。如果甲企业出售了5 个产品,乙企业出售了8个产品,那么显然甲企业产品的综合竞争力较强, 但在数量上却处于劣势。也就是说,虽然总的情况乙不如甲好,但从其满足顾客数量上看,却占有一定的优势。如果只有第一种市场占有率,而没有第二种市场占有率,乙企业的这种优势是看不出来的。

薄利多销量可以提高第二种市场占有率。因此,若企业追求的是第二种市场占有率,就可利用这种含义的薄利多销策略。

薄利多销的第二重含义:薄利多销额,即薄利,使总销售额增大。

薄利多销额也要满足三个条件。第一和第三个条件及其原因与薄利多销量相同。第二个条件与薄利多销量有别,即需求的价格弹性系数大于1。当需求的弹性系数等于1时,价格变动,总销售额不变;当需求弹性系数小于1时,降价销售,总销售下降。

显然,薄利多销额的定价范围小于薄利多销量。如果企业采用这种含义的薄利多销价格策略,很多需求弹性小的产品(如一些生产必需品)往往被排除在外。另外,同一种产品的需求价格弹性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一般随着价格的下降,需求弹性也在下降。所以同一种产品也只是在一定范围内(需求弹性系数>1 )才适合采用这种含义的薄利多销价格策略。当然,第一和第三个条件也起一定的限制性作用。

这种含义的薄利多销有助于企业扩大销售,提高第一种市场占有率(当然包括第二种市场占有率),增强产品的竞争能力。如果企业的订价目标在于此,那么采用这种含义的薄利多销价格策略是最合适的。

这里值得注意的是,有些人错误地认为,只要薄利多销额,就一定能使总利润增大。比如有人认为:“薄利多销是企业经营的一种方针。在销售市场有可能扩大的情况下,采取廉价薄利的方针,通过降低单位商品的利润额来降低商品价格,扩大销售量。薄利多销虽然使企业从单位商品中所获利润量减少,但是由于销售数量的增加,企业所获利润总额不会减少,甚至还会增加。”〔3 〕在薄利多销额的定价范围内降低价格,只能保证总销售额的增加,而不能保证总利润的增加。因为前者是后者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薄利多销额有时能使总利润增加,但并非总是这样。

薄利多销的第三重含义:薄利多销利,即薄利,使总利润增大。

如上所述,薄利多销额并不保证薄利多销利,薄利多销利除了要满足薄利多销额的所有条件以外,还要受到这样一个限制:价格不应低于使边际利润等于0时的价格。 边际利润是指企业生产最后增加的一单位商品所投资金带来的利润。在这个限度内降价,虽然单位产品的利润会下降,但总利润总是在上升的。当边际利润等于0时, 总利润达到最大;超过这一点,总利润开始下降(虽然总销售额可能还是上升的)。

因此,如果企业的订价目标旨在增大总利润额,除非企业的生产能力有限,否则应把价格订在使边际利润等于0时的价格点上。 这一点是这种含义薄利多销的最佳价格点。

几点进一步的思考:

1、一个概念有多种不同的含义, 这概念本身的价值就值得考虑,起码说这概念不够科学或准确。概念存在的价值在于方便人们交流思想,如果一个概念无助于人们沟通思想,反而会在人们的沟通思想时造成误解,那么这个概念存在的价值就大打折扣。在日常经济生活中,薄利多销这一概念往往等同于降价销售,只要我们降价销售,不管最终的结果如何,我们都爱使用薄利多销这一说法。至于它是否真的“薄利”(不是无利),是否真的“多销”,以及在何种意义上多销,则很少有人考虑。薄利多销的滥用,使其本身失去了意义,丰富的内涵消失殆尽,只剩下降价销售这一空壳。这是薄利多销这一概念本身内含多重含义,而人们又不甚明了的必然结果。

2、改变这种现状的途径有两个:一是抛弃这个概念, 代之以其他更精确的概念,如本文所创造之“薄利多销量”、“薄利多销额”、“薄利多销利”之类。这种作法干脆利落,但恐怕难以被普遍接受,因为人们已经习惯于旧有的表达方法。第二个途径,保留薄利多销这一概念,只把它作为企业对外宣传的一种工具,弄清其多重含义及其各自适用的情况和需要满足的条件,在企业订价时,根据企业订价目标,选择一具体含义的薄利多销策略。相对于途径一,途径二的可行性更强,因此笔者倾向于采用途径二解决这一问题。

3、无论其他人对薄利多销这一概念作何理解, 企业的决策者以及价格制订者对其多重含义必须了然于心。笼统地谈薄利多销是没有多少意义的。

注释:

〔1〕“薄利”是相对的,既可以相对于平均利润, 又可以相对于降价前的利润。

〔2〕多数人认为, 薄利多销只有使总利润或总销售额增大才有意义,实则不然。

〔3〕见贾秀岩主编《物价大辞典》, 河北人民出版社一九八八年版,P524。引文中,“销售量”和“销售数量”改为销售额更准确一点。从引文中不难看出作者把多种薄利多销的含义混在一起了。

标签:;  ;  ;  ;  

浅谈薄利多卖的多重意义_薄利多销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