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钢丝编织胶管的探讨论文_何瑞帮

关于钢丝编织胶管的探讨论文_何瑞帮

广州胶管厂有限公司 510800

摘要:本文主要简述了胶管结构设计、胶料配合,以及对钢丝编织胶管常见质量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措施。

关键词:钢丝编织胶管;结构设计;胶料配合;常见质量问题

钢丝编织胶管作为柔性连接管,主要用于工程机械液压油管、海底天然气、石油、灌溉、钢厂、化工厂等介质的输送。编织管一旦出现质量问题,发生破损、脱落、介质泄漏,将造成严重后果,甚至产生安全问题。因此有必要对编织管作进一步的研究。

一、胶管结构设计

钢丝编织胶管的编织层通常都按平衡角(54°44′)进行编织而成。这种结构的胶管具有承压性能好、弯曲性能好、材料利用率高等优点,但是这种编织结构并不是完美的。54°44′是从单层薄壁容器受力状态分析推导出来的中性角度,但对像高压胶管这种多层增强的厚壁管体,这个角度存在一定的缺陷。比如,按这个角度设计的胶管,一个编织层的爆破压力可达理论值的90 %左右,两个编织层约80%,三个编织层只有75 %左右。各增强层受力不均,内层应力大,外层应力小,且逐层递减。在脉冲试验和实际使用中,胶管内层钢丝常因疲劳而断裂,中层和外层却完好无损,严重影响胶管的内在力学性能。对于多层编织结构的胶管来说,常使内层骨架编织角略小于平衡角,而外层编织角略大于平衡角,即通常被称为“配合角”结构。其特点是能使胶管在承受内压的情况下,更好地发挥各层骨架材料的作用。实践中,用钢丝增强胶管的“最佳角度数列”设计方法,克服了多层增强结构在力学上的不均匀性。这种方法设计的钢丝编织胶管在静压试验时长度变化率低、脉冲试验中摆动振幅小。

二、胶料配合

钢丝编织胶管的破坏主要是爆破或接头处断裂。因此,除了要求胶管的外层胶耐使用环境老化、内层胶耐液压介质外,还应具有较高的定伸应力、动态疲劳性能、撕裂强度和较低的压缩永久变形等。

(一)胶种选择

内层胶视满足输送介质的性质和温度范围而定,除常用的NBR(丁腈橡胶)外,考虑到更低渗透性的要求,已使用IIR(丁基橡胶)、FKM(氟橡胶)、HNBR(氢化丁腈橡胶)、改性尼龙。为降低成本,在内层胶外涂覆一层薄薄的FKM或改性尼龙层。中胶层胶料可选择低丙烯腈含量的丁腈橡胶或氯丁橡胶。通过向胶料中加入SBR或CR,可改善镀铜钢丝与NBR胶料的粘合性能。外胶层以往以CR(氯丁橡胶)为主,目前已广为采用EPDM(三元乙丙橡胶)、IIR(丁基橡胶)、NBR(丁腈橡胶)与CSM(氯磺化聚乙烯)或氯化聚乙烯或ECO(氯醚橡胶)并用,以提高耐天候性、耐臭氧和低温性能。

(二)硫化体系

硫化体系要根据具体胶种而定,若是丁腈橡胶,通常采用硫黄硫化体系。促进剂以噻唑类和次磺酰胺类效果较好。在NBR与CR并用的配方中,若CR配比大于NBR,应按CR的硫化体系配合。如将氧化锌、氧化镁等硫化活性剂并用,不仅可以取得良好的硫化效果,还可以提高胶料的粘合强度。同时,配合适量的氧化镁可获得较好的耐热性能及抗压缩性能。

(三)补强剂及填充剂

通常配用高耐磨炭黑HAF、通用炭黑GPF或两者并用,或与半补强炭黑SRF并用。若并用部分快压出炭黑,则挤出阻力小,管胚表面光亮。若配用大量的喷雾炭黑,可获得更为满意的综合物理机械性能、低温性能和挤出性能,压出的管坯表面光泽性好,可提高胶料的密实性和定型性。中层胶可并用白炭黑,以提高胶料与钢丝的粘合性能。

(四)粘合体系

通常采用间甲白粘合体系来提高NBR胶料与镀铜钢丝编织层的粘合强度。在酚醛树脂(RF树脂)、HMMM与白炭黑并用试验中,白炭黑用量是改善胶料与镀黄铜钢丝粘合性能的主要因素。钴盐可以明显改善镀铜钢丝与橡胶之间的粘合性能,在中胶层采用硼酰化钴与粘合剂AS-88并用,可取得良好的粘接效果。

(五)软化剂

软化剂用量不宜过多,否则会影响胶料粘合性能。在丁腈橡胶和氯丁橡胶的配合中,增塑剂的品种以酯类效果较好,其中脂肪二元酸酯(如己二酸二辛酯等)的增塑效果及低温性能比苯二甲酸酯类(如邻苯二甲酸二丁酯等)更为优异,两者并用效果更好。

