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学校学生社会动机的归纳_成就动机论文

职业学校学生社会动机的归纳_成就动机论文

论对职业学校学生社会性动机的诱导,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社会性论文,职业学校论文,诱导论文,动机论文,学生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职业学校教育的特殊性和生源的特殊性,决定了职业学校学生的动机更多地具有社会性,他们的社会性动机是在职业学校这种社会生活条件下形成并发展起来的。研究职业学校学生社会性动机的诱导,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教学,对于提高职业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有相当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职业学校学生社会性动机的分析

学习动机的分析。由于职业学校生源普遍比普通高中差,这一特殊性决定了职业学校学生的学习动机更多地是由活动以外的刺激诱发起的推动力,而不是因活动本身的兴趣所产生的内驱力。他们从进入职业学校起就决定了其学习动机更具有社会性的成分,并且与现实社会中的许多职业联系更加紧密。事实上,职业学校学生一般比较清楚地认识到自己当前的学习和未来的就业密切相关,也知道自己在职业学校所学的知识、所掌握的专业技能、所具备的实际操作能力以及其它跟现实职业相关的技能技巧等,都是未来进入社会的重要条件。这种与社会意义相联系的、比较远大而深刻的学习动机,成为经常促使职业学校学生努力学习的主要动力,而直接与学习本身相联系的学习动机却处在次要的地位。因此,职业学校学生的学习动机具有更多的社会性和现实性特征,属于外部动机,是由社会上各种专业和现实的职业需要所产生的学习推动力。

成就动机的分析。国内有关对中学生成就动机的调查研究结果表明:中学生成就动机与职业取向有关。中学生的职业取向显示着他们的成就意向和成功的可能性。愿意从事教师或医生职业的女学生占46.4%,男学生占9.3%,相差37个百分点。而愿意从事行政领导工作的男学生则占41.15,女学生仅占4.9%,说明男学生更倾向于组织协调指挥方面的职业。有64.00%的城市中学生愿意从事行政领导工作和科研事业,农村仅占5.2%,而要求有正当职业的农村中学生达到67.1%,城市才占3.7%。“经商意识”在被调查的男、女学生中都有,城市比农村突出,其中有26.6%的中学生其“经商意识”较为明显。(注:戴国忠、施晓灵:《对中学生成就动机的调查与研究》,《上海教育科研》1994年第3期,第19页。)事实上,职业学校学生的成就动机与职业取向的相关程度比一般中学生要高。笔者对一部分职业学校学生的调查表明:职业学校学生的成就动机与职业取向相关度有0.85左右,有86%的学生希望通过职业学校的学习获得正当的职业,14%的学生无所谓,没有明确的职业倾向。调查还表明:影响职业学校学生成就动机的因素主要有经济因素、社会环境因素、学校教育情境、个体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等。职业学校学生的成就动机对于推动创造性学习,提高抱负水平,促进健康成长都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因为,职业学校学生的成就动机具有明显的职业性和选择性特征,它是一种希望自己毕业后能够在社会上获得一席之地,实现自己的理想和获得社会认可的外部推动力。

社会交往动机的分析。社会交往动机是构成人的社会行为的一种最基本动机,它代表着程度不同的情绪关系的连续体。其中,包括愿和别人在一起而不愿一人独处的愿望(群居住),喜欢跟语言和兴趣相同的人相处而不喜欢跟“外国人”相处(社会的相互作用),喜欢与合得来的人相处而不喜欢与陌生人相处(友谊),以及希望同自己所爱的人保持亲密的接触等。这一系列的社会关系都是因交往动机引起的。(注:[美国]J.M索里、C.W特尔福德著、高觉敷等译:《教育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82年版,第438页。)在当今世界,人们之间的距离、行业与行业之间的距离越来越小,密切而频繁的交际是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说,社会交往是人类活动的基础,人类社会的产生和维持有赖于社会交往的发展。事实上,缺乏交际能力是管理人员的一个致命弱点,就是对一般生产、经营、销售者也是一个严重的缺陷。现代化生产如同一支训练有素、配合默契的交响乐队,要求劳动者彼此合作,共同劳动。据统计,在一般职业活动中,人们有15%的时间用于协调各种关系,处理人际交往问题,而实际上所花的精力也许会更多。每个劳动者仅仅是生产集体中的一员,能否有所作为,取决于能否与他人建立和谐的交往关系,各自从对方和集体中获得帮助,共同完成任务。职业学校学生毕业后进入社会,必须学会与人打交道,才可能干好自己份内的工作,取得好的工作成绩。职业学校学生的社会交往动机对于他们主动适应社会各种职业要求是必不可少的一种动机,这种动机具有基础性和活动性的特征,是一种希望通过更多的人际交往,了解社会、认识社会和适应社会的外部推动力。

