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例2型糖尿病患者行胰岛素泵治疗的整体护理论文_蔡婷, 朱玲通讯作者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江苏南京 210000)

【摘要】 目的:探讨胰岛素泵在治疗2型糖尿病(DM)患者的整体护理体会。方法:对两例使用胰岛素泵的住院患者进行置泵前、置泵时及置泵后的护理。结果:患者血糖控制理想,泵运转正常,局部皮肤无感染。结论:规范的护理措施,能保证胰岛素泵治疗的顺利进行,保障治疗效果和患者带泵安全,提高生活质量。

【关键词】糖尿病;胰岛素泵;整体护理

随着人类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变,糖尿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1]。2型糖尿病患者通常病程较长,血糖波动较大,慢性并发症较多。口服降糖药物或皮下注射胰岛素控制血糖不理想。胰岛素泵治疗即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continuous subcutaneous insulin infusion,CSII),模拟正常胰岛β细胞胰岛素分泌模式,持续输注基础量胰岛素和快速输注餐前追加剂量胰岛素,可保持体内胰岛素水平,提高血糖控制的稳定性,迅速控制高血糖,是目前2型糖尿病患者强化治疗的最佳手段[2]。我科在2015年05月对1例DM合并AA的患者和同年10月对1例老年DM合并AD的患者进行胰岛素泵治疗,疗效显著。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例DM合并AA的患者为女性,年龄49岁,予口服格华止及皮下注射诺和锐30血糖控制不佳,改用胰岛素泵控制血糖。另1例DM合并AD的患者为男性,年龄89岁,予口服拜糖平及皮下注射优泌林控制血糖不佳,改用胰岛素泵控制血糖。两位患者进行胰岛素泵治疗期间,血糖得到较好控制,未发生低血糖、针头脱落,穿刺部位感染和泵故障等现象。

2 护理

2.1 置泵前护理

2.1.1 规范培训

通过幻灯片及视频演示胰岛素泵的安装步骤、程序设置、故障排除等相关知识,配合操作示范、模拟练习,使病区每位护士知晓胰岛素泵的工作原理,熟练掌握胰岛素泵的操作方法,正确识别报警信息,及时排除泵的故障,保证泵的正常运转。根据胰岛素泵的操作程序制定标准胰岛素泵操作流程,张贴在病区,详细注明程序设定方法、具体的操作步骤及常见的报警处理等内容,便于随时查询。设计胰岛素泵使用护理记录单,规范记录格式,对于使用中的胰岛素泵做好交接班,班班交接并在胰岛素使用护理记录单上记录泵基础率、剩余量、皮肤情况。对新入科护士,指定高年资主管护师讲解胰岛素泵的相关知识,一对一地示范操作,考核合格后方可单独操作。

2.1.2 患者的准备

在治疗前护士主动向患者和其家属及照顾者讲解胰岛素泵的工作原理、治疗效果等,告知患者及家属带泵治疗仍需密切监测血糖。嘱其正确对待胰岛素泵报警,如有异常,及时通知医护人员处理。反复宣教,使其了解胰岛素泵的相关知识,消除心理顾虑,接受并配合胰岛素泵治疗。

2.2 置泵时护理

2.2.1 穿刺部位的选择

给予病人选择腹部,避开脐周5cm内区域、瘢痕处、皮带下方或其他容易被衣服摩擦诱发感染的部位,以不影响患者翻身活动的区域为宜。

2.2.2 调试胰岛素泵

将胰岛素提前2-6h置于室温下复温[3],用储药器抽取所需胰岛素,连接输注装置,排尽空气,设置胰岛素的基础量,检查、调试胰岛素泵。

2.2.3 穿刺方法

用75%酒精在输注部位由内向外局部消毒,自然待干后迅速垂直进针,用3M透明贴敷固定,查看贴膜是否粘牢,避免针头移动,防止套管滑出,之后即可开始运转胰岛素泵[4]。

2.3 置泵后护理

2.3.1 带泵期间的注意事项

护士详细向患者和其家属及照顾者宣教:穿刺处避免受压、潮湿;防止导管打折、针头脱出等;遵医嘱进餐前15分钟通知护士输注大剂量胰岛素;不可随意触碰胰岛素泵上的按钮,避免胰岛素泵的设置错误出现不良后果;告知其可能发生的低血糖症状及应急处理;穿刺部位不适、胰岛素泵报警时及时通知护士。避免针头脱出或刺穿小血管[5],活动前后检查针头及导管固定情况。

2.3.2 严密监测血糖

使用胰岛素泵开始3日内应严密监测血糖水平,每日监测血糖8次,分别于三餐前、三餐后、晚上22时、凌晨2时,尤其加强对患者夜间血糖水平的监测,预防“黎明现象”[6]黎明现象是指糖尿病患者在夜间血糖控制良好,且无低血糖的情况下,于黎明时分(约04:00至08:00)出现高血糖或胰岛素需求量增加的情况的发生[7],并将监测结果上报医师后根据具体情况分析和调整患者基础胰岛素剂量及追加剂量。

