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总基金的理论界定及监管方法研究_存量资产论文

社会总资金的理论界定和监测方法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资金论文,理论论文,方法论文,社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社会总资金的界定

社会总资金,亦称全社会资金,对于其定义,经济学界多有分歧,其中较有影响的观点有两个:一种认为:社会总资金指用于生产和建设方面的价值形态,是能够带来价值增值的资产,故它不包括机关、团体、部队和学校等单位以及居民部门在银行的存款,也不包括个人购买消费品的货币。事实上,用于非生产建设的个人存款和消费资金对资金市场的运行影响极大,其数量的增减、结构的变化,是全社会经济资源量变动的重要因素。如果撇开这部分资金,是无法反映社会总资金全貌的。另一种观点认为:社会总资金是一定时期可用于各种经济活动的最终产品(包括物质产品和劳务)的价值总和。从资金供给的角度看它是要素收入,即劳动报酬、利息、租金、股息等收入之和;从资金需求角度看它是投资、消费和净出口之和;从运行主体看,它是通过分配和再分配形成的各部门可支配资金的集和。这一观点是从资金流量的视角对社会总资金的界定。它实质上认定社会总资金就是一定时期的国内生产总值,是一种经济流量。

笔者认为,社会总资金不应仅仅是当年形成的国内生产总值,因为,期初全社会固定资产、流动资产存量与国内生产总值的其他构成部分一样,同样是一种经济资产,是一种价值量,它们对社会经济活动一样产生着重要的影响。如果撇开这两部分来界定社会总资金就不可能是全口径上的社会总资金。而且,从流量的角度来定义社会总资金混淆了一个概念的内涵和外延问题。笔者以为,完整的社会总资金的概念应包括内涵和外延两个方面:内涵上,社会总资金是全社会可以利用或控制的经济资源总量,即各机构部门所占有并能使用它获得经济利益的各种经济资产总额,具体包括固定资产、非金融流动资产、金融资产三个部分;外延上,社会总资金是一个地区或者是整个国家各部门控制的经济资产总额。

这种定义的内涵表明:第一,社会总资金是经济资源,是各部门经济资产的总和,是社会财富的表现形式或组成部分;第二,社会总资金是价值量,它用货币来表示。定义的外延则表明:所有部门(机构部门)的固定资产总额不是社会总资金,所有部门的非金融流动资产总额不是社会总资金,所有部门的金融资产总额也不是社会总资金,只有各部门的三部分资产之和才构成社会总资金。一个地区的所有部门三部分资产之和构成该地区的社会总资金,整个国家的所有部门三部分资产之和则构成整个国家的社会总资金。因此,我们说社会总资金的统计口径是:

社会总资金=固定资产+非金融流动资产+金融资产

我们之所以如上定义社会总资金,理由有二:

第一、从内涵和外延上界定社会总资金,是完整的社会总资金概念,是符合严密的逻辑理论的科学定义。“社会总资金”的内涵是一种经济资源总量、是资产总量、是财富总量,具体表现为固定资产、非金融流动资产、金融资产的总额;其外延则是地区的经济资源总量、国家的经济资源总量。

笔者以为,目前学术界对“社会总资金”定义的争论,实质上是忽视了一个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的界定问题,把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搅在了一起。社会总资金应该包括哪些,不应该包括哪些,显然涉及到一个概念质的界定问题。由于没有区别资金的内涵和处延,因此,每种观点似乎都对,但又似乎都欠缺一点什么,每一种说法似乎都在理,但又似乎都有些不足。如果不分别确定社会总资金的内涵和外延,这个问题永远也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永远也是争不清,道不明的。正是依据严密的逻辑学理论,我们确定从资金的内涵入手来划定资金的外延。我们觉得,这种定义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是站得住脚的。

第二,这种定义澄清了一些相关的理论问题,便于对实践的指导。在社会总资金的概念问题上,另一个困扰人们思维的问题是社会总资金究竟是流量?还是存量?流量与存量是国民经济核算中一对十分重要的概念。流量,是与一定时期相对应的量,如国内生产总值,可支配收入,消费总额,固定资产投资等。表现同一经济过程的经济流量会因计量时间的长短而改变其数值的大小,即流量是时间长度的函数;存量,是与一定时点相对应的量,如库存额、存款余额,市场中货币流通量等。凡存量都是某一时点前相应流量发生的累积结果。

流量的绝对值随时间的长短而增大或减少,而存量则随时间的变动而变动。一般情况下,存量是流量的结果,存量因流量而发生变化,存量变化的大小取决于相应时期流量的大小。不过,并不是所有的流量都有存量与之对应,如财政收入、劳动报酬等,就只有流量而无存量。而有些流量却有相对应的存量且二者关系十分密切,如固定资产流量与固定资产存量就高度相关,固定资产投资存量大,其支撑的经济增长率就高,可用于固定资产投资的数额就增加。

我们关于存、流量定义的分析显然可以说明这样一个事实:存量、流量是与社会总资金概念无直接关系的另外一对概念。换句话说,我们在定义社会总资金时,无需把存、流量问题掺合进来。这并不是我们在这个问题上“骑墙”或“中庸”,也不是回避。事实上,存、流量问题是监测核算社会总资金的一个视角问题。用一个不太确切的比喻,水通过沟渠流入水库再流出,在观测水(资金)时,我们可以计量沟渠中流动的水量(流量),也可以计量水库中储蓄的水量(存量);可以计量一段时期内水的流量(流量),也可以计量某一时刻水的流量(存量)。水就是水,我们可以从动、静(流、存)两方面去考察它的规模,一样地,资金就是资金,我们可以从动态方面去考察它,也可以从静态方面去考察它,也可以从动静(流、存)两方面同时去考察它。

