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康社会”对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居民生活和工作条件的评价与比较_广州深圳论文

“小康社会”对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居民生活和工作条件的评价与比较_广州深圳论文

走过“小康”——京沪穗深城市居民生活与工作状况评估与比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小康论文,京沪论文,居民生活论文,状况论文,城市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内容提要:本文依据“京沪穗深城市居民消费情况及消费心理”的调查资料,从几个方面对上述四市的居民生活与工作状况作了较为详尽的评估与比较,为人们了解我国城市居民的一般生活状况提供了感性的材料。

在中国的梯度发展中,京沪穗深四城市堪称“第一”,对这些城市居民的生活与工作状况进行客观评估,不仅能反映出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成就和水准,而且是制订国家远景规划及宏观政策的基本依据。1995年底,由柯惠新博士主持、广州达门信息产业有限公司策划实施了“京沪穗深城市居民消费情况及消费心理”的大型调查,本文即依据此项调查部分资料展开分析,从几方面来评估和分析四城市居民的生活与工作状况(前四个问题涉及居民家庭,后四个问题涉及居民个人)。

一、家庭结构模式

家庭结构模式是评估社会经济发展程度的主要参数,对于重视血缘关系的中国文化而言,家庭结构的变化过程在某种意义上即折射出中国现代化的历程。本次调查表明,京沪穗深四城市居民家庭的平均人口数为3.24人,其中广州(3.52人)与深圳(3.60人)略多于北京(3.30人)与上海(3.27人)。但总的来说,我国大城市的家庭人口规模较之国外其他大城市要小。这不仅缘由于我国的人口政策,更重要的反映出我国居民生育观念的变迁。

调查选择了“家庭类型”来评估家庭结构,表1 为四市居民家庭类型的分布情况。显然,两代人的家庭是城市家庭结构的主要组成部分,比例高达54.8%,其次是三代人的家庭,比例为24.1%,而四代同堂的家庭,在城市已不多见,仅占1%的比例。大致来说, 京沪穗深家庭类型结构比较类似。差别较大的是两代人的家庭,深圳高于北京10个百分点,而三代人的家庭,北京则多于深圳近10个百分点,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深圳作为新兴的移民城市的家庭特色。但令人意外的是,以“四世同堂”闻名天下的北京,四代同堂的家庭比例却是最低的。难怪有人说,北京古城的四合院已推掉得差不多了。

表1 四城市居民家庭类型单位%

平均北京上海广州深圳

一代人家庭 17.520.016.516.916.5

两代人家庭 54.849.056.454.259.6

三代人家庭 24.128.322.625.819.8

四代同堂家庭1.0 0.8 1.2 1.0 1.2

答案不明2.6 1.8 3.3 2.1 3.0

二、收入状况

收入是经济参数中最重要的因素,也是衡量现代化程度的基础指标,本次调查是从两方面来反映居民的收入状况的。

1.收入水平

按照由高到低的顺序,京沪穗深四市城区居民家庭月收入的平均值是:深圳(4281元)、 广州(2170 元)、 上海(1919 元)和北京(1547元),显然,深圳居民的收入大大高于其他三个城市,甚至接近北京居民的3倍。这固然与物价因素有关,但更重要的原因是, 深圳作为中国最先改革开放的经济特区,人们在“先行一步”中得到了更多的实惠。只是相对来说,更有代表意义的还是京沪穗三个城市的居民家庭收入。

北京是中国政治、文化与经济的中心,但较之上海与广州,北京居民的家庭收入明显偏低,在收入结构中,月收入1000元以下的低收入家庭高达31.7%,而月收入3000元以上的高收入家庭仅为4.0%。 相比之下,上海上述两个比例分别是23.5%和9.0%,广州分别为15.6%和14.2%。即是说,北京拥有更多的“中下收入阶层”,而广州拥有更多的“中上收入阶层”。不过,总的来说,基于全国基本统一的工资标准(起点低,差别小),三市居民的家庭收入差别不大。即使存在一些差别,也主要是非工资因素导致的。如广州居民比北京居民在奖金、利息、侨汇、利润等方面拥有更为宽松的“自主权”。

2.收入分配

经济学认为,收入分配比收入水平更能反映居民生活的真实水准。表2为京沪穗深四市居民收入分配构成,从表中不难发现以下特征:

