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率控制、储蓄动员与经济增长--东亚国家经济发展过程中高储蓄率的解释_银行论文

利率管制、储蓄动员与经济增长——对东亚国家经济发展过程中高储蓄率的一种解释,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东亚论文,经济增长论文,管制论文,利率论文,动员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引言

按照金融自由化理论,只有实施利率自由化才能刺激储蓄动员(Mckinnon,1973)。然而,中国改革二十多年来一直存在利率管制,但同时中国的金融体系和储蓄都得到迅速发展。其他东亚国家在经济发展初期也存在类似的现象。因此,如何解释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利率管制与高储蓄率并存现象,就成为金融发展理论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有研究将其原因归因于储蓄从非正式金融市场向正式金融市场的转移,他们认为这种现象在日本、中国以及其他东亚国家普遍存在。这些研究发现,日本和东亚地区的高储蓄率并不是实际利率提高的效应,而是银行在农村地区的扩张和收益虽低但安全的金融工具增长的结果(黄金老,2001)。有些研究则认为东亚国家的高储蓄率与东亚国家的民族、文化传统有关。这个因素可能是不能排除的。但是,即使在主要人口是白人,更加接近西方而非儒家文化的菲律宾这种现象也大量存在。Vos和Yap(1996)曾对菲律宾20世纪70、80年代的银行存款的影响因素进行过实证研究,发现菲律宾1980年代初的利率自由化虽然提高了利率,但并没有带来金融存款的大幅增加,在实际利率和存款需求之间不存在重要的联系。

这些研究从经验上否定了在东亚国家经济发展过程中,利率自由化有动员储蓄和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而倾向于将高储蓄率和经济增长的原因归于东亚国家金融机构的扩张。但没有从理论上对这种现象进行解释,也没有分析金融机构扩张的原因。

赫尔曼,墨多克和斯蒂格利茨(1998)的金融约束论认为,发展中国家如果实行金融约束,使存款利率保持在非负的水平上,就可以为金融机构创造出租金,从而促进金融发展。本文认为东亚国家的利率管制、金融体系发展和高储蓄率以及经济增长率之间存在内在联系:在利率被管制为稍微为正的情况下,利率管制为金融机构创造出租金,金融机构可以通过吸收储蓄存款而获得利润。并且由于失去了利率这个价格竞争手段,它们必然会通过建立更多的分支机构(所谓网点大战)而争取储蓄存款(所谓储蓄大战)。这个机制使得在金融发展初期,利率管制不但不会阻碍储蓄动员,相反,还可以为金融机构创造出租金,激励其扩张规模动员更多的储蓄存款,从而促进经济增长。

二、利率管制下的储蓄动员

这里以银行等金融机构在一个新的地区设立分支机构以动员储蓄为例分析利率管制下的储蓄动员问题。这一模型可以很方便的扩展到对在某一地区设立更多金融机构的分析。

(一)假设

考虑某一家银行准备在一个尚不存在银行的新开发地区(如农村地区)设立分支机构的问题。在这一地区设立分支机构,就可以把这一地区的潜在存款人纳入金融体系,从而扩大储蓄存款来源。这在实践中是发展中国家金融发展的重要方面。假设在这一地区存在D个潜在存款人,他们联合分布在一个圆周上,圆的周长标准化为1。这样,存款人的分布密度为D。假设这家银行准备在这个地区开设n家分支机构,这些分支机构也分布在同一个圆周上。这些银行分支机构从存款人手中吸收存款,支付存款利率为r,贷款收益率为R。由于在经济发展初期,存款人储蓄、投资渠道狭窄,因而假设存款人的现金只有存入银行或手持现金闲置两种处理方式。假设存款人在将资金存入银行时除了放弃流动性之外,还存在着其他交易成本,如,由于存款人和银行之间存在一定距离,因而存款人到银行存款,还必须承担运输成本(注:一般来说,存款人在银行存款除了得到利息收入之外,还会发生一些交易成本,如失去流动性而带来的不便,银行违约带来的风险以及这里所说的运输成本等等。为了方便建模,本文以运输成本作为金融市场中的所有类型的交易成本的代表。)C=αX,它与存款人和银行之间的距离x成比例。

