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主要地区电子商务发展特点分析_电子商务论文

中国主要地区电子商务发展特点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论文,电子商务发展论文,地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电子商务是依托现代信息技术进行的新型商务活动。近十年来,电子商务在中国迅猛发展,逐步渗透到生产、流通、消费等实体经济活动的全过程,成为引领生产、生活方式变革,加快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电子商务已经在地区经济增长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但是,由于产业格局和发展策略的差异,地区电子商务呈现出不同的发展特点。通过对中国主要地区电子商务企业的数量、交易额、市场占有率的分析,可以总结出这些地区电子商务发展的基本特点,从而为企业和政府决策提供参考。

1 电子商务在地区经济发展中的地位

1.1 电子商务对地区经济的促进作用

1.1.1 电子商务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

电子商务通过拉动消费、促进投资和国际贸易,推动地区经济增长。作为一种新型的流通方式,电子商务缩短了生产和消费之间的流通环节,可以提高流通效率,降低交易成本,刺激最终消费。电子商务给普通消费者提供了更加方便、多样和实惠的消费选择,网络零售对最终消费的拉动作用日益明显[1]。电子商务目前已成为扩大居民消费、拉动内需、保持经济增长动力的有效手段。

电子商务应用范围和深度的不断扩展,带动了企业在库房、机器设备、物流运输工具、IT基础设施等固定资产等方面的投资[2]。此外,作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组成部分,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也带动了物流、支付、信用、广告、云计算等一批电子商务服务业的发展,电子商务成为带动投资、促进经济新一轮增长的关键产业之一。

在传统国际贸易模式下,中小企业获取国际市场信息成本很高,这使得很多从事出口贸易的中小企业只能依附于大企业成为订单的接包方。而电子商务以其跨时空和全球性等特点,打破了国家和地区之间的时空障碍,降低了贸易成本,拓宽了贸易渠道。借助阿里巴巴、慧聪网、敦煌网等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中小企业开展国际贸易的门槛和成本得到降低,电子商务成为中小企业开拓国际市场的重要手段之一。

1.1.2 电子商务对产业结构优化的推动作用

电子商务对产业结构优化的促进作用在于:第一,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电子商务在传统产业的渗透和应用,可以提升企业的信息化水平,提高企业管理、服务及流通等环节的效率,提升传统产业的资源配置水平,促进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第二,电子商务的应用可以提高服务业的服务能力,改进服务业的服务效率,开拓服务业的市场范围,加速传统服务业向现代服务业的转化过程;第三,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带动了基于网络的交易服务、业务外包服务以及信息技术外包服务等电子商务服务业的发展,这不仅开辟了新的服务业领域,还促进了服务业内部各领域之间的交叉和融合。

另外,电子商务是产业关联度和带动性都很高的新兴产业,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不仅直接拉动了信用、物流、支付、云计算等电子商务支撑服务发展,而且还促进了相关的交易、技术、运营、信用、支付、培训等衍生服务的发展,带动了金融、人才、第三方物流、信息服务、教育培训等多种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加快了传统服务业升级调整的步伐。

1.1.3 电子商务已成为拉动就业的主要渠道之一

大量电子商务平台及网站的出现,给普通人尤其处于社会底层及弱势群体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渠道和选择,从这个角度上看,电子商务创造的就业渠道和机会在缓解社会就业压力、服务弱势群体、提高居民收入、促进社会公平和安定等方面也起到了一定作用。据《中国中小企业电子商务发展报告2009》的估算,中小企业通过开展电子商务直接创造的新增就业超过130万,每增加1%的中小企业使用电子商务,将带来4万个新增就业机会。由电子商务带来的间接就业机会更是不容忽视。IDC研究发现,2010年淘宝网平均一个直接就业可以带动约2.85个间接就业,通过淘宝网实现直接就业的人数为182.3万人,并带动了超过500万的间接就业;截至2010年底,阿里巴巴B2B平台涉及中小企业的专业电子商务人员已达到1520万。电子商务当之无愧的已成为重要的就业、创业渠道。

1.2 主要地区电子商务交易额占全国交易额比例

本文所指的电子商务交易额主要是通过B2C和B2B模式完成的商务交易。电子商务交易额占全国交易额的比例可以从总量上衡量地区电子商务的影响力。2008-2010年北京、浙江、上海、广东、深圳电子商务交易规模及占全国比例情况如表1所示。