2.3.3 胰岛素泵的管理

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交接班时需检查泵的运行情况,观察是否有输注装置滴漏、针头阻塞、导管打折、储药器走空、电池量不足等,以便及时处理。医护人员必须掌握胰岛素泵的各种功能,识别报警信息,对各种报警做出正确的判断并处理,保证糖尿病患者安全带泵。

2.3.4 预防感染

置泵后每班交接班时检查穿刺部位皮肤,观察皮肤有无红肿、硬结、感染及贴膜过敏现象。每周更换1次输注部位,如输注部位红肿、出血、硬结或局部潮湿应及时更换输注部位,新输注部位与原输注部位间隔2-3cm以上[8]。胰岛素泵置管部位更换时间越快、局部皮肤并发症发生率越低[9]。在胰岛素泵固定皮肤处使用透明贴膜能与皮肤紧密粘贴,有效避免空气和水进入管道,且价格便宜,经济实用[10]。

2.3.5 带泵管理

指导患者和其家属及照顾者将泵放在安全稳妥处,可放在衣服口袋里,防止泵跌落损坏、管道打折而影响胰岛素的输出。胰岛素泵不可置于42℃以上或1℃以下的环境中。X线、CT或磁共振等放射性检查前护士取下泵,检查完后及时接上,时间不超过60分钟。防止泵受潮、损坏,防止静电报警。

3 结果

使用胰岛素泵对两例患者进行整体护理后,血糖水平均控制理想,见下表

备注:平均血糖值=所测血糖值的总和/测血糖的总次数

4 小结

从整体护理角度看来,使用胰岛素泵是目前治疗糖尿病的最佳手段[11],能迅速控制血糖,防治和延缓糖尿病的急性与慢性并发症,具有安全、快速、稳定的降糖作用。而针对胰岛素泵的护理也同样重要,良好的护理干预措施能为胰岛素泵获得最佳治疗效果保驾护航,同时降低治疗风险,提高患者预后[12]。胰岛素泵使用过程中,我们通过全面评估患者,实施系统的护理措施,有效地保证了胰岛素泵的治疗效果,从而促进了患者的舒适度,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护士应注意加强患者的血糖监测,及时调整胰岛素泵的基础量或停用胰岛素泵改用口服降糖药和胰岛素注射治疗。护理人员不仅要具有熟练的操作技巧和高度的责任心,而且要熟悉胰岛素泵工作原理及相关糖尿病知识,做好患者和其家属及照顾者的宣教。密切观察病情,及时发现病情变化,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保障胰岛素泵的治疗效果和患者带泵安全。

[1]孙静,黄玉艳,吴雷,等.糖尿病人群高血压的发病率及影响因素[J].中华高血压杂志,2013,21(7):654-658.

[2]罗立华,王菁,朱路明,等.胰岛素泵治疗2型糖尿病24例临床分析.华南国防医学杂志,2009,23(2):60.

[3] 翁跃霞. 老年糖尿病患者应用胰岛素泵的护理[J].中国临床护理,2011,

5(3):196-197.

[4]高巍.病区胰岛素泵规化管理[J].实用糖尿病杂志,2010,6(2):48.

[5]Donin AS,Nightingale CM,Owen CG,et a1.Regular breakfast consumption and type 2 diabetes risk markers in 9-to 10-year-old children in the child heart and health study in England(CHASE):a cross—sectional analysis[J].PLoS Med,2014,11(9):e1001703.

[6] Schmidt MI, Hadji- Georgopoulos A, Rendell M, et al. The dawn phenomenon, an early morning glucose rise:implications for diabetic intraday blood glucose variation[J].Diabetes Care, 1981,4(6):579-585.

[7] Carroll MF, Schade DS. The dawn phenomenon revisited:implications for diabetes therapy[J]. Endocr Pract, 2005, 11(1): 55-64.

[8]余娟. 胰岛素泵临床应用及护理进展[J]. 全科护理,2015,10(3):399-401.

[9]Knip M,Akerblom HK,Becker D,et a1.Hydrolyzed infant formula and early β-cell autoimmunity:a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J].JAMA,2014,311(22):2279—2287.

[10]Rossi M,Turati F,Lagiou P,et a1.Mediterranean diet and glycaemie load in relation to incidence of type 2 diabetes:results from the Greek cohort of the population-based European Prospective Investigation into Cancer and Nutrition (EPIC)[J].Diabetologia,2013,56(11):2405—2413.

[11]张先祥,阳皓,罗涌,等.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短期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后治疗方案的选择[J].重庆医学,2013,42(27):3214—3216.

[12]洛佩,吕肖峰,程千鹏,等.实时动态胰岛素泵对1型糖尿病患者血糖调节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4,17(1):53—60.

论文作者:蔡婷, 朱玲通讯作者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6年6月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8/7

标签:;  ;  ;  ;  ;  ;  ;  ;  

两例2型糖尿病患者行胰岛素泵治疗的整体护理论文_蔡婷, 朱玲通讯作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