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届国家金融学院学科建设与理论研究综述_内部控制论文

第八届国家金融学院学科建设与理论研究综述_内部控制论文

第八届全国财务学科建设与理论研究会综述,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学科建设论文,研究会论文,理论论文,财务论文,第八届全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第八届全国财务学科建设与理论研究会不久前在张家界举行。本次会议由湖南省中青年财务成本研究会、湖南大学会计学院主办,华菱管线股份有限公司提供赞助。参会代表达200余名,分别来自国内近50所大学、研究所、政府部门、企业界及新闻媒体。会议共收到论文200余篇,其中24篇被安排在大会或小组发言交流,内容涉及财务学科发展与财务教育,公司治理与财务治理,财务管理与财务策划,内部控制与独立审计,会计准则与会计信息披露,风险成本管理等方面。与会代表就上述问题进行了深入、热烈的讨论,对推动财务学科建设与学术交流发挥了积极作用。

一、大会主题学术报告

西南财经大学郭复初教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郭道扬教授、上海财经大学王松年教授、东北财经大学谷祺教授作了大会主题发言。西南财经大学林万祥教授和湖南大学王善平教授作了大会学术报告。

郭复初教授在题为“WTO与公司高层次主管人员财务策划”的报告中指出,中国加入WTO后,我国公司的理财环境将发生重大变化:理财范围迅速扩大,财务风险急剧增加,理财方法更为复杂,财务信用要求提高。公司高层次主管人员搞好财务策划,提高驾驭公司经济发展的能力,是应对入世挑战的切入点。为此,要从五个方面进行财务策划:1.财务管理目标策划。他主张按资本投入产出的原理用总资本利润率作为财务管理目标,并按计划期公司主观要求资本利润率与公司客观可能实现资本利润率加以对比与综合平衡来确定总资本利润率。2.财务战略选择的策划。财务的选择和实施是财务管理目标得以实现的前提和保障。公司高层主管人员在选择财务战略时,不仅要考虑财务战略类型,而且要考虑财务战略转换时机。而在进行战略类型选择时,要注意两个方面:①按国内与国际宏观经济周期选择财务战略,即公司的主导市场要与国内与国际的宏观经济周期相对应;②按公司主导产品服务的生命周期选择财务战略,即根据公司主导产品的生命周期(产生、高峰、消亡),依次选择稳定型、扩张型、紧缩型财务战略。3.财务风险控制的策划。公司财务战略的实施与财务管理目标的实现,有赖于国内与国际财务风险控制的成功。公司高层主管人员对财务风险控制的策划应重点抓好财务风险的评估、利用、对抗与转移四大环节。4.理财方法运用的策划。入世后,公司高层主管人员要注意掌握国际税收筹划、人力资本估价和网络财务管理的新方法。其中,对人力资本的估价应运用重置成本法,但又不能照搬对物力资产估价的因素进行评估,而应计算“人才目前进行生命维持与知识维持和发展所需的总费用,即生存资料、享受资料、发展资料的总价值(不仅指人才本身,还应包括他的家庭供养人员的费用)”。5.财务管理制度的设计。搞好财务管理制度设计是进行上述四个方面财务策划的制度保证。公司高层主管人员进行财务管理制度设计,主要抓住财务管理体制类型选择、具体财务管理规章制订与财务管理制度修订和更新几大环节,同时要特别注意与WTO的有关规定和国际惯例相衔接。

