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优秀男子冰球运动员身体形态及场上技术指标对比分析论文

中外优秀男子冰球运动员身体形态及场上技术指标对比分析

李双玲1,2,杨 光2,宋宇虹1,刘 阳1,齐 欣1,王本余1,王学峰1

摘 要: 采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数理统计法对MHL联赛2018—2019赛季64场常规赛中我国的优秀前锋、后卫与联赛排名前30位的前锋、后卫的身高、体重和BMI指数的平均数特征、位置平均数特征、运动员的场上各项技术特征统计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国内外优秀冰球运动员的身高、体重、BMI指数不存在显著性差异,但国外后卫比我国后卫的体重重6.3kg,身高高2.6cm;场上的技术统计数据表明,国内外运动员的上场时间及次数、射门次数及成功率、争球次数及成功率均存在显著性差异,说明目前我国与国外优秀冰球运动员的差距不在身体形态上,而是在个人的体能水平、滑行能力、控球能力、射门技术、传接球技术、运动素质和战术的配合上。建议我国运动员在今后的训练中要加强力量、速度、灵敏等运动素质的训练,使其身体机能与运动素质满足冰球项目的需要,更主要的是提高个人技术水平,特别是滑行技术、控球能力、传接球技术、各类射门技术,并提升战术配合的能力。

关键词: 中外男子冰球运动员;身体形态;技术能力

中国男子冰球在20世纪50年代曾取得过优异的运动成绩,特别是在20世纪80年代在北京举行的世界冰球C组锦标赛中以七战六胜的战绩成功晋级B组,1986年在日本举行的第一届亚洲冬运会上夺得冠军,其成功得益于我国男子冰球参与人数多、国内赛事多,运动员善于快攻、个人滑跑和盘带技术好。但伴随着上世纪90年我国经济体制转变,男子冰球运动因其开销巨大、国家资金投入锐减,致使我国男子冰球出现断崖式发展,即参训人数锐减、赛事社会关注度不高,从而使得我国男子冰球的世界排名由上世纪的第20位一路下降至2018年的世界第33位。

随着2022北京冬奥会的成功申办及男女冰球直通冬奥会,再次点燃了我国民众对冰球的热情。我国开始引入世界顶级冰球联赛——俄罗斯大陆冰球联赛(KHL),黑龙江省也在此基础上成立了黑龙江省冰球队即黑龙江省昆仑鸿星队,并成功地参加了2017—2018赛季的VHL联赛和2018—2019赛季的MHL联赛。但VHL联赛中我国仅有5名本土球员参赛,2018—2019赛季的MHL联赛,为了锻炼我国本土运动员,昆仑鸿星积极吸纳了我国本土培养的12名优秀运动员参赛,这些运动员在比赛中的发挥状况也代表了目前我国青年冰球运动员的竞技能力,这些运动员更是未来参加2022冬奥会的后备力量,其竞技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着我国参加冬奥会的成绩。所以本文希望对我国参赛运动员与国外运动员从年龄、基本身体形态及场上数据的对比分析,找出当前制约我国男子冰球竞技实力的因素,以期为我国男子冰球后续的训练提供合理的建议。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2018—2019赛季参加俄罗斯超级冰球联赛(MHL联赛)的33支球队常规赛中排名前30位的60名运动员(前锋和后卫)和参加该赛事的我国12名优秀冰球运动员(前锋和后卫)作为调查对象,以运动员的年龄、身高、体重、BMI指数以及2018—2019赛季64场常规赛中所调查运动员的场上统计数据作为本研究的原始数据,并对这些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中国知网、百度学术查阅国内外关于冰球运动员年龄、身体形态特征及其赛事的相关论文60余篇,为本研究提供详实的理论依据,全面了解运动训练学、人体测量与评价、冰球训练与理论等方面的知识,为本研究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

1.2.2 数理统计法 查阅2018—2019赛季参加MHL联赛常规赛的33支队伍的官方网站,收集冰球运动员的基本信息,并借助每场比赛的赛后统计数据。采用Excel软件对所收集到的运动员年龄、身高、体重及BMI指数初始指标进行统计汇总,再使用SPSS19.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另外,中外冰球运动员的差异性还体现在上场的次数和上场时间上,总体来看我国运动员上场次数少,特别是前锋平均少了10.33次,上场时间少了7.94min,后卫比国外后卫的上场次数平均少了16.1次,上场时间少了10.38min。其中我国有个别前锋运动员上场次数不足整个赛季的一半,场均上场时间不足3min,决定运动员上场时间和次数的多少主要与运动员自身的竞技能力高低、教练员的战术安排有着直接的关系,所以要想提升我国运动员的上场时间和次数就必须提高运动员个人的竞技能力,特别是个人的滑行技术、传接球技术、射门技术及跑位的能力。

