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进程中,电力能源充当着重要的角色。电力能源的稳定程度主要受变电运行故障和电气设备异常制约,变电运行发生故障或电气设备异常不仅是电力系统方面的问题,还会影响到整个社会整体发展,由此可见电力供应中的稳定与可靠性非常重要。实时对电气设备进行监控,可以有效减少设备运行中出现的问题,因此加强设备状态监控管理能有效减少设备异常发生。
关键词:电气设备;变电运行;监控;异常诊断
1变电运行监控现状
随着电力技术、电子计算机技术以及自动控制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的电气设备已经经历了深刻的变革。在变电运行过程中,由于存在一定的技术限制,因此需要借助电气设备的功能完成相关工作。通过在变电运行过程中使用电气设备在运行效果和供电水平方面已经取得了显著成就。具体通过将电气设备应用到变电站中,不仅有效改善了变电运行的性能水平,还减轻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因此,智能化产品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电力行业的发展。智能化技术的发展,促进设备功能的不断完善,在生产上体现出强烈的替代性。传统的人工操作生产已经逐步由电气设备代替,这种趋势在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也降低了设备运行过程中的风险因素。但操作人员在大量减少的同时,对维修管理人员的素质以及综合能力要求越来越高。电气设备在完成人工无法完成工作的同时,也需要专业的技术对其进行维修保养。电气设备的广泛应用导致变电运行的过程中对电气设备的依赖性非常明显,一旦发生故障就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因此需要配备维护管理团队对设备进行定期维护。但目前我国在电气设备维护保养方面的人才还有所欠缺,同时对尖端技术的掌握程度不足,这种情况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设备发生故障的风险。
2对电气设备的监控
2.1电气设备监控工作的重要性以及实际意义
变电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电气设备的运行状态以及工作状态。当电气设备的工作状态处于正常状态时,电气设备才能够保持较高的工作效率,以此来保证电力资源的供给。在实际的电力系统的结构中,电力设备种类多、规模大,并且功能趋于多样化,其中可能一个部位出现问题,造成整体电力系统的崩溃。而要保证电力设备能够正常工作,就必须要保持对于电力设备的监控和监视,随时随地了解电力设备的工作状态,一旦电力设备的工作状态出现异常情况,工作人员能够快速地发现问题并及时进行维修和维护,保证电力系统不会出现大的问题,对当地的用电不会造成影响。
2.2加强电气设备的安装与调试的监控
电气设备的安装和调试工作是保证电气设备正常工作的前提。在安装电气设备之前,工作人员保证与设备有关的安装材料准备齐全,工作人员自身也要掌握电气设备安装的技术要点,同时在电气设备安装工作进行之前还应该与相关部门沟通和交流,取得他们的同意之后才能够正常的进行电气设备的安装工作。在电气设备安装工作完成后,还要根据当地的用电情况和电力系统的实际情况对电力设备进行适当的参数调节,保证电力设备不会超负荷工作。对调节好的数据,工作人员要进行及时记录,因为电气设备的调节数据是后期电气设备维护工作的重要依据之一。电气设备安装调试工作完成的标志是电气设备能够长时间处于正常工作状态,这样才能保证电力系统工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3电气设备异常诊断的常用方法
3.1表面温度法
电气设备出现故障时,一般内部的电子回路都不能正常工作,因而一部分的用电器可能会由于短路或是其他方面的影响而产生大量的热量,导致部分电力设备的局部温度异常升高。表面温度测量方式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对电力设备的表面温度进行测量。当电力设备长时间工作之后,再加上天气和工作条件的原因,也有可能出现温度过高的情况。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因此,只有当电力设备表面温度超出了设备工作时的最大值时,才能判定电气设备出现故障,这其中负荷率和工作时间也有着重要的影响。
3.2定期红外测温法
一般定期红外测温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点红外测温法;另一种是红外线成像的方法。红外测温的方法对于外界环境有着一定的要求。在进行红外测温时,一般要求外界的光线不能太亮,所以可以在日落之后或者日出之前进行测量较为适宜。而由于红外线属于光波的一种,具有一定的折射率和反射率,因此应该避免在雨雪天气和雾霾天气进行测量,否则会对测量结果有很大的影响。在户内进行红外温度测量时,在关掉灯光之后再进行测量。红外温度测量法的要求是要定期进行测量,并且在测量时如果一次测量发现了电器设备中的问题,应该要进行第二次的测量,目的是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便于和第一次检测的结果进行比较,然后将可能的影响因素归入到正常的周期之内。
3.3同类比较法
同类比较法是在表面温度测量法的基础上来进行的。同类比较法具体步骤是通过对同一个电气设备在同一电压的基础上改变电流,比较前后温度的差别来判定电器设备是否发生了故障;也可以按照恒定电流的方式,改变电压的大小来测量电力设备表面的温度来判定电力设备是否发生了故障,这种前后对比的方式是同类比较法的原理。
3.4其他措施
电气设备监控的具体措施包括两个方面:完善有关电气设备的管理以及变电站防雷检测。
3.4.1完善有关电气设备的管理
电气设备在变电运行中具有重要作用,但在实际中对其进行管理时依然存在不合理、不科学的问题,一旦出现故障,无法及时锁定故障原因进行维修,从而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电力设备在维修期间也对人们的正常生活工作造成影响。
3.4.2变电站防雷检测
变电运行由于在长时间连续运行,因此需要及时做好自然灾害的预防措施。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做好防雷检测。雷电发生时不仅会导致设备损坏,严重时会导致整个电力系统的损坏,为人们的正常使用造成严重威胁。因此,务必在变电站中引入高压防雷技术,在遭受雷电作用时,能够保证电气设备处于绝缘状态,避免发生损坏。
3.4.3电气设备异常诊断措施
当电气设备发生故障时,检修人员应该对现场情况有一个初步的判断和估计,然后采取合理的措施来保护电力系统。但是如果初步检查无法判定发生电力事故的原因,工作人员应该作进一步的检查,对电气设备进行仔细的诊断,再根据实际情况提出对应的解决措施,从而起到保护电路的作用,同时也防止新事故和二次事故的产生。维修人员在进行电力事故的安全检查时,应该根据实际情况而定,并且严格按照规定制度进行操作,保证旁边有其他工作人员协助,始终把人身安全放在第一位。因为单独操作时一旦出现解决不了的问题,或者遇到触电之类的意外事故,可能由于旁边没有人协助而威胁到自身的人身安全。所以,维修人员应该富有工作责任感,首先将无关人员疏散,然后与其他工作人员共同进行维修工作。
结论
电气设备的监控有着十分重要的实际意义,需要电力企业的管理部门完善自身的管理体系,采用新的管理方式进行管理。维修人员在进行异常诊断的时候,首先要对于现场有一个初步的判定,然后再采取措施,始终把安全放在首要位置,首先疏散无关人员,在保证他人安全的同时也要注意自身的安全,严格按照规定进行操作。
参考文献:
[1]康健民,袁敬中,盛志宇,等.高压电气设备实时红外诊断系统设计方案[J].华北电力技术,2014(1):1-7.
[2]俎建强.变电运行的监控新模式探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5(35):1447.
论文作者:李明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17
标签:电气设备论文; 工作论文; 测量论文; 电力设备论文; 测温论文; 异常论文; 电力系统论文; 《电力设备》2018年第1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