表2 京沪穗深城区居民收入分配构成 %

平均北京上海广州深圳

伙食费 36.07

39.76

40.84

36.32

29.10

房租水电煤气

9.717.788.4911.85

11.06

家庭日用品 5.565.215.695.875.73

娱乐健康费 3.623.293.553.374.06

书报类费用 3.173.452.922.953.47

服装类费用 7.027.747.045.977.60

人际交往费 4.784.105.084.845.26

医疗药品费 4.625.344.115.104.20

子女教育费 7.477.427.347.368.00

节余费 12.20

10.44

12.96

10.36

15.34

首先,四市居民的生活水平已达到“比较富裕”的程度。国际上公认的家庭食物开支与家庭收入的比较系数(恩格尔系数)是衡量其经济发展水准的重要指标。按照联合国制订的有关标准,发达国家的恩格尔系数为0.1~0.3,中等发达国家为0.3~0.5,发展中国家为0.5~0.9。从这个角度,京沪穗三市已处于“中等发达”水平,恩格尔系数分别为0.40、0.41和0.36,深圳(0.29)更是步入了“发达”程度。

其次,四市居民在收入分配构成上差别较大,这不仅表现在恩格尔系数上,而且表现在其他开支方面,如房租水电煤气开支,广州居民的比重最大,为11.85%,北京最少,为7.78%;而服装类开支, 广州居民的比重最小,只有5.97%,北京居民最大,为7.74%;只是药品医疗开支,上海与深圳居民明显低于京穗两地。

最后,收入节余的比例均超过10%,这个比重和其他国际性大城市的居民不相上下。其中深圳最高,家庭收入节余比重达15.34%, 其后,是精打细算的上海人,为12.96%。 而收入差距较大的广州居民与北京居民的这项指标基本持平。

三、住房条件

“小康不小康,主要看住房”,由于中国住房具有“一种似商品非商品”的性质,因此,很难完全从市场的角度对居民住房条件加以分析。国际小康型标准是“每户一住房单元”,人均10平方米以上,我国城镇住房水平与此有相当大的差距。本次调查采用的指标比较异样,我们设计了四个指标:一是每个家庭平均房间数,二是住宅是否拥有独立的厨房与卫生间,三是管道煤气的普及情况,四是拥有楼房的家庭比例,具体结果如表3。

表3 京沪穗深四市城区居民住房条件 %

平均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平均每个家庭房间数(间) 2.31 2.27 1.91 2.17 2.89

拥有楼房的家庭(%) 80.3 70.8 85.5 76.8 88.2

拥有独立厨房的家庭(%) 78.4 84.8 59.2 81.8 87.7

拥有独立卫生间的家庭(%)69.8 66.8 56.1 69.0 87.4

拥有管道煤气的家庭(%) 48.8 59.0 76.9 30.4 29.3

从表中可知,我国大都市居民住房的条件大致可概括为“空间不大,条件不错”;说空间不大,是因为平均每个人只有0.713间房, 尤其是上海,平均每个人只有0.6间房,这和其他国际性大都市无法比较。 当然,也有一部分居民的住房空间不小,拥有3间房及以上的家庭, 四市平均为37.1%,其中深圳最高,达64.1%,广州次之,为34.8%,北京第三,为33.1%,上海最低,只有16.6%。不过,拥有5 间及以上住房的家庭,上海的比例(2.8%)却高于北京(1.8%)与广州(1.0 %),这说明虽然住房的整体水平不高,上海居民仍有一部分“先宽敞起来”。

说条件不错,那是因为衡量住宅品质的几个指标都超过半数。如住楼房的家庭比例,四市平均超过八成,其中深圳与上海又明显高于北京与广州;拥有独立厨房的家庭亦接近八成,其中北京、广州与深圳均高出上海20多个百分点;拥有独立卫生间的家庭比例,四市平均达69.8%,只有上海低一些,但也达56.1%。另一方面,上海居民亦拥有一项优越条件,那就是管道煤气的普及率相当高,接近80%,远远高于广州(30.4%)和深圳(29.3%),亦高于北京(59.0%)。

从房源的结构来看,单位分房,虽然仍是最主要的房源形式,但购买商品房和单位房的比例亦不低,其中北京分别为3%和6%,上海分别为4%和5%,广州分别为3%和15%,深圳高达10%和40%, 这一组数字说明,中国城市住房商品化的趋势已相当明显,居民家庭进入房产市场从特定角度反映了我国城市居民的消费结构和消费观念的变迁。