2008-2010年广东电子商务交易规模一直保持着较大的份额,尤其是2010年广东省电子商务交易额达到了8400亿,占全国交易规模的18.6%,不论是绝对规模还是占全国的比例近三年都排在首位;2008-2010年浙江省电子商务交易规模仅次于广东,2010年交易额达到了7500亿元,占全国交易规模的比例稳定维持在16.5%左右;据不完全统计,北京市2010年电子商务交易规模超过4000亿元,基本与上海持平,近年来占全国比例也在持续增长;深圳市电子商务交易规模保持平稳增长,2010年达到了2100亿元,占全国比例维持在4%左右。以上5个地区的电子商务交易额占全国电子商务总交易额的57%左右,也就是说,全国超过一半的电子商务交易来自这5个地区,由此可见这些地区在中国电子商务发展中的影响作用。

1.3 电子商务交易额占GDP比例

地区电子商务交易额占GDP比重从相对量上衡量电子商务在地区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表征的是地区电子商务对本地经济的影响力大小。计算公式为:地区电子商务交易总额除以地区国内生产总值。经过计算,2008-2010年全国、北京、上海、浙江、广东、深圳的电子商务交易额占各自GDP比例如表2所示。

从上述数据看以看出,北京、上海、广东、浙江、深圳5个地区的电子商务交易额占各自地区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都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中浙江和北京更是尤为显著。这反映出电子商务在浙江和北京经济结构中已经处与非常重要的地位。北京市近三年电子商务交易额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例都在两成以上,2010年达到了28.34%,接近三成,电子商务对北京市经济的影响力正与日俱增,这主要得益于北京在B2C和网络团购方面的优势,北京的网络零售不仅服务于北京本地,更重要的是面向全国的市场。

2 中国电子商务产业发展的基本格局

2.1 北京和浙江B2C电子商务产业领先全国

在全国电子商务发展比较发达的城市中,北京、上海、浙江、广东、深圳分别作为京津冀、长三角以及珠三角三大区域的代表,构成了中国B2C电子商务发展的第一阵营[3]。由于统计口径和方法的差异,对上述各城市发布数据的比较存在一定难度,但从近年来的总体发展态势上来看,浙江、北京和上海的B2C电子商务无论从交易规模、网站数量还是品牌知名度始终处于全国领先地位。

浙江B2C电子商务企业相对较少,但由于淘宝商城在品牌知名度、市场交易额等方面的优势明显,因此,浙江对中国B2C电子商务的发展发挥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北京市聚集了一大批全国知名的B2C网站,以京东商城、卓越、当当、凡客诚品为代表的B2C电子商务应用始终是北京市B2C电子商务发展过程中的优势领域。

艾瑞咨询发布的2010年中国B2C在线零售商交易额Top30榜单显示,浙江只有淘宝商城一家企业上榜,交易额为300亿人民币。中国B2C电子商务市场交易额前30的企业中,北京地区占有16家,超过了50%。交易规模超过10亿人民币的B2C企业共8家,北京有5家B2C企业交易规模超过10亿人民币,占62.5%。虽然目前全国共有各类B2C企业约1.56万家,但是B2C市场交易额前15的企业市场份额合计占比达到了88.5%,因此交易额前30的企业几乎涵盖了整个中国的B2C市场份额。从B2C市场份额来看,浙江的淘宝商城约占一半,达到47.6%。北京地区B2C企业的交易额为207亿人民币,占整个市场的32.8%,仅次于浙江居第二位。但是,北京市B2C企业数量多于浙江,各类垂直B2C企业也领先于全国其它地区。另外,从前30位网站的成立时间看,北京是唯一在近十年内不断有知名B2C企业成立并快速成长的地区,说明北京拥有良好的外部环境和B2C企业的培育机制(见表3)。

在网络团购方面,根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的数据,北京受到网络团购企业开拓者的青睐,来自北京的主流团购网站占据了90%以上的团购市场交易额。拉手网城市覆盖率最广,通过对当地市场的深耕细作以20%的份额占据网络团购市场首位;而起步较早,品牌影响力深远的美团网则以19.8%占比位列第二;以SNS社区为依托的糯米网以10.3%份额位列第三;团宝网、24券、F团、团美网、窝窝团、满座网、YOKO优享团、爱帮团、58团购、饭统饭团、酷团等紧随其后。

