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电系统运维与检修的难点分析及处理论文_闫红霞,句平,张雁兵

配电系统运维与检修的难点分析及处理论文_闫红霞,句平,张雁兵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朔州市神头供电公司 山西朔州 036000)

摘要:为了符合经济和科技的迅速发展形势,顺应人们对较高生活质量的要求,需要配电系统正常运行合理供电。然而,当前我国的配电系统自动化水平不高,设备运行错综复杂,同时网架结构不稳固,这些问题严重地阻碍了供电系统的正常工作,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避免供电过程发生故障,保证供电的质量和可靠性,电力企业投入了大量的经济以及人力物力。这些投入主要用于配电系统的自动化,将工作中心放在对供电系统的运行维护和检查修理上。这样做的目的是实现配电系统安全正常工作,符合人们对供电的要求。

关键词:配电系统;运行与检修;难点问题;解决措施

1配电系统管理概述

配电网是地区电力系统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中涵盖了配电站、变压器、高压线路、低压线路与各类控制保护设备。其中,配电站是转换电压直接向终端用户分配电能的枢纽,内部包含了种类繁多的设备及线路,在为用户提供安全且稳定的电能期间,可控和不可控因素使设备产生损耗的问题势必会发生,而如何有效确保这个损耗量处于可控的范围内,并且能够长时间不受外界因素影响,便是配电系统管理工作的核心。结合外界先进资料可知,配电网管理工作正朝着自动化与智能化的方向发展,如何借助得到的数据了解电力系统的具体运行状况,并能够给予有效的维护意见,便是对现有配电系统管理工作提出的最基本要求,而如何做好在线与离线检测,全方位管理各地区的数据状况,更是现代配电系统管理工作需着重关注的内容,只有数据采集、处理、识别、调度等环节均按照管理要求实时,才能使电力设备的利用率与使用寿命得到保障,并能够为后续配电系统的可持续优化奠定更坚实的基础。

2配电系统运维与检修的难点问题和改进方案

2.1配电系统运维与检修的难点问题

2.1.1工作人员专业技能水平不高

现阶段,众多电力企业中的从业人员缺乏专业技能水平,在其进行配电系统运行维护和检查修理工作时,不能够及时发现安全隐患和项目风险,这些问题在配电系统的后续运行中暴露出来,一系列的故障使运行不能正常进行。除此之外,因为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较低,理论知识不扎实且缺乏工作经验,这会直接导致配电系统在工作时可能出现严重的安全事故。

2.1.2运维与检修工作量大

运维与检修工作量大,也是配电系统运维和检修中的一大难点问题。具体包括系统结构错综复杂、状态信息量庞杂、运行设备数量较多、采用人工方式进行配电系统数据的采集。此外,为了不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停电时间被缩减,直接导致了检修工期的仓促,使得很多的设备因为缺少工作时间而无法被检修,很多问题都不能得到及时解决。

2.1.3工作安排不合理

在当前的配电系统设备安全运行过程中,工作人员在进行人工编制工作,并没有合理地安排配电设备的安全维护工作,同时工作内容和责任分配不明确,从而导致相关的维修人员在进行配电设备维修时出现混乱的工作现象,在运行过程中出现问题时,工作人员相互推脱不愿承担责任,这样不仅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影响了配电系统检修工作的进度与工作效率,最终导致配电系统无法安全可靠的运行。

2.2.1提高运维与检修的智能化水平

在科技水平日渐先进和完善的情况下,我国智能化水平正在逐步提升。为了全面促进配电系统运维及检修的自动化发展,电力企业需要构建高效的智能化配电管理系统,借助一些智能化、自动化、信息化的先进设备的作用。配电系统运维和检修逐渐自动化有许多优点,如能更准确地发现运行过程中的风险和安全隐患、减轻工作人员的负担,进而提高配电系统运维检修的质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2加强电力电容器的维护工作

电容设备构成比较简单,故障隐患排查相对便利。在检修过程中,主要检查电容器外部结构,判断其是否出现喷油、破损状况。由于外壳是电压器重要组成部分,若失去效果,以目前技术水平而言,不能通过维修恢复工作能力,所以要进行更换处理。避免电容器修理不彻底拖慢工业生产进度,甚至引发配电系统整体瘫痪。电容设备中还包含熔断保护装置,能够在电容器发生故障时,及时切断电源,保护电路安全,杜绝电容器故障范围进一步蔓延。在日常检修与维护过程中,要仔细观看熔断器运行状态,进行连接件、固定件、锁栓件的固定校准工作,保证熔断装置在达到一定温度后发挥断线保护电路作用。

