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证患者的中医诊疗分析论文_安洪钰

淋证患者的中医诊疗分析论文_安洪钰

黑龙江省绥化市绥棱县长山乡三吉台卫生院 黑龙江绥化 152231

【摘 要】目的:探讨淋证的中医分证论治和临床治疗措施。方法:通过对患者的病征的临床观测,结合中医的诊疗实践,做出全面的治疗分析总结。结果:淋证是指小便频数短涩,淋沥刺痛,欲出未尽,小腹拘急,或痛引腰腹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类病证。结论:中医疗法对淋证有显著的效果,必须要加强对传统中医的理论研究和临床实践运用的水平。

【关键词】淋证;肾病;中医

淋证是指小便频数短涩,淋沥刺痛,欲出未尽,小腹拘急,或痛引腰腹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类病证。下面对淋证患者的中医诊疗分证论治如下。

1淋证的诊断

小便频数短涩,滴沥刺痛,欲出未尽,小腹拘急,或痛引腰腹,为诸淋之基本特征,是诊断淋证的主要依据。病久或反复发作后,常伴有低热、腰痛、小腹坠胀、疲劳等症[1]。

2探求病因

2.1外感湿热

2.2饮食不节

2.3情志郁怒

2.4劳欲体虚

3拟定治疗原则

3.1分虚实

3.2治当先标后本或标本兼顾

3.3根据六淋的不同,配用止血、排石、行气、活血、泄浊等法。

4分证论治

4.1热淋

4.1.1治法

清热利湿通淋。

本证的主要病机为湿热蕴结下焦,膀胱气化失司。

4.1.2选方用药思路

可选用清热泻火,利水通淋,治疗湿热下注,膀胱气化不利之淋证的八正散加减。

4.1.3根据兼症加减

若大便秘结、腹胀者,可重用生大黄,并加用行气通腑的枳实。

4.2石淋

4.2.1治法

清热利湿,通淋排石。

本证的主要病机为湿热蕴结下焦,尿液煎熬成石,膀胱气化失司。其病性为实证,故以祛邪为要。

4.2.2选方用药思路

可选用清热利湿,排石通淋,用于石淋,尿下砂石者的石苇散加减治疗。

4.2.3根据兼症加减

若腰腹绞痛,可加缓急止痛的赤白芍、甘草、元胡。若尿中带血,可加凉血止血的小蓟、生地、藕节。若兼有发热,可加清热泻火的蒲公英、黄柏、大黄[2]。

4.2.4根据变证转方

若石淋日久,证见虚实夹杂,当标本兼顾,气血亏虚者,宜二神散合八珍汤;阴液耗伤者,宜六味地黄丸合石韦散。

4.3气淋

4.3.1实证

①治法

利气疏导。

本证的主要病机为气机郁结,膀胱气化不利。其病性为实证,仍以祛邪为主,故宜理气疏导,通淋利尿。

②选方用药思路

可选用疏利气机,柔肝养血,治肝气郁滞,膀胱气化不利之淋证的沉香散加减。

③根据兼症加减

若少腹胀满,上及于胁者,加疏调厥阴少阴之气的川楝子、小茴香、广郁金。兼有瘀滞者,加活血化瘀行水的红花、赤芍、益母草。

4.3.2虚证

①治法

补中益气。

本证的主要病机为中气亏损,气虚下陷,气失摄纳,病为虚证,以扶正为要,治当补中益气。

②选方用药思路

可选用补中益气汤加减。常用补益中气的药物为黄芪、白术、陈皮、党参、柴胡、升麻、当归、炙甘草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③根据兼症加减

若兼有肾虚,加补益肾气的杜仲、川断、菟丝子。

4.4血淋

4.4.1实证

①治法

清热通淋,凉血止血。

本证的主要病机为湿热下注膀胱,热甚灼络,迫血妄行。

②选方用药思路

可选用清热利水通淋,凉血止血,善治下焦热结,心火移热于小肠而致尿血、尿痛的小蓟饮子和导赤散加减。

③根据兼症加减

若血多夹块,尿痛不利,瘀血内阻者,加虎杖并吞服化瘀通淋止血的参三七、琥珀粉。兼有阴伤,加养阴止血的阿胶、墨旱莲。

4.4.2虚证

①治法

滋阴清热,补虚止血。

本证的主要病机为肾阴亏虚,阴虚火旺,灼伤脉络,病性属虚,治当扶正为主,宜滋阴清热,补虚止血。

②选方用药思路

可选用知柏地黄丸加减。本方滋养肾阴,降火泄热,善治阴虚火旺之尿血。常用药物为知母、黄柏、生地、山萸肉、山药、泽泻、茯苓、丹皮等。

③根据兼症加减

若兼有肝郁胁痛腹胀者,加柔肝疏肝的白芍、柴胡。

④根据变证转方

若尿痛消失,尿血转淡,神疲,劳则加重,苔薄白,舌质淡,脉细,气不摄血者,用归脾汤加阿胶、侧柏炭益气摄血[3]。

4.5膏淋

4.5.1实证

①治法

清热利湿,分清泄浊。

②选方用药思路

可选用程氏萆薢分清饮加减。本方清热利湿,分清泄浊,用于湿热下注的膏淋、尿浊。常用药物为萆薢、石菖蒲、石韦、黄柏、车前子、茯苓、白术、莲子心、丹参等。

③根据兼症加减

若小腹胀,尿涩不畅,加疏利膀胱的台乌药、青皮。伴有血尿加凉血止血的大小蓟、白茅根。小便黄赤,热痛明显,加清心泄热的通草、竹叶。兼肝火者,配泻肝清火,导热下行的龙胆草、山栀。病久湿热伤阴,加滋养肾阴的牛地、麦冬、知母。

4.5.2虚证

①治法

补虚固涩。

本证的主要病机是久病肾气亏虚,下元不固,脂液外溢,病性属虚,治当扶正固本为要,故用补虚同涩之法。

②选方用药思路

可选用膏淋汤加减,补脾益肾固涩,用于脾肾两虚,气不固摄之膏淋。常用药物为党参、山药、地黄、芡实、龙骨、牡蛎、白芍等。

③根据兼症加减

伴有血尿者,加藕节炭,侧柏炭。夹瘀者,配服参三七、琥珀粉。

④根据变证转方

若脾。肾两虚,中气下陷,肾失固涩者,可用补中益气汤合七味都气丸,益气升陷,滋肾固涩。

4.6劳淋

4.6.1治法

健脾益肾。

本证的主要病机是湿热留恋,脾肾两虚,膀胱气化无权。其病性为虚,其治扶正为要,其法健脾益肾。

4.6.2选方用药思路

可选用无比山药丸加减。本方健脾益肾,治脾肾亏虚所致遗精,遗尿,尿频,腰腿无力等症。常用药物为山药、茯苓、泽泻、熟地、山萸肉、巴戟天、菟丝子、杜仲、牛膝、五味子、肉苁蓉等。

4.6.3根据兼症加减

若中气下陷,小腹坠胀,尿滴而下,加补气升清的升麻、柴胡、党参、黄芪。

参考文献:

[1]吴云峰.浅谈中医治疗淋证[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2013,13(02):418-420.

[2]刘晓晶.中医辨治淋证验案3则[J].江苏中医药,2013,45(03):47-49.

[3]王晓春.中医辨证治疗淋证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外医疗,2013,32(10):130-132.

论文作者:安洪钰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6年第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0/19

标签:;  ;  ;  ;  ;  ;  ;  ;  

淋证患者的中医诊疗分析论文_安洪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