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大开发:第三个战略目标的重点--西部大开发专家访谈_西部大开发论文

西部大开发:第三个战略目标的重点--西部大开发专家访谈_西部大开发论文

西部大开发:第三步战略目标的重头戏——西部开发问题专家访谈,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重头戏论文,第三步论文,大开发论文,战略目标论文,西部开发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陈栋生:市场机制与中央区域政策调节并用

记者:您认为中央现在提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其意义何在?

陈教授:党和国家的第三代领导集体选择这个时候提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既考虑了国民经济发展的近期利益,又考虑了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长远利益。近期,通过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可以扩大内部需求,包括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从而克服我国有效需求不足的矛盾。开发西部,首先必须进行交通、通讯、城建、电力等基础设施的建设,这就得加大投资力度。西部人口占了全国的23%,但其购买力仅有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半,消费需求潜力巨大。从长远来看,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可以促进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可以增进政治、社会的稳定并更好地保障国家安全。第三步战略目标比前两步要大得多,它的实现要动用大量的资源,而中国的资源大都在西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可以使这些资源都加入到国民经济的运转当中去。过去的经验表明,中国的长远发展离不开地区间的协调,由于我国的经济地理存在着严重的区域不平衡现象,北煤南运、西气东输、南水北调、南菜北运等等是为特色,中国各个地区的发展谁也离不开谁。中国的自然地理特征是西高东低,且常受西风控制,西部处于上水上风的位置,生态环境破坏严重,其危害已波及到了东部的正常发展,必须花大力气重建西部生态环境。

记者:您认为西部开发选择怎样的战略模式比较合适?

陈教授:这次西部大开发与“一五”和三线建设时期有根本的不同:一是体制背景不同,那时是计划经济体制,现在是全新的市场经济体制;二是资产态势不同,过去是短缺经济,现在我国已从短缺经济进入到了“过剩”经济时代,从卖方市场过渡到了买方市场;三是经济发展的国际环境不同,过去闭关自守,现在有了新的对外开放环境,我国即将加入WTO,使我国经济面临着一个新的发展机遇。鉴于此, 西部开发战略模式的选择只能是依靠市场机制,采取中央区域政策调节和财政支持并用的策略模式,前期依靠中央的财政支持拉开序幕,搭好戏台,在政策和市场机制的共同作用下,形成由西部、东部和国外主体共同参与的大开发局面。

记者:您认为在西部发展的主导产业的选择上应当坚持什么样的原则?

陈教授:西部主导产业的选择应当在认真分析国内外市场走势和科技发展方向及认真总结前50年西部工业化的经验教训和成败得失的基础上,坚持如下5项原则:一是要在富农强工当中推进工业化,在这次西部开发中要把农业结构调整与西部工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作为一篇文章来作,把农畜产品、山货及土特产品的加工与深加工作为一个主导方向来抓。二是坚持走结构优化升级的道路。这主要从三个方面去实现:①利用现在中央实施西部开发战略大规模进行基础设施建设的有利时机,积极介入这些大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以使企业快速脱困。②利用现在“重点项目设备国产化和重整国防装备及国产化”的机会,把“三线”时期的项目推出困境,发挥作用。③在有基础条件的地方如西安、成都等大型城市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争取在高技术的某些领域强占制高点。三是将发展西部特色的旅游业作为一个重点来抓,因为大西北和大西南都拥有丰富而独特的自然与人文景观,可以挖掘并开发出许多与东部乃至世界各地不同特色的全新而极具吸引力的旅游项目。四是一定要以发掘并培育地区特色经济和核心竞争力为中心。因为地区的经济绩效取觖于区域经济的竞争力和市场占有份额,如宁夏回族自治区人口虽少但工业总量厚,尤其是其钽、铌、铍等有色金属工业在全世界都占有极具重要的位置,需要大力培育。五是要利用当前所有制结构调整和制度创新的大好环境,培养出千万个自己的市场主体,作为西部经济的突破口。此外,我还要说的是,整个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应当坚持三“民”原则,以民为本、富民为先、富民为本。