2.2.3直流系统维护

2.2.3.1维护要点:直流系统主要由两部分组成:充电柜和蓄电池柜,其主要工作对象为继电装置和高压断路器等配电设备提供备用电源。在直流系统中,其核心部件是铅酸蓄电池。因此,在直流系统的维护中,电池是其核心工作部件,应注意定期检查。充电柜就重点放在运行是否有异常,充电电流和电流是否与充电柜显示相一致。2.2.3.2维护技术:为了保证直流系统正常运行,在维护中应做到:第一,定期对电池进行充放电操作,周期一般设定为6个月或者依电池厂家建议操作。通过充放电操作,可以延长电池使用寿命,避免因电池长期不放电所形成的“惰性”,使其容量或寿命降低。第二,保持良好的工作环境,一般情况下,直流系统设备的工作环境温度低于20℃;湿度应低于70%,并保持通风良好。第三,在维护中,应注意直流系统连接部位端子边接情况,在蓄电池检测查,应重点检测其连接是否有腐蚀,外观是否有渗液和鼓包,如果发现,应及时处理,必要时,将渗液或鼓包电池进行更换。第四,定期对充电设备进行检测,这方面主要是其电压是保持一个恒定值,如果长时间对电池组进行电压不足或电压较高的充电,极易导致电池组损坏和报废。

2.2.4变压设备的检修与维护技巧

变压器在工作中,电流、电压、磁场、电功率等相关特性会发生相应变化,根据故障表征和综合特性分析,会找到变压器故障原因,判定变压器是由容积、体型、温差等哪种原因失去工作常态。在检修中观察变压器温差变化是否脱离正常值;确定变压器是否超负荷运行;识别变压器绝缘层是否失效;辨明变压器外形是否发生突变。若变压器物理体征呈现明显变化,要根据实际情况,找准故障位置,进行针对性监测和治理。例如,变压器温度发出现异常时,利用温差感应器测量温差变化程度,再检查变压器油缸是否失去密封性,胶塞是否老化,是否渗入水分,利用数据换算找出故障原因。在展开维护工作时,要加强对设备的巡视力度,对变压器零件运行情况、生产状态进行严格把关,收集各项正常工作数据,在维修时进行数据测量,与原始数据库进行对比,一旦出现异常,及时进行处理。另外维护人员在工作时,要观察入微,排除因疏忽失误,埋下故障隐患,造成一系列事故。做好维护工作能够提高设备使用寿命,为工作人员人身财产安全保驾护航,提高工作效率,制造更多经济利益。

2.2.5提高对重点危险点的重视

对危险点的控制应该根据实际情况的不同进行适当调整改善,首先,在找到危险点时,要对危险点进行鉴别,在对危险点进行分类后才能采取下一步的消除措施。其次,在分类完成后,还要对危险点的等级进行判断,对于同一种类的危险点而言,等级不同所适合的消除方式也是不一样的。在危险点消除完成后还要对其进行严格的监控,特别是对于一些发作频繁,或者一旦爆发就会产生巨大危害的危险点而言,只有加强对它们的重视,才能将损失控制在最小。

3结语

综上所述,为了满足人们对电量的需求,需要配电系统可靠、高效率的运行。最直接的方法是定时对配电系统进行运行维护和检查修理,这就需要相关部门研究分析这一过程中的难点问题,并采取有效的改良措施,保障配电系统正常工作,同时消除运行风险以及安全隐患。

参考文献:

[1]梁朔,秦丽文,李春华,等.基于风险评估的配电设备状态检修决策方法[J/OL].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1-7[2018-12-17].

[2]李斌,刘宇,何潇,等.配电系统运维与检修的难点分析及处理[J].电工技术,2018(19):83-84+86.

论文作者:闫红霞,句平,张雁兵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9年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23

标签:;  ;  ;  ;  ;  ;  ;  ;  

配电系统运维与检修的难点分析及处理论文_闫红霞,句平,张雁兵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