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岁宝宝数学智能培养方案,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数学论文,宝宝论文,智能论文,方案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2岁以内
这是宝宝数学智能启蒙阶段。初为人母,可爱的小宝宝可能会让妈妈们手忙脚乱。妈妈们可千万别以为这些小宝宝只会吃喝拉撒,其实你的一举一动都会对宝宝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宝宝在妈妈的呵护下逐步认识周围的世界,妈妈可以在游戏中或日常生活中开始对宝宝进行一些简单的数学智能的培养。
1.在游戏中培养宝宝的数学智能
游戏是宝宝喜爱的活动,家长可在简单有趣的游戏中不知不觉地培养了宝宝的数学智能。
数学智能小游戏:魅力宝宝找形状。
第一步,家长买一套或自制一个上面有凹下去不同形状(如三角形、圆、半圆、长方形等)的小木板,再配以一些对应大小的三角形、圆、半圆、长方形等。
第二步,把这些不同形状的图形混在一起,引导宝宝把对应的图形放在对应的凹下去的地方。
第三步,每当宝宝找对一个时,家长及时给予表扬,鼓励宝宝继续找下去。在宝宝探索的过程中,家长适时地对各种形状进行说明。如:当宝宝拿着一个圆形寻找时,妈妈可以说:“哦,它圆圆的”,“它的家在哪里呢?”当宝宝把它放在三角形孔时,妈妈可以说:“咦,这个家小圆圆进不去呀?”宝宝就会继续试着探索其他的孔。如此,在家长的鼓励下,宝宝总会找对的。
小提醒:不是所有的宝宝一开始都会喜欢这个游戏的,当宝宝不喜欢时,家长不要勉强,可以等宝宝想玩时再玩;家长语言必须是宝宝可以接受的,用宝宝能理解的语言进行讲解。
2.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宝宝的数学智能
日常生活中培养宝宝的数学智能机会很多,只要家长用心,都可以寻找机会训练宝宝。在日常生活中,家长要引导宝宝“说”数字。很多宝宝在1岁左右就会说一些数字,有些宝宝也都喜欢竖起手指来表示他们的年龄,喜欢告诉别人自己已经能从1数到10了。父母要充分利用宝宝的这种特点和心理,促进宝宝数学智能的提升。在家中,妈妈引导宝宝数一数家中有几口人,窗户上有几块玻璃,桌子上有几个盘子等。爸爸妈妈带宝宝出去时,可以试着把看到的东西数给宝宝听,这样宝宝就会对数字产生基本概念,在不知不觉中就培养了宝宝的数学智能。
2~3岁
2~3岁的宝宝有了简单的数学能力,会数简单的数字。在生活中,只要你愿意做一个用心的妈妈,不论是和宝宝一起用餐、游戏,还是带宝宝外出、旅游,你都可以利用这些机会随时随地来对宝宝进行数学智能的训练。
1.数一数楼梯上的台阶
对于孩子来说,长长的楼梯有时会让孩子感到疲惫而无味,但是倘若家长能有一些有趣的方法,不仅可以让宝宝的数学智能有所提升,而且也会增加宝宝上楼梯的乐趣。妈妈可以故作神秘地问宝宝:“你知道这段楼梯有多少台阶吗?”“咱们数一数,看谁数得对?”这样宝宝的好奇心一下子调动起来了,他就会兴致盎然地一步一步地边走边数楼梯的台阶。
2.宝宝买东西
宝宝往往固执地要去做而大人不愿让他们做的事情,其实,家长何尝不放手一下,也让宝宝过一下瘾呢,增加宝宝的各种体验,让宝宝的生活也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呢。这样还能为宝宝以后的生活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哦。
推荐小游戏:宝宝逛超市
第一步,家长把家里的玩具,娃娃,宝宝的小衣服等小东西摆放好,贴上标签,标上价格。
第二步,妈妈扮售货员,宝宝扮顾客。
第三步,宝宝看上了一样物品(如价值2元),宝宝付钱5元,妈妈找钱2元。如果宝宝没发现错时,妈妈提醒一下,直到宝宝做出正确的回答,如此反复。也可以让宝宝做售货员,妈妈做顾客。
小提醒:标注价格时不要标注太大、太难的数字;做对了,及时给宝宝以鼓励;当宝宝出错了,万不可粗暴的打击和不合时宜的干涉。
3~5岁
这个时期宝宝逐步开始掌握数字概念,进行抽象运算以及综合数学能力的时期。所以,根据宝宝这个时期的特点做创新的、又能引起宝宝兴趣的游戏。家长按照数学智能开发原则,高效地培养宝宝的数学智能。
数学智能开发原则:教育性原则,从幼儿的认知思维特点出发;兴趣性原则,兴趣是幼儿学习的动力,家长要善于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发展性原则,游戏等活动的设计对宝宝要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因为过于简单或太难的游戏都不能引起宝宝的兴趣。
1.量一量房间有多大
方法一:家长和宝宝一起从这边的墙走到那边的墙壁,看看房间有几“脚”宽。看看妈妈量的“脚”数和宝宝的一样吗?为什么?
