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营养干预对恶性肿瘤患者生活质量影响分析论文_钟海宇,莫秀娟

绵阳市第三人民医院

摘要:目的:探讨对肿瘤患者实施营养干预后,对患者营养状况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从2016年5月到2018年5月我院肿瘤科收治的100例肿瘤患者中按入院编号随机选取50例设为观察组,在化疗治疗前采用营养干预,将另外50例患者设为对照组,采用化疗常规护理。对比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营养状况及生活质量状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化疗6个周期后QLQ-C30评分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较高,P<0.05。观察组患者化疗前营养不良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无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营养不良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较低,P<0.05。结论:营养干预能有效改善患者营养不良状况,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可在肿瘤患者治疗中推广运用。

关键词:肿瘤;营养干预;营养状况;生恶性这活质量

应用NRS2002对早期恶性肿瘤住院患者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其营养风险的发生率为61.7%。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营养风险发生率为 67.8%[5]。受不良生活状态及生活环境的影响,肿瘤的发病率也在不断升高。肿瘤病人受病症影响,常出现食欲减退,机体消化、吸收功能减退状况,这也直接引起患者存在一定程度的营养不良状况,从而影响化疗效果。此次研究中探讨营养干预的效果,以期改善肿瘤患者的营养状况。以下进行具体报道[1]。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5月到2018年5月我院肿瘤科收治的100例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CT、X线、病理检查等符合《肿瘤学》中关于各类肿瘤的相关诊断标准;均采用化疗,无化疗禁忌;均为恶性肿瘤;重要器官无严重疾病;均无严重精神疾病,能与人正常沟通;均签署知情同意书。研究对象中男女比为68:32,肿瘤类型:27例食道癌,13例胃癌,30例肺癌,12例肝癌,8例子宫癌,8例淋巴癌,2例胰腺癌。按入院编号从100例患者中随机选取500例设为观察组,将另外50例设为对照组,观察组患者一般资料与对照组对比,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患者在入院24h内均由临床护士做营养风险筛查,营养风险≥3分的病人,请临床营养科营养(医)师进行营养风险筛查(应用NRS2002评分系统)再筛查评估。测量身高、体重,计算出BMI,询问患者进食情况及3个月内体重变化。1周后由临床经验的营养(医)师对患者再次进行营养风险筛查。

NRS2002评分系统包括三部分:疾病严重程度评分、营养状况受损评分及年龄评分。三者相加为营养风险总评分。判定标准:总评分≥3分为存在营养风险。

对照组在化疗期间不予处理,干预组则进行营养风险筛查之后,营养(医)师立即使用24h回顾性膳食调查法对患者进行1d饮食调查,根据患者的饮食情况、活动能力、文化程度、认识水平、经济条件及不适症状等行个体化的营养干预,纠正并指导患者正确饮食。在随后的 1周中,注意随访患者,至少每2天 1次,询问患者饮食情况及不良反应,及时纠正,并为患者答疑解惑。观察组采取营养干预,总体饮食原则: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多饮水(心力衰竭、肾衰竭患者除外)。

(1)能量设计:早期肿瘤患者20~30kcal/kg/d。

(2)蛋白质供给:1.2~2g/kg/d;严重营养不良患者应短期给予蛋白质2g/kg/d;轻、中度营养不良蛋白质应该达到 1.5g/kg/d。

(3)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供能比:在非荷瘤状态下,

50%~55%、25%~30%、15%。

(4)根据以上要求合理安排每天每类食物的进食总量。

(5)多进食含维生素A、C丰富的新鲜蔬菜、水果。忌食腌制或高度精加工的食品。忌食霉变的含有黄曲霉素的食物,忌刺激性调味品及饮酒吸烟。

(6)少量多餐,鼓励患者增加进食量,增加主食的基础上多加瘦肉类、蛋奶类,蔬菜水果类。

(7)患者出现恶心现象时,嘱患者每天注意进食水果,水果中的B族维生素,可促进消化吸收,缓解症状。患者出现呕吐时,嘱患者不要畏惧进食,若不进食会影响热量及蛋白质的摄入,不利于患者化疗的顺利进行。此时,应告知患者化疗前2h内避免进食,进食前后1h,避免饮过多水。