把存、流量问题与社会资金的界定区别开在实践中具有重要意义。具体监测社会总资金运行时,我们把“经济资源”这一抽象的字眼附着在固定资产、非金融流动资产、金融资产这些具体的资金形态上,进而观察它的规模,研究它的结构。可以考察它的流量,也可以考察它的存量,还可以同时考察其存量和流量;可以考察一个地区的资金总量,也可以考察一个国家的资金总量,也还可以同时考察国家和地区的资金总量。我国的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也正是按照这种思路进行资金核算的。我们的研究表明:试图从流量或存量的角度界定社会总资金,或者从存流量结合的角度界定社会总资金,即把社会总资金单纯地说成是存量指标或流量指标,都将陷入理论研究的误区,是难以得出科学的研究结果的。

二、社会总资金的构成及流向监测方法

资金的表现形式千姿百态,有居民资金、企业资金、行政事业单位资金、财政资金、信贷资金和国外资金,也有固定资产资金、流动资产资金和金融资产资金。经济运动中,资金要以各种形态出现在再生产过程的各个环节。形态不同的资金,属性不同,对经济的影响也不相同。如金融资产,其运行的速率高,对经济的影响也敏感,而固定资产则不然。因此,正常情况下,社会总资金在形态上的结构必须合理,其在各部门间的流向和流量配置必须最优。

我国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将社会机构部门划分为六大部门:居民部门、企业部门、行政事业部门、财政部门、金融部门、国外(域外)部门,据此,我们设计反映资金构成的统计表如下(表1):

表1 社会总资金总量及构成表

表1中,社会总资金分为固定资产、非金融流动资产和金融资产三部分。

从行看,是各部门拥有的各种形态资产的构成情况,各行的“总计”是各部门资产的总量;从列看,是各种形态的资产在各部门的配置情况,各列的“总计”是各种资产的总量。行总计之和等于列总计之和,二者平衡。该表反映了社会总资金的形态构成。

依据该表的结构,可以延伸出期初总资金形态构成表,本期净增资产形态构成表和期末总资金形态构成表三个核算表。并且可求出各种资金的构成比例和社会总资金在各部门的分配比例,以进行统计分析。

前面的理论分析说明,社会总资金除在量上和结构上合理外,其在各部门间的流入流出规模也必须是适度而不是畸形的。在经济运行中,每一个部门要流入资金,同时也要流出资金,这种双向运行过程,最适宜用统计矩陈表来描述。故我们设计监测社会总资金流向情况的统计表如下(表2):

表2 社会总资金流向流量监测表

表2是反映社会总资金流入流出情况的矩阵表。行反映资金的流出,列反映资金的流入。

列向量G=(g[,1],g[,2],…g[,6])是流出各部门的资金总量;行向量T=(t[,1],t[,2]…t[,6])是流入各部门的资金总量。

中间的非严格意义上的方阵是流量矩阵A:

A反映资金在各机构部门的流动情况。

a[,ij]是监测期内一部门i转入另一部门j的资金总量,如a[,23]就是企业部门转入行政事业部门的资金总量;a[,45]就是财政部门转入金融部门的资金总量。

根据矩阵A,可以计算各部门的流入流出系数。

若r>1表明该部门的流入大于流出,属于资金输入部门;若r<1表明该部门的流出大于流入,属于资金输出部门。

三、实例分析

根据所提供的工具,某市统计局依据1997年的统计数据进行了试测,得监测表如下:

由表3可知:1997年该市社会总资金总量为61994131万元,其中固定资产17939852万元、流动资产16313222万元、金融资产27741057万元,资金的形态构成比为28.94%、26.31%、44.75%;总资金中,居民资金3992842万元、企业资金42605381万元、行政事业单位资金899822万元、财政资金102336万元、金融资金14393750万元,资金的部门构成比为6.44%、68.72%、1.45%、0.16%、23.22%。表3反映了该市1997年社会总资金的总存量。

反映社会总资金在各部门间流向和流量的矩阵表如下:

表4表明:参于1997年该市经济运行的社会总资金总流量为12215039万元(含一定量的重复计算)。资金在六部门中流入流出形成该市国民经济运行的全图景。依据表4资料计算出的流入、流出系数矩阵如下:

由流入系数矩阵可知:流入居民部门的资金79.69%来自企业,流入企业部门的资金60.36%来自居民,流入行政部门的资金91.47%来自财政,流入财政部门的资金71.47%来自企业,流入金融部门的资金47.14%来自居民、50.42%来自企业。借助这一矩阵,可以观测转入各部门资金的流量及其构成情况。

由流出系数矩阵可知:居民部门流出的资金75.08%流向企业,企业部门流出的资金68.99%流向居民,行政部门流出的资金49.84%流向居民、28.18%流向企业,财政部门流出的资金47.17%流向行政、27.42%流向市外,金融部门流出的资金72.63%流向企业、24.11%流向居民。该矩阵反映各部门资金的流向及流量。

居民、企业、行政、财政、金融、市外六部门的流入流出比r分别为1.30、0.83、0.54、1.00、1.03、11.95。可见,居民、金融、市外为资金输入部门,企业、行政部门为资金输出部门,财政部门为资金流入流出基本持平的部门。r同时表明:行政、市外两部门的资金运行失常(r=0.54和11.95),其他部门则基本正常。上面案例的顺利演示,说明了监测方法的可操作性。

标签:;  ;  ;  ;  ;  ;  

社会总基金的理论界定及监管方法研究_存量资产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