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经济背景下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对策研究_碳排放论文

低碳经济背景下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对策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产业结构调整论文,对策研究论文,我国论文,经济论文,背景下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06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6623(2010)02-0026-07

“十二五”时期我国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二氧化碳减排,面临着严峻挑战。但也存在机遇,我们应抓住机遇,实现产业的低碳发展和产业的升级换代。

一、我国产业及内部结构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增长,按1978年不变价计算,GDP从1978年的3645.2亿元增加到2008年的60189.54亿元,增长了17倍,年均增长9.8%。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产业结构得到了进一步调整和优化,表现为第一产业产值比重下降,由1978年的28.2%下降为2008年的11.3%,下降了16.9个百分点;第三产业产值比重上升,由1978年的23.9%上升为2008年的40.1%,上升了16.2个百分点;第二产业的产值比重波动不大,保持在41.3%到48.7%之间,其主导地位一直没有动摇。在第二产业中,工业又占据了主导地位,所占GDP比重在36.6%到44.1%之间,2002以来比重逐步上升,到2008年达到42.9%。我国产业结构类型逐渐由原来的“二一三”模式转变为“二三一”模式。

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仍将是中国工业较快发展的时期。这一时期的重化工业在产业结构中的比重仍较高。在1995年,重工业比重占工业增加值的63.6%,1996-1999年有所回落,但仍保持在60%左右,2000年达到62.5%,以后逐年上升,2007年高达77.5%。在经济增长和城市化进程引起的大规模基础设施投资的推动下,重工业在近几年经历了最快速的发展,尤其是高耗能行业更为明显。由表1、表2可知,高耗能行业的增加值以及在工业增加值中的比重逐年上升,比重接近了40%,近几年的比重甚至超过了整个轻工业比重。

如果中国在2020年成为中等收入国家,大约3亿人口将迁移进城市居住和工作。据估计,城市居民的人均能源消费量是农村居民的3倍;此外,推动城市化进程要求大规模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住房供给,这同样需要大量在国内生产的水泥和钢铁,这些产业都是能源密集型产业。因此,只要中国快速成为中等收入国家的愿望不变,能源密集型产业的持续增长将不可避免。

二、产业能源消费结构分析

由于受本身能源资源禀赋的约束,长期以来,中国以化石能源为主,而化石能源中更是以煤炭为主。2007年与欧盟能源消费总量下降2.2%相比,中国能源消费总量上升了7.7%。很长一段时间,中国能源总量以及化石能源的消费总量仍可能增加,2007年中国能源消费的增长占到全世界能源增长总额的52%,而中国煤炭消费量占全球煤炭消费总量的41.3%。当前,中国煤炭在能源消费总量中的比重接近70%,比国际平均水平高41个百分点。虽然石油的比重有所上升,但只能以满足国内基本需求为目标,不可能用来替代煤炭。因此,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难以在近十年内得到根本改变。

另一方面,在给定的技术经济条件下,一段时期内,能源结构调整受到功能与成本的约束。交通运输业(除铁路外)的主要能源形式是液态的石油或天然气制品。虽然石油和天然气可以替代煤炭发电,但煤却很难代替石油制品作飞机汽车的液体燃料。在当前的技术水平下,太阳能、风能和生物能的商业化受到成本约束,难以与常规的化石能源竞争。另外,能源替代也受到资源禀赋的约束。中国化石能源的“富煤、贫油、少气”的资源结构特征决定了我国化石能源生产和消费以煤为主的格局,造成我国二氧化碳强度居于较高水平。

(一)三次产业能源消费结构

产业结构决定了产业能源消费结构。随着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产业能源消费结构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从表3可以看出,我国第一产业能源消费比重保持在3.1%~5.8%之间,但数值在逐渐减少,从2003年开始低于4%,2007年达到3.1%;第二产业能源消费比重始终保持在70%左右,虽然2001年与2002年有所下降,从2003年开始又逐年增加,2007年达到73.1%。可见,第二产业仍然是我国主要的能源消耗者,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必须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逐步降低第二产业能源消耗量;第三产业能源消费比重呈逐步上升趋势,由1980年的8.6%上升到2007年达到13.7%,而且,能源消耗的增长速度快于第二产业的能耗增长速度。目前我国产业能源消费的特点与产业结构的特点是一致的,均呈现出“二三一”的模式。因此,要想降低能源消费量主要应降低第二产业能源消耗量,但同时还不能忽视第三产业的作用,应提高第三产业能源利用效率,这样对于逐步降低我国总能源消耗会起到一定促进作用。

