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本科)课程设置研究论文_熊冰,陈姗

我国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本科)课程设置研究论文_熊冰,陈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 体育学院 湖北 武汉 430200

摘 要: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数理统计法和逻辑分析法对部分高校开设民族传统体育(本科)专业课程设置情况进行研究。认为目前该专业课程体系完备、门类齐全,专业课、选修课内容百花齐放。同时,存在课程设置专业特色不够突出;课程设置灵活性有余,规范性不够;公共课设置没有及时与社会需求保持同步和师资力量专业性还需加强等问题。提出了加强顶层设计;课程的内容设置以市场需求为核心;注重专业理论知识转化为社会实践能力等三方面建议。

Abstract: through the literature material law, questionnaire investigation, expert interview method, mathematical statistics and logic analysis to some university courses in national traditional sports (undergraduate) professional Settings. Think now the professional course system is complete, complete category, professional course, elective course content flowers. At the same time, the professional curriculum features prominent; The curriculum flexibility, normative enough; Common Settings for failing to keep synchronization with social needs and teachers still need to strengthen the professional issues. Put forward to strengthen the top-level design; The content of the course set up with market demand as the core; Pay attention to the professional theoretical knowledge into social practice ability three aspects, such as advice.

关键词:体育;传统;课程;设置

Keywords: physical;traditional;curriculum;set

湖北省级级教学研究项目《“全民健身”视角下地方本科院校武术专业学生综合能力提高的研究与实践》,编号X2015029

民族传统体育(本科)专业自1999年设立以来,已经走过17个年头。相关高校持续不断地培养了一大批基本合格的民族传统体育工作者,为传承我国传统体育、弘扬民族文化作出了积极贡献。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外部环境变迁,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内涵、外延,以及发展规模都在不断扩大。[1] 相比之下,现有的专业课程设置未能及时调整[2],导致就业形势严峻等问题相继出现,如不引起高度重视并及时进行调整,将会对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健康发展产生严重制约,不利于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

1.研究必要性和目的

1.1 研究的必要性

民族传统体育(本科)专业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愈加凸显,并亟待解决。现有的科研虽然很早就指出该问题的存在[3],但大多成果集中出现在2010年以前。进行本研究,一方面是科研对教学实践的指导需要与时俱进;另一方面是对学生就业难问题提出相对合理化建议已是刻不容缓。

1.2 研究目的

本研究拟在科学化设置专业课程方面提出有益思考,为相关决策部门进一步优化课程设置提供参考依据。

2. 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2.1 研究对象

部分高校开设民族传统体育(本科)专业课程设置情况。

2.2 研究方法

2.2.1文献资料法

通过中国期刊网检索查阅2001年到2016年有关我国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和有关可持续发展的研究论文153篇。通过对北京体育大学、上海体育学院、武汉体育学院、成都体育学院、西安体育学院、沈阳体育学院、广州体育学院等院校民族传统体育(本科)专业培养计划进行研究分析。

2.2.2问卷调查法

通过向武汉体育学院、上海体育学院的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教师和在读高年级研究生进行预调查和正式调查等两轮问卷调查,收集需要的信息。正式调查发放问卷50份,回收31份,了解实际从事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教学的一线工作者对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发展的认识、看法。将两次调查结果进行比较,运用皮尔逊积差相关公式进行计算,r=0.87251,问卷结果具有较高的信效度。

2.2.3专家访谈法

通过参加武汉市体科所组织的市级体育课题研讨会,同与会专家进行交流,并将他们的意见分类汇总。

2.2.4数理统计法

主要运用Excel统计软件对所调查收集到的资料、数据进行统计处理,制作数据透视表对数据所反映的问题进行深层次分析。将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发展程度作为因变量,将问卷调查中收集到的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学生就业流向等作为自变量,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方程,计算相关系数。

2.2.5逻辑分析法

整理数据统计的结果,并进行逻辑归纳,分析影响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本科)专业可持续发展的深层原因,并总结实现本专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研究结论

3.1 部分院校民族传统体育(本科)专业课程设置现状

根据研究结果,可以对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本科)专业课程设置现状做如下描述。

3.1.1 课程体系完备,门类齐全

从部分院校民族传统体育(本科)专业培养计划看,在课程设置的门类上,基本相近,均已形成由必修课(包括公共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和选修课组成课程体系[4]。其中,必修课中的公共课通常是指教学大纲中规定的英语、政治理论、大学语文、计算机等;专业基础课是指体育专业的基础课程,如田径等;专业课是指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课程,如武术等。差别在于各院校对于必修课和选修课的学时分配有差异。以必修课中的专业课为例,北京体育大学为2748学时、160学分;上海体育学院为3258学时、162学分;武汉体育学院为2788学时、130学分。

3.1.2 专业课、选修课内容百花齐放

被研究的各院校均将武术列为必修课中的专业课。在此基础上,各院校结合实际开设了格局特色的专业课、选修课。如北京体育大学开设了舞龙舞狮、养生等;上海体育学院开设了传统养生等;成都体育学院开设了公文写作、社交礼仪等;西安体育学院开设了音乐鉴赏、汽车驾驶等;沈阳体育学院开设了冰壶、中外音乐史、高山滑雪等;集美大学体育学院开设了自然科学、体育艺术等;西北师范大学开设了武打设计、艺术表演等。呈现出别具特色、百花齐放的态势。

