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对策研究论文_黄鹏

企业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对策研究论文_黄鹏

中建路桥集团有限公司 福建龙岩 364000

摘要:应急管理是安全生产的最后一道防线,我国陆续颁布实施了一系列安全生产应急方面的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范,应急管理工作逐渐进入了制度化、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但企业在遵守法律法规要求,落实安全生产应急管理主体责任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不规范之处,有必要切实清楚法律法规要求,作到真正知法、守法。基于此,本文将着重分析探讨企业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对策,以期能为以后的实际工作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企业;安全生产;应急管理

1、企业安全生产管理问题

1.1、安全意识不强,责任落实不到位

有些企业只顾加紧生产,对员工利益不管不问,在生产过程中,不按照安全操作规程进行操作,严重违反了安全生产法规,看到市场商机,不顾自身技术条件与能力,为了尽快生产加工出对路产品,满足市场投放需要,在没有技术条件、安全保证的前提下强制生产,对安全工作不重视,存有侥幸心理,认为安全工作没必要,最终导致了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给企业造成损失,给员工带来伤亡。

1.2、生产安全两分开,组织架构不完善

事实上,在企业生产经营各项活动中,有的企业生产管理组织不健全,存在混乱不合理的现象,各项管理职责不明确、人员配置不合理,这种组织形式,往往会导致事故出现后相互推卸责任,阻碍生产持续发展;有的企业生产组织架构与安全组织架构各搞一套,没有形成协调机制,生产不问安全、安全不管生产,各个组织相互之间不配合、不协调,生产事故不断出现。

1.3、安全生产投入不足,缺乏安全生产保障

为了企业生产安全,我国出台了相关法律法规,对生产安全投入问题进行了阐述,规定了标准,对于保证企业安全生产条件有一定的促进与改善,对违反国家法律、法规,标准、规定的,严肃处理。企业发展过程中,设备更新换代较快,只有全面保证安全设施、安全防护用品、安全技术装备、器材仪器等投入,才能实现生产安全,安全投入不到位,安全就得不到保障。最常见的安全投入不到位主要表现在:未给员工购买工伤社会保险;劳保用品随意克扣、质量低劣;利用落后工艺设备进行生产;使用不符合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已经报废的设备器材;生产车间职业病危害因素超标等。

2、企业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措施

2.1、应急装备、物资

目前还没有按标准规范对应急救援物资配备作出规定的企业,应根据风险评估应急资源调查的结果,按照应急预案的规定,配备相应数量、种类的应急救援物资,专人管理,建立台账,定期维护保养,使其处于适用状态,确保事故发生时可立即投入使用。

2.2、应急预案的制定

第一,加强应急预案管理。严格规范应急预案分级属地监管和行业管理责任,着力增强应急预案的针对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实现政府和企业,以及行业领域间应急预案的有机衔接,确保应急预案专业、简明、标谁、实用。总结推广中石化集团天津分公司、神华集团神东公司应急预案优化工作经验。推动矿山、危险化学品和油气管网行业领域完成预案优化工作,实现重点岗位、重点人员应急处置卡全覆盖。第二,抓好应急预案落实。无论到了哪个层次和层面之上,应急管理最为核心的内容都在于落实和实施。这是企业安全生产营救管理的根本也是其最为核心的内容所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因此,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要大力推动应急预案向应急实践转化工作,认真落实应急预案所明确的指挥机构、责任分工、救援队伍、装备器材和应急物资储备等措施,建立应急预案定期培训制度,并及时根据应急救援工作需要修订和完善应急预案。推动将应急预案工作纳入中央企业安全生产业绩考核范围。举办应急预案培训班,提高应急预案管理人员业务能力。

2.4、加强人员应急培训

在实际工作中,很多企业在应急培训方面存在随意性,有的未覆盖全员,有的未针对应急预案、应急知识、自救互救和避险逃生技能进行培训,有的每年应急培训学时不一,有的没有应急培训的时间、内容、参加人员以及考核结果等情况的档案,也没有从业人员和考核人员签名。企业应当在制订年度安全生产培训计划和方案时,明确应急培训学时(笔者建议非高危生产经营单位从业人员,每年安全生产再培训不少于8学时,其中事故应急预案、事故应急知识、自救互救、避险逃生等应急培训不少于4学时),并按计划和方案开展全员应急培训和考核,如实记录,考核不合格,不得上岗作业。

2.5、建立合理的应急机制

我们必须根据企业的规模、管理体制、生产及其事故的特点,来确定本单位应急管理的层次、应急指挥体系、预警和响应的级别、预案体系等,要求各层级职责明确,体系清楚,运行顺畅。在响应级别升级时,接口要紧密,要明确升级的条件、联系方式,要与上级预案衔接。由此可见,预案应该针对各类事故的征兆、紧急处置技术以及逃生技巧等,编制各岗位的应急指南,应该将岗位应急指南与岗位安全规程结合,并加强应急处置技能的培训。

2.6、应用实例分析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各类建设工程得到了进一步建设发展。而由于施工过程中各种因素的影响,导致安全事故频发,建筑施工企业的安全问题受到人们的持续关注,相应的建筑企业的事故安全应急管理办法也应运而生。

应急预案是应急管理工作的主线,建设企业要正确评估本单位危险源,客观分析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事故危害程度和影响范围,及可能产生的次生、衍生事故,根据有关法律、法规、标准,以及自身生产工艺、作业条件、设备状况、产品品种、人员、技术、外部环境等实际情况,制定适合企业实际的现场处置方案、专项预案和综合预案,预案内容要简明、管用、注重实效,要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其次,建设企业突发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应对时间的紧迫性,以及危害的严重性决定了突发事件一旦形成,就会迅速蔓延,急剧扩大事态,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各企业要加大对应急投入力度,使人力、物力、财力等生产要素适应应急管理工作的要求,加强防护用品、救援装备、救援器材的物资储备,做到数量充足、品种齐全、质量可靠,在应急状态下第一时间快速做出响应,进行物资的筹集、配置与调度,最快捷地向突发事件事发地供应物资,抓住黄金救援时间,最大可能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总而言之,随着我国企业水平的不断提升,企业的安全生产也成为了重要的问题。为了可以保证企业的安全生产,就要不断完善相关的应急管理措施,确保企业的安全生产使用,最大程度的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保证建设工程的质量安全。

参考文献

[1]杜泽文.企业安全生产应急能力量化及其管理对策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3.

[2]王影.我国工业企业安全生产事故应急管理体系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8.

[3]孙晶.企业安全生产应急管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2:15-19.

[4]王红汉,罗育斌,刘峰,李敬,刘召平,朱春梅.生产企业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工业安全与环保,2009,09:53-55.

论文作者:黄鹏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9

标签:;  ;  ;  ;  ;  ;  ;  ;  

企业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对策研究论文_黄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