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英语教学改革研究论文_王群芳

中职英语教学改革研究论文_王群芳

台州市黄岩区第一职业技术学校 浙江 台州 318020

摘 要:中职学生整体素质较差,英语应用能力不强,但是国家要求英语教师从思想上实现从“以应试为目标的教育”向“以能力为培养目标的教育”的转变,探索适合学生课堂教学方式,引导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重视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培养,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这就需要我们去探索自己的教学。

关键词:中职英语现状 就业+素质 评价方法

一、中职院校英语教学的现状

1.学生们的英语水平不高,存在英语学习的多方面障碍。进入中等职业院校学习的学生一般都是文化基础较差的学生,这些学生在初中时期的成绩就普遍不好,英语成绩尤其差。由于初中三年的学习过程中,在英语学习上屡次受阻,他们早已对英语学习失去了兴趣,甚至有些学生对英语学习产生了厌烦的心理,在英语学习上带有抵触情绪。在升入中等职业学校之后,这些学生自然不能在英语学习上产生欲望,从而影响了英语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2.中职院校的学生对英语学习存在着偏见。在进入中职院校时,学生们都已经选好了自己所喜欢的专业,他们认为,进入中职院校学习的主要任务就是学好专业课,掌握一门技术,文化课的学习在中职院校毫无用处。因此,学生们普遍对英语学习不重视,从而影响了英语课堂教学。

3.教师与教材基本情况。因为国家政策的扶持,中职学校在师资培训方面日益受到各级教育主管部门的关注,然而这种关注倾向于专业领域,英语教师培训则明显缺少力度,导致中职英语教师缺少吸收英语教学先进理念与方法的机会,在教学过程中难以根据中职学校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

二、中职英语对素质和就业的同步功能定位

1.强调中职英语的素质教育定位。首先应当以市场需求为基本导向,侧重于中职英语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功能。例如,对于机电专业、化工专业而言,英语的重要性是无需多言的。因为经济全球化的必然趋势,越来越多的国外设备进入我国相关企业,无论是外资企业、国有企业还是私企,均对技术工人的英语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本专业毕业生需掌握下述英语实用技能:掌握牌子阅读方法,能够解释清楚说明书内容,当样品检测报告呈现在面前时可以给予翻译,另外,实验操作说明书、工艺卡片与相关的专业网页等,都要有所了解,这是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考虑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目标缺失问题,可收集并公布相关专业领域企业提出的具体要求,并让已经走向工作岗位的学生、已经参与面试的学生给在校学生述说自身工作与面试体验。除此以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可增加一些基于素质教育的试题,让试题引领学生明确和企业招聘有关的专业英语内容。通过上述方法的结合,让学生意识到英语同专业结合的必要性。

2.强调中职英语的就业教育定位。中职教育和同等学历的高中教育在培养目标方面存在很大差别,中职教育的教学内容侧重于专业的针对性与实用性,服务于学生的职业发展。在以往的中职英语教学中,过分强调语法学习,且词汇教学过于宽泛,教学内容同岗位需求相差较大,这导致学生在毕业以后无法识别设备铭牌及说明书等内容。为此,在每个学期的初始阶段,教师应按照学生的专业需求对教学内容进行筛选,突出课文重点,使之同岗位要求相结合,并保证知识点的安排由易到难。与此同时,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还应当不失时机地补充一些教材中没有却实用性高的词汇,如有必要,还可对教材进行改编,使之更适应专业和教学要求。

三、针对“就业+素质”目标的英语教学改进方法

针对学生在未来就业中的实际需要,教师应当对教学方法加以必要调整,以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在传统观念里,英语教学让学生对教材与教师产生了过度依赖,视英语为基础知识学科,未能将其视为专业技能的一部分。此外,本专业相关英语词汇通常字母较多,学习难度较大,学生极易放弃英语学习。为增强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保证“就业+素质”目标的真正落实,教师可以在下述几方面做出具体努力。