二、职业学校学生社会性动机的诱导研究

对职业学校学生的社会认知进行诱导。“社会—认知”学习动机理论强调学生的成就情境因素的认知与态度体验,其中发展得最为完善的就是成就目标理论。它主要强调学生学习动机来自成就目标及其意义的认知,着重思考“我正在努力是为了获得什么”这类行为目标,而行为目标正体现出学生对于学习成就目的的认识和看法。职业学校本身就是一种典型的成就情境,这种情境是一个充满成败评估的情境。研究结果发现:人对任务难易度的知觉在成就动机中起着关键作用。当成功可能性大时(P>0.5),高成就动机者比低成就动机者表现得更为坚决。相反,当成功可能性不大时(P<0.5),低成就动机者反而比高成就动机者表现得更为坚决(注:郑晓显:《成就动机与归因对学业成就影响的研究》,《心理学杂志》1987年第2期,第19页。)。因此,只要对职业学校学生社会性动机有意识地进行社会认知的诱导,就可能对于学生的学业成就有很大的提高,从而能够提高职业学校学生的教育教学质量。首先,职业教育本身决定了职业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主要是向社会输送合格的初、中级适用性技术人才,而不是向高等院校输送合格新生,为它们储备人才。职业学校可通过一些专题的社会职业活动,让学生清楚地认识到通过在职业学校三年的系统知识学习和接受相关专业技能的培训,毕业后能够在社会上获得一份比较满意的工作。正是这种现实性,决定了职业学校学生的学习动机更多地具有外部特征,他们的学习动力也更多地是外部推动力。职业学校的教育就应该把握学生学习动机的现实性,有针对地进行正面诱导。这样,他们才可能真正明确学校开设的各种课程的重要性,才可能产生一种符合实际的学习动机,进而积极主动去学习各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各种实际技能和技巧。其次,职业学校要主动为学生学习动机的诱导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学校要有意识地加强现实社会中各种职业的介绍,增加各种常见职业基本情况的内容,组织学生学习和分析社会生活中的各种职业的介绍,增加各种常规职业基本情况的内容,组织学生学习和分析社会生活中的各种职业的常规要求,将学校开设的专业课程与将来要从事的职业紧密结合起来。一句话,学生学习动机的诱导重点应突出社会性。另外,学校要有意识地开展成功教育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开展成功教育,就是让学生及时知道自己的学习结果,看到自己的进步,分享到获得知识的快乐和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从而使其学习态度和手段得到改变,激发起进一步学好的愿望。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时,一定要把握好分寸,注意适度性。再次,职业学校要创造一种良好的社会交往环境,要在校内创设一定的交往情景,有意识地加强学生交往能力的培养。要扩大校外社会交往力度,使学生把学到的专业知识应用到相应的职业中去,尽可能地激发他们的社会交往动机。

