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行结构对比在英汉语篇中的应用论文_李华

平行结构对比在英汉语篇中的应用论文_李华

摘要:平行结构是英汉语篇中共有的一种十分常用的修辞手段,它能够起到表达思想、增强气势、抒发感情、阐明观点的作用,常用于诗歌、散文以及演讲中。平行结构在翻译中都有不同的表达。

关键词:平行结构;英汉语篇;翻译

Parallelism是英语当中十分常见的修辞手段,长期以来,它被等同于我们汉语中的“排比”, 这就体现了我们对Parallelism认识上的混淆。的确,两者很相似,但不同点不能忽视。下面,笔者就二者的异同进行讨论,在论述中将二者统称为“平行结构”。

一、英汉平行结构的相同点

二者都需要一连串的结构意义相似、平行均衡排列的成分或句子。

二、词组的平行排列

在英语和汉语中,平行结构的成分都可以是词组或短语。例如在英语中可以是介词短语、动词短语、名词短语、不定式短语等等;在汉语中则有主谓词组、动宾词组、介宾词组等等。

例1.…that government of the people, by the people, for the people, shall not perish from the earth.(the Gettysburg Address)

例2.我挣扎,我苦斗,我几次濒于灭亡,我带了遍体的鳞伤。(巴金《再见罢,我不幸的乡土呦》)

例1中的介词短语和例2中的主谓词组都是平行结构的成分。

1.句子的平行排列

平行结构的内容都可以是句子,既有单句的平行排列(例3),也有复句的平行排列(例4)。

例3.在这里我看见了种种人间的悲剧,在这里我认识了我们所处的时代,在这里我身受了各种的痛苦。(Here I have seen various tragedies on earth, I have known the period we live, and I have suffered lots of pains.)(巴金《再见罢,我不幸的乡土呦》)

例4.Well may the world cherish his renown, for it has been purchased, not by deeds of violence and blood, but by the diligent dispensation of pleasure. Well may the posterity be grateful to his memory, for he has left it an inheritance, not of empty names and sounding actions, but whole treasures of wisdom, bright gems of thought, and golden veins of language.(Washington Irving Westminster Abbey)

2.提携语

英汉平行结构还经常会出现“提携语”,它是指在平行结构里各个项目中重复出现的词语。它起强化感情和气势的作用,其语法位置必须相同,它也是判断是否为平行结构的一个重要依据。

例5.It was this turbulence, this deliberate disorder, this mockery, this reckless and triumphant disregard of conventional manners, that set Beethoven apart from the musical geniuses of the ceremonious seventeenth and eighteenth centuries.(Bernard Shaw Beethoven's Centenary)

例6.他一点也没有改变。他还是那么安静,那么恳切,那么热心,那么慈祥。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巴金《秋夜》)

例5中的“this…this…”和例6中的“那么……那么……”都是提携语。

三、英汉平行结构的不同点

1.最小成分的差异

在英语中,parallelism的最小成分是词。《汉语修辞美学》中提到,汉语的排比是“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语气一致的词组或句子,成串成串地使用”,其最小成分是词组或句子成分,而不是单个的词。

例7.They very names of the dances are dropped: instead of suites consisting of sarabands, pavanes, gavottes, and jigs… (Bernard Shaw Beethoven's Centenary)

sarabands, pavanes, gavottes和jigs组成一个parallelism,但在汉语中只是并列句,不属于排比句。

2.词性选择的差异

为了使行文简洁、流畅,英语中很少有重复现象。在确保能明确表达句意的条件下,英语会使用替代、省略或变换等方法来避免重复。英语中经常会使用一些代词,指示代词this或that…、人称代词he或she…、关系代词who或which…、连接代词when或while…、不定代词some或any…。

例8.In whatever Situation Men can be placed, they may find Conveniences and Inconveniencies; in whatever Company, they may find persons and conversation more or less pleasing.…(Benjamin Franklin The Handsome and Deformed Leg)

为了避免重复,例8中用了第三人称代词“they”来代替“men”。但是汉语中使用代词的范围远远没有英语中使用代词的范围广,数量也没有英语的多。

3.重复项数量的差异

《汉语修辞格大辞典》中排比的定义是这样的,“用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的词组或句子以表达相关的内容”,换言之,汉语排比中的并列项必须是三个或三个以上。而英语中parallelism的定义则是这样的,“Parallelism takes place when two similar phrases are joined to make just one sentence. ”也就是说,最小平行项需要两项。

4.重复项内容的差异

汉语倾向于重复使用词、句,以便于突出作者所要表达的想法或观点,增强语势、增添文采,这样才能给读者留下刻骨铭心的印象。而parallelism所重复的往往是语法结构相同的部分。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二者并不完全等同,所以,在今后的写作、翻译中,我们应该明确这一点,从而更精准、更地道地表达我们的思想与情感。

作者简介:李 华,任教于山西省临汾一中,中教一级职称,现为山西师范大学2013级在读研究生。

参考文献:

[1]何善芬.英汉语言对比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2]连淑能.英汉对比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3]李晓明.巴金散文[M].吉林:吉林文史出版社,2006.

[4]夏济安译.美国名家散文选读[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

(作者单位:山西省临汾一中 041000)

论文作者:李华

论文发表刊物:《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5年11月上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2/29

标签:;  ;  ;  ;  ;  ;  ;  ;  

平行结构对比在英汉语篇中的应用论文_李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