郭道扬教授在题为“论两大法系的会计法律制度”的报告中,以两大法系的代表国家为主,通过比较分析研究了大陆法系与英美法系会计法律制度体系建立的历史进程及其运作的基本规律。两大法系会计法律制度体系建立的法律基础是财产立法模式的确立和稳固。大陆法系或民法法系是在罗马法基础上形成与发展起来的,以法国和德国为代表。法国的《人权宣言》中明确强调“财产权是不可侵犯的神圣的权利”,这是对财产所有权的根本性保障。法国的《民法典》与《商法典》在立法内容中系统地体现了宪法中“权利法案”精神,尤其是《商法典》体系中的《商事公司法》,通过多次修订,使会计、审计方面的规范趋于具体化、系统化。由1947年9月正式颁布到1998年全面修订的“统一会计方案”,将法国对公司会计制度的改革推向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德国的会计法律制度体系也在德国宪法和《民法典》、《商法典》中得到体现。德国还是最早提出统一会计制度的国家。总体来讲,在大陆法系中,法国法注重简明扼要,其务实性颇强;德国法则注重各类法律之间的关联性,以求在法律体系构建中形成一种十分明确的逻辑关系。英美法系或普通法系起始于英国,美国独立战争后最终接受了英国的普通法,形成了英美一致、相互关联的立法格局。英美法系的会计法律制度的主体结构是由宪法与公司法、破产法形成的。英美法系在会计准则与审计准则建立、执行及其发展方面的改革创新具有世界性的意义和影响。其中美国处于开创性地位。最后他提出建立会计法律制度体系几个值得我们关注的基本问题:①制度体系建立并非一个纯粹孤立起来的会计职业或专业本身所考察和设计的问题;②维护所有者权益问题是会计法律制度的出发点;③必须处理好国家所有者权益与公司所有者权益之间的关系;④注意协调各层次法制之间的内容;⑤明确会计、审计制度的地位,并统一会计、审计制度模式;⑥注意制定机制与执行机制的统一;⑦正确认识全球发展趋势。

王松年教授在题为“21世纪经济环境的变化——会计面临新的挑战”的报告中,全面介绍了国际财务报告解释委员会颁布的新的会计准则,并论述了怎样加以运用并改进现有会计准则,使国家会计准则国际化、协调化。

谷祺教授作了题为“财务灵活性”的报告。他认为财务灵活性是指公司动用闲置资金和剩余举债能力,以应对可能发生或无法预见的紧急情况,以及把握未来投资机会的能力;是公司融资对内对外环境的反应能力、适应程度及调整的余地。保持适度的财务灵活性,是灵活应对资本市场变动的必要条件,是合理获取财务杠杆收益的前提,是即时调整融资规模、融资结构的基础。通过分析财务危机成本,考察公司经营性现金流量与债务支付现金流量的相对比率,他得出五个与实际证据相符,且具有启示意义的推论:①经营性现金流量波动较大的公司,要比现金流量稳定的公司需要保持更强的财务灵活性;②若公司在进行债务规划时,可以使得用于债务支付的现金流出量与经营性现金净流量同步变动,则不仅降低了财务危机的发生概率,而且提高了举债能力,增强了财务灵活性;③生产的产品与提供的服务要求具有长期售后服务和支持的公司,与产品和服务不具有此种特点的公司相比,应保持更强的财务灵活性;④当公司的资产(如品牌等无形资产)不易细分及出售时,其发生财务危机的概率就比较高,应调低其负债率;⑤产品市场竞争过程中必然出现价格战或营销战,利润和经营现金净流量随之下降,财务杠杆高的公司容易最先陷入危机。另外,报告还就代理成本与财务灵活性的关系问题,提出了两点推断:①对于投资不易被监督、发展方向难以预测的公司,其代理成本是显著的。为此应保持较低负债率,以提高财务灵活性。②对于资金需求具有非预期性与突发性的公司而言,更应当考虑储备未利用的举债能力,通过保留没有约束的选择权而使公司财务上具有灵活性。

西南财经大学林万祥教授就“风险成本管理的研究领域”作了学术发言。他认为风险成本管理是对风险成本的发生和形成进行过程管理的程序、方法和再造,是现代风险管理与成本管理相结合而形成的一个新的管理领域。

湖南大学王善平教授在题为“私人财产、创新能力与会计师事务所合伙人制度安排”的报告中指出,要提高独立审计公信力,首要因素之一就是要让事务所实施无限合伙制,让合伙人承担最终审计风险。为此,必须让德高、足资、多才的CPA成为合伙人,拥有剩余索取权和最终控制权;让合伙人中的佼佼者成为董事,使其拥有重要(非重大)问题的决策权。

二、关于财务学科建设问题

财务学科建设问题一直是财务界比较关注的问题,也是本次会议探讨的主题之一。对于财务与会计学科分合问题,与会代表一致赞同财务与会计课程应该分设,因为财务管理与会计在业务内容、工作方法、地位作用等方面都有所区别,各有其特殊性。财务管理侧重于研究资金的组织、计划和调节,其内容包括筹资、投资与收益分配;财务会计侧重于研究资金的反映、核算与监督,其内容包括确认、记录、计量与报告。但是在高校教学培养,尤其是研究生课程设置中,存在分歧。有的学者认为,研究生课程设置应该区分财务与会计方向,因为会计与财务是两个不同的研究领域,倘若研究财务的又来研究会计,不能突出研究生的培养重点,造成两个领域都研究不好。有的学者则认为,财务与会计本来是相互关联的,财务必须依赖于会计提供的信息资料,如财务报表分析等。因此,财务方向的研究生不能没有会计基础。为了实现二者的均衡,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工商大学等大学与会代表都谈了自己的培养思路,他们认为在研究生入学考试中,不论财务还是会计方向,都要考试财务与会计两门学科,这样既弥补了财务与会计分设的缺陷,也便于跨专业、跨学科考试的学生全面接受一些财务、会计知识。