杨吾扬:西部大开发关键是一个“大”字

记者:杨教授请您从经济地理学的角度谈一下您对“西部大开发战略”的看法。

杨教授:西部大开发是当前中国最大的事儿,是中国经济实现再一次腾飞的基础所在。革命的前辈们不至一次提出过西部的开发问题,如本世纪初孙中山先生提出振兴中华的“实业计划”,就提出内陆开发要以修建十万英里铁路为主,首先要搞好西部的交通和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孙先生当时动用的两个秘书一个是搞交通的,一个是搞水利的。这足以说明西部开发对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和西部开发中交通建设先行的意义所在。西部大开发要从长计议,要统筹规划。前不久中央专门为此开了个会,今年的两会上也把西部开发作为极重要的议题来讨论,我们不但要号召,而且要落实具体,要上下一条心真正把西部大开发当作振兴中国经济的大事来抓。我们要充分认识到,西部大开发关键是一个“大”字,要进行全国全民族的总动员,要全国全民族一起来干,要动员和吸引东部乃至国外的力量一起来干。前些年,我们讨论过“欧亚大陆桥”的问题,“欧亚大陆桥”搞好了,才能承东启西,这要靠东西部共同努力,“欧亚大陆桥”的建设也是要让西部发展融于世界经济发展的大潮中去的,同时也体现了“交通先行”的战略思路。西部开发首先应当是对西部资源的开发,过去我们谈得多,但作得不够。对于西部的资源,我前些年到新疆去考察,感慨之下曾写了一首打油诗:富饶的新疆是一个宝鼎,里面藏了无穷的财富,既有宝石(指矿石)、黑金(指石油),还有白金花(指棉花)……。大西北就是由矿石、石油和棉花“三腿”支撑的大鼎。我国下一步发展的关键就是如何用好这个大鼎。从今年起到本世纪中叶,这个大鼎对中国经济的发展将会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西部最能代表我国“地大物博”的特点,但西部人口稀少,若从黑龙江的爱珲到云南的腾冲划上一条线,此线以东占全国陆地面积的43%,人口则占了90%以上,而此线以西47%的陆地面积上仅分布着10%不到的人口。这条人口地理分界线是我国著名地理学家胡焕庸先生提出来的,所以也叫胡焕庸线。在这里我之所以提到胡焕庸先生,是因为胡先生曾从劳动力资源地理学的角度提出过很有见解的西部开发理念。这些前辈们的思想对于我们制定西部大开发战略是很有指导意义的。因此不管是孙中山先生的一些思想还是胡焕庸先生等的一些见解,我们都应当认真考虑并加以利用。令人兴奋的是,中央已把西部开发作为当前中国最重要的战略之一来抓,而且三峡水库、塔里木油气田以及西部的一些重要交通要道等的建设已打了提前亮,西部各省区也都根据自己的特点制定了一系列有吸引力的人才政策。一场轰轰烈烈的西部大开发战役已经打响,西部、中部和东部开始一起朝着“第三步战略目标”飞奔。

刘阳:政策制定要遵循区域经济分工原则

记者:您认为进行西部大开发,西部地方上应当作好哪些准备?

