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过敏性紫癜33例疗效观察论文_刘永梅1,权胜2

儿童过敏性紫癜33例疗效观察论文_刘永梅1,权胜2

刘永梅1 权胜2

(1甘肃省天祝藏族自治县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甘肃 天祝 733299)

(2甘肃省天祝藏族自治县藏医院 甘肃 天祝 733299)

【中图分类号】R7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15-0170-02

过敏性紫癜(HSP)近几年来发病率有增加趋势,病程迁延。反复发作者常累及肾脏,到目前为止,临床上缺乏对其进行特异治疗的药物。为了探讨过敏性紫癜药物治疗的效果,我们对本院自2005年2月-2012年11月住院确诊的95例HSP分3组进行观察,并对其中92例进行随访,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95例患儿按《实用儿科学》中有关标准进行诊断及分型[1]。根据症型轻重,选择性分成3组。西咪替丁合雷公藤组(治疗法)、激素治疗组(激素组)、扑尔敏加常规治疗组(常规组)。全部病例均为首次发病的初治患儿,轻症者按常规组治疗,症状较重者另外两组治疗。治疗组33例,男18例,女15例;年龄2.5~14岁,平均7岁;病程2~9 d,平均4.5d。关节型12例,腹型10例,肾型5例,混合型6例。激素组32例,男20例,女12例;年龄3~13岁,平均8岁;病程2.5~7d,平均5d,关节型14例,腹型8例,肾型4例,混合型6例。常规组30例,男17例,女13例;年龄3.5~13.5岁,平均7.5岁;病程1~8d,平均4d,单纯皮肤型10例,关节型6例,腹型7例,肾型4例,混合型3例。3组临床表现及发病天数基本相似,具有可比性(P>0.05)。

1.2 治疗方法

3组均常规给予维生素、潘生丁及抗生素。常规组加用扑尔敏0.2~0.3mg/(kg??d),分3次口服。激素组用强的松片1-2mg/(kg?d) 口服,或氟美松0.25~0.5mg/(kg?d)加入10%葡萄糖液中静脉滴注,症状好转后改强的松口服。治疗组西咪替丁开始剂量20 mg/(kg?d),分2次静脉滴注,用药1周后改为同样剂量,分3次口服。雷公藤片(每片含雷公藤多甙10mg)1mg /(kg?d) 分3次口服。3种方按均为7d为1个疗程,症状缓解后继续巩固治疗1~2个疗程,合并肾炎者雷公藤多甙延长用药时间,大多用4~6周即愈,极个别患者用至12周痊愈。

1.3 疗效标准

治愈:2周内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每日晨尿常规3次正常。好转:上述症状体征于2周内减轻。无效:无变化甚至加重。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疗效

①3组总有效率比较,见表1。②皮疹消退时间、腹痛缓解时间、关节肿痛消失时间比较,见表2。治疗组未见明显副作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表1 ? 3组总有效率比较

组别 例数治愈好转无效总有效率(%)

治疗组33 26 5 2 93.9*#

激素组32 20 6 6 81.2▲

常规组30 16 6 8 73.3

注:与激素组比较(χ2=4.42,*P<0.05);与常规组相比 (χ2=7.27,#P<0.01);与常规组相比(χ2=2.58,▲P>0.05)。

表2 ? 3组皮疹消退时间、腹痛缓解时间、关节肿痛消失时间比较 d(d)

组别皮疹消退(平均)腹痛缓解(平均)关节肿痛消失(平均)

治疗组 4- 7(5.5)2-4(3) 3-5(3.5)

激素组 6-10(8)3-7(5) 2-4(2.5)

常规组 7-14(9.5) 5-8(6.5)5-9(7)