2 研究结果

2.1 中外优秀男子冰球运动员身体形态特征

MHL联赛作为大陆超级冰球联赛的系列赛事,其运动员是KHL和VHL联赛的主要来源,也代表着该赛事青年冰球运动员的水平。通过表1可知,我国运动员的身体形态各指标均略低于国外的优秀运动员,其中国外优秀的运动员平均身高比我国运动员高1.61cm、平均体重比我国运动员重3.35kg,平均年龄比我国运动员大1.77岁。表2和表3表明,中外前锋运动员的平均身高为178cm、平均体重为76kg和平均BMI指数为23;中外后卫的平均身高、体重和BMI指数,虽不存在显著性差异,但是国外优秀后卫的平均身高比我国后卫高2.6cm,平均体重重6.3kg。通过身高、体重及BMI指数的比较显示,我国优秀男子冰球运动员的平均身高与该联赛运动员的平均身高不存在显著性差异,但整体还是低于该联赛的国外运动员。不论是前锋还是后卫,我国运动员的年龄普遍比国外运动员偏小,而且中外双方运动员的年龄存在着高度显著性差异。

表 1中外优秀冰球运动员身体形态统计表

表 2中外优秀冰球前锋身体形态指标统计表

注:**为P<0.01,两者呈现非常显著性差异

表 3中外优秀冰球后卫身体形态指标统计表

注:**为P<0.01,两者呈现非常显著性差异

2.2 中外优秀男子冰球运动员场上主要技术指标统计

通过对MHL常规赛中排名前30位的前锋和后卫各项场上的技术统计发现,我国优秀冰球运动员与国外优秀运动员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距。通过现场观看比赛,不难看出我国运动员普遍存在传球不到位,快速滑行中射门的准确性差。据Stephen Pang[13](2014)对NHL的射门类型和射门距离进行统计,比赛中最常用的射门类型为腕射(wrist shot)占48.4%,击射(slap shot)占21.9%,从射门的距离看多集中在5~10m的位置。所以建议在今后的训练中前锋要加强个人过人能力训练、善于行进间和小范围控球;提高传接球准确率高;多进行中短距离的腕射和击射练习,以提高射门的准确性,强化补射意识。

油脂积累量是衡量筛选微藻能否大规模应用于微藻柴油开发的最重要指标,本文通过对东湖水体中微藻的培养,希望可以筛选出潜在的富油微藻,以便进一步研究探讨。BG11培养基中培养25 d后收集藻细胞,测量OD680及尼罗红染色荧光值得到胞内中性油脂含量,整理如图6。

从卫星、火箭、原子弹到国产汽车、舰船与机车,从南京长江大桥、北京地铁到国庆十大建筑,无不见证着中国设计的成长。在这之中,那些设计院讲述着一个又一个让人振奋的、中国设计事业的故事。

表 4中外冰球前锋场上主要技术指标比较结果一览表

注:*为P<0.05,两者呈现显著性差异;**为P<0.01,两者呈现非常显著性差异

表 5中外冰球后卫场上主要技术指标比较结果一览表

注:*为P<0.05,两者呈现显著性差异;**为P<0.01,两者呈现非常显著性差异

3 分析与讨论

3.1 中外优秀男子冰球运动员年龄对比

运动员年龄和训练球龄反映了运动员成才的最佳年龄阶段和比赛经验状况[1]。Martin Sigmund[2](2016年)等人调查发现:2014—2015赛季北美冰球联合会(即NHL)的751名男子冰球运动员的年龄跨度为18~43岁,平均年龄为27岁。Petr Kutac[3]等调查发现捷克冰球联赛(即EHL)和俄罗斯冰球联赛(即KHL)冰球运动员的平均年龄为27.1岁和26.4岁。这说明世界优秀运动员的平均年龄在25~28岁,最小年龄为18岁,最大年龄为43岁。目前参加MHL联赛的我国运动员整体年龄比国外优秀运动员年龄偏小。通过实地的调查发现,截止2015年我国注册冰球运动员不足2 000人,特别是青年运动员出现严重断档,各支队伍为了凑足能够参加国内外各种赛事的人数,不得不从较小年龄的运动员中挑选竞技能力较好的进行专项化训练,从而造成我国冰球运动员整体年龄偏小,从另一方面说明我国运动员过早地进行专项化训练和比赛。

