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生活学好数学 运用数学服务生活论文_刘红

走进生活学好数学 运用数学服务生活论文_刘红

辽宁省朝阳县六家子镇中心小学 122000

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开始变得更自由、更灵活,学生也始终在愉快的状态下积极地学习,这的确是我们数学教学改革的一个可喜变化。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曾说:“就数学本身来说,是壮丽多彩、千姿百态、引人人胜的……”入迷才能叩开思维的大门,智力和能力才能得到发展。新《数学课程标准》更多地强调学生用数学的眼光从生活中捕捉数学问题、探索数学规律,以及主动运用数学知识分析生活现象、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教学中,教师应注重从学生的生活中抽象数学问题,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挖掘学生感兴趣的生活素材,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展现给学生。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合理重组教材,让教学内容走进生活、贴近生活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要求“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真正体现“人人学有用的数学”的基本理念。遵循这一理念,保证科学性的前提下合理改组教材,体现教学内容的生活性。一如在教学“减法的一些简便算法”时,我对书本上的例题进行了改组,没有直接呈现题目,而是创设了学生喜闻乐见的问题情境:星期天,晶晶和妈妈去超市购物,看中了一个单价32元的玩具,一件单价68元的衣眼,开好发票后到收银台付款,妈妈带了340元钱。她会怎么付钱?还剩多少钱?怎样解答?这里,教师赋枯燥的数字以“生命”,使学生跃跃欲试,同时也让学生真正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生活中间”。

二、创设生活化的数学情境

课堂教学中创设生活情境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环节。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关键是教师是否善于结合课堂教学内容捕捉“生活现象”,为课堂教学服务。寓生活化于情境之中的数学教学,是将学生熟悉的事例引入课堂,把数学问题改变为一个个生活场景、一幅幅生活画面,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展现给学生,让学生看到了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打开了数学与生活的屏障,激发了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并且高效地完成了教学任务。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比如在教学“列方程解应用题”时,利用“电费缴费单”让学生研究这样的问题:小红家10月份的电费共计74元,按规定,用电量小于等于50度时,电价为0. 427元/度;用电量大于50度后,电价为0. 237元/度。请问:你知道小红家用了多少度电吗?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就很容易地理解多减去的还要加上这一法则,进而提升到理论上的简便运算。用学生身边的事情呈现教学的内容,既增加了数学的趣味性和现实性,使学生不再感到枯燥乏味,又增强了教学的实效性。

三、探究生活中的数学

1.用数学的眼光看待生活。教材中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数学问题很多,但生活化的课堂教学不能拘泥于课本,教师要在充分学习、利用、挖掘教材资源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探索数学规律,深化数学知识。比如在教学“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时,可以在课前布置如“找一找哪些物品上有‘百分数’,想一想表示什意思?”这样的调查任务。学生一方面通过预习了解了百分数的表现形式和意义,另一方面,我们知道生活中有很多地方用到百分数,在我们的生活中,百分数无处不在。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看待生活,弥补学生抽象能力的不足,引发学生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拉近了教材与生活的距离。

2.引入数学日记。由于课堂教学受到教学时间的限制及部分学生内向个性的影响,并非所有学生都能将教师所授知识全部接收、消化,所以,我提倡学生写数学日记,并将其作为课外作业的一部分。数学日记不分形式与内容,可以反思当天所学的知识,用自己的话,写出自己理解和质疑;可以收集数学资料,测量各种数据并计算,如测量得出一个自行车轮的直径;可以记录日常的与数学有关的生活,如早上几点上学,中午几点到家。即使日记质量不是很高,但重要的是通过学生一篇篇的数学日记,找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有利于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这样也促使学生主动地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生活,寻找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让学生通过如此切身的感受体会到学数学的价值所在,更是培养学生探索意识和应用的最佳途径。

四、运用数学服务生活,体现数学的应用价值

生活化的数学只有在应用于生活时,才能焕发出数学的生机和活力。创建课堂教学生活化,不仅仅体现在课堂之中,还应走出课堂,积极创造条件密切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生活”与“数学”才得以和谐统一,让数学课真正体现“生活问题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比如在“比例尺”的教学之后,可让学生根据比例尺的意义解释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为什么我们一眼就能认出像片上的人是谁?”,“是什么方法可以把我们祖同面积画在任意大小的一张纸上”;学习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枳后,让学生回家计算房间地面面积、计算铺地板砖的数量及购买钱数等。使抽象的数学运算得到生活经验支持,让学生对数学的抽象思维找到具体形象的生活依托,在脑海中形成清晰的思考流程,实现了“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既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预算能力、社会能力,又很有效地巩固了所学的数学知识。生活离不开数学,用学到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是学习数学的真正意义。

总之,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教师在数学教学中积极地创造条件,充分挖掘生活中的数学,为学生创设生动有趣的生活问题情景来帮助学生学习,鼓励学生善于去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养成运用科学的态度观察和分析周围的事物,并学会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在实际生活中尝试到学习数学的乐趣。更重要的是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中的联系,即数学来自生活实际,数学又应用于生活,服务于生活。

论文作者:刘红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2018年8月总第15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22

标签:;  ;  ;  ;  ;  ;  ;  ;  

走进生活学好数学 运用数学服务生活论文_刘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