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教学不妨来点“点射”论文_崔学军

阅读教学不妨来点“点射”论文_崔学军

崔学军 山东新泰市泉沟镇初级中学 271207

莫怀戚的《散步》里有这样一句话:“她的眼随小路望去: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这是以“我的母亲”的视角描写的令人神往的环境。

我要求学生2分钟的时间背下来,然后问学生:“结尾用了什么标点符号?”

“句号。”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

“老师改为省略号,你看省略了什么内容?”

“景物描写。”

“请同学们开动脑筋,试着补上一句。”我环视了一下教室,有两个学生怯怯地举手。

“你说说看!”我对其中的一个学生说。

“草地上有野花。”

“野花前面加个修饰语,好吗?”

“草地上有星星点点的野花。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有野花,我儿子就想干什么?”

“摘!”

“写在课本上,这是你的作品。”

“还有翩翩起舞的蝴蝶。”

“有蝴蝶,我儿子就想干什么?”

“捕!”

“写在课本上,这是你的作品。”

这时我又看了一下,举手的学生越来越多,达到了十几个。

“小路上铺满了鹅卵石。”

“加上个形容词,这个句子会更好。”

……

我实在不忍心打消他们自我展示的积极性,就这样让学生一个一个地展示着。有的说蚂蚱,有的说小鸟,有的说桃花,有的说金鱼,有的说风筝,有的说小草……尽管有的不合时令,但毕竟都充满了生命力。一个句子竟然演绎了半节课,20多分钟。值吗?值了!毕竟由开场时的冷到慢慢地热直至出现了一个小高潮。什么是课堂高潮?热火朝天的讨论吗?激情四溢的演绎吗?眼花缭乱的课件吗?声情并茂的诵读吗?是,但似乎又不全是,真正的高潮就是把学生带入一种主动地学习的氛围,引导学生从旁观者到参与者再到融入者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从寥若晨星走向繁星密布,达到了“知识的超市,生命的狂欢”。而实现这一境界的做法就是细腻,只有细腻才有味道,只有细腻才会有真正意义的属于学生学习的高潮。这是其一。其二,有一种颇为流行的阅读课很像军事术语中的“扫射”,火力猛,覆盖面积大,但很多时候往往是漫无目的,浪费子弹,目标并消灭不了,声势却不小。与“扫射”对应的还有一个词,就是“点射”,定点射击,精确打击,一击必中,非常高效,可谓打中了要害,击中了关键。阅读教学不妨“点射”,找到“美点”,品出味道来,品出情感来,品出境界来,读写并举,读写合一,让读当堂就迁移到写上。

论文作者:崔学军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4年5月总第170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4-3-26

标签:;  ;  ;  ;  ;  ;  ;  ;  

阅读教学不妨来点“点射”论文_崔学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