3.2 中外优秀男子冰球运动员身体形态对比

身体形态指标是运动员竞技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身高、体重和BMI指数是描述人体身体形态特征的重要指标[4]。冰球比赛中规则允许运动员利用身体进行“合理冲撞”,运动员的身体自然条件直接影响着这一技术的合理运用。因此,冰球运动员的身高成为衡量一个优秀运动员的身体形态特征的重要指标之一,全队的平均身高同样对队伍的整体实力也有着重要影响,特别是随着现代冰球运动的不断发展,比赛的对抗性不断增强,要求后卫具有更强大的防守能力和组织进攻的能力,所以后卫整体的身高高于前锋。本研究发现目前我国优秀冰球运动员的平均身高为179.82cm,较之我国以往运动员的身高有所增加,但增加的幅度不大,前锋与国外优秀运动员的身高、体重相似,但是后卫的身高比该联赛中的优秀后卫矮3cm。

Michael H.Cox[5](1995)、H.A.Quinney[6](2007)、Martin Sigmund[7](2016)分别调查了1980—1991年、1995—2005年、2016年北美冰球联合会(即NHL)的运动员身高、体重,发现冰球运动员的平均身高从上世纪80年代180cm增至186cm,平均体重由85kg增至91.7kg,BMI指数由25.5增至26.5,虽然冰球运动员的身高、体重及BMI指数均增加,但是运动员的瘦体重也明显增加。Martin Sigmund[8](2012)等人对1928—2010年捷克男子优秀冰球运动员的调查发现:72年间运动员的平均身高增加了10.9cm、平均体重增加了18.9kg。同时Petr Kutác[3](2015)对比了30名KHL和25名ELH运动员的身高、体重、体成分,两大冰球赛事前锋与后卫的平均身高均为182cm和183cm,KHL运动员的体重略高于ELH的运动员。宋琳[9](1985年)、刘文学[10](1986)指出中国男子冰球运动员的平均身高是174.1cm和178.2cm,平均体重是71kg和73.4kg。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当前欧美冰球运动员的身体形态呈现出身材高大,体重大,瘦体重高的特点。由于冰球项目场地相对较小,运动员的滑行速度快,前锋需要转弯、急停、突起、传、运、带、接球等,需要时刻维持身体平衡,身材太高不利于完成以上的动作,所以前锋的整体身高低于后卫。比赛中后卫需要想方设法阻止对方的进攻,就需要增加身体控制的面积,所以身材高大、手臂长能增加其防守面积,建议我国在进行运动员选材时要考虑场上的位置特征。

争球是为了获得球权,甚至是构成直接得分的一种手段,其中国外前锋争球的成功率为我国前锋的4.3倍,所以在选派运动员上要更多地考虑到争球运动员争球成功率的高低。从这些数据就可以看出,我国运动员在争球能力上与国外运动员存在较大差距,而争球的球权50%是运用身体的接触及冲撞来获得球权的[12]。在今后的训练中要有意识地培养前锋特别是中锋的快速反应能力和动作速度。

从表5可以看出,国外后卫与我国后卫在上场次数、上场时间、进球、助攻、得分、罚时、射正球门次数、争球次数、冲撞次数、封挡次数均具有显著性差异。其中我国的后卫整个赛季中无一人进球,上场次数平均为38.8次,上场次数从20~54次不等;场均上场时间为6分40秒~21分26秒不等。而国外的后卫平均上场次数为54.9次,上场次数从31~64次不等;场均上场时间为15分30秒~28分18秒不等。从这一数据就可以看出能够排在联赛前30位的后卫基本上在各队伍中都是主力后卫,上场次数多、上场时间长。而我国本土培养的后卫目前在昆仑红星队伍中仅有个别队员能打上主力位置,如张德翰30场比赛平均上场时间为23.38min,还有2次有效射门,这表明目前我国的优秀后卫仅有个别具有较高水平,其他与国外选手同场竞技时,还是存在较大差距的。

