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小脑角区肿瘤显微手术方法及并发症防治探讨论文_杨烈驰,杨帆

(江苏徐州医科大学 江苏 徐州 221000)

【摘要】目的:针对桥小脑角区肿瘤患者显微手术的具体方法以及常见术后并发症防治措施加以分析。方法:本次研究共选取患者50例,所有患者均在本院2015年9月至2017年9月所接诊,均按照显微手术施于治疗。任选组内25例,施于有效术后并发症防治,即观察组,余下则施于常规处理,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并发症情况统计。结果:结合统计可知,两组患者均顺利实施手术,观察组术后2例出现并发症,而对照组为8例,P<0.05。结论:针对行显微手术治疗的桥小脑角区肿瘤患者,施于有效并发症防治措施,可实现对并发症发生率的有效控制,帮助患者恢复。

【关键词】桥小脑角区肿瘤;显微手术;并发症

【中图分类号】R44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11-0209-01

在各类颅内肿瘤性疾病中,以桥小脑角区肿瘤的发生率居高。因该部分与脑干、小脑以及其他临近组织均存在有较为密切的联系,且该部分血管较为集中。促使手术难度进一步加大的同时更容易促使患者在术后出现多种并发症[1]。当前,按照显微手术的方式对该类患者实施治疗已普遍应用于临床。本次研究侧重针对桥小脑角区肿瘤显微手术方法以及常见并发症预防加以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共选取患者50例,所有患者均在本院2015年9月至2017年9月所接诊,均按照显微手术施于治疗。入院时本组患者均存在有耳鸣以及听力下降的情况,部分患者存在有头痛、头晕等症状。任选组内25例,施于有效术后并发症防治(观察组),由男13例,女12例构成,年龄在24~58岁之间,平均年龄(38.32±1.02)岁。余下对照组则由男11例,女14例构成,年龄在23~64岁之间,平均年龄(39.82±1.29)岁。以上数据对比P>0.05。

1.2 方法

入院后本组患者均接受颅脑CT诊断,且均发现存在有桥小脑角区占位的情况,此外肿瘤均对脑干存在有一定程度压迫。30例患者按照枕下乙状窦后入路的方式展开治疗,将骨窗设定为16cm2左右,并将乙状窦设定为骨窗前界,横窦设定为上界。余下患者则按照幕上幕下相结合的方式展开治疗。对于肿瘤较大患者,若在手术过程中无法确保肿瘤部位得到充分暴露。则需要将患侧小脑外进行局部切除。且术后结合临床实际,对常见并发症进行预防性干预。对照组按照常规方式进行术后处理,而观察组则施于有效防治,具体措施如下:

(1)脑干损伤:出现该并发症患者多伴有颅内出血的情况。为实现对该并发症的有效预防,更需要对手术入路方案合理进行选择,更要尽量缩短术野暴露的时间。同时,在手术后更需要对患者呼吸、瞳孔等情况严密监测,一旦出现异常,则需要立即行头颅CT检测,以便尽早进行处理[2]。(2)后组颅神经损伤:促使患者出现该并发症,多与手术中操作情况有关。故此,在手术中除谨慎进行操作外,更需要对术后监测工作加以重视。术后可给予患者流质饮食,针对患者吞咽情况进行观察。(3)面瘫:该并发症主要因患者面部神经受损所致,且与手术过程中牵拉、压迫等操作不当致患者面神经、三叉神经等造成损伤有关。故此,在手术中更需要对电生理监测加以重视,对于肿瘤较大患者,更需要做好对面神经保护工作。一旦发生,医护人员需做好患者心理疏导工作,引导患者认识到,积极配合治疗,自然能得到恢复。(4)高热:该并发症于该部分患者术后同样较为常见,且以无菌性、化学性脑膜炎为主要诱发因素。主要因在对肿瘤进行切除过程中,内容物溢出,若清理不佳,很容易导致患者出现感染。故此,在手术中尤其需要对肿瘤切除环节加以重视[3]。(5)单纯性疱疹:该并发症同样较为常见,需要加以重视。该并发症主要与患者术后免疫能力较低有关,在术后更需要做好对应观察工作。

1.3 观察指标

针对本组患者肿瘤切除情况加以分析,同时需对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展开统计。

1.4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中与两组患者有关各数据都以SPSS19.0处理,以百分数对计数数据表示,以卡方测定,P<0.05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结合统计可知,本组患者均顺利实施手术。其中33例患者进行肿瘤全切,16例患者进行次全切除,余下1例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因在对肿瘤进行切除的过程中出现大量出血,仅进行部分切除。观察组术后2例出现并发症,而对照组为8例,P<0.05,详见表。

3.讨论

3.1 手术方法分析

基于桥小脑角区肿瘤所处位置的特殊性,手术操作存在有较高的复杂性。在手术入路方式上更存在有多种,常见有枕下入路、颅中窝入路、经迷路入路等。其中对于肿瘤较大且需要对听力进行保留患者,则优先以枕下入路进行治疗。而对于肿瘤较小且不容易进入到后颅窝处的肿瘤,则可以按照颅中入路的方式。针对内听道内存在有肿瘤患者则考虑施于经迷路入路的方式。具体手术方法还需要结合患者具体情况进行综合评估[4]。

3.2 术后并发症预防

该部分患者在术后易出现多种并发症,将直接影响到其愈后。故此,更需要施于有效防治措施。具体来讲存在有以下几种:脑干损伤、单纯性疱疹、面瘫、后组颅神经损伤。而从本次研究可知,在有效干预对策的作用下,可实现对并发症的有效预防,有助于患者恢复。

总之,桥小脑角区肿瘤为临床较为常见类型,为保障对该部分患者治疗综合效果。在对手术方案合理选择的同时,更需要做好对应并发症预防工作。

【参考文献】

[1]张道宝,朱晓丹,万晓强,等.神经内镜辅助技术在显微手术切除桥小脑角区肿瘤中的应用[J].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2017,34(2):103-104.

[2]刘跃晖,任小宇,刘文卓,等.临床护理路径在桥小脑角脑膜瘤显微手术中的应用[J].现代医院,2016,16(8):1192-1194.

[3]周辉,王俊宽,占益平.神经内镜辅助显微手术治疗桥小脑角表皮样囊肿的安全性和可行性[J].肿瘤基础与临床,2016,29(4):322-324.

[4]王宁,王林,陈国强,等.以三叉神经痛和/或面肌痉挛起病的桥小脑角区肿瘤的手术治疗[J].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2017, 22(8):549-551.

论文作者:杨烈驰,杨帆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8年4月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4/10

标签:;  ;  ;  ;  ;  ;  ;  ;  

桥小脑角区肿瘤显微手术方法及并发症防治探讨论文_杨烈驰,杨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