方法二:用手臂量一量房间有多长。
询问宝宝这次量出的和上次量出的一样吗?为什么?最后引导宝宝知道衡量的单位不一样,量出的结果是不一样。
2.宝宝切蛋糕
游戏目的:让宝宝了解分数。
第一步,引导宝宝数一数,看看今天家里有几位人。
第二步,引导宝宝知道蛋糕要分成几份?该如何分呢?
第三步,不失时机的询问宝宝“你看现在还剩下多少?”或者妈妈引导宝宝“把蛋糕给了你六块中的一块,给妈妈六块中的另一块,给奶奶六块中的一块,那么现在还剩下六块中的三块”。
游戏中,宝宝很容易就明白了分数的概念。这种形象的讲解会为宝宝以后系统的学习分数打下良好的基础。
3.宝宝摆碗筷
游戏目的:让宝宝在生活游戏中理解乘法和除法。
第一步,宝宝数一数家里有几口人。
第二步,让宝宝说出应该摆几双筷子几个碗。
第三步,进一步引导宝宝:“宝宝,我们现在要摆上三双筷子三只碗,那么我们要拿出来几只碗和几根筷子呢?”妈妈也可以提示宝宝“我们每个人要用两根筷子才能吃饭哦!”不知不觉地就延伸到乘与除的概念。
第四步,鼓励宝宝来摆碗和筷子。即使宝宝没有拿对筷子的个数,但在摆的过程中,宝宝自然会有一个自我纠正的过程。把多的筷子去掉,或者不够的补上,让宝宝再数一数筷子的个数。
在这种有趣简单,又不用太花时间的小游戏中,宝宝会轻松的学会数学知识,而且即使忘了,也会很容易再想起来。家长在教育宝宝时要寓教于乐,结合宝宝的兴趣,同时鼓励宝宝多问、多探索。
5~6岁
5~6岁的宝宝在前几个阶段的基础上,数学智能有了相对较大的发展,宝宝的数学智能大开发成了可能。
家长鼓励宝宝多阅读一些数学家与科学家的故事,培养他对数学和科学的好奇心与追根究底的精神,为数学智能的进一步提升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数学中有许多符号与公式都是属于抽象的概念,因此要多多培养宝宝的语言与阅读能力,才能更好的提高他对数学语言的理解能力。
另外,让这个时期的宝宝学习一定的心算与珠算,这样能增加他对于数字计算的敏锐度。
这个时期是人生智力发展的关键期,由于数学具有抽象性、逻辑性、精确性的特点,即使是粗浅的数学内容也需要经过一番分析与综合,抽象与概括,判断与推理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发展幼儿的智力——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思维能力、想象力等。家长在教育幼儿的过程中要注意培养宝宝的以上各种能力。
总的来讲,数学智能对幼儿以后的发展有着不可或缺的影响。家长在这个时期,要根据幼儿的特点,使数学智能的培养达到最好的效果。
1.以游戏的方式激发幼儿学数学的兴趣
因为数学本身具有的高度抽象、严密的逻辑性和广泛的应用性,这对于幼儿来讲是枯燥无味的,只靠父母语言的教导,孩子们是很难理解的。兴趣是学习的动力,是最好的老师,幼儿只有对所学的知识产生兴趣,才能达到学会的目的。游戏是孩子最喜爱的活动,家长根据孩子的特点和兴趣,进行不同的游戏,在游戏中培养宝宝的数学智能。
2.以动手操作的方式培养幼儿数学逻辑能力
著名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儿童数学概念最初来源于对客体的具体操作活动,是主体从作用于客体动作的相互协调中抽象出来的”可见,幼儿动手操作的学习方法应是幼儿学习的有效方式,也是培养幼儿数学思维的最佳途径。通过让幼儿操作相应的教具或有教育意义的玩具,使幼儿既学会了数字知识,又学会了思维的方法;同时,也能提高幼儿计算速度的准确性,发展了幼儿思维的敏捷性。如:幼儿学习数的组成加减法时,让幼儿操作相对应的物体(如苹果、香蕉等),幼儿通过亲自操作,主动发现数的组成规律和加减法的运算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