由于存款人是集中分布的,银行的最优组织应是n家分支机构处于对称位置,每家分支机构之间的距离为1/n。处于分支机构i两边1/2n距离内的存款人将资金存入分支机构i,如图1。这样,存款人存款走的最大距离是1/2n,平均距离为1/4n。

图1:存款人和银行的地理分布

(二)存款人行为

存款人每期的收入为1。在本地区银行设立后,他可以对收入进行两种处理。1、仍象没有银行时一样,将收入以现金形式保持在手中,这样的(机会)成本是损失掉将收入存入银行可得到的存款利息。2、将收入存入到银行,这样可以得到存款利息,但要发生到银行存取款的运输成本。所以,存款人是否存款、存多少款,取决于存款的收益一成本比较。

假设存款人在每期初将收入1全部存入银行,m是其在每期中的取款次数,z是每次取款的数量。这样,Z=1/m(1)

假定此人每期花光他的收入。M为每期平均持有的现金数量,它等于每两次取款之间这段时间两端的现金持有量的平均数,所以:

这就是储蓄动员的边际条件:存款利率与银行分支机构数量成反比,当n逐步增加时,r趋向于0。原因是,银行机构增加、基础设施改善可以降低存款人的交易成本,因而即使存款利率降低,存款人仍然可以获得正的利润。因此,边际条件等价于:在有足够数量的金融机构时,只要存款利率稍微为正,那么,即使距离银行最远、运输成本最高的存款人j也会将数量的存款存入银行。所以,在动员储蓄这个问题上,在有足够数量的金融机构时,只要保证存款利率稍微为正,那么利率管制并不会影响存款人的积极性。

(三)银行行为

现在证明,在存款利率稍微为正的条件下,利率管制可以创造出租金,使银行吸收存款的利润为正,激励银行设立分支机构吸收存款。

考虑代表性银行分支机构i。假设不存在设立分支机构的固定成本。前面分析了与它的距离在1/2n之内的存款人都会将资金存人这个分支机构。这样,分支机构i的存款人存款的平均距离为1/4n,存款的平均运输成本为c=a/4n。运用与前面相同的方法,可以得出分支机构i的存款人的平均存款数量为:

分支机构i左右1/2n内的存款人都将资金存入分支机构i,而存款人的分布密度为D,因而分支机构i吸收的存款总量为:

存款总量与分支机构数量正相关。

银行贷款利率为R,则银行新设分支机构的利润函数为:

新设分支机构的利润就大于零,银行就有积极性新设分支机构吸收存款。

也就是说,要使银行有积极性在这一地区设立新分支机构吸收存款,分支机构的数量要满足(17)式。(17)式表明,银行分支机构的数量与贷款利率无关,只与存款利率有关。存款利率降低,可能会因为存款人存款积极性降低而使金融机构吸收的储蓄减少,从而降低利润(租金)(注:由于银行利润是政府管制利率所形成的,因此,按照Hellmann.Murdock和Stiglitz(1998)的观点,是一种租金。),但是,由于贷款利率大于存款利率,银行仍然可以获得租金。并且,在利率被管制的情况下,银行失去了利率这个价格竞争手段,为保持原有利润和追求最大利润,银行必然会通过设立更多的分支机构以竞争储蓄。而银行设立的分支机构越多,存款利率就可以越低直至趋于0。从这个角度说,只要存款利率稍微为正并小于贷款利率,那么,利率管制不但不影响储蓄动员,反而会激励银行扩大规模。

三、银行扩张、储蓄动员与经济增长

现在从宏观角度分析利率管制下银行规模扩张对储蓄动员和经济增长的影响。考虑一个包含家庭、厂商和银行三个部门的经济增长模型。假设不存在人口增长,也不存在不确定性,资本和劳动自由流动。家庭部门将劳动力按u和(1-u)的比例分别投入厂商和银行。厂商利用劳动力和物质资本生产出物质产品。类似的,银行用劳动力和物质资本生产出储蓄存款。因此,在这个模型中,储蓄存款是银行的产品,银行构成储蓄存款的生产部门,它必须采用一定办法才能从家庭部门吸收到(生产出)储蓄存款。

假设厂商和银行的生产函数类型相同。银行和厂商在经济增长过程中都存在技术进步,技术进步是由生产过程中边干边学引发的。这样,设厂商部门的生产函数是:

