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比麻醉前后不同时机摆放体位对甲状腺手术的影响论文_邓治霞

常德市第四人民医院 湖南省常德市 415000

【摘 要】目的:研究麻醉前后不同时机摆放体位对甲状腺手术患者术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8年4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120例甲状腺手术患者,分探讨组60例麻醉诱导前摆放体位和参照组60例全身麻醉插管后摆放体位。对两组手术后疼痛、不适感进行评价。结果:探讨组术后疼痛、不适感情况均比参照组优良(P<0.05)。结论:对于甲状腺手术患者给予麻醉诱导前摆放体位,不仅可将患者术后疼痛、不适感降低,有利于患者的术后快速恢复。

【关键词】麻醉前后;摆放体位;甲状腺手术;术后影响

作为人体内非常重要的腺体及内分泌器官,甲状腺主要通过释放甲状腺素调节人体各个部位的活动,所以其对人体能量速度、调节身体功能等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以甲状腺素中T3、T4为主,只有将此两项控制平衡才可以保障人体身体系统。但随着近年来甲状腺疾病发生概率的提升,临床治疗以手术为主、优质护理为辅,有效的提高护理质量[1]。不过因甲状腺手术操作范围比较小的特点,所以手术对解剖位彻底暴露、患者体位具有一定要求。基于此,本院对甲状腺手术患者给予麻醉前后不同时机摆放体位,详细报道如下。

1.资料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研究时间段2017年3月-2018年4月,120例甲状腺手术患者分为60例探讨组和60例参照组。纳入标准:患者年龄均大于20岁;无精神、认知障碍;术后住院时间大于两天;对本次研究知情且同意参与,签订同意书;经本院伦理委员会准可。排除标准:存在凝血功能障碍;具有精神疾病史;重大器官缺损;妊娠期;对本次研究不配合。参照组患者男女比25:35,年龄21-70岁,平均年龄(45.5 ±4.7)岁;甲状腺患病位置:左侧35例,右侧25例,疾病类型:20例甲状腺瘤、25例甲状腺功能亢进、15例甲状腺囊肿。探讨组患者男女比29:31,年龄21-71岁,平均年龄(46.1 ±4.6)岁;甲状腺患病位置:左侧30例,右侧30例,疾病类型:18例甲状腺瘤、23例甲状腺功能亢进、19例甲状腺囊肿。两组一般资料数据比较差异P>0.05,可比性高。

1.2方法

两组患者手术实施前均进行体位调整训练,具体包括:颈部放松、过伸、按摩等每次训练半小时,共训练三次。同时均采用气管插管、全麻处理。参照组:气管插管,全麻[2]。将患者头颈部托住,且将肩背部抬起、垫入垫子、体位摆放,确保患者头部过伸位置。探讨组:核对患者基本信息,取仰卧位,抬高背部。确保患者颈部过伸位,将气管、甲状腺位置充分暴露,继而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在不影响手术操作的前提下,调整体位,待体位摆好后实施麻醉诱导、插管[3]。

1.3观察指标

术后一天进行疼痛回访,根据疼痛级别(无痛、轻微、中度、剧烈)对于患者的身体各部位进行疼痛记录[4]。同时应用咽喉疼痛程度评分和咽喉痛阳性发生率对患者不适感进行评价。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采用SPSS19.0软件对观察指标进行分析,其中计量资料(咽喉疼痛程度评分),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疼痛程度和咽喉痛阳性发生率),采用[n,%]表示,检验,数据比较具有明显差异,即(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手术后不适感分析

探讨组手术后不适感评分明显比参照组低(P<0.05),见表1。

表1 手术后不适感分析

3.讨论

甲状腺作为人体结构中具有举足轻重意义的部位,位于人体颈部软骨下。很多人对甲状腺保持陌生的态度,但却比较熟悉粗脖子病。简单来讲,粗脖子病就是甲状腺疾病[5]。甲状腺通过激素释放,调整人体新陈代谢问题,确保人体神经系统的兴奋性,而且对于人体生长发育、各项身体器官生长均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甲状腺作为人体内分泌腺体最大的腺体,其的作用不言而喻。甲状腺一旦出现问题,严重影响到患者身体身体各个部位功效,甚至严重时还会造成患者调节功能的丧失[6]。因此,临床治疗以手术为主,可良好的手术体位摆放却关系到手术的顺利开展,故本院对于甲状腺手术患者给予麻醉诱导前摆放体位。

在传统的甲状腺手术中,患者的体位调整一般在麻醉后实施,但是由于麻醉后患者处于无意识状态,身体各项功能均比较弱,不便于体位调整。加上手术过程中,遵循医嘱要求还需要实施输液等协作,而患者属于无意识状态无法配合,只能护理人员调整,但却无法确保患者最佳状态,影响到手术预后效果。且根据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探讨组的咽喉疼痛程度评分及咽喉痛阳性发生率、术后疼痛程度均比参照组情况优良(P<0.05)。原因分析:(1)给予患者麻醉诱导前摆放体位,患者处于意识清醒状态,根据医嘱要求自我调整体位,不仅可以提高患者的舒适感,而且还有利于患者的身体各部位与垫子保持一致性;(2)患者比较清醒警惕性高,可有效地保护自身各个部位的安全性,提高体位调整安全性,而如果是麻醉后调整,患者无意识状态,无法得知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而造成患者一些肩颈部拉伤问题[7]。(3)同时由于探讨组的咽喉疼痛程度评分比参照组低(P<0.05)。由此可看出,麻醉后术中移动患者,可造成患者气管移动,损伤患者的咽喉。进而影响到患者预后效果。而麻醉前诱导体位摆放,不仅可以改善对患者的咽喉刺激感,而且有利于将患者的舒适度提高,为术后预后效果提高提供条件。

综上所述,对于甲状腺手术患者体位摆放,给予麻醉前诱导,不仅可有效将患者麻醉后咽喉刺激感降低,保护患者的身体各个部位,而且还有利于减少移动患者时的损伤,减低术后患者的疼痛感。

参考文献:

[1]符鸿飞,林文霞,张彩燕,等. 甲状腺手术中体位摆放的不同时机对患者的影响研究[J]. 护理实践与研究,2018,2(9)162-163

[2]赵敏霞,王芬,刘勇. 甲状腺手术患者麻醉前后体位摆放的效果探讨[J]. 当代护士(下旬刊),2016,8(3):98-99.

[3]蒋学美,周素玲,张静,等. 甲状腺手术体位摆放时机的临床研究[J]. 护理学杂志,2016,31(16):9-11.

[4]张惠军,付征,陆爱英,等. 地塞米松、托烷司琼和灵活手术体位对甲状腺切除手术后恶心呕吐的影响[J]. 重庆医学,