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索茶碱与氨茶碱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比较观察论文_王同莉 何美燕 石琳凤 张颖洁

王同莉 何美燕 石琳凤 张颖洁

(云南省西双版纳州人民医院呼吸科 云南 西双版纳 666100)

摘要 目的 比较多索茶碱与氨茶碱治疗支气管哮喘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接诊的支气管哮喘患者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在基础治疗上给予患者氨茶碱治疗,观察组在基础治疗上给予患者多索茶碱治疗,连续治疗7天后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39例(90.70%),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65%(4/43);对照组总有效30例(69.77%),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2.56%(14/43),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两组结果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使用多索茶碱治疗支气管哮喘安全、有效、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关键词:多索茶碱;支气管哮喘;氨茶碱

支气管哮喘是在呼吸内科中常见的一种慢性的、长期的呼吸系统疾病,发作时会出现严重的喘息、咳嗽以及呼吸困难,重度患者发作时会导致心跳呼吸骤停,甚至危及患者生命[1]。目前治疗支气管哮喘主要是以止咳、抗炎、平喘、解痉等为原则,若长期采用激素可能会引起消化道溃疡、机体免疫力低、骨子疏松、易感染、血糖高等不良反应。多索茶碱可拮抗呼吸道平滑肌钙离子的流动,抑制磷酸二酯酶活性,具有缓解支气管痉挛的作用。临床对于哮喘的治疗以吸入支气管扩张剂为主,但部分患者仍不能缓解,笔者给予43例支气管哮喘患者多索茶碱治疗,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我院接诊的支气管哮喘患者86例,患者均符合2008年《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中哮喘的诊断标准[2],患者均为初次发病或发病次数不多,急性发作三级的无并发症同时不需静脉激素青中年患者,其中轻度患者38例,中度患者48例,无重度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中男27例,女16例,年龄22~75岁,平均年龄(44.3±8.3)岁;观察组中男30例,女13例,年龄25~77岁,平均年龄(46.7±9.5)岁。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排除标准 排除对茶碱类药物过敏患者,以及2周内使用过激素类药物或其他平喘药物治疗的患者。

1.3 方法 给予86例患者行祛痰、吸氧、抗氧化、扩张支气管及抗感染等基础治疗,同时给予患者糖皮质激素和β2受体激动剂等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对照组在此基础治疗上给予患者氨茶碱治疗,用5%的葡萄糖注射液稀释250mg的氨茶碱, 静脉滴注,q2h;观察组在基础治疗上给予患者多索茶碱治疗,用0.9%生理盐水100ml稀释200mg的多索茶碱,缓慢静脉滴注,滴注时间需在20分钟以上,q12h。对照组和观察组均连续用药7天,7天后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

1.4 疗效评价 疗效评价标准[3]:显效:咳嗽及呼吸困难等临床症状和肺部哮音消失;有效:咳嗽和呼吸困难等临床症状和肺部哮音明显减轻;无效:咳嗽及呼吸困难等临床症状和肺部哮音无改善,甚至加重。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5统计学分析 用SPSS17.0统计学分析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和处理。当计量资料为正态分布时用±s描述,并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疗效比较 两组患者经不同药物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39例(90.70%),对照组总有效30例(69.77%),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后疗效比较 [ n, (%) ]

2.2 不良反应比较 观察组患者经多索茶碱治疗后,43例患者中有1例出现恶心、呕吐,1例心慌,其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65%(4/43);对照组给予患者氨茶碱治疗后,43例患者中5例出现恶心、呕吐,5例心慌,4例肌肉震颤,其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2.56%(14/43)。观察组的不良反应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5.69,P<0.05)。

3 讨论

支气管哮喘患者由于支气管痉挛、黏膜异常肿胀等原因,常出现胸闷、呼吸困难伴哮鸣音、喘息、咳嗽等症状。该病是慢性炎症性疾病,病程长且反复,如果患者不能得到及时而有效的治疗,则可发展为肺炎、肺气肿等,患者生活质量受到严重影响,甚至危及其生命。临床上多采用药物综合治疗支气管哮喘,常用药物为糖皮质激素类、β2受体激动剂类及茶碱类等,而茶碱类药物的主要作用是舒张支气管平滑肌作用,并具有利尿、兴奋呼吸肌、强心、扩张冠状动脉等作用。但传统的氨茶碱易发生静脉注射中毒,且存在对神经系统、胃肠道及心血管的不良反应,而长期口服缓释茶碱的患者更危险。

多索茶碱是茶碱类中最新的甲基嘌呤衍生物,对平滑肌细胞内磷酸二酯酶具有抑制作用,对平滑肌细胞内钙离子移动、松弛支气管平滑肌具有干扰作用,且平喘效果良好。多索茶碱非腺苷阻断剂,发生消化系统及心脏等不良反应较少。其他临床资料显示,多索茶碱可控制细胞因子以及任何炎性介质的释放,从而起到控制气道炎症降低气道高反应的作用,且疗效明显优于氨茶碱,不良反应也比氨茶碱少[4]。

本文研究表明,观察组给予患者多索茶碱治疗,其治疗总有效率为88.37%,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65%(4/43);给予患者氨茶碱治疗的对照组,其治疗总有效率为69.77%,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2.56%(14/43),由此可见,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明显较对照组低(P<0.05)。因此,使用多索茶碱治疗支气管哮喘安全、有效、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参考文献

[1] 娄月妍,郭胤仕.支气管哮喘发病相关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J].临床肺科杂志,2013 ,18(3):447‐448 .

[2]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会.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支气管哮喘的定义、诊断、治疗及教育和管理方案)[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8,26(3):132-138.

[3] 孟逸萍.支气管哮喘患者血清SOD 、NO 水平检测的临床意义[J].吉林医学,2010,31(32):5780 .

[4] 杜凤莉.多索茶碱与氨茶碱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疗效对比研[J].中国社区医师,2012,14(21):145-146.

论文作者:王同莉 何美燕 石琳凤 张颖洁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2016年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8/24

标签:;  ;  ;  ;  ;  ;  ;  ;  

多索茶碱与氨茶碱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比较观察论文_王同莉 何美燕 石琳凤 张颖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