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绝经期综合征健康管理现状及展望论文_胥光碧1,胥博闻2,曹莉1(通讯作者)

围绝经期综合征健康管理现状及展望论文_胥光碧1,胥博闻2,曹莉1(通讯作者)

(1四川绵阳404医院妇产科 四川 绵阳 621000)

(2四川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四川 绵阳 621000)

【摘要】 围绝经期综合征是指妇女在围绝经期由于卵巢功能衰退引起的一系列症候群,本文对围绝经期综合征的影响因素,治疗以及近年来健康管理现状及进展进行综述。

【关键词】 更年期综合征;围绝经期;围绝经期综合征;健康管理;激素替代治疗

【中图分类号】R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9)32-0005-02

Research progress in health management of perimenopausal syndrome

Xu Guangbi1, Xu Bowen2,Cao Li1(Corresponding author)

1 Department of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Sichuan Mianyang 404 Hospital, Mianyang,Sichuan 621000, China

2 Sichuan Colleg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Mianyang ,Sichaun 621000, China

【Abstract】Perimenopausal syndrome refers to a series of symptoms caused by ovarian dysfunction in women during perimenopause. This article reviews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perimenopausal syndrome, treatment status and research progress after health management in recent years.

【Key words】Climacteric syndrome;Perimenopause;Perimenopausal syndrome;Health management;Hormone replacement therapy

围绝经期也被称作更年期,是女性自然衰老中必经的时期,WHO定义围绝经期为卵巢功能衰退直到完全绝经后1年[1]。卵巢衰老是一段漫长的时期,在这一时期中,妇女可能会因为激素水平变化等原因发生诸如现失眠、焦虑、抑郁、紧张、记忆力下降、潮热、性欲减退等症状,这一系列症状称为围绝经期综合征。围绝经期综合征有相当大的个体差异,一部分绝经后女性自我感觉并没有出现明显的症状,但同时部分严重的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会可能因为抑郁、睡眠障碍增加罹患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2]。由于很多妇女对于围绝经期的认识不足,出于改善围绝经期妇女生活质量这一目的,我国目前正逐步试行对围绝经期妇女进行系统化健康管理[3],现在此对国内外的围绝经期系统健康管理情况作一综述。

1.围绝经期综合征的影响因素

通过对女性围绝经期综合征的风险因素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提示亚洲女性更倾向于发生失眠、烦躁、易怒、性欲减少,而欧美地区女性最常见症状为潮热[4]。研究认为不良的生活方式例如吸烟可能会使围绝经期女性夜间盗汗的可能性增加[5],而运动量较少或无法坚持锻炼的女性,则更加容易产生心血管系统症状和性症状[6]。在陈素兰等人的研究中,指出是否具有慢性病、所处生活环境、人际关系处理等能够影响患者的抑郁程度[7]。同时,有研究认为,个体的文化与经济状况会影响患者应对自身症状的行为模式,影响其获得医疗资源的方式,文化程度较高的患者会更积极处理自身产生的症状,并且对激素替代治疗的接受程度也相对较高,进而影响围绝经期综合征的进展[8]。这些研究提示围绝经期时女性是否出现围绝经期综合征、会出现哪种症状受到多因素影响,在进行门诊健康管理时,有必要确实收集患者的个体情况信息,进行细化分组。

2.围绝经期健康管理现状

对于围绝经期妇女,开展门诊系统化健康管理,采取一系列相关措施是改善其生活质量的重要方法。目前我国大部分妇女并不了解围绝经期综合征与其他疾病的风险关系,对于雌激素替代疗法的接受率也很低[9]。经过研究调查,在绝经早期进行激素替代治疗,能够获益更多,因此由医疗人员对患者进行激素替代治疗的宣讲普及有着一定的必要性[11]。但通过对医疗工作人员的问卷调查,发现医疗人员对于激素治疗的认知程度并不足够,对于围绝经期症状的判断也存在不足[12]。因此有必要要求临床医疗工作人员根据“绝经期管理与激素补充治疗临床应用指南(2012版)”[13]进行规范化处置,并做好档案建立,有助于提供更多的循证数据。

进过调查[14],发现我国妇女由于认识不足等原因,发生围绝经期综合征后,前往妇产科就诊的比例尚不足百分之二十,考虑到围绝经期综合征本身具有多学科交叉性,因此有必要提倡多学科、多门诊协同管理的模式。经过病史采集判断其绝经期状态,原则上未满60岁的患者,需校验其是否存在适应症和禁忌症,国际绝经学会(IMS)指南(2013版)[15]特别指出禁忌症包括了妊娠、已知或可疑的乳腺癌以及激素依赖肿瘤、活动性的血栓性疾病、严重肝肾功障碍等,而对于子宫肌瘤、控制不佳的糖尿病严重高血压、乳腺癌家族史等,应谨慎使用激素替代治疗。在门诊接诊时,应对围绝经期患者建立健康档案,使用量化评分对其症状进行评分,可选用Greene评分或Kupperman评分等,并保持随访和定期评分[16]。李相慧[17]的报告显示,在激素替代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健康宣教、围绝经期专题讲座、网络访问、心理护理等系统化健康护理,能够有效地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评分。2017年Manson等发布的研究指出,激素替代治疗并不会导致心血管和癌症死亡率升高[18]。但尽管死亡率并不受影响,研究仍指出,激素替代疗法可能随时间增加罹患乳腺癌的风险[19]。针对这些研究,提示健康管理中应建议患者选择激素替代疗法来改善生活质量的同时,进行周期性肿瘤筛查。目前,通过开展针对性专业队伍培训、健康教育、服务规范、示范区和示范点建设等一系列措施,取得了较明显的成绩[3][20]。