(二)高耗能行业能源消费结构

随着高耗能行业的迅速发展,高耗能行业的能源消费量也逐年上升。由表4可知,2000年高耗能行业能源消费量为65744.58万吨标准煤,2003年为88414.43万吨标准煤,2005年为121778.26万吨标准煤,2007年为147262.2万吨标准煤,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年均增长12.2%。高耗能行业能耗占总能耗的比重逐年增加,2000年为47.5%,2003为50.5%,2004年为54.2%,2005年为54.2%,2006年为54.9%,2007年达到55.4%。在高耗能行业中,其中有色金属冶炼业的能耗年均增长16.8%,黑色金属冶炼业能耗年均增长16.2%,纺织业能耗年均增长13.9%,均超过了高耗能行业能耗的增长速度。化学原料业能耗年均增长11.5%,非金属矿物能耗年均增长10.5%,造纸业能耗年均增长9%,石油加工业能耗年均增长8.6%,电力蒸汽业能耗年均增长8%。而且高耗能行业所消耗的煤炭、石油、天然气占能源总消费量的比重分别为84.2%、96%和54%,这也是造成我国碳排放量较高的原因。

三、产业节能率分析

我国第一产业能源消费量从1980年的3471万吨标煤增加到2007年的8245万吨标煤,年均增长3.3%。第二产业能源消费量从1980年的41966万吨标煤增加到2007年的194198万吨标煤,年均增长5.8%。第三产业能源消费量从1980年的5255万吨标煤增加到2007年的36349万吨标煤,年均增长7.4%。虽然第二产业能源消费量在能源消费总量中所占的比重很大,基本维持在70%左右,但第二产业能源消费的增长速度要慢于第三产业,第三产业的能源消费量随着第三产业的发展增速很快。我国三次产业的发展速度不同,能源消费的速度也不同,可以从三次产业的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和消耗强度反映出来。

由表5可知,第二产业能源消费弹性系数波动的幅度小于第一和第三产业。上世纪80年代第二产业的弹性系数大于第三产业,而进入90年代,第三产业的弹性系数开始大于第二产业(个别年份除外),尤其是1997-2000年第二产业的弹性系数是负值,表明第二产业的能源消费是负增长,而第三产业的弹性系数是正值且很高。从2002年开始,三次产业的弹性系数都有所反弹,但仍以第二产业的弹性系数最低。表明我国第二产业的能源利用效率要好于第一和第三产业。虽然第二产业的弹性系数在三次产业中最低,但其能耗比重达到了70%左右,这与我国所处的重化工业发展阶段是分不开的。因此,第二产业仍将节能减排的重点产业。

由表5可知,1981-1990年间,我国第一产业的万元产值能耗(1978年不变价)从1981年的3.26吨标煤降到1990年的2.62吨标煤,降低了19.6%,年均节能率为2.2%;第二产业的万元产值能耗(1978年不变价)从1981年的19.57吨标煤降到1990年的13.13吨标煤,降低了32.9%,年均节能率为3.9%;第三产业万元产值能耗(1978年不变价)从1981年的5.35吨标煤降到1990年的2.96吨标煤,降低了44.7%,年均节能率为5.74%。在这期间,第三产业的节能率最高,第二产业次之,第一产业节能率最低。这说明我国产业的节能效果在逐步提高,向好的方向发展。

1991-2000期间,我国第一产业万元产值能耗(1978年不变价)从1991年的2.5吨标煤降到2000年的2.12吨标煤,降低了15.2%,年均节能率为1.6%;第二产业的万元产值能耗(1978年不变价)从1991年的12.6吨标煤降到2000年的5.34吨标煤,降低了57.6%,年均节能率为8.2%;第三产业万元产值能耗(1978年不变价)从1991年的2.9吨标煤降到2000年的2.55吨标煤,降低了12.1%,年均节能率为1.3%。这一时期,第二产业的节能效果要好于第一和第三产业。

2001-2007年间,我国第一产业万元产值能耗(1978年不变价)呈现逐渐上升的趋势,从2001年的2.05吨标煤增加到2007年的2.19吨标煤,上升了6.8%,年均节能率为-0.9%;第二产业的万元产值能耗(1978年不变价)呈现出先升后降的趋势,从2001年的4.82吨标煤上升到2004年的5.2吨标煤,然后逐步下降,到2007年的4.82吨标煤;第三产业万元产值能耗(1978年不变价)呈现出逐渐下降的趋势,从2001年的2.49吨标煤降到2007年的2.13吨标煤,降低了14.5%,年均节能率为2.2%。这一时期,第一和第二产业的能耗不降反升,节能效果不是很理想。