2.2 远期随访

除3例失去联系外,随访92例,随访时间5~6年。内容:测血压、尿液分析仪10项检测加镜检、血尿素氮、肌酐。结果为81例正常。治疗组:有效好转的5例出院后继续服用雷公藤多甙,至4~6周时痊愈。原合并急性肾炎综合征2例服用雷公藤多甙分别于9~12周痊愈,随访均无复发。激素组:轻微镜下血尿及蛋白尿4例,其中1例血压增高,尿素氮及肌酐正常。2例肾炎肾病综合征发展为慢性肾衰。常规组:5年后随访无症状间隙性轻微血尿蛋白尿2例,血压及尿素氮正常,3例血尿及蛋白在 (+-+++)之间,均有不同程度的高血压及尿素氮肌酐增高。3组中以治疗组效果最好。

3.讨论

过敏性紫癜是一种免疫复合物介导的全身性小血管炎,这种持续超常的免疫反应常累及肾脏,至今对本症无特异治疗办法。临床上过敏性紫癜及紫癜性肾炎早期轻型均给予一般对症治疗,虽然大多数过敏性紫癜患者预后良好,但并发紫癜性肾炎迁延不愈,发展成慢性肾炎、肾功能不全者也不少。根据我们对本组常规治疗近期及远期疗效观察,肾脏损害者显著多于治疗组。本文常规组均系轻症患儿,5年后随访有2例发展成迁延性肾炎;3例发展成慢性肾炎、肾功能不全。临床上根据症型轻重很难预测预后,本组轻症患儿部分预后差,与文献报道相符[2]。我们认为过敏性紫癜及紫癜性肾炎轻症患儿只采取一般对症治疗,患儿会存在病情发展的潜在危险,如果早期不控制过敏性紫癜持续发展的免疫病理反应,肾脏将会出现免疫损伤,一旦出现较多蛋白尿及肾功能不全,治疗效果就不理想。我们的体会是,对过敏性紫癜患者及早应用免疫抑制剂能减少紫癜性肾炎的发生。激素对皮疹反复发作无明显疗效,亦不能预防过敏性紫癜肾炎的发生,目前治疗过敏性紫癜倾向于不用激素[3]。雷公藤多甙具较强的抗炎及免疫反应抑制作用,特别对炎症早期血管通透性增高、渗出、水肿有明显抑制作用,即可改善肾小球毛细血管通透性,减少蛋白尿,又可减少其病理变化[4]。西咪替丁属H2受体阻滞剂,能竞争性拮抗阻胺,阻滞组胺激活小血管 H2受体,使其通透性降低,从而减轻皮肤粘膜及内脏器官的水肿和出血,对控制皮疹及减轻内脏损伤有利[5]。

我们根据西咪替丁及雷公藤多甙对过敏性紫癜病理免疫反应的阻滞和抑制作用,早期用于过敏性紫癜的治疗,及早控制过敏性紫癜所致的免疫反应。西咪替丁控制症状较快,而雷公藤多甙抑制免疫反应作用较强。过去我们曾用西咪替丁治疗过敏性紫癜,但防止紫癜性肾炎作用不如二者同时使用好,二药合用作用增强,其特点为剂量小、显效快、副作用少,同时能及时控制病情发展,有效地减少过敏性紫癜所致的肾脏损害。本组病例的治疗效果,疗效满意,适宜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吴瑞萍,胡亚美,江载芳主编.实用儿科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5:678.

[2] 姜新猷.过敏性紫癜肾炎的预后[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1;16(4):202-204.

[3] Gassidy JT,Petty RE. Textdook of Pediatric rheumatoIogy,New York; Churchill Livingstone Press,1991:394-398.

[4] 王翠娣,郭玉璞.雷公藤的有效成分、药理作用及临床作用[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3;13(8):507-509.

[5] 符仁义,符仁义,盛先锋,等.西咪替丁治疗过敏性紫癜临床观察[J].中华儿科杂志,1995;33(2):111-112.

论文作者:刘永梅1,权胜2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5年第15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8/3

标签:;  ;  ;  ;  ;  ;  ;  ;  

儿童过敏性紫癜33例疗效观察论文_刘永梅1,权胜2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