的速率稳定增长。根据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在平衡增长路径上,银行的产量——储蓄存款也以此速率增长。由于在长期均衡状态下,物资资本以及总物资产品产量也以g的相同速度增长。所以,在长期均衡状态下经济增长以与储蓄存款相同的速度增长(Romer,1996),因此(29)也是储蓄存款和经济增长的轨迹。由(24)、(25)和(29)可以决定银行分支机构扩张对储蓄动员速度和经济增长的影响:

从(30)式来看,在长期均衡时,储蓄动员的速度以及经济增长速度与银行分支机构数量n正相关。n越大,也就是银行分支机构数量越多,储蓄存款增加得越快,从而促进经济以更快的速度增长。

所以,在利率管制的情况下,只要保持实际利率为正,银行就会通过设立更多的分支机构降低存款人交易成本的办法来动员储蓄,而且,利率管制本身还激励银行设立更多的分支机构、扩大规模,从而动员储蓄和促进经济增长。

四、来自中国的经验研究

与其他发展中国家一样,中国在1980年前后开始改革时,建设资金不足构成经济快速发展的最重要的瓶颈,动员尽可能多的储蓄就成为经济发展的前提。

改革以来中国居民储蓄存款一直迅速增长。图2是中国改革以来的储蓄存款。从图2来看,改革以来的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增长速度非常快,2001年底已经达到73790亿元,是改革前的1978年的211亿元的350倍。所以,改革以来的居民储蓄存款的快速增长是支持经济增长的关键。

是什么原因导致储蓄存款快速增长?可以确定,不是金融自由化理论所宣称的利率自由化。首先,中国改革以来存贷款利率基本在0%附近波动,有的年份为正,有的年份为负,但整体上,为正的年份多于为负的年份(图3)。中国实际利率并没有放开,一直为政府管制。其次,实际利率也远没有达到金融自由化理论所主张的市场均衡利率的水平。例如,官定存贷款利率远小于民间借贷市场利率(约20-30%),也小于基本可作为市场基准利率的同业拆借市场利率(周业安,1999)。所以,中国改革以来的利率政策显然与金融自由化的主张存在巨大的差异,中国不是依靠提高存款利率来动员储蓄和推动经济增长的。

利率管制是中国政府是创造租金的一种重要方式。据世界银行估计,中国在1985-1994年间,以低利率信贷和未归还本金形式得到的金融补贴占GDP的比重平均为1.72%,1992年一度达到3.6%(注:转引自《2000年中国金融发展报告》第23页。)。由于存款利率低于市场均衡水平,银行只要能够增加存款就可以获得租金,因而,它们便有了寻求新的存款来源以扩大租金的激励,尤其是增加了在金融机构稀少的地区设立网点以吸收储蓄的积极性,于是才有了储蓄大战和网点大战。

图2 改革以来的居民储蓄存款余额 单位:亿元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相关各年。

图3 1978-2001年的实际存贷款利率

根据本文的分析,在利率管制的情况下,只要维持正的实际利率,就可以通过租金创造激励银行等金融机构扩大规模以动员储蓄和促进经济增长,并不需要利率自由化。为了检验这个结论,本文在上面提到的研究的基础上,以金融机构资产规模和数量作为金融发展的衡量指标,实证分析利率、金融发展和储蓄动员以及经济增长的关系。

首先检验利率、金融发展对储蓄动员的影响。本文利用中国1978-2001年的数据,选择名义存款利率、实际存款利率、金融机构资产规模和金融机构(包括分支机构)的数量作为解释变量,分别对居民储蓄存款和人均居民储蓄存款以及国民储蓄和人均国民储蓄进行回归,回归模型设计如下:

式中,S为被解释变量,分别取全国城乡储蓄存款余额、人均全国城乡储蓄存款余额和国民储蓄以及人均国民储蓄。R为一年期名义存款利率,r为一年期实际存款利率;bank为金融机构(包括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数量;asset为金融机构资产规模(注:由于中国没有连续的金融机构资产规模统计数据,因而,各年之间的统计口径稍有所不同。具体来说,1978-1984年为国家银行信货资金运用总额,1985-1992年为国家银行、农村信用社的资产总额,1993-2001年为存款货币银行资产负债表中的资产总和。)。除国民储蓄和人均国民储蓄数据根据《中国统计年鉴》相关数据计算而得外,其余数据来自《中国金融年鉴》相关各年。经检验,回归模型不存在严重的多重共线性,但存在自相关问题,在采用两阶差分法回归后,自相关问题得到解决。回归结果如表1:

