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新课程实验的两个改进_初中化学论文

初中化学新课程实验改进二则,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新课程论文,二则论文,初中化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江苏省新课程改革起始学科自2002年9月起已经整体介入无锡市区。我市九年级化学选用了人教版教科书。据许多教师反应,教材中铝箔在氧气中燃烧、白磷在水下燃烧这两个实验成功率低。笔者根据教师反馈的信息,反复琢磨,多次试验终于解决了这两个实验的难题,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改进后的实验操作方法和过程归纳如下:

一、铝箔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改进

1.将一根火柴的一半用一薄层酒精棉裹在粗铁丝的一端待用。

2.取1.5cm×4cm的单层铝箔分别用针刺成一个个“小孔”待用。

3.将铝箔“松软”地裹在酒精棉的外围待用。

4.用500mL的集气瓶收集氧气一瓶,若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底部留一薄层水,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底部放一薄层细沙,避免瓶底被炸裂。

5.点燃火柴,待火柴快燃尽时,立即把铝箔伸入充满氧气的集气瓶中观察现象,即可发现铝箔在氧气中剧烈燃烧,放出大量的热和耀眼的白光,反应生成氧化铝(Al[,2]O[,3]):

与改进前教材上的实验比较其优点是:

(1)铝箔刺成“小孔”增加了与氧气的接触流量,使铝箔能充分燃烧。

(2)书上没说明氧气的用量,适当增加氧气的用量使“松软”的铝箔里外层迅速达到燃点,从而加快反应速度,缩短反应时间。

(3)确定了铝箔的用量,能使实验正常进行。

二、白磷在热水下燃烧的实验改进

1.预先将制取氧气的装置装好待用(药品:高锰酸钾或氯酸钾或过氧化氢均可)。

2.制作一个收集储存氧气的简易装置。即:用一个大气球连接5mm×7mm长10cm~12cm的玻璃导管,并在连接的地方用棉线和透明胶扎紧以防漏气。另一端导管口套入5mm×7mm长13cm~15cm的乳胶管,乳胶管的另一端再套入5mm×7mm长13cm~15cm的玻璃导管,最后在乳胶管的中间套入一个控制夹,一个简单的氧气储气装置就完成了。

如图1所示:

3.将氧气收集在一个大气球里待用。

4.在500mL的烧杯中注入400mL热水,并放入6mm的内螺帽或自行车气门螺帽等圈住一小块白磷。

5.将储气装置的另一端导管对准烧杯中的白磷,逐步通入氧气,观察现象,即可发现白磷燃烧的过程。

与改进前的实验比较其优点是:

(1)书上只说通入少量氧气(或空气),但是氧气的量难以控制,笔者经过改进后能够得到有效的控制。

(2)书上说用硬纸圈圈住一小块白磷,但还是难以固定。由于硬纸重量轻,受到水中浮力的作用,难以在水中稳稳地固定住。这是教师难做的另一个原因。改用铁制的6mm的螺帽或自行车气门螺帽就能很好地在水中固定好。

(3)经过改进后的实验操作简单、方便、实用、效果明显。

总之,只要我们在新课程的实验中,勤于动手、动脑,积极探讨,就能把自己认为原来不理想的实验变得理想,把难做的实验变成易做的实验。

标签:;  

初中化学新课程实验的两个改进_初中化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