由表6可知,我国工业能耗强度1994-2001年呈现逐渐下降的趋势,而从2002年开始却逐年上升;同样能源消费弹性系数从2002年开始反弹并大于1,一直持续到2004年,2005年开始虽有所降低但仍高于90年代水平。表明我国工业能源消费水平近几年来仍居高不下,能耗的增长速度快于工业的发展速度,能源利用效率在下降,经济的发展仍然采用高投入、高消耗的粗放式发展模式,这对于我国2020年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个严峻的考验。

由表7可知,从1981-2001年20年间,第二产业的节能率要大于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的节能率,节能效果较大。第三产业节能率的降低,再加上第三产业占GDP比重的逐渐上升,势必会影响到我国能源消费总量的降低。从2002年至2007年,总体来看,三次产业的节能率均有所降低,尤其是第二产业比较明显,2002、2003年和2004年节能率为负值,2005年有所好转。第三产业的节能率在2004年和2005年出现负值,说明第二和第三产业的能耗没降反升,能源利用效率在下降。

我国工业的节能率呈现出阶段性特征(见表8)。1994-1998年呈现逐渐上升的趋势,而从1999年开始逐渐下降,2002-2004年三年节能率是负数,2005年虽有所好转,但节能水平仍低于2001年的水平。这表明目前我国工业的能源利用效率随着经济的发展在逐步下降,节能状况不容乐观。

因此,从我国产业节能率情况看,节能形势比较严峻,节能减排任务艰巨,特别是工业、第三产业的节能问题,应放在突出的位置。因此,应加大技术进步的力度,提高工业、第三产业能源利用效率,通过技术节能逐步降低能源消费量,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潜力是巨大的。因此,提高经济活动过程中能源利用效率是控制碳排放量的重要战略措施。

四、产业碳排放量分析

我国产业结构特征决定了产业能源消费结构特征。而能源活动是最主要的二氧化碳排放源,而能源活动的二氧化碳排放全部来源于化石燃料燃烧。

排放可分为自然排放和人工排放,人工排放是由于人类活动引起的排放,主要包括化石燃料消耗!生物质燃烧等,其中化石燃料消耗所排放的占95%以上。

我国统计机构没有公布排放数据,在文献中一般的来源有以下四类:二氧化碳信息分析中心(Carbon Dioxide Information AnalysisCenter,简称CDIAC)公布的年度数据;美国能源情报署(Energy Information Administration,简称E I A)公布的年度数据;国际能源总署(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简称IEA)公布的数据,该数据仅有上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的数据;根据IPCC指导目录和其他方法计算的数据。

目前国内对于碳排放测算的研究取得很多有意义的成果,如张德英、马忠海和徐国泉等。由于徐国泉等人提出并改进的碳排放量分解模型中的算法已经得到认可,因此本文采用该公式计算碳排放量,碳排放估算公式为:

根据表9中的各类能源碳排放系数,计算出我国分行业和高耗能行业的碳排放量,计算结果见表10和表11。

从我国分行业碳排放量来看(见表10),工业碳排放量最多,其次是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列第三位的是农林牧渔业,呈现出“二三一”的类型,与产业结构的类型是相适应的。可见工业是主要的碳排放产业,在全部碳排量中工业碳排放2002-2007所占的比重分别为80.6%、81.8%、84%、84%、84.8%和85.3%,有不断上升趋势,这说明快速工业化过程推动了碳排放量的增长。从高耗能行业碳排放数量看(见表11),高耗能行业碳排放量占总排放量的比重2002年为60%,2005年为66.4%,2006年为68.1%,2007年为68.9%,同样呈现逐渐上升的趋势,表明重化工业的迅速发展导致了碳排放量的增长。

五、低碳经济背景下产业结构调整对策

低碳经济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必由之路。在低碳经济时代背景下,为实现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产业发展的低碳之路,应当推行以下政策措施。

1.打造新的低碳产业链。目前我国产业链的价值分布是向资源型企业倾斜的,低碳经济的发展将改变这一分布。首先是缩短能源、汽车、钢铁、交通、化工、建材等高碳产业所引申出来的产业链条,把这些产业的上、下游产业“低碳化”;其次是调整高碳产业结构,逐步降低高碳产业特别是“重化工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推进产业和产品向利润曲线两端延伸:向前端延伸,从生态设计入手形成自主知识产权;向后端延伸,形成品牌与销售网络,提高核心竞争力,最终使国民经济的产业结构逐步趋向低碳经济的标准。

2.积极推进高碳产业从高能源消耗向低能源消耗转型。当前,我国还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以钢铁、船舶、机械、建材、石化为代表的具有重化工业特征的行业还处于快速增长阶段,而这些产业在能源使用过程中都有着相对较高的碳排放量。作为发展中国家,中国不可能快速跳过工业化阶段,大幅度减缩重化工业比重。因此,面对低碳经济的要求,提高重化工业能源转化环节中的能源利用效率,降低重化工业单位产值能耗,是产业转型中的必然方向,也是中国减排最重要的抓手之一。