(六)防老剂

一般认为,防老剂对粘合性能的直接影响不大。但防老剂BLE对橡胶,特别对丁腈橡胶与镀铜钢丝的粘合有特殊的增粘作用。因此,在中胶层配方中,可采用防老BLE。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七)增强材料

有两种化学纤维有望取代钢丝用于编织胶管,使胶管的质量减轻,柔软性好,强度高。一种是芳纶,它既有钢丝的强度,又有纤维的柔性,它相对密度小、模量高、强度大、变形小、耐腐蚀、耐高温且阻燃(550 ℃以上才分解炭化,可长时间在300 ℃的高温下工作),耐疲劳性良好,是一种很有发展前途的骨架材料。至于它与橡胶的粘合问题,通过对芳纶进行等离子处理后有较大改善。

另一种是POK纤维(聚甲酮纤维)(英国SHEII公司产品),这是一种超高强度、超高模量纤维,其强度指数为200(人造丝100、聚酯60、PEN100、芳纶300),模量指数为250(人造丝100、聚酯60、PEN100、芳纶300),而且有极高的耐热性,它收缩率低,无需浸渍处理,与橡胶的结合非常好。

三、常见质量问题

(一)内胶层麻坑

(1)原因分析:①针对无硫胶料,主要是由于密炼时间过长,温度过高,生成炭黑凝胶太多所致;②加硫胶料,主要是胶料在长期温度较高的情况下引起焦烧;③在胶料中混入了已经焦烧的胶料。

(2)解决措施:①严格控制密炼时间和温度;②加硫过程严格控制辊温和加硫方式方法;③热炼、挤出前必须严格检查炼胶机、挤出机是否有残余胶料;④每批次胶料回料必须清楚标识材料名称和时间,并清理干净。

(二)增强层纹路不平整

(1)原因分析:①增强钢丝质量问题:比如粗细不均匀;②钢丝悬垂差没有达到工艺要求,编织过程中出现钢丝移位;③编织机锭子张力没有达到工艺的要求。

(2)解决措施:①加强增强材料供应商的管理和质量要求;②保证合股机线盘座张力符合工艺要求;③编织过程中,严格按照工艺要求对张力器进行调整。

(三)喷霜

(1)原因分析:①配方设计材料选择不合适或配方设计材料用量不合适;②炼胶过程对温度、时间等掌握不当,导致分散性均匀程度等方面出现问题;③成型过程工艺控制方面的问题(挤出速度过快、硫化欠硫或过硫)。

(2)解决措施:①严格控制配方所需材料的品种,规格型号,生产厂家;②严格控制炼胶过程参数,加强热炼过程控制,包括温度、打卷、薄通次数等;③硫化过程必须严格执行工艺规定要求。

(四)钢丝松散

(1)原因分析:①钢丝与胶层粘着性差;②锭子弹簧张力偏小;③钢丝太硬,刚性过大。

(2)采取措施:①改进内、中、外胶胶料配方,提高胶料与钢丝的粘着强度;②适当加大锭子弹簧的张力;③选用刚性适宜的钢丝。

(五)欠硫问题

(1)原因分析:①硫化过程温度低、时间短、速度慢;②硫化罐内冷凝水太多;③胶管堆叠层太多,硫化罐内串热困难。

(2)采取措施:①调整胶料配方或制定合理的硫化工艺;②将蒸汽管道内的冷凝水排除干净后再注汽,硫化过程中也要及时排除冷凝水;③适当减少胶管堆叠层数,保证均匀受热。

(六)硫化起泡脱层和海绵问题

(1)原因分析:①初始硫化时升温时间过长;②原材料和胶料中含水分太多;③溶剂未挥发干净;④半成品表面粘有油污或其他脏物;⑤对胶管外加压力不足;⑥解水包布前冷却不充分。

(2)采取措施:①适当缩短或重新确定合理的升温时间;②加强原材料烘干,生产过程中避免胶料混入水分;③保证胶浆干燥彻底或选用容易挥发的溶剂;④保证生产区域的环境卫生,使管子表面无灰尘、污物,必要时用溶剂擦拭干净;⑤适当增加水布的缠卷力度:⑥必须充分冷却后才能解开水布脱芯,特别是层数多的胶管。

总结

由于胶管使用条件日益苛刻,技术要求不断提高,加之新材料的研究与应用,质量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尤其是国防航空航天行业对橡胶软管质量要求更为严格,因此对于提高钢丝编织胶管的质量越显重要。

参考文献:

[1]钢丝编织_缠绕胶管常见质量问题_原因及解决措施_张亮

[2]钢丝编织胶管常见质量问题分析_张虹

[3]国内外钢丝编织胶管的发展概况_彭秋柏

论文作者:何瑞帮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5/25

标签:;  ;  ;  ;  ;  ;  ;  ;  

关于钢丝编织胶管的探讨论文_何瑞帮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