三、关于公司治理、财务治理、财务管理的关系问题

公司治理与财务治理问题是当前理论研究的热点问题,也是本次会议代表较为关注的议题,代表们主要对公司治理、财务治理、财务管理三者的关系发表了意见。

1.公司治理与财务治理

公司治理,是指以股东为核心的相关利益者之间的相互制衡。其核心是建立一套有效的公司治理机制以协调公司与所有相关利益者之间的利益关系,从而达到保证公司科学决策、有效经营、提高公司经营绩效及其核心竞争力、维护公司各方利益的目的。公司治理的内容包括:公司发展战略,公司人力资源管理,财务制度设计,薪酬与激励制度以及一切与公司高层控制有关的制度设计与执行。

对公司财务治理结构的定义,与会代表有着不同的意见。有的认为财务治理结构是一种契约制度,它通过一定的财务手段,合理配置剩余索取权和控制权,以形成科学的自我表现约束机制和相互制衡机制,目的是协调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利益和权责关系;有的认为财务治理结构是一组规范所有者、经营者的财务权力、财务责任和财务利益的制度安排;还有的学者认为,财务治理结构是以财、会、审分离为基础,完善总会计师制度为保证,通过增设财务委员会,理顺上下级财务部门关系的一种制度安排。尽管对财务治理结构的概念表述有着不同的意见,但是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认为公司的财务治理结构是一组联系各相关利益主体的正式和非正式关系的制度安排和结构关系网络,其根本目的在于试图通过这种制度安排,以达到相关利益主体之间的权力、责任和利益的相互制衡,实现效率和公平的合理统一。

在谈到与公司治理结构的关系时,大家比较认同的是“公司的财务治理结构是公司治理结构的一个子系统,从属并取决于公司的治理结构的根本性质,是公司财务决策权、财务执行权和财务监督权的划分与配置”。公司的财务治理结构取决于公司的治理结构,并对公司治理结构起较大的反作用。证券市场出现的许多上市公司的治理问题大都表现为财务治理问题,如财务报表的造假,募股资金的挪用,大股东占用上市公司资金,财务操纵,委托理财行为不规范,等等。

2.财务治理与财务管理

不少专家学者在讨论与研究公司治理结构时,实际上谈的是财务管理的集权、分权和折中的模式,而非财务治理结构。因此有必要理清财务治理与财务管理之间的关系。

与会代表指出,财务治理要解决的是基于一种效率和公平的前提,对各相关利益主体的权、责、利进行相互制衡的一种制度安排问题。财务管理首先是作为应用经济学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一个行为的描述领域。自从1958年马科威茨和托宾发展了有关组合选择理论和莫迪莱昂尼与米勒发表了有关资本结构和估价的研究成果,财务管理才进入到实证科学的领域。但是财务治理层次上的制度安排并不能取代管理,财务治理只是给企业财务管理提供了一种运行的基础和责任框架,而财务管理主要涉及的是具体的财务运营过程。从企业财富创造性来看,财务管理是解决怎样产出较大的财富问题,财务治理是确保这种财富创造是合乎各方对利益的要求的一种制度安排。财务治理规定了整个企业财务运作的基本网络框架,财务管理则是在这个既定的框架下驾驭企业财务奔向目标。但从终极目标来看,财务治理和财务管理均是为了实现财富的有效创造,只是各自扮演不同层次的角色而已。财务治理模式主要考察的是构成财务利益主体之间的责、权、利的成份,以及采取什么手段实现相互间的制衡,它是企业财富创造的基础和保障;财务管理则是在既定的治理模式下,财务管理者为实现财务的目标而采取的行动,这是财富创造的源泉和动力。