我国能源强度的下降需要依托各产业能源利用效率的提高来实现,从部门结构看,工业用能的比例虽在下降,但仍是最大的能源消费部门,而交通和建筑物用能则是能源消费增长最快的部门,因此,这三大部门无疑是节能工作的重点。要实现能源使用效率的提高,就必须提倡清洁生产、资源节约、淘汰落后,推动高消耗高污染型产业向资源节约和生态环保型产业转变,即淘汰落后技术和落后产能,以科技创新推进节能减排,通过生产的规模效应和产业的集聚效应来降低成本,发展生态型工业园。具体应做到:贯彻实施《清洁生产促进法》等法律法规,淘汰落后且缺乏规模效应的炼铁、炼钢产能和水泥产能等;淘汰低效电机,通过应用调频技术和调峰技术等来实行工业节电;发展资源回收利用的“静脉”产业,减少资源和能源的消耗;大力开发涉及石油、化工、电力、交通等多个领域的低能耗技术等等。

3.大力发展新型低碳产业。低碳产业包括火电减排、新能源汽车、建筑节能、工业节能与减排、循环经济、资源回收、环保设备、节能材料等,都是具有朝气和发展前景的新型行业。通过发展新型低碳产业,积极发展清洁及可再生能源,替代传统的高碳的化石能源,逐步建立起低碳的能源系统、低碳的技术体系和低碳的产业结构,使经济发展由传统模式逐步向低碳经济转型,这是中国产业转型的长期方向,也是抢占未来产业制高点的必然选择。

4.致力于提高低碳技术。低碳技术包括在可再生能源及新能源、煤的清洁高效利用、油气资源和煤层气的勘探开发,二氧化碳捕获与埋存等领域开发的有效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新技术,涉及电力、交通、建筑、冶金、化工、石化、汽车等众多产业部门。从欧盟的实践来看,已投入了大量资金进行技术研发,目标是追求国际领先地位,开发出廉价、清洁、高效和低排放的世界级能源技术,力图抢占低碳能源技术制高点。为此,我国也要组织多方力量联合开展有关低碳经济关键技术的科技攻关,制定长远发展规划,优先开发新型高效的低碳技术。

5.建立排放交易市场机制。历史经验已经表明,如果没有市场机制的引入,仅仅通过企业和个人的自愿或强制行为是无法达到减排目标的。碳交易市场从资本的层面入手,通过划分环境容量,对温室气体排放权进行定义,延伸出碳资产这一新型的资本类型,而碳市场的存在则为碳资产的定价和流通创造了条件。

欧盟十分关注总量控制和排放交易体系,认为碳定价是至关重要的“拉力”,以此来确保环保技术有一个健康良好的市场。排放交易是以最低成本来实现减排的重要途径,总量控制和排放交易计划在对企业提出政策要求的同时,又给企业一定的自主权来探寻最有效和最经济的减排途径。为此,我国应建立一个包括碳排放在内的排放权市场,整合各种资源与信息,通过市场调节价格,用市场化的方法去规范各个企业的交易行动,减少买卖双方寻找项目的搜寻成本和交易成本,增强中国在国际碳交易定价方面的话语权。

6.建立健全法律制度体系。完善的法律制度体系是低碳产业发展的重要保障。欧盟在鼓励低碳技术发展的政策上不断推陈出新,已形成了灵活的市场机制和严格的法律体系,制定的很多计划和目标都具有法律约束力。为此,我国对于涉及能源、环保、资源等的法律也需要作进一步的修改,包括涉及可再生能源、环境保护的法律等,通过立法、修改法律和采取行动落实这些法律,推动整个社会走发展低碳经济的道路。

7.其它配套政策。无论是限制现有高碳产业的速度,还是促进新兴低碳产业的发展,按照目前现有的市场容量和发展趋势,在一定时期内,要使市场自觉地作出反应,是不现实的,政府必须在政策环境上给予相应的引导。比如在产业规划、产业税收政策以及产业标准的制定以及产业环境规制等方面,采取有利于低碳产业的各种措施。另外,由于减排在某种程度上带有一定公共产品的性质,要鼓励企业或个人自觉采取减排的行动,尤其是在节能减排的技术研发方面,是有一定困难的。政府可以设立专项基金,依靠政府出资的方式专门用于激励低碳技术的研究与开发的。此外,政府应在争取一些国际组织资助的项目上,尽快搭建一个关于低碳经济发展的信息平台,以便国内的产业发展与全球产业发展具有同步趋势。

标签:;  ;  ;  ;  ;  ;  ;  ;  ;  ;  ;  

低碳经济背景下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对策研究_碳排放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