1.找准教学方法,激活英语课堂。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中职院校进行课堂教学,教师必须结合中职院校英语学科的特点和中职生自身的特点选择出最佳的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方法是当今时代的先进教学方法。在中职院校进行英语教学过程中,运用多媒体教学法具有现实的意义。采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时,教师能够把英语教学内容以更加丰富的形式呈现,学生们在学习英语时,不再单纯依靠教师的讲授获取知识,学生们可以通过图片、视频、动画等多种丰富的形式,通过眼、耳、手、脑等多个器官的参与学习英语。直观、生动的课堂教学让学生们感到耳目一新,自然对英语学习产生了兴趣。

2.改变中职英语教学传统方法,不断丰富教学形式和手段。传统的一支粉笔、一张黑板的填鸭式教学方法,无法给学生呈现一个直观形象、生动活泼、信息量大的课堂,时间久了,学生们会觉得英语课枯燥乏味,对英语学习失去兴趣,严重影响英语教学的效果和质量。要改变这种教师讲、学生听的授课模式,使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变为主动学习知识,就要使用新的、更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1)教学方法方面采用分层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相结合。分层教学模式是指教师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能力水平和潜力倾向,把学生科学地分成几组各自水平相近的群体并区别对待,这些群体在教师恰当的分层策略和相互作用中得到最好的发展和提高。分层教学的优点:第一,充分照顾学生的发展差异,因材施教。第二,消除了智力歧视外,易被学生接受。第三,分层次的竞争机制,使得学生在不断流通的过程中,接受挑战,实现跨越,从而易形成生动活泼、互帮、互助、互赶的教学局面,形成多向互动的课堂教学局面,而且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成绩。

(2)开发和使用教学资源,充分利用多媒体等教学手段。要想改变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式,除了采用以上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外,还必须积极开发和使用以信息技术、网络技术为主的课堂资源。充分利用多媒体,发挥教师和学生的创造性与自主性,把师生从以教材为唯一课堂资源中解放出来,有效利用并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扩展教学内容,开放教学形式,创造学习环境,使学生融入特定的语言学习氛围中。①运用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运用形象、直观的多媒体技术可以创设出一个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以其独特的形、声、景扣动学生的心弦,化无声为有声,化静为动,使学生进入一种喜闻乐见的、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从而使学生产生极大的学习兴趣。②运用多媒体教学,可以使教学突出重点、淡化难点,提高教学质量。

四、针对“就业+素质”目标的英语教学评价方法

对评价方式进行改革,可促进“就业+素质”目标的实现,有利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传统模式下的评价手段多为终结式的,存在诸多不足,已经难以和现代化教学程式相协调。《中职英语教学大纲》特别指出中职英语教学需要语言习得、学习能力、社会实践等多方面的综合评价。为学生的基本素质提升和职业生涯发展服务,教学评价需要更多关注学习过程及学习成效,保证评价可以帮助教师调整教学进度与方法,让学生及时了解自身的问题。所以,中职英语教学评价改革亦应顺势而为,考虑学生在语言、能力、态度、情感等多方面的需要,利用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手段,展现评价主体多元化与评价手段多样化。首先,过程性评价需要关注学生的基本英语知识、技能掌握情况,也要关注学生在学习知识和技能过程中展现出来的系统性行为及态度,应当包括学习热情、学习习惯、学习态度、交流意识等多方面内容。评价方式可以是多元化的,观察、咨询、问卷等皆可,多种方式的综合应用能够适应过程发生的连续性特点,评价工作量可能较此前变大,但却能更有效地帮助与激励学生。终结性评价是英语教学的重点评价方式,传统笔试、口试、听力相结合的办法依然可以沿用,适当增加任务完成的手段,使评价场所从教室拓展到户外或者实训基地,让场地的变化增加终结性评价的实施效果,提升学生的职业素质。

参考文献

[1]胡黎莉 高中英语语法情境教学策略浅析[J].中学教学参考,2016,(21)。

[2]王艳娥 中职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J].英语广场,2017。

[3]浦敏华 基于行动导向的高职英语教学.《现代企业教育》,2017,(12)。

论文作者:王群芳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9年4月总第29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1

标签:;  ;  ;  ;  ;  ;  ;  ;  

中职英语教学改革研究论文_王群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