3.2 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本科)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

根据研究结果,可以对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本科)专业课程存在的问题做如下描述。

3.2.1 课程设置专业特色不够突出

主要表现为对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本科)培养目标不明确,导致在课程设置上与体育教育、社会体育等专业重复,本专业特点还不够突出、鲜明。如受研究的各高校均在专业课中设置田径、篮球、排球和足球等课程,在教学实施过程中,与其他体育专业并未区别对待;各高校均设置了武术专业,但民族传统体育的内涵绝不仅是局限于武术,舞龙舞狮等其他特色课程开设不多、学时不够。

3.2.2 课程设置灵活性有余,规范性不够

目前没有一个相对权威的专业课程设置标准或建议,各高校因地制宜,自主开设相关课程,在各具特色的同时,专业性、规范性不够。尤其是理论课程的选择,移植相关学科课程较多,其课程内容有相关学科重新组合的痕迹。如,被列为主干课程的“中国传统文化概论”、“民族体育概论”、“中国武术史”等内容上有交叉。学科课程强调各自系统性,忽视与相关课程的呼应,专业体系构建整体性、系统性不强,致使某些授课内容重复。[5]

3.2.3公共课设置没有及时与社会需求保持同步

科学合理设置公共课可以拓宽学生知识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6] 但从研究结果看,存在内容陈旧、说教内容多、理论联系实践内容少等问题。如大学公共课程是统一的政治理论、外语和计算机等,不仅规定开课科目,而且对于学时、学分都有严格而具体的统一规定。[7] 从教学大纲落实的角度看,目前的公共课程设置没有问题。但从教学实践活动和社会需求契合的角度看,目前公共课程在内容选择、课程数量、所占学时、涉及学分等要素上,均相对死板。同时,缺少社会实践类课程。

3.2.4师资力量专业性还需加强

专业课程的设置基本上是以武术课程为主体,各校根据自己的办学特色和条件进行课程设置。民间传统体育的课程偏少,民族民间体育课程体系尚未形成。专业师资力量不足,是影响课程设置科学化的主要因素,民族传统体育(本科)专业的教师大多是武术专业毕业,传统体育养生、民族民间体育专业的教师缺乏,有相当一部分的传统体育养生、民族民间体育教师是武术专业转行。

4. 课程设置调整建议

针对课程设置的现状和存在的不足,建议从以下方面着手进行调整,力争实现优化课程设置、提高学生能力、改善就业状况等目标。

4.1 加强顶层设计

通过定期召开学科高端年会等方式,进一步加强各专业院校和专家间的交流沟通。在求同存异、取长补短、结合实际的基础上,对民族传统体育(本科)专业的内涵进行进一步的明确、界定。由学科专家牵头,在达成共识的基础上,制定共性的教学大纲,供各院校参考,提高教学活动的科学性、规范性。

4.2课程的内容设置以市场需求为核心

教学活动是形成学生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合理的课程设置有利于学生形成符合市场需求的核心竞争力,而不合理的课程设置则难以形成取得市场共鸣的核心竞争力。学校要时刻关注社会的需求变化,尽快调整课程的设置,做到与社会需求接轨。在课程设置上,根据社会需要开设新型热门项目。对于新兴项目,如本校师资力量不足,可以通过向社会购买服务的方式解决。

4.3注重专业理论知识转化为社会实践能力

在民族传统体育(本科)专业课程体系中,许多课程内容都是应用性较强的理论知识,这些课程都分布在各个学期的教学计划中,在相关专业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如何将这些知识转化为社会实践能力不仅是课程教学目标的要求,也一直是学生乃至教育界普遍关注的重点问题。可以通过实战模拟的方式切实提升学生社会综合竞争力。所谓实战模拟,就是在完成某一个应用性较强的知识单元教学后,利用一定教学时间,由教师根据知识性质和教学目标,结合社会现实要求设置的实战情景,学生在实战情景中扮演不同的社会角色进行知识的运用与创新的过程。这种教学组织方式通常是和社会现实紧密结合的,趣味性强,可以很有效地启发学生的思维。

参考文献:

[1] 胡小明等.论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的现代化 [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2003 ( 4 )

[2] 曹琼瑜等.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课程设置研究 [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2003 ( 3 )

[3] 张正民. 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课程设置的反思 [J]. 搏击·武术科学, 2003 ( 2 )

[4] 高楚兰. 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研究 [J].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2005 ( 5 )

[5] 陈 青.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属性论 [J].体育文化导刊, 2002( 2 )

[6] 李旺华等.对体育院校新设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思考 [J]. 体育学刊, 2001 ( 5 )

[7] 苏学良等.论民族传统体育及其专业设置 [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2001 ( 3 )

作者简介 第一作者 熊冰(1984-)女,湖北武汉,讲师,研究方向:体育教育训练学

第二作者 陈姗 (1981-) 女,湖北武汉,讲师,研究方向:体育教育训练学

论文作者:熊冰,陈姗

论文发表刊物:《文化研究》2016年5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6/9/19

标签:;  ;  ;  ;  ;  ;  ;  ;  

我国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本科)课程设置研究论文_熊冰,陈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