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转型期政治认同危机与危机危机及其对策_政治论文

论转型期政治认同危机与危机危机及其对策_政治论文

论转型期的政治认同危机与危机性认同及对策,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危机论文,转型期论文,对策论文,政治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我国当前的现代化进程无论是广度还是深度,都给社会带来了极大的变化;同时导致社会失稳和震荡不安,出现种种危机的可能性急剧增大。在发展带来政治认同危机的同时,也存在一种危机性认同,这种认同有可能对我们的现代化进程的健康发展造成极大阻碍,从而表现为一个社会危机的预警信号。

一、政治认同危机与危机性认同

1.政治认同危机

政治认同,是人们在社会政治生活中产生的一种感情和意识上的归属感。它是人们在一定社会生活中,在一定的社会联系中确定自己的身分,如把自己看作是某一政党的党员、某一阶级的成员、某一政治过程的参与者或某一政治信念的追求者等,并自觉地以组织及过程的要求来规范自己的政治行为。政治认同在社会政治生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是把人们组织在一起的重要凝聚力量,如在体制、政策和政治思想诸方面的认同,对于政治体系的稳固和良性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我们今天所处的现代化体现为一个社会文化整体变化的发展过程,触及到了整个社会的深层结构。在这一重大社会变迁过程中,政府需要维护和强化相应的政治认同以为其稳定有序发展提供政治保证;但事实上,发展给社会带来的巨大变化和震荡,极易消解人们原有的政治认同,造成一种危机或认同危机倾向:①体制认同危机,包括对国家和政府权威的认同危机。国家的性质和地位必然要求全体社会成员有对它的认同,这是构成国家稳固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性因素。但在我国社会传统的影响极其深厚,人们容易将情感投至宗族、地方团体等层面却不容易扩展到国家层面;同时从横向看,我们与发达国家又具有很大差距,再加上这样那样的错误,很容易使人们丧失民族自信心、自尊心、自豪感,造成对国家的认同危机。对政府权威的认同危机体现在政府能力和领导人两个方面。改革既取得了很大成就,但又积累或产生了许多严重问题,在新旧体制转轨而且二者都无法充分发挥体制性驱动作用的情况下,各种利益要求无法得到有效满足,从而造成认同危机。而目前各种腐败和消极现象的滋生蔓延,尤其是部分领导干部的腐败,则使得人们对领导者产生一种认同危机。②政策认同危机。改革开放的基本政策给人们带来了极其明显的实惠,曾受到极其热烈的欢迎和拥护;但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改革难度不断增大,积累和新产生的问题也日益显露出来,导致人们对改革的评价降低,从而出现政策认同危机。③观念认同危机。改革开放所带来的一些消极现象同时必然影响到人们的思想观念。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个人主义观念的流行加剧了价值观的混乱和倾斜,导致理想、信念的动摇和丧失,使得社会主义主流文化思想观念正在经受一种危机。

2.危机性认同

危机性认同,指的是部分乃至大多数社会成员对一些违背社会发展方向的消极落后现象产生的认同情绪和倾向。这种认同的盛行有可能导致整个社会道德水平的下降,甚至是整个社会腐败,从而体现出一种深刻的危机性,并将极大地影响到社会政治的各个层面。显然,危机性认同指向的是某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们在感情和意识层次的一种心理倾向和确认。由于这种社会现象并不代表社会进步方向而与我们所要求达到的目标不一致甚至是严重背离,所以对社会政治生活的健康发展将起严重的阻碍作用。

我们以腐败为例具体地阐述一下危机性认同的演进。腐败可以发生在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个人身上,也可以出现在国家机关的某个个别组织机构中,也可能蔓延成为一种制度化的行为,最后还可能成为被意识形态合法化的行为,这样腐败就会渗透到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中去。因此,在腐败系列上,可以分为个人层次、组织层次、制度层次和思想层次等四个层次。腐败的严重程度也依这四个层次逐渐加大。其中,腐败渗透到制度层次时就具有了普遍性;如果腐败为意识形态承认和接受,它就成为国家中合法的部分,这就标志整个国家机关都处于腐败状态了。腐败的意识形态化是腐败制度化进一步发展的结果。危机性认同在此阶段还表现在这样几个方面:①人们对腐败的宽容情绪。对于什么是腐败有强烈的价值判断特征。当大多数人虽不至于认为腐败是道德的行为,但至少不是“不道德”的行为时,腐败观念就道德化了。②人们对腐败事实上的认可和支持。腐败的蔓延导致社会的无可奈何,导致人们把它视为常情,是正常的。人们开始普遍认为,不用腐败手段就办不成事;社会舆论也向其倾斜,甚至为之辩护。③腐败得到制度的强化,从而合法化。这是最为严重的情况,将对社会政治生活的健康有序运转起严重消解作用。

3.政治认同危机与危机性认同相伴生

政治认同危机与危机性认同相互区别,但又相互联系,甚至可以视为发展对社会政治生活提出的一个重大挑战的两个方面。比如:对于我国独特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及其模式,对于由此带来的与中国国情相适应的政治思想、政策、目标不能认同,呈现政治认同危机,往往演进为脱离实际的“全盘西化”和一夜跨入现代社会的激进心理,又呈现出危机性认同特征。因此,我们在探讨政治认同危机的同时,又要对危机性认同进行深入研究,以实现这种不利局面的转变,促进社会政治的健康有序发展。可以说,危机性认同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为一种社会政治危机的预警信号,应引起我们的高度注意。

