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课堂教学减负增效的策略探究论文_查建华

小学课堂教学减负增效的策略探究论文_查建华

重庆市涪陵城区实验小学校 408000

摘 要:从目前的教学现状来看,小学生们的课业十分繁重,为其带来了较大的负担;不仅不利于其身心健康及全面发展,也影响了素质教育的有效推进。基于此,小学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实施好减负增效这一策略,以在突显学生本位的同时,使教学效果得以相应地提高。因此,本文将以此为话题进行分析,希望对教育工作的展开发挥借鉴价值。

一、减负增效的定义

所谓的减负增效,在小学课堂中是指:教师在实践教学中应适当地减弱学生的课业压力,不要为其设定过多的学习任务;在增加其学习效率的同时,避免给其带来较大的负担,以免对其的健康成长及全面发展造成不利影响。

目前,一些小学教师受应试教育所影响,认为只有让学生多学、多练,才能够帮助其更好地掌握知识、提升能力,促使学习任务的完成。从而在无形中为学生布置过多的作业、学业任务等,使学生身心都面临着较大的压力,对学习难以提起兴趣,学习效率严重偏低。这一教学思想是非常错误的。在教育教学中,只有先激发起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使其产生学习动力,才能够最终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身为一名小学教师,一定要积极地转变自身的教育思想,将减负增效这一策略实施好,从而在提升自身专业水平及教育能力的同时,为素质教育及课程改革的推进助力。

二、小学课堂教学减负增效的策略探究

1.突显学生本位,提升教学效率。受到传统教育的影响,一些教师在课堂中总喜欢长篇大论,并牢牢地掌控住课堂的主导权,使学生被动学习。长期之后,不仅会严重降低学生的学习趣味,也会使教学氛围变得生硬、死板、枯燥,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所以,面对当前的教育现状,要想实现减负增效,教师首先要做的就是突显学生本位,将课堂的主动权重新交还给学生,这样才能强化学生的自学意识、学习能力等,使其的综合素养得以进一步地强化,以将小学教育的本质及价值最大化地展现出来。例如,小学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将小组合作这一模式引入,对学习任务加以细化,以在强化学生学习能力、合作意识的同时,保障教学任务得以有效地完成。比如,在课堂开始之前,教师可以秉持着资源互补的原则,对学生整体加以分组;并结合教学内容,为小组指派出学习任务,引导学生以自学、合作、探究的方式得以完成,促使教学活动得以顺利、稳定地开展下去。在这样的模式下,不仅有效地减轻了学生们的学业负担,也成功地突显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并使其在合作当中更好地探究知识、强化能力,获取到更多的体验感及成就感。

2.注重教学质量,增强课堂趣味。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对于减负增效这一策略来说,课堂教学是主阵地,要想达到预期效果,应落实好“堂堂清”。也就是教师在讲解知识时,应做到细讲、精讲,既要保障教学目标的完成,也要保证不会给学生带来较大的包袱,有效地节省学生的学习精力,使其可以专注地、全身心地投入到重点知识的学习当中,从而使教学质量及教学效率得以双重提升,为高效课堂的构建助力。例如,针对于小学生这一群体来说,其在开展学习活动的过程中,能有效集中专注力的时间是非常有限的,一节课的时间为45分钟,其不可能每一分、每一秒都专心致志地听课。因此,教师在实践教学中,要想更好地提升教学质量,就一定要精讲、细讲,应在学生注意力较为集中的时间段,传授好难点及重点内容,促使教学的针对性及实效性得以大大地提升。比如,在45分钟的课堂中,教师讲课的时间尽量不要多于25分钟,剩下的时间可以让学生练习、讨论等,以增强教学形式的新颖性。只有这样才能够使学生始终保持着学习动力,并在获得知识、加强能力的同时,使学习效果得以相应地提升。

3.重视作业问题,实现减负增效。要想实现减负增效,教师就应将这一策略应用在各个环节当中,尤其是作业问题,一定要加以注意。教师可以为学生适当地减轻一些家庭作业,但这并不意味着降低了质量要求,而是减少一些不必要的内容,减轻一些理论内容,增强实践部分等,从而有效的提升课堂作业的趣味性,并对学生们的综合性发展起到推动作用。例如,在设计课后作业的过程中,教师不应一味地加强作业的量,而是要将作业的价值及效能真正地发挥出来。应追求于质量,做到少而精;应体现授课目标,以通过作业练习的方式,对学生们的学习成果加以如实检测。而不是为学生设定大量机械式的作业,让学生反复的抄写、背诵等,从而使学生对于课后作业产生一种厌倦感、麻木感,使其的学习负担得以大大增加。除此之外,小学时期应是学生最轻松、最纯真的阶段,所以,教师在为其布置作业的过程中,也应为其保留出玩耍的时间。只有这样才能够使学生得以更好地放松、减负,在拥有一个快乐童年的同时,也能够使其以更加饱满的状态迎接后续学习,从而达到寓教于乐的最终目的。

综上所述,小学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过程中,将减负增效这一策略引入是非常必要的。不仅可以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及健康成长起到推动作用,也能够使学生获取更多的体验感及趣味感,从而使其爱学习、会学习,保障教学目标的落实。

参考文献

[1]李阿芳 学校“减负增效”的实践困境及实施建议[J].教学与管理,2017,(33),47-50。

[2]曹东亮 减负增效 切实推进素质教育[J].现代教育,2015,(05),22-23。

[3]佟元之 阎岩 张文惠 基础教育教学减负增效的思考与探索——优效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媒体是减负增效的重要途径[J].电化教育研究,2016,(04),69-71。

论文作者:查建华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8年第32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16

标签:;  ;  ;  ;  ;  ;  ;  ;  

小学课堂教学减负增效的策略探究论文_查建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