所有患者均进行化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基础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营养干预。①肿瘤科医生、营养师、护理人员组成营养护理小组,对患者临床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包括患者性别、年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等,使用SGA(主观综合营养评价量表)评定患者营养状况[2]。②护理人员需与患者进行面对面交谈,对患者进行疾病基础知识讲解及营养健康教育,向患者及家属发放相关营养宣传手册,促进患者积极配合营养治疗。③根据患者SGA评分状况,对患者制定个体化营养支持治疗,包括:为患者建立营养支持档案、制定个体化饮食方案、不定期进行饮食指导、调整患者不良饮食习惯等,必要时可给予患者营养制剂辅助治疗。患者治疗3个周期后,再次进行SGA评分,并根据评分状况调整患者营养支持方案,继续治疗[3]。

1.3 观察指标

化疗6个周期后,对比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营养状况及生活质量。使用美国肠外营养学会SGA(主观综合营养评价量表)对患者营养状况进行评分,共包括9个项目,A级表示营养良好,B级表示轻中度营养不良,C级表示重度营养不良。营养不良发生率=(B级数+C级数)/总数*100.0%。使用EORTC QLQ-C30(癌症病人生活质量评价表)对患者生活质量进行评分,共30个项目。总分100分,分数越高,患者生活质量越高[4]。

1.4 统计学方法

上述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所有数据结果均采入到SPSS18.0软件进行分析处理,确保录入过程客观真实,正态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正态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采用X²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化疗6个周期后QLQ-C30评分(62.3±3.5)分与对照组(43.6±4.2)分相比明显较高,t=11.344,P<0.05。

观察组患者化疗前营养不良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无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营养不良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较低,P<0.05。详见下表。

表1 两组患者化疗前后营养不良发生状况综合比较[n(%)]

3 讨论

肿瘤患者常出现发热、食欲减退等症状,导致患者极易出现营养不良。化疗是临床治疗恶性肿瘤的常用方法,患者治疗期间常出现恶心、呕吐、腹泻、腹痛等相关临床症状,进一步引起患者机体营养物质流失,出现重度营养不良,导致患者生活质量下降[5]。

此次研究中对观察组患者化疗治疗前进行营养干预。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治疗6个周期后营养不良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较低,并且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说明营养支持能有效提高患者治疗效果,进而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营养干预能有效改善患者营养不良状况,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可将其作为肿瘤患者治疗的有效方法推广运用。

参考文献:

[1]谢保红. 参麦注射液配伍治疗对老年晚期恶性肿瘤患者免疫能力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 湖北中医杂志,2015,37(10):38-39.

[2]CSCO 肿瘤营养治疗专家委员会. 恶性肿瘤患者的营养治疗专家共识[J]. 临床肿瘤学杂志,2015,17(01):59-73.

[3]张晓峰,苏宁,贾若苹,等. 营养干预对肿瘤患者营养状况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14,35(03):297-300.

[4]余早勤,于世英,孙蕾,等. 恶性肿瘤患者姑息治疗的营养支持[J]. 药物流行病学杂志,2014,23(10):628-632.

[5]骆海燕,姚红梅,郑亚华,等. 消化道肿瘤患者化疗前营养状况及其与生活质量的关系[J]. 解放军护理杂志,2014,31(16):13-16+20.

[6]张晓芹,王杨,王红,等 . 北京某二甲医院非终末期晚期肿瘤患者营养风险、营养不足及营养支持情况前瞻性描述性研究[J].中华临床营养杂志,2014,22(1):28-33.DOI:10.3760/cma.j.issn.1674-645X.2014.01.006.

[7]丛明华.标准流程指引下的肿瘤营养治疗[J].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2016,8(1):20-23.DOI:10.3969/j.issn.1674-7372.2016.01.006.

[8]魏柏,熊枝繁,陈景三 . 肠内联合肠外营养支持用于老年晚期消化道恶性肿瘤化疗患者的观察[J].中华临床营养杂志,2013,21(2):72-76.DOI:10.3760/cma.j.issn.1674-635X.2013.02.002.

[9]张明,王杨,宋桂花,等.潍坊某三甲医院早、中期(Ⅰ、Ⅱ、Ⅲ 期)胃肠道癌患者的营养风险、营养不足发生率和营养支持情况调查[J].中华临床营养杂志,2012,200(6):345-350.DOI:10.3760/cma.j.issn.1674-635X.2012.06.0

(基金项目:绵阳市卫生计生委医学科研课题项目编号201645)

论文作者:钟海宇,莫秀娟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9

标签:;  ;  ;  ;  ;  ;  ;  ;  

早期营养干预对恶性肿瘤患者生活质量影响分析论文_钟海宇,莫秀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