对职业学校学生进行成就动机的归因训练。成就动机对学生的学业成就有直接影响,高成就动机者比低成就动机者有更好的成就作为。归因作为一种认知变因与动机结构有关,对学生的学业成就产生深远影响(注:郑晓显:《成就动机与归因对学业成就影响的研究》,《心理学杂志》1987年第2期,第19页。)。笔者认为,对于职业学校学生进行归因训练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进行归因训练必须同培养学生的自尊、自信、兴趣和态度结合起来,以形成一种内在的动力机制。只有重视引导学生从自身内部去归因,才可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他们积极努力去学习各种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技巧。澳大利亚安德鲁斯等人的研究表明,着重学生努力的归因可以增强学习的动机。当归因于努力而不是其它难控制的因素时,学习的成功就会增强学习的动力。当学习失败时,把失败归于缺乏能力的学生和把失败归于缺乏努力的学生,将来对事业成就的再度理解就根本不同。因为以后的努力是可控制的,易变(不稳定)的,他们相信,只要自己努力,就一定会成功(注:黄俊英:《学习动机是影响学生学习成效的重要因素》,《现代教育论丛》1995年第2期,第60页。)。事实上,在职业学校通过“努力定势”为主要目标的认识归因训练,学生可以产生坚持努力的行为。(2)进行归因训练必须与教师改进课堂教学(包括教学目标、内容、方法和评价)同步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当学生感到课堂气氛强调掌握目标时,他们有较高的失败承受力,更偏好挑战的任务,对班级持有积极的态度,认为自己的成功并不是题目容易,而是自己努力的结果。同样,自己的失败并不是由于题目太难,也不是教师教学不好,而是自己没有花费更多的努力(注:马庆霞、郭德俊:《掌握目标与成就目标对中学生动机模式的影响》,人大复印资料《中小学教育》1996年第3期,第20页。)。因此,在职业学校教育教学中教师应该创设一种强调掌握目标的课堂气氛,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3)进行归因训练必须对学生的角色进行转换。在职业学校这种成就情境下学生的角色转换应该有一定的主客观条件配合,如学生本人是否有强烈要求改变自己现状的愿望,班级是否有积极向上的风气等等。只有学生产生了对社会职业成就的归因倾向,再运用强化原理对学生所作的这种积极归因及时给予强化,才能使学生的角色转换保持比较稳定的归因倾向。

对职业学校学生的抱负水平进行诱导。研究表明,抱负水平对动机具有主观中介作用,制约着动机的产生,决定着动机的强度等。为了使职业学校学生社会性动机得到健康地发展,有必要对他们进行抱负水平的诱导。首先,职业学校要对学生的职业理想和社会竞争意识等进行诱导。具有强烈成就感的人,对自己有高标准、高要求,表现出较高的抱负水平。所以,成就动机是一个人获得成功的动力。新一代职业学校毕业生应该具有较高的抱负水平,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具有远大的理想和历史责任感。要将自己的理想同国家的命运联系在一起,要将自己的前途、事业与社会的需要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这样才可能产生强烈的成就动机。职业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能否为社会所承认或接纳,能否充分实现自我价值,在市场经济中有所作为,除了具有真才实学外,还有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就是看其是否有竞争意识。学校和班级要为他们创造显示才能的机会和条件,在各处活动中培养他们的竞争意识,进而促进其职业成就动机的发展。其次,职业学校要使学生的社会适应性和自我意识保持良好状态。适应是个体为满足生存需要而与环境发生的调节作用。适应的形式有改造环境以适应个体的需要,或改造自身以适应环境的要求等。保持良好的社会适应性就是在社会实践和生产实践过程中,从实际出发,对现实环境做客观观察并取得正确的认识,不退缩、不幻想、不逃避,面对现实以切实的方法给以处理。自我意识良好就是要做到能够自知和自爱,这需要正确的自我观察、自我认定、自我判断和自我评价。不能自知和自爱,不愿意了解自己能力的真实水平,不自量力,盲目从事力不能及的工作,不仅影响工作效率,而且还由于过度疲劳和心理压力而罹患疾病,也就谈不上产生什么社会交往动机了。所以,职业学校学生要有意识地使自己具有一定的社会适应性和处于一种良好的自我意识状态,这样才可能激发自己的社会交往动机,主动适应社会的需要。

标签:;  ;  ;  ;  ;  

职业学校学生社会动机的归纳_成就动机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