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化管理在脑外科疾病患者中的护理效果研究论文_刘世香

人性化管理在脑外科疾病患者中的护理效果研究论文_刘世香

刘世香

江西省武宁县人民医院外一科,332300

【摘要】目的:探讨人性化管理在脑外科疾病患者中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4月至2014年4月我院诊治的200例脑外科疾病患者资料进行分析,采用随机数字方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实施人性化管理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证候积分差异不显著(P>0.05);实验组治疗后临床症状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临床证候差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外科疾病患者治疗过程中实施人性化护理管理效果理想,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人性化管理;脑外科疾病;护理效果

脑外科为神经外科,该科室收治的疾病类型较多,并且也相对复杂,患者入院时病情相对严重,患者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方法治疗将会诱发其他疾病;同时,部分患者手术后由于疼痛严重、心理压力大再加上手术并发症发生率高等,使得患者长期疗效欠佳,预后较差。近年来,人性化管理在脑外科疾病患者治疗过程中广为应用,该护理模式更加体现了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能够根据患者身体、心理情况制定全面的护理计划,从而达到良好的护理效果[1]。为了探讨人性化管理在脑外科疾病患者中的临床护理效果。选取2013年4月至2014年4月我院诊治的200例脑外科疾病患者资料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4月至2014年4月我院诊治的200例脑外科疾病患者资料进行分析,采用随机数字方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100例,男59例,女41例,年龄为(21.5~60.7)岁,平均(45.7±3.1)岁,患者中,43例开放性脑外伤,40例闭合性脑外伤,17例颅内肿瘤。对照组100例,男57例,女43例,年龄为(20.1~61.0)岁,平均(47.4±2.3)岁,患者中,44例开放性脑外伤,46例闭合性脑外伤,10例颅内肿瘤。患者及家属对治疗方法及护理措施等完全知晓,且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患者性别、年龄等差异不显著(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方法如下:根据患者发病原因、发病时间等向患者宣传教育疾病相关知识,告知患者即将进行的治疗方案、治疗过程中的注意事项,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2]。

实验组实施人性化管理护理,方法如下:(1)心理护理。脑外科疾病患者多数需要进行手术治疗,患者及家属不免会产生紧张、焦虑的不良情绪,从而不利于疾病的治疗。此时,护士应该保持亲切的态度,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鼓励患者诉说内心的困惑;同时,护士应该为患者营造良好的环境,保持病房的干净整洁,定期通风,使患者尽可能融入到陌生的环境。(2)术中人性化护理。患者手术前应该做好相应的准备,麻醉前多于患者交谈,尽可能选择轻松的话题,还击患者情绪;巡回护理应该守候在患者身边,积极配合医生进行相应的操作,保证手术成功。(3)术后人性化护理。患者手术后待患者意识恢复后告知患者手术成功,密切观察患者呼吸、心率、血氧饱和度等指标,观察引流管等是否不畅、堵塞等,对于温度过高者应该给予降温处理。患者手术后第二天,护士应该加强患者访视,询问患者术后情况,尽可能让患者饮食营养价值较高的食物,提高患者睡眠质量[3]。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证候积分情况。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软件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其中符合正态分布的数据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存在统计学意义予以LSD法两两比较。P<0.05提示数据间存在统计学差异。

2.结果

本次研究中,两组患者治疗前证候积分差异不显著(P>0.05);实验组治疗后临床症状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临床证候差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证候积分比较

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后 差值

实验组40 5.14 ± 1.401.74±1.12 2.80±0.22

对照组40 5.40 ± 1.223.53±1.381.49±0.15

t/1.0223.5335.99

P值/>0.05<0.05<0.05

3.讨论

脑外科疾病发病率较高,且患者发病后临床症状显著,如果不采取积极有效的方法治疗将会诱发其他疾病,严重者将威胁其生命。目前,临床上对于脑外科疾病治疗方法较多,这些方法虽然能够改善患者症状,但是部分患者治疗时由于缺乏理想的护理方法,使得患者长期疗效欠佳,预后较差。近年来,人性化护理管理在脑外科疾病患者中广为应用,且效果理想。本次研究中,两组患者治疗前证候积分差异不显著(P>0.05);实验组治疗后临床症状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临床证候差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人性化护理管理是一种在整个管理过程中充分注意韧性要素,以充分开掘人的潜能为己任的全新管理模式。人性化护理管理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针对人的思想的稳定和变化同时进行的管理的新战略。它是人性管理理念的正确树立,以思维方式从线性到非线性的转变为前提。同时,人性化护理管理由现代行为科学演变出来的一种以患者为中心的管理理念,能够围绕患者的生活、工作习性等进行相应的研究,使得对患者的护理更加贴近人性,使得对患者的护理更加合理,从而能够有效的提高人的工作潜能,提高护士工作效率。它能够将人性化管理模式融入到脑外科护理管理工作中,使得护士的护理质量和工作效率得到巨大的改观,充分发挥患者主观能动性,提高整个脑外科团队的整体协作能力[4]。

综上所述,脑外科疾病患者治疗过程中实施人性化护理管理效果理想,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王宁,卢伟燕,贺敏,等.人性化管理模式在脑外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实用预防医学,2011,18(02):366~367.

[2]于红娣,张韶琴,吴晓娟.人性化管理模式在脑外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2,5(4A):108.

[3]孙舒,李瑞雪,王翠翠.基于人性化管理模式在护理管理中运用的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26):594~595.

[4]王宁,卢伟燕,贺敏,等.人性化管理模式在脑外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实用预防医学,2011,18(2):366-367.

论文作者:刘世香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5年11月第23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4/20

标签:;  ;  ;  ;  ;  ;  ;  ;  

人性化管理在脑外科疾病患者中的护理效果研究论文_刘世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