刘阳:这次西部大开发是党中央着眼于我国经济大局和未来发展作出的重大决策,这是党中央在当前新的国际国内大的政治经济环境下形成的大战略、大思路。因此此次西部大开发对西部来说是个难得的机遇(当然也是东部的一次机遇),对西部地区来讲;应当作好各方面的准备工作,迎接这次大的开发行动。主要包括如下五个方面:一是作好思想上和组织上的准备。关键是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振奋精神、埋头苦干,思想解放的程度、观念更新的程度决定着大开发的深度和广度。因此作为较封闭、计划经济影响较深的西部省区必须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西部之所以落后,一个原因就是思想没有东部开放、观念没有东部先进、改革的意识也比东部差,现在的当务之急是尽快把思想统一到中央的决策上来,要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潮流,重新考虑自身的发展问题。因此,我们必须要振奋精神,要使人们看到西部人的新的精神面貌。人家赚钱,我们发展。继续实施几年前提出的“以资源换技术、以产权换资金、以市场换项目、以存量换增量”的四换策略,以实现“人赚钱、我发展”的双赢目标。西部大开发既是一个紧迫任务也是一个长期的工作,我们要作好长期开发的思想准备,要充分认识到任务的艰巨性和复杂性,要准备打大仗、打硬仗、达苦仗,要以发扬当年的延安精神来教育我们的干群。二是要创造良好的开发环境,来促进这次大开发的顺利进行。现在东部也看好西部开发,国外也看好西部开发,环境问题很重要,我们要致力于改善西部的开发环境。包括硬环境和软环境。硬环境又包括加大城建、水利、交通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和生态生活环境建设两个方面。软环境包括健全的法制环境、良好的政策环境、优质的服务环境(包括政府的服务)等整个人文环境。总之,我们要下大力气创造一个能吸引各种生产要素积极参与西部大开发的良好环境。三是态度要积极,工作要踏实。要进一步按照中央的要求,在新形势下要有新思路特别是适应西部开发的新思路,在体制创新上要有大的突破,要善于抓住当前的一切机遇,抓紧做好当前的各项工作,把各项工作都纳入到西部大开发战略当中去。四是要拿出一系列有特色的好项目,吸引国内外市场主体来的是参与。实质上这次大开发是政府引导下通过市场机制使企业成为开发主体的开发行动。因为西部开发更重要的是增加经济实力,促进产业的发展。五是人才方面的准备。一要利用好现有的人才,并抓紧培养一批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新型人才。二要敞开大门吸引人才,当前我们陕西技术人才较为丰富,奇缺的是经营管理人才尤其是企业家人才,在这一方面我们应当在组织上给予更大的政策优惠。我们要通过市场采取多种形式来搞好我们的人才建设。这些年进行的苏陕干部交流、鲁陕干部交流等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记者:您认为政府在西部大开发中应具有怎样的地位和作用?

刘阳:从国际经验来看,政府在推动落后地区发展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如美国西部的大开发,政府就在政策等各方面起到了“火箭助推器”的作用,正是美国政府的大力支持,才使美国西部崛起了一座又一座军工城、航天城、微电子城等高科技新经济地域,西部发展对于拉动美国经济起到了很强的作用。没有政府坚强支持、没有宏观政策的引导,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就很难顺利实施。西部地方政府的作用就是制定科学务实的地方政策并在国家总体政策的支持下创造良好的环境。此外,还需要加强地方政府自身的建设,西部大开发离不开一个高效廉洁的政府为老百姓提供各种优质的服务。

记者:您认为西部开发需要怎样的政策支持?

刘阳:从中央到地方,西部开发政策的制定都要遵从“有利于发挥地方优势、有利于发挥比较优势、有利于发挥特色优势,要瞄准市场看优势”和遵从区域经济分工的原则。现在的情况是普遍存在经济结构类同、产业结构类同,缺乏合理的产业地域分工,生产效率与效益极具低下,在政策上必须予以合理引导,使西部大开发尽可能地朝着形成合理的生产地域分工的方向发展。在财税金融政策方面宜采取差别利率、差别税率以及贴息政策等,还要在若干重点产业上实施产业倾斜政策,鼓励发展特色经济,如西安的飞机制造,完全可以在产业政策的支持下快速发展成为中国西部的“西雅图”。总之,西部开发政策的制定要本着建立科学合理的国际与国内生产地域分工的大目标。

标签:;  ;  ;  

西部大开发:第三个战略目标的重点--西部大开发专家访谈_西部大开发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