3.讨论

就全国范围而言,我国围绝经期妇女的生活质量情况并不乐观,亟待改善。在风险因素评估中,我们看到围绝经期综合征是一个多风险影响的事件,这代表着对于围绝经期妇女而言,需要从多方面对其症状进行调控。在必要的时候,可以有针对性的进行健康科普和多学科交叉管理,改善生活环境和交际环境,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可以采取定期加强心理疏导的管理方式。而这一点可以使用Greene评分或Kupperman评分来进行量化评价。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目前,以围绝经期症状为主诉症状就诊的患者往往初次就诊前往社区医院,因此对于社区基层医务工作者而言,有必要提升自身对于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了解程度,建议多开展相关的学习和讲座进行培训巩固。激素替代治疗能够确实地提高围绝经期妇女生活质量,但激素替代治疗在我国的普及率是相对较低的,这同样需要多方面的科普和宣传。激素替代治疗的适应症和禁忌症需要医务工作人员有所了解,但目前对于慎用症的争议较大,这意味着,需要更多严谨的临床数据来改进。同时,建议患者定期进行肿瘤筛查随访。围绝经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对抗围绝经期综合征也需要长期坚持,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是医务工作者的重要任务,也同样需要社会的大力支持宣传,建议患者戒烟戒酒,适当运动,保持积极愉快的情绪和健康的生活习惯。我国目前开展的系统化健康管理初见成效,但尚需要更长的时间来巩固成果。

【参考文献】

[1] Organization W H.Research on the Menopause in the 1990s:Report of a WHO Scientific Group[J].World Health Organ Tech Rep Ser,1996,866:1-107.

[2] Chen JC,Brunner RL,Ren H,et al.Sleep duration and risk of ischemic stroke in postmenopausal women[J].Stroke; a journal of cerebral circulation,2008,39(12):3185-3192.

[3]华嘉增.上海市围绝经期妇女健康管理模式初探及效果[J].中国妇幼保健,(04):11-12.

[4] Huang K E,Xu L,Nik N I,et al.The Asian Menopause Survey:Knowledge,perceptions,hormone treatment and sexual function[J].Maturitas,2010, 65(3):276-283.

[5] Schoenaker D A,Jackson C A,Rowlands J V,et al. Socioeconomic position,lifestyle factors and age at natural menopause: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es of studies across six continent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pidemiology,2014,43(5):1542-1562.

[6] Mcandrew LM,Napolitano MA,Albrecht A,et al.When,why and for whom there is a relationship between physical activity and menopause symptoms[J].Maturitas,2009, 64(2):119-125.

[7]陈素兰,陈长香,马素慧,等. 围绝经期妇女围绝经期综合征及抑郁的危险因素[J].中国老年学杂志,v.32(11):2415-2416.

[8] Alquaiz J M,Siddiqui A R,Tayel S A,et al.Determinants of severity of menopausal symptoms among Saudi women in Riyadh city[J].Climacteric,2014,17(1):71-78.

[9]李卫珍,王永英,李跃红,等.海盐县女性围绝经期症状及相关知识调查[J].预防医学,2017(9):946-949.

[10]周世梅,钟维淑.宜宾县围绝经期妇女对激素替代治疗认知度的调查[J].中国医疗设备,2017,32(2):25-25.

[11]徐博,徐辉.围绝经期妇女对激素替代治疗的知识、态度和行为情况调查[J].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13,30(6):704-706.

[12]刘国敏,熊英,徐克惠.四川省更年期妇女的保健服务现状调查[J].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电子版),2018,14(2):199-206.

[13]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绝经学组.绝经期管理与激素补充治疗临床应用指南(2012版)[J].中华妇产科杂志,2013,48(10):795-799.

[14]夏建红,田丰莲,赵庆国,等.围绝经期妇女就诊及激素替代治疗态度调查[J].中国公共卫生,2005,21(1):83-84.

[15] De Villiers TJ,Gass MLS,Haines CJ,et al.Global Consensus Statement on Menopausal Hormone Therapy[J]. Climacteric,2013,16(2):203-204.

[16]刘日.围绝经期女性综合保健措施及健康管理模式的探讨[J].中国医药指南,2017,27(27):41-42.

[17]李相慧.综合健康管理对围绝经期妇女症状和生活质量改善的效果评价[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8.13(13):75-76.

[18] Manson JE,Aragaki AK,Rossouw JE.Menopausal Hormone Therapy and Long-term All-Cause and Cause-Specific Mortality:The Women's Health Initiative Randomized Trials[J].JAMA,2017,318(10):927-938.

[19] Agnès Fournier, Berrino F,Clavel-Chapelon F.Unequal risks for breast cancer associated with different hormone replacement therapies:results from the E3N cohort study[J].Breast Cancer Research and Treatment, 2008,107(1):103-111.

[20]罗艳群.围绝经期综合征危险因素及健康管理干预对患者激素、免疫功能的影响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18,33(10):2288-2290.

论文作者:胥光碧1,胥博闻2,曹莉1(通讯作者)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9年3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11

标签:;  ;  ;  ;  ;  ;  ;  ;  

围绝经期综合征健康管理现状及展望论文_胥光碧1,胥博闻2,曹莉1(通讯作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