2.2 浙江B2B电子商务产业优势显著

虽然B2B电子商务几乎覆盖了国民经济的各个行业,但数据统计显示B2B网站运营商的地理位置主要集中在电子商务发展较好的东南沿海地区,与全国其他地区相比有着明显的数量优势[4]。浙江的B2B网站数量最多,占全国的24.6%,广东的B2B网站占到B2B网站总数的16.11%,北京市B2B平台数量居全国第三,占全国总数的10.74%(见图2)。

从中国行业电子商务网站百强地区分布看(如图3),2008年到2010年两年间,浙江省在百强行业网站中的占比有所下降,但其数量仍远远领先于全国其它地区,占比达到42%,B2B电子商务影响力居全国之首。上海的百强行业网站数量基本保持不变,而来自北京地区的百强行业网站却增加了7家,增长率达到了64%,因此北京地区B2B企业的影响力在不断扩大。同时,可以看到虽然广东省B2B网站数量大于北京市,但是入选中国百强行业网站的B2B企业远远少于北京市,广东省缺乏像慧聪网、敦煌网、金银岛这样具有影响力的B2B企业,因此从B2B企业的地区分布可以看出,浙江、上海和北京的B2B行业影响力属于第一集团。

浙江B2B电子商务企业不仅数量众多,特色突出,并且已经形成了门类齐全的B2B电子商务服务平台,产业规模日益扩大,整体影响力居全国之首。从市场份额排名上,浙江的阿里巴巴以63.5%的市场占有率位居第一。另外,浙江在许多垂直B2B电子商务领域(如化工行业、纺织行业、服装行业、机械行业、五金行业、食品行业、电子行业)的市场占有率都保持全国第一,相比其它地区,浙江在B2B电子商务方面的影响力优势明显。上海在钢铁和服装B2B电子商务领域具有一定的市场影响力。而北京在医药B2B电子商务领域的影响力比较突出。另外,以敦煌网、易唐网为代表的北京小额外贸B2B交易平台的用户及交易规模均位列全国第一,影响着全国其他地区的经济发展。

3 中国主要地区电子商务发展特点分析

地区电子商务的发展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电子商务企业的发展;另一方面是传统企业对于电子商务应用的程度。电子商务企业通过提供网络商务平台,实现企业与企业(B2B)、企业与消费者(B2C)之间的交易行为。从这个方面看,无论是电子商务企业的数量,还是年交易额,浙江、北京、上海均处于优势地位,全国主要B2C企业的88.5%分布在浙江、北京、上海地区,而且这三个地区完成了全国98.6%的B2C交易。在B2B方面,43.6%的B2B企业分布在北京、浙江和上海地区,共实现了72.3%以上的市场交易额[5]。

但是,根据表1的数据,广东的电子商务交易额2010年达到了8400亿人民币,占有18.6%的市场比例,居全国之首,浙江的电子商务交易额7500亿人民币,占有16.7%的市场比例,居第二位。从B2C和B2B企业的数量和规模看,广东均落后于浙江、北京和上海,却创造了最多的电子商务交易额,充分说明了广东企业应用电子商务完成交易活动的普及度和成熟度,并且,可以推断,广东的传统企业主要是通过浙江、北京和上海的B2C、B2B企业完成了电子商务的交易。可以说广东企业应用电子商务的程度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

地区电子商务发展呈现出不同的特点是由地区资源禀赋差异决定的。研究表明,目前阶段,中小企业是应用电子商务的主体,越是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聚集的地区,电子商务的交易越活跃,从本文的研究可以看出,广东和浙江的电子商务交易量明显高于全国其它地区,这也从侧面印证了浙江、广东作为中国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集聚地的地位和优势;另外,B2C、B2B电子商务作为以信息技术为支撑的新型企业,其发展需要资金、技术和专业人才的支持,而北京、上海在这些方面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因此,这些地区聚集了大批知名的电子商务企业,这些企业为全国的电子商务发展提供服务。总之,通过比较不同地区电子商务发展的特点,企业和地方政府可以根据自身情况灵活制定本地区电子商务的发展规划。

标签:;  ;  ;  ;  ;  ;  

我国主要地区电子商务发展特点分析_电子商务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