四、耐用品消费

耐用物品,主要是家用电器的占用情况是衡量家庭生活质量和享受现代科技文明程度的主要指标。自60年代开始,短短30年间,中国城市家庭消费走完了“旧三件”(手表、单车、缝纫机)和“新三件”(彩电、冰箱、洗衣机)的历程,到如今已全力追求所谓的超级大三件——电脑、轿车和私人住房。表4为常见的10种家用电器拥有情况。

表4 京沪穗深居民家用电器拥有情况

产品分类 普及率 主要品牌 大量进入家庭的时间

彩电

93.2

松下日立东芝 80年代中期

电冰箱 91.7

万宝东芝容声 80年代中初期

洗衣机 84.4

水仙白兰小天鹅80年代中期

组合音响

28.4

索尼先锋健伍 90年代初

电脑8.6

兼容机IBM 近三年

空调机 42.8

三菱松下日立 近三年

录像机 47.2

松下日立东芝 80年代后期

微波炉 20.0

松下蚬华乐声 92年代以后

热水器 62.0

万家乐多田水仙90年代以后

油烟机 60.2

万宝厨洁万家乐90年代以后

从表中可知,反映我国大都市家庭装备及生活质量的主要家用电器普及率不低。就客厅设备来说,电视机、组合音响、录像机广泛进入家庭,并且以进口名牌产品为主要品牌,尤其是彩电普及率已达93.2%,几乎和发达国家的城市居民不相上下;就厨房设备来说,电冰箱的普及率已达91.7%,油烟机的普及率也有60.2%,微波炉的普及率为20.0%,而前两种商品分别在80年代中期和90年代初大规模进入普通家庭;就卫生间设备来说,洗衣机和热水器的普及率不低,前者已达84.4%,后者也有62.0%。只是电脑的普及率,虽然不高(8.6%), 但发展速度迅速,自1993年以后,几乎每年成倍数增加,如果说,彩电等家用电器进入家庭只是提高了中国城市家庭的生活品质,那么,家用电脑的普及将改变城里人的生活方式。

五、教育程度

现代化说到底是人的现代化,受教育是做现代人的必经之路,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的物质财富固然重要,但国民的素质,或者说受教育的程度更不可忽视。正因如此,世界各国都把教育作为衡量发展程度的标志之一。大学生占适龄人口的比例,国际小康型为16%,富裕型为39%。本次调查,我们发现京沪穗深四市居民(满12岁以上),过半数接受过高中及以上的教育,但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数却少于只接受初中及以下教育的人数,并且四大城市的差异比较明显,具体统计情况如表5。

表5 京沪穗深四市城区居民受教育的程度 %

教育程度 平均北京上海广州深圳

不明 9.0 7.7 10.09.1 9.3

初中及以下

29.730.034.934.818.5

高中(中专中技) 40.634.839.342.546.1

大专 13.715.611.210.018.2

本科及以上

7.0 11.84.5 3.6 8.0

总的来说,京沪穗深居民受教育的程度仍旧不高,接受高等教育的比例仅占20.7%(不考虑12岁以下的小孩),而接受本科及以上的教育的居民比例更小,仅为7.0%,其中北京达11.8%,广州只有3.6%,深圳与上海分别为8.0%和4.5%,而仅接受初级教育的居民比例,京沪穗都在30%以上,如果以总人口作参考系,这个比例至少提高10个百分点。因此,提高国民素质,加快教育的发展不光是农村或山区面临的任务,大都市一样任重而道远。

六、工作态度

对于一个商业社会,物质的占有是基础和不可缺少的,因此,一说到发展程度之类,我们离不开GDP以及人均国民收入, 但人又是有精神的,大都市居民的生活与工作状况评估应该包括精神方面的内容,为此,本次调查,我们“跟着感觉”设计了若干问题。人们常说“知足者常乐”,这话不能走向任何一个极端,或者说,即不能活得“太穷”,也不能活得“太累”。

工作的态度直接影响居民工作及生活的积极性,它从一个特定角度反映出人们的精神风貌,表6 为京沪穗深四市居民有关工作问题的六个方面的感受。尽管基于文化、经济、历史等原因,各个城市的情况有异,但表中的平均数仍旧可以说明一些问题。