二、政治认同危机和危机性认同的极端危害性

第一,二者的纠合,直接体现为体制性层面的社会主义国家权威重要性的弱化、消解因素。政治认同危机与危机性认同相伴生意味着社会主义制度性基础在社会成员心理上的动摇,同时又意味着社会主义异己政治力量的持续生长和强化。对这种制度权威的弱化、消解,一是由于我们党和政府在过去造成的一些重大失误,给社会成员带来的心理阴影仍然没有完全消除,反而在一定条件下反复呈现出来。二是由于发展和转型期的独特背景,导致大量社会、经济、政治问题积累下来,从而对社会成员作负面诱导。三是各种错误的社会政治思潮(包括“左”的和右的方面的因素)没有得到坚决有效抵制:①国家权威的弱化,很多人丧失了民族的自信心、自尊心和自豪感。②社会主义制度权威的弱化。③政府权威的弱化,各种消极落后现象极大地引发了人们的不满甚至是反抗情绪。④还可以把中国共产党权威的弱化也归属此类。

第二,二者的纠合,将使改革开放的基本政策目标受到严重干扰,甚至无法实现。这种威胁源于这样几个方面的原因:①随着社会转型从表层深入到社会结构的基本核心,传统政治权威的合理性基础不断消解,人们的价值观发生很大变化,人们对于基本政策所指向的方面、行政的目标和方式等发生重大分歧。②发展导致利益分化,代表不同利益群体特殊利益的社会、政治精英之间产生激烈冲突,并最终反映到基本政策的制定上来。③改革开放进入深层次,触及到相当部分成员的现实利益,遭受很大阻力,导致政策目标发生偏离或无从达成。④现代化刺激起来的较高的物质文化生活需求期望与这种期望实现的反差及其在不同利益群体的不平衡分配导致了人们对政府的不满情绪。

二者的纠合造成的危害可以从政府的几项基本政策功能进行分析:一是提取方面的功能。以提取的最普遍形式税收为例,不依法办事,贿赂成风,不仅影响政府资源提取,更形成了对政府权威的直接威胁。二是分配方面的功能。在健全、规范、有序的社会里,政治体系的分配依据乃是法律制度,但这时却极普遍地采用非规范方式作为弥补手段,导致了不同群体之间的极度不平衡。三是管制方面的功能。政治认同危机与危机性认同意味着失范手段方式的盛行,这必然导致政治体系对社会中个人和利益群体的行为直接施加不当的控制,积累社会不满情绪。

第三,二者的纠合,将从深层导致社会心态的改变和社会整体道德水平的滑坡。有人指出,这种社会心态的改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对党和政府的不信任感和不满情绪不断滋长。②涣散了人心,影响了社会成员对改革开放的坚定信心。③加剧了价值观的混乱和倾斜,导致了理想、信念的动摇和丧失。④极大地败坏了党风,毒化了整个社会风气。社会整体道德水平的滑坡危险则体现在这样几个方面: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滋长,封建迷信活动和黄赌毒等丑恶现象沉渣泛起,假冒伪劣、欺诈活动成为公害,危害青少年身心健康的东西屡禁不止,腐败现象继续蔓延,党风、政风受到很大损害,社会主义信念动摇和丧失,等等。

三、政治认同危机和危机性认同的克服和转化

首先,要通过加强制度建设来理顺和重塑市场体制下强国的政治权威。这一市场体制下强国的政治权威内涵是:①要根据市场经济和现代化的要求,对国家与社会进行制度性分权,理顺二者关系,重塑政府在社会中的正确形象和位置。②要坚持完善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的原则,牢固树立这一社会制度不仅具有法律上的合法性基础,而且在广大社会成员中具有深厚的道德合理性基础。③依据变化发展的新情况,不断完善市场规则,使社会、经济能够在完备的规则环境中健康有序发展。④真正使选拔德才兼备人才的机制完备化、规范化,通过他们“示范”作用来带动人们朝向进步发展。⑤建立健全沟通机制,使各种利益要求得以充分表达,同时提供一个不满情绪宣泄的渠道。

其次,要切实推进改革进程,使绝大多数群众都能从改革中受益,从而增强对改革开放基本政策的认同,增强民族自信心、自尊心和自豪感。其内容有:①要注意明确改革的基本方向乃是使绝大多数社会成员普遍受益,从而奠定其民意基础。②要确立正确的现代化战略目标和步骤,这一目标必须既是宏伟的又是现实的,其步骤也是稳妥的。③政府要注意及时解决改革中出现的难点和重点问题,使改革不致造成重大社会震荡,同时又呈现一个持续有序的改革和发展过程。④要积极引导人们对于改革中出现的种种问题进行正确理解,同时又要采取措施提高政府效能来解决这些问题,消除其不利影响,以争取人们的理解和支持。

最后,要积极主动地加强市场体制下的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这一道德建设应体现两个取向:一是重塑包括不同层次道德规范的道德体系,二是通过这种重塑使新的制度道德化,从而不断为其提供新的合法性基础。

当前道德建设要注意以下几点:①要把广泛性基本要求和先进性较高要求有机结合起来,使广大社会成员能普遍达到基本要求,同时又大力弘扬以崇高为衡量尺度的道德规范的示范作用,提高整体道德水平。②要注意在重塑道德体系的同时,积极对原有价值和伦理进行修复,使其合理因素能够充分发挥作用。③当前还要特别注意结合法制和教育手段,加强职业道德建设,要使人们遵守职业道德规范本身道德化,从而形成有效道德内约,避免社会危机的形成。

标签:;  ;  ;  

论转型期政治认同危机与危机危机及其对策_政治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