3.3 中外优秀男子冰球运动员场上主要技术指标对比

作为2022冬奥会东道主,我国冰球国家队拥有直通冬奥的资格。尽管取得了参赛权,但胜利和荣誉仍要靠实力争取。目前我国男子冰球的整体实力还处于乙级的B组,距离奥运水准仍有不小的差距,如何在短时间内练兵、提速,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通过对中国运动员参赛世界级联赛的分析,找出我国本土运动员与国外优秀运动员之间的差距,才能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通过对中外后卫的场上技术统计可知,我国后卫整个赛季颗粒无收,联赛排名前30名的后卫助攻是我国后卫的46.25倍,国外后卫的射正次数是我国后卫的10.8倍。说明我国优秀的后卫在射门技巧、得分手段还有所欠缺,当有对手干扰和在高速滑行时射门准确性较低,特别是补射意识和能力较差。当前冰球比赛的速度越来越快,射门技术差、射正次数少势必会失去得分的机会,直接影响了队伍的成绩。通过现场观察比赛,我国后卫在防守时位置移动慢,预判能力不够,防守能力弱,长传准确性差,特别是在高速对抗中,运动员传接球失误多;后卫在进行1-1防守时由于身体不占优势,利用界墙进行挤贴技术弱,高速滑行时进行阻截技术不合理、不规范。建议我国教练员在今后的训练中要从思想意识上强调个人阻截技术的重要性,加强阻截技术的训练,进一步强化和提升我国后卫传接球的准确性及各种射门能力的准确性。

1.2.3 逻辑分析法 通过对所收集的相关文献整理分析,建立本研究的结构框架,并运用逻辑分析方法对所收集的信息进行分析、探讨,总结规律。

端午节 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这天也是达斡尔族传统的节日。天没亮,一家人或亲朋好友三五成群到郊外踏青、采艾蒿,把艾蒿插在头上,把艾蒿叶塞进耳朵里。回家后将艾蒿插在门框上或房屋不同的位置。也有些人把艾蒿采回家后,用水煮沸艾蒿,然后用艾蒿水洗脸、洗澡,认为这样做能够防病治病。五月五日开始也是江河水复活的开始,人们赶早来到江河边,用江河水洗一洗脸、擦一擦身子,这样可以祛除病灾,一年平安。端午节这天早饭要吃馅饼或面条,吃煮鸡蛋必不可少。爸爸、妈妈还要给孩子们佩带香囊。吃完早饭,妇女们成群结队到野外采摘柳蒿芽。

冰球比赛的最终目的是要射门进球得分,射门是冰球基本技术中的重要技术,也是一场进攻战术的最终目的。排名联赛前30位前锋进球的数量是我国前锋的13.9倍,得分是我国前锋的12.7倍,助攻是我国前锋的11.84倍,射正次数是我国前锋的5.55倍;2018—2019赛季中,我国球员平均射正次数为30.67次,射进仅1.83次,射门成功率仅为5.9%;而联赛排名前30位的前锋整个赛季平均射正次数为170.33次,射进为56.50次,射门成功率为33.17%,以上数据表明我国前锋与世界同级别优秀的前锋相比不仅射正次数少,而且射门成功率也极低。通过观看比赛发现,我国前锋射门得分较少的原因是在进攻区域不够积极主动,个人作战能力差,特别是个人滑行速度慢,导致滑行不到位,更谈不上利用速度过人、切入;射门的积极主动性差、准确度不高;补射的意识不强;在完成整体进攻时长传与短传结合不熟练,场上由慢变快进攻的变换节奏慢;抢断成功率低;运动员在高速的运动中,滑行技术动作变形;另外运动员的组合变异动作数量少,而组合变异动作数量与运动员身体素质储备有关,单一技术动作掌握越多,组合变异潜力越大[11]

综上所述,我国运动员身高、体重上的不足势必在身体对抗中不占优势,因此建议要重视运动员特别是后卫的选材,在同等条件下选择身材高大、力量大的运动员。还需要加强其运动素质的训练,特别是力量素质、平衡能力、灵敏性训练,强调科学化饮食,使运动员特别是后卫的体重增加的同时,脂肪适当减少,增加瘦体重;同时还需要注意的是,运动员的身体形态并不是决定冰球运动员竞技能力的关键指标,更应该关注运动员的技术水平和战术的配合能力。