表6 京沪穗深四市城区居民的工作感受 %

工作内容 很不满意 不满意 一般 满意 非常满意

同事间关系1.2

3.4 43.1 47.4

4.9

工资收入 9.0

31.146.6 12.3

1.0

上下班路上6.9

18.739.9 27.7

6.8

工作的重要性 1.6

6.1 57.7 30.9

3.6

工作中的压力 2.5

11.370.2 14.4

1.6

晋升机会 7.5

22.055.4 12.6

2.4

首先,有关同事间的关系,70.5%的居民感到“满意”或“一般满意”,只有4.6%的居民“不满意”或“很不满意”, 但非常满意的比例达4.9%。其次,对于工资的收入,不满意的比例高达31.1%, 而“很不满意”的比例也有9.0%,至于“满意”的比例,只有12.3%, “非常满意”的比例更少,仅仅1.0%。显然, 大都市居民对工资收入的态度趋于“不满意”。再次,上下班路上所花的时间,18.7%的人感到不满意,6.9%的人很不满意,即是说, 四分之一的居民受“路途之累”,大都市交通问题略见一斑。第四,绝大多数人意识到工作的重要性,不满意或很不满意的比例较低,换句话说:“工作”是大多数居民的主观愿望。第五,虽然有85.0%以上的居民对工作压力自我感觉“还行”,但仍有13.8%的居民认为压力不轻。最后,对工作中晋升的机会,“不满意”的比例高达22.0%,“很不满意”的比例也有7.5%。

总的来说,居民对工作的评价,趋于满意的是“同事间关系”、“工作的重要性”以及“工作中的压力”;而趋于不满意的是“工资收入”、“晋升机会”和“上下班路上所花时间”。

七、生活感受

生活感受是一个极难量化的指标。作为一种主观评价,我们试图让被访者通过比较来反映感受的程度,这种比较包括“与从前比怎么样”、“与周围人比怎么样”以及“展望未来怎么样”等三个方面,表7 为比较后的各种结果。我们从表中可以得到以下结论:首先,与从前相比,56.9%的居民认为生活水平有所提高,其中另有11.2%的居民认为提高很多,据此可以说,大多数居民认为生活水平比从前好了,当然,也有10.4%的居民认为生活水平下降,其中2.3%的人认为下降了很多; 其次,与周围人比较,一半人(50.4%)认为自己处于“中等生活水平”,但有31.2%的人感觉到“中等偏下”,还有6.9 %的居民更认为自己是“下等”人;以此来分析,虽然四市居民的生活水平总体上有所提高,却有更多的人感觉到提高得不如别人快;最后,57.1%的居民认定未来会更好,只有7.8%的人对前景抱有顾虑, 也许不是所有的人乐意预测未来,因此,有16.7%的人的答案是“说不准”。

表7 京沪穗深四市城区居民的生活水平感受 %

与前几年相比与周围人比展望未来

好得多

11.21.0

8.8

好一些

56.9

10.6

48.3

差不多

21.5

50.4

18.3

差一些8.1

31.2

6.4

差很多2.3

6.91.4

八、思想观念

对人们的思想进行评估是相当困难的,但“改变现状往往必须从思想开始”,甚至前些年有人总结广东经验时干脆就说千条万条,集中到一条,即是“广东人胜在观念先行”。本次调查,我们设计了一个非常有趣的问题来测试京沪穗深居民的“现代观念”程度,表8 为总体统计结果,从表中可知,大部分居民认同“省下来的钱就是挣来的钱”,比例达42.5%。令我们意外的是,作为华南大都会的广州居民,认同这一观点的比例更高达50.6%。

表8

京沪穗深四市居民对“省下的钱就是挣来的钱”命题的态度 %

认同态度 平均北京上海广州深圳

很不同意 6.7 8.6 8.6 6.26.1

不同意 23.225.925.920.823.1

说不准21.818.918.915.724.0

同意 42.541.541.550.639.6

非常同意 5.8 5.0 5.0 6.8 7.2

依据上述命题的测试结果,我们可以说,我国大都市居民大多数人们观念是传统的和比较传统的,即是说,作为一个整体,城市居民的现代市场经济观念还处于萌芽阶段,都市文化,尤其是一般市民的思想观念仍旧以传统文化为基调。

当然,评估居民生活与工作状况不止上述几个方面,但透过这几方面的内容,我们大致可以看到京沪穗深四大城市居民的基本风貌,如果说我国大都市居民迄今为止的物质享受还不错的话,那么,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更显得迫切。

(本文基本数据来自柯惠新博士主持的’95京沪穗深四城市居民消费情况及消费心理”调查统计报告,本项调查采取分层多级抽样方法,在每个城市抽取600户家庭,由每家年满12周岁的居民独立接受访问。 作者为此项调查的参与者。)

标签:;  ;  ;  ;  

“小康社会”对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居民生活和工作条件的评价与比较_广州深圳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