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维修关键绩效指标的选用论文_庄炎

摘 要:本论文介绍了设备维修绩效指标的选用和相应的值设定原则,旨在找到适合的指标,通过指标来衡量设备的运行,找到缺陷不足,不断改进,最终实现提高设备可靠性的目的。

关键词:维修费,设备可用度;计划按时完成率;抢修成本;预防性维修比例;造粒机组故障次数;仪表故障率;改进措施;设备可靠性

1.前言

随着国家的不断发展,设备管理方面逐步完善,对于设备可靠性和管理水平的提升需要有一些可以量化的方法,并随着实际条件的变化不断适应和修订。企业使用过的指标会有多个,并会随着时间的迁移保留或替换,有的会对计算方法进行修正。其目的都是让指标能更好的展示设备运行状态和管理水平,通过指标发现问题,制定纠正措施,以达到设备可靠性和管理水平提升的目的。

2.国际石化企业通常选用的指标

2.1 归口管理费用控制

企业通常会将经济指标放在第一位,检维修费和润滑油费的使用是设备绩效管理的重要经济指标,我们要求不超年度预算,同时季度浮动在±5%。检维修费的控制主要取决于维修策略的实施程度和设备故障程度,即由技术指标支持。还有其他外部因素,如人工成本、备件价格浮动。检维修费在年度预算中会分解到各个成本中心,由计划工程师控制,对做检修计划的估算成本到实际结算成本过程跟踪管控,优化检修计划,合理安排检修周期、人工和机具的调配,实现使用有限检修费,保证装置可靠性的目标。

2.2 备品备件库存

实施维修成本战略管理,做好备件库存优化十分重要。合理适当的备件库存,又是生产流畅运行的保障。我们既不希望占用过多的流动资金,又不希望备件短缺,影响设备的及时修复。备品备件库存这个指标考量的主要有两点,一是检修计划准确,高效使用提报的备件,不造成新增积压,需要计划工程师尽可能地准确掌握设备故障情况;二是对于往年积压的物资要尽可能的利用,不重复提报。第二点的控制需要和商务管理部物资计划专业做好配合,避免同物不同码,这样才能不断消耗库存。而对于不再应用的物资,每年应做一次清理,办理报废或寻找其他途径消耗。

人们往往关注直观的库存金额,实际上库存结构才是至为重要的,库存中都是可用的东西,数量都是合理的,才是我们该重视并开展的工作,即储备策略。

2.2设备可用度

设备可用度是近年来一直沿用至今的技术指标,是设备可靠性的综合体现,其定义为:装置可用度是指整个装置实际工作时间与总可用时间之比,为时间的比值。公式为:

总可用时间取所有套装置年度1月1日-12月31日的小时数,如果有大修,需要将大修时间减掉;停机时间取因设备原因导致的装置停车检修时间。

2.3 抢修成本比例

抢修成本比例是抢修项目估算费用占所有检修项目估算费用的百分比。公式为:

抢修项目的范围是发生在已下达的月度检修计划之外的检修,一般为较紧急的故障处理或者审计、政府检查要求立即整改的项目。其考量的是检修计划性和设备维修可控性,为年度指标。通过每周对指标的计算,会发现一些装置的抢修情况,各设备专业经理会对持续出现的问题进行关注,对较显著的问题采取措施。

2.4预防性维修比例

预防性维修(PM)比例反映的是按照维修策略制定的检修工单费用占所有检修工单的总费用的比重,公式为:

 

预防性维修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基于维护策略,我们目前按工单的作业类型录入进行提取,包含:TBM(基于时间的维护),CBM(基于状态的维护),UBM(基于使用的维护),FFO(非强制性的失效检查),FFM(强制性的失效检查)。预防性维修是近年来国际设备管理维修趋势,维修模式的发展是从最早的故障纠正维修、到预知性维修,到如今发展为更先进的预防性维修,避免了设备严重故障产生大额的维修费,或者导致次生的严重的故障后果。

2.5计划按时完成率

计划按时完成率反映的是检修项目计划的准确性以及执行情况,是指在计划时间内已经完成的检修项目数量与该时间内计划完成的检修项目数量之比。公式为:

通过每周对指标的计算,计划工程师分析未按时完成项目存在的原因,通过近年的分析,未按时完工的原因主要有物资未按时到货、装置工艺安排调整工况不具备、检修承包商施工安排问题等,通常由检维修专业负责组织责任部门、人员,提出整改建议或优化措施,以实现检修计划有序进行,设备工程师分配好现场施工,检修承包商合理调配施工, 装置做好施工配合,减少不断调整计划产生的工作量和施工风险。此项为年度指标,有时月度会有不达标现象,通常会在采取改进措施和第三方沟通后得到一些改善,近年均达标。需要关注的字段为“基本完成日期”和“实际完工日期”,尤其是“实际完工日期”,要按照现场实际施工日期填写,这样才能有效反映出现场状态。

2.6 其他指标

除了固定使用的指标外,企业还会增加一些指标。一是管理者认为应观察的,如“仪表故障率”、“造粒机组故障次数”, 二是年度重要关注工作完成情况,如“大修组织工作行动计划按时完成率”、“生产准备完成情况” “VOC密封点的泄漏率”。另外,动设备、静设备、电气、仪表等专业一般会设定相应的专业指标,反映日常管理输出,每月进行监控,以保证整体绩效指标的完成。

3.指标的选用和演变

指标的选用往往应遵循长板效应、短板效应、疏板效应和寻短策略[1]。

最初企业往往会参考国内石化行业传统的指标,如设备可用度、设备完好率、年计划完成率、MTBF、返工率、紧急比例、紧迫比例。也会参考过其使用的数据提取字段范围,选择更适宜的数据范围和公式。比如,年计划按时完成率,有的企业会发现他们会不止于关注年度计划的整体完成情况,更希望分解到每个月、每天。又比如按照他们的指标定义和数据提取范围,在统计设备完好率、MTBF、紧急比例、紧迫比例时,由于ERP系统差异、工单标准化的推广不完善、管理要求和定义的不同,提取的数据结果往往无法完全反映现场情况,故有的指标会不予使用;抢修成本比例、预防性维修比例,采用工时提取,但有的企业工时录入缺失,后期虽然要求大家在验收工单时录入工时,但往往不准确,这是由于结算模式的差异造成的,国外往往使用工时作为结算依据,而国内会使用定额,或者根据合同确定的单价、总价,工时的录入就显得不那么重要。这就需要大家消化指标意义,分析差异,经过反复测试计算,确定使用哪个字段作为数据提取对象。这样保留了指标,又能相对准确的反映了现场情况。

4.指标值设定

 每年在设定下一年度的指标目标值时,我们的原则通常是根据指标历史值取第二高,或者不低于本年度计划指标,有时也会根据实际情况微调。

5.结论

做好绩效指标管理,形成好的评价体系,有益于设备管理工作不断提高。开展指标管理的同时, 完善SAP系统,推动维修策略工作的开展。同时,我们应看到:一、眼光要具有分辨指标表象,管理指标的能力:一个指标最优,并不代表总体最优;某个最差的指标可能是主导指标,会制约总体和各相关指标;指标之间应相互呼应,互相制约;不断寻找最差指标,这个指标提升了,再寻找第二个。二、系统的数据填写应准确反映现场,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的管理环境。

参考文献

[1] 设备管理新思维新模式/李葆文编著. -3版.-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7

论文作者:庄炎

论文发表刊物:《科学与技术》2019年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1/15

标签:;  ;  ;  ;  ;  ;  ;  ;  

设备维修关键绩效指标的选用论文_庄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