从回归结果看,统计量以及D-W值都非常好。两个金融发展指标——金融机构资产规模和数量——与储蓄存款和人均储蓄存款以及国民储蓄和人均国民储蓄都显著正相关,表明金融机构规模和数量扩张对中国改革以来的储蓄动员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实际存款利率与各个被解释变量之间都不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名义存款利率的关系复杂一些,其与国民储蓄和人均国民储蓄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但与储蓄存款和人均储蓄存款之间存在着负相关关系,只是与人均储蓄存款之间的关系不显著。这可能是因为名义存款利率没有经过通货膨胀率的调整,因而与各个储蓄指标之间不存在一致稳定的关系。因而,总体上,利率特别是实际存款利率对储蓄的促进作用基本不存在。

上面研究的结论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储蓄动员主要是在利率控制为稍微大于零的基础上通过扩张金融机构规模和数量而实现的,而提高利率的作用基本不存在。这与周业安(1999)的研究基本一致(注:周业安(1999)实证分析了中国1980-1997年的居民储蓄的影响因素,发现,中国改革以来居民储蓄持续大幅度增长的主要原因有两个,即对持久收入的稳定预期和金融相关比率的上升,而存款利率特别是名义存款利率对储蓄存款缺乏弹性。这证实了银行等金融中介的发展对储蓄动员的巨大作用。也就是说,中国改革后建立的许多商业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以及它们的分支机构形成了一个发达的金融机构网络,这个网络在动员储蓄中起到显著的作用。)。

表1:储蓄的决定因素分析

括号内是t统计量,*表示在1%的水平上显著,**表示在5%的水平上显著,***表示在10%的水平上显著,下同。

最后,实证检验利率、金融发展以及储蓄动员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回归模型设定为:

被解释变量选择GDP和人均CDP(GDP/P),金融发展指标为金融资产规模和数量,利率指标为名义和实际存款利率。由于大多储蓄指标与金融资产规模之间存在共线性问题,因而只选择了相关系数较小的人均国民储蓄,从而将共线性问题控制在可以容忍的程度。回归结果如下:

从回归结果看,统计量以及D-W值也都非常好。金融机构规模和数量以及人均国民储蓄都与GDP和人均GDP显著正相关,而名义利率和实际利率都与GDP和人均GDP不相关,表明金融机构规模扩张和储蓄增加对经济增长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利率的作用不显著。

综合实证分析的结果,可以得出结论,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将利率控制在稍微为正的政策,通过租金创造,不但激励着金融机构规模和数量的扩张,而且还起到了动员储蓄和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这证明了本文所建立的模型是正确的。

五、结论

大多数东亚国家在经济发展初期都存在对利率的管制,利率一般被管制在稍微大于零的程度。按照金融自由化理论,这种情况是不利于储蓄动员和经济发展的。但同时东亚国家又一直是世界上储蓄率最高的地区。显然,传统金融自由化理论是难以解释这种现象的。而将东亚国家高储蓄率的原因归结于这些国家人民的勤劳俭朴的传统习惯,似乎也难以得到广泛认同。本文建立的模型表明,东亚国家高储蓄率的原因与这个地区适当的利率管制有关:政府将利率控制在稍微大于零的程度,为金融机构创造出租金;为获得租金,金融机构在利率管制失去利率价格竞争手段的情况下必然扩张规模以动员储蓄,因而使这些国家在经济发展初期出现利率管制与高储蓄率并存的现象。

虽然理论和实证都表明,在经济发展初期适当的利率管制有利于储蓄动员和经济增长,但这并不意味着在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后,仍然实施利率管制是有益的。应该说,政府人为的使利率偏离市场均衡水平,虽然能通过租金创造刺激金融机构发展,但是其代价是金融体系效率的降低,并可能引发金融腐败和风险。当金融发展到一定程度,其主要任务不再是金融机构的建立和扩张,而是提高金融体系的效率和稳定。这时如果仍然实施利率管制,则可能会对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带来不利的影响(彭文平,2003)。

标签:;  ;  ;  ;  ;  ;  ;  ;  ;  ;  ;  ;  

利率控制、储蓄动员与经济增长--东亚国家经济发展过程中高储蓄率的解释_银行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