综上所述,在宫颈癌早期筛查中实施护理干预及健康知识宣教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焦虑、抑郁状态,增强其疾病健康知识掌握和运用能力,具有极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运动员的封挡是该项目的突出特点,其封挡能力必须以滑行能力为基础,运动员如果滑行技术差,不仅不能成功完成阻挡,还有可能因为不合理的阻挡而犯规,使本队伍出现以少打多的不利局面。比赛中运动员可以利用身体、横挡、侧挡的身体技术来挡住对方配合和射门的球,获得球权和造成死球,打破对方的进攻配合。国外优秀冰球运动员比赛中采用自身的身体优势进行贴挤的方法破坏对方的进攻,偶尔也采用球杆进行封挡,这样能及时合理地运用封挡技术,在失掉球权后进行积极的阻截,重新获得球权并组织进攻。

Western blot检测Piwil2-iCSCs外泌体蛋白标志物,结果显示Piwil2-iCSCs外泌体可稳定表达外泌体特异性标志蛋白CD9、CD63,并且和Piwil2-iCSCs一样,能够稳定表达Piwil2蛋白(图2)。

从表4可以看出,国外前锋的上场次数、上场时间、进球、得分、助攻、争球次数、争球成功率、冲撞次数及射正球门次数均高于我国前锋的各项数据,其中国外前锋比我国前锋上场次数平均多了10.33次,上场时间的平均多了7.94min,进球平均多23.67个,得分比我国前锋多50.77分,助攻平均多27.2次,射正球门次数平均多139.66次,争球次数平均多221.24次,争球成功率平均多126.7次。但是我国的黄千一上场平均时间为19.15min,超过了国外优秀前锋的平均值,这说明我国前锋只要通过科学合理的训练完全具备成为一名国际优秀运动员的潜力。

甲洛洛一下从床上坐起来,额上冒出汗,难道……难道……甲洛洛再也睡不下去了,他打开灯,一根接一根的抽烟,心底冒出丝丝寒气。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 论

(1)我国优秀男子冰球运动员身高、体重及BMI指数已经接近同年龄组的优秀冰球运动员数值,但是后卫的身高、体重与世界优秀男子冰球运动员存在一定差距。

(2)通过对MHL联赛中场上技术的统计数据表明,目前我国优秀冰球运动员各项技术指标均低于国外优秀冰球运动员,尤其是上场的次数及时间、射门的次数及成功率、争球的次数及成功率、助攻的次数。场上表现的巨大差距,表明我国优秀冰球运动员需要进一步提升自身的技术水平。

(3)冰球比赛中运动员的争球、射门、封挡及合理的身体冲撞都要求运动员具备较强的爆发力、启动力、制动力。提高射门的准确性和速度是提高射门技术的最佳途径,影响射门的因素有腰肌无力、上肢臂部、肩部速度力量差。因此,建议在今后的训练中要加强运动员腿部力量的练习、提升运动员的无氧功率,同时增加陆地训练内容,加强运动员全面身体协调性、平衡能力、腰腹肌力量。

大数据平台是实施智慧校园的基础 大数据是新一代自然资源,对校园网中的各种动态数据、静态数据和各种形态的数据进行实时分析、数据集成和数据挖掘。大数据技术从各种各样类型的数据海洋中快速获得有价值的信息。大数据关系到学校组织与管理,对大数据的合理解析,可以帮助学校调整专业方向,增强服务能力,提供更好的教学环境。收集并管理来自校园的正确数据,包括结构化和非结构化的数据,以便进行感知、学习和调整,通过分析,获得新洞察,发掘商机,从而打造竞争优势。大数据平台是实施智慧校园的基础,通过建设大数据平台,把之前分散的系统进行整合,打通信息孤岛,实现单点登录和统一门户等。

4.2 建 议

(1)当前世界冰球向着能攻善守的方向发展,比赛中运动员滑跑速度快,攻、防转换节奏快,战术复杂多样,封挡在防守中有着重要的作用,运动员在攻区可以破坏对方的反击。建议我国前锋应加强门前穿插能力,熟练地掌握各种滑行技术、传接球技术、各种射门技术,特别是比赛中当队友拿球时一定及时跑到位,提高射门的准确性,增加射门的隐蔽性、突然性,提升运动员的控球能力,增强干扰对方守门员的能力。

(2)建议应加强运动员对竞赛规则的学习,并配合训练与实战相结合的方法,强化运动员合理利用身体进行封挡及身体对抗技术。

参考文献:

[1] 郭立亚,杨锋.世界优秀男子网球运动员年龄、球龄与身体形态特征分析[J].中国体育科技, 2009,45(1):71-74.