四、关于内部控制与独立审计问题

1.内部控制的形成原因

与会代表一致认为内部控制发展的内在推动力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需要。18世纪80年代的工业革命,极大地解放了社会生产力,生产急剧膨胀,但由于市场需求赶不上生产的扩张速度,造成大量产品滞销,于是节约成本、提高经营效率成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因素,从而促使企业大力推行内部控制制度。同时,审计人员、政府在推动内部控制制度的普及方面起了很大的外部作用。审计人员从提高审计效率、节约成本出发,首先发现了内部控制在保证会计信息真实性方面的作用,进而建立了以内部控制为基础的审计方法。政府则从确保企业合法经营角度,对企业建立内部控制制度提出要求。

2.内部控制的发展趋势

21世纪是一个充满变化与挑战的时代,作为企业管理子系统的内部控制也将发生重大变化。就内部控制的发展趋势问题,与会代表提出了许多新的观点:控制观念将由严格控制向自我控制转化;控制手段将由职能控制向分权控制转变;控制方式将由过程控制向效果控制转变;控制基础将由制度建设向智能设施建设转化;控制空间由内部向外部扩展。

还有代表提出,在新经济条件下,企业内部控制应关注一些新问题,如关注并实施企业资源计划(ERP),关注并适应电子商务发展的需要,关注员工价值,关注制度体系和能力体系等。

3.内部控制与内部会计、财务、审计控制及财务会计机构设置

内部会计、财务、审计控制是企业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内部会计控制既包括“会计控制”,也包括“对会计的控制”;内部财务控制是指企业财务主体对企业财务活动的监督、调控;内部审计控制为提高其控制质量,往往将业务全部或部分外包。有的学者通过一个大型企业集团的实际案例和理论分析,认为财务与会计机构合设同时削弱了财务和会计的职能,不利于企业经济活动的安全性和效益性控制。他们主张我国的大型企业和有条件的企业应该尽快地分设财务机构,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和加强内部控制的需要。

4.独立审计与品牌经营

在证券市场上,独立审计的重要性体现在外部投资者的投资决策依赖于会计信息的真实程度,进而依赖于审计人员的独立性。没有独立性,真实程度就受到质疑,独立审计就失去价值。然而目前在国内外频频出现的财务欺诈、财务造假事件,如深圳中天勤会计事务所为造假的银广夏上市公司出具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美国安然事件和能源巨头安龙公司制造虚假利润等案例,说明现行的独立审计制度存在缺陷:首先,经营模式有待创新,即在上市公司审计中,由谁来雇佣和雇佣谁这两个问题必须明确;其次,注册会计师的经营范围必须做出制度安排;第三,会计服务市场还存在非市场行为;第四,对关联交易的审计存在问题。针对以上缺陷,与会代表提出几点补救措施:一是在会计师事务所经营模式的选择上,主张先由社会公众股东选举产生独立于上市公司的审计委员会,再由后者聘请会计师事务所,同时由审计委员会发起设立并管理一个独立审计基金,基金款项由公司所有者权益中未分配利润按一定百分比转入,这样形成一个由公众股东选举审计委员会,审计委员会聘请会计师事务所,公司缴纳审计基金,由独立审计基金直接支付审计费用的多层监控模式,防止以前出现的自己出钱直接审计自己的怪现象。二是在会计师事务所的经营范围的制度安排上主张以制度的形式规定,同一上市公司的审计业务和会计咨询业务不能同时由一家会计师事务所承担。这样既约束了事务所的个人行为,又不妨碍会计师事务所既提供审计服务又提供会计咨询和会计服务的合法性。对非市场行为的纠正和关联交易审计问题则要引进竞争机制,让股东自己选择会计师事务所,同时对关联交易进行追踪审计。

有的学者为我国加入WTO后会计师事务所的发展指明了出路:即品牌经营。认为会计师事务所的品牌就是:①注册会计师和会计师事务所所具有的包括传递和激发知识与感召力的企业文化形象;②承担法律责任的有效承诺;③执业质量的综合体现,是核心竞争优势;④社会与客户的满足感及客户自身价值的提高,提醒或诱惑客户的反复选择和社会的信赖;⑤重要的资本和利润的重要源泉。

除了以上几个方面以外,本次会议还就会计准则与会计信息披露、公司治理与独立董事制度等议题进行了探讨。从总体上说,本次研究会议实现了预期目标,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标签:;  ;  ;  ;  ;  ;  ;  ;  ;  ;  ;  ;  ;  ;  ;  ;  ;  ;  ;  ;  

第八届国家金融学院学科建设与理论研究综述_内部控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