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的冬天》教学设计论文_王敏

《济南的冬天》教学设计论文_王敏

黑龙江省虎林市庆丰农场学校 王 敏

教材分析:

《济南的冬天》是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课文,本单元课文运用优美的语言,描绘了多姿多彩的四季美景,抒发了亲近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怀。进行本单元学习时重点放在课文朗诵和品析语言上以此来领略景物之美。《济南的冬天》这篇文章语言准确生动,使用了比喻、拟人等多种修辞手法,融情于景,表达了作者对济南冬天的喜爱之情。作者抒发情感不是直抒胸臆而是将对济南喜爱和赞美之情不露痕迹的依附在对景物的描写之中,因此感情格外自然真挚。

教学目标:1会读会写会应用课内课后生字词。

2学习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运用,领会作者抓住主要景物的描写手法。

3通过朗诵感受作者对济南冬天的喜爱之情对祖国大好河山赞美之情。

教学重点:学习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运用,领会作者抓住主要景物的描写手法。

教学难点:通过朗诵感受作者对济南冬天的喜爱之情对祖国大好河山赞美之情。

第一课时

一、导入

用课件的形式让大家猜谜语(雪花)它是哪个季节的代表物?冬天还有那些代表物这些诗句都展示出了冬天的魅力,自然界中美的事物无处不在,今天我们就走进老舍先生的《济南的冬天》去看看济南冬天有何可爱之处?与我们经历的冬天有什么不一样呢?

二、出示教学目标。

三、听录音解决字词。

古往今来,许多文人墨客面对着冬季有着不同的感受也抒发了不同的感慨,同学们搜索一下脑海中的记忆有没有积累过哪些关于冬天的古诗呢?(用大屏幕展示冬天诗句积累在积累本上)。那你对冬天是什么印象呢?我们印象中的冬天太过冷清凄凉尤其是我们东北飞雪飘飘寒气逼人。作者却在文中说道:济南的冬天是可爱的。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叹呢?我们一起跟随朗读去寻找答案吧。

听录音时拿起笔将不认识的生字词标注拼音,听过录音后老师要对文中的字词读音进行提问。

四、检查大屏幕字词。

五、从文字感受到美丽的济南。那么下面老师要给大家直观展示一下美丽的济南的冬天。(大屏幕出示图片)。跟我们的冬天不一样在哪里,对比一下。

六、朗诵。

同学们,现在你门就是济南的宣传大使,你要向我们宣传美丽的可爱的济南的冬天,你将用什么样的语气朗读课文来打动我们呢?可以分着介绍,济南的总体、济南冬天的山、冬天的水。请大家准备一下。一会看看作为游客的我们会加入谁的观光团呢?

七、介绍作者。

听过你们的介绍我真是爱上了济南的冬天啊。这么美的散文出自谁之手呢?

八、课堂总结。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本节课我们解决了学习目标中的1和3,下节课我们要进行的是学习目标中的2!大家要用比这节课更饱满的精神投入到下节课的学习中去!

第二课时

一、整体感受: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同学们能不能从文中找到一句话概括老舍先生对济南冬天的感情?从哪能看出济南是宝地?(提示一下:作者用的是对比手法)所有的这些对比为突出济南什么特点?(填写板书)

二、学习比拟修辞。

还记得《春》吗?文章用了什么修辞让文章生动了起来?(比喻)比喻分为哪三类?(回顾比喻)。那么我们一起来寻找《济南的冬天》这篇文章是用了什么修辞让文章鲜活生动了起来呢?(拟人)。请将书翻开第九页。很多同学纳闷为什么不是讲拟人而是讲比拟呢?比拟是什么?请迅速读关于比拟的文段找答案,(大屏幕展示例句并分析)讲述拟人的作用。

三、分析课文

1、找到文中拟人的句子。分析2/3段拟人句子的作用。

2、分析第二段中最后一句,作者想表达什么呢?(盼望春天到来)用了什么写法?(间接描写)

3、重点分析文章第四段。

段落是按照什么说明顺序写的呢?(空间)找到方位词(山上、山尖、山坡、山腰)

段落围绕哪个字展开?妙。

妙在哪?雪色和雪态。找到相关句子分析:雪色:顶着一髻白花,中的顶分析。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中的镶上分析。一道白一道暗黄什么意思?雪态:突然害了羞(比喻)。

段落中除用了拟人修辞以外还有一句用了修辞,谁能找到呢?更美的肌肤(联想)。

最后一句分析就是和秀气。

4、除了写天晴时候山写下雪后的山还写了哪里的山?

(填充板书)

5、济南的冬天除了山美外还有什么?请同学们在最后一自然段找到冬天水是什么特点?这是正面描写那么有没有通过其它事物来凸显水的特点呢?

(补充板书)。

四、总结

文章的开头和结尾的相结合抒发了作者对济南冬天的喜爱之情及赞美之情。

六、小练笔

根据本节课所学到的知识描绘出自己家乡冬天的美景。

教学反思

总结本节课,我认为:

在导入中成功的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对这篇文章的好奇心。用猜谜语的方式开头,用济南冬天的真实图片与我们的冬天作对比让同学们直观的感受济南冬天的美。

进行文章赏析时,脉络很清晰。从课后拓展的“比拟”引入到文章中的比喻句,找到相应的句子进行分析。再抓住重点段落进行分析,将重点段落按照一片完整的散文进行分析让学生掌握其中的知识框架。

讲课环节过度很自然,能将课后拓展知识与课文完美衔接在一起。

但是还有需要改进的地方。在品味语言这点上,做的还不够到位,在引导学生品位的时候没有做好示范性的教学,学生品和教师引导的时候显得有点散乱不够集中。平时的课堂教学,也缺乏对学生进行语言品味的教学指导,因此,今后在这方面,我还要多下功夫。

由于时间关系,又匆匆进入了写作环节,教师有示范,学生也在写,但没有来得及交流,下课铃就响了。以后应该针对每一环节挑拣重点缩短简单的环节为写作留出时间,或者将写作当成作业,下节课前进行交流。

论文作者:王敏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科技教育(理论版)2018年11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4

标签:;  ;  ;  ;  ;  ;  ;  ;  

《济南的冬天》教学设计论文_王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