[2] Martin Sigmund S K A D. Assessment of basic physical parameters of current Canadian-American National Hockey League(NHL) Ice Hockey Players[J]. published online ahead of print, 2016(1): 1-7.

[3] Kutáǒ P, Sigmund M. A Comparison of Somatic Variables of Elite Ice Hockey Players from the Czech ELH and Russian KHL[J]. Journal of Human Kinetics, 2015, 45(1): 187-195.

[4] 肖品圆.对中国女子足球国家队、青年队、少年队运动员年龄、身体形态和身体成分的研究[D].武汉:武汉体育学院,2013.

[5] Cox M H, Miles D S, Verde T J, et al. Applied physiology of ice hockey[J]. Sports medicine (Auckland, N.Z.),1995 , 19(3): 184-201.

[6] Quinney H A, Dewart R, Game A, et al. A 26 year physiological description of a National Hockey League team[J]. Applied Physiology, Nutrition, and Metabolism,2008, 33(4): 753-760.

[7] Martin Sigmund S K A D. Assessment of basic physical parameters of current Canadian-American National Hockey League(NHL) Ice Hockey Players[J]. published online ahead of print,2016(1): 1-7.

[8] Martin Sigmund,Jarmila Riegerová,Iva Dostálová.Development of the basic 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in the elite-level senior ice hockey players in the Czech Republicin the context of years 1928-2010[J].á antropologie, 2012 ,62(2):29-35.

[9] 宋琳.对我国冰球合理运用身体阻截与冲撞技术的初探[J].冰雪运动,1985(2):37-38.

[10] 刘文学. 中苏冰球比赛技战术分析[J]. 冰雪运动,1987(1): 24-31.

[11] 刘春华. 女子冰球运动员体能训练方法与手段研究[J]. 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16,34(3):28-33.

[12] 刘春华,刘玉华,李滨东.对我国男子冰球运动员对抗能力的应用研究[J]. 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10,28(1):17-19.

[13] Pang S. Modelling NHL>Comparative Analysis of Morphology and Main Technical Indicators of Chinese and Foreign Elite Male Ice Hockey Players

LI Shuang-ling1,2,YANG Guang2,SONG Yu-hong2,LIU Yang1,QI Xin1,WANG Ben-yu1,WANG Xue-feng1

Abstract :By using the methods of documentation, video observation and mathematical statistics, this paper makes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 average characteristics, position average characteristics and tech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Chinese excellent forwards, guards and top 30 forwards, guards′height, weight and BMI index in 64 regular matches of MHL League in the 2018-2019 season.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height, weight and BMI between domestic and foreign elite hockey players, but the weight of foreign guards was 6.3kg and the height was 2.6cm higher than that of Chinese guards. On the field of the statistic data show that domestic and foreign athletes playing time and frequency, number and the success rate of shoot jump ball number and the success rate in significant difference, that at present our country the gap with foreign athletes is not in the physical form, but on a personal level of physical fitness, coasting ability, ball control, shooting, passing, movement quality and tactics. Advise our country athletes in training in the future to strengthen hockey projects need strength training, speed training the sports quality of training, sensitivity and the body function and quality to meet the needs of the project, more major is to raise the level of individual technique, especially glide, ball control, passing, all kinds of finishing technology, enhance the cooperation ability.

Key words :Chinese and foreign male hockey players; Body shape; Technical ability

中图分类号: G80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 2808( 2019) 04- 0029- 06

收稿日期 :2018-10-10;修回日期:2019-04-26

基金项目 :哈尔滨体育学院校级课题(编号:BXYB006);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科技冬奥”重点专项项目(编号:2018YFF0300400);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辽宁省参与冰雪运动人口统计及发展冰雪运动路径研究(编号:L17BTY011)。

作者简介 :李双玲(1978-),女,副教授,在读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冬季项目理论与实践。

作者单位 :1.哈尔滨体育学院 休闲与社会体育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8;2.东北师范大学 体育学院,吉林 长春 130024

标签:;  ;  ;  ;  ;  

中外优秀男子冰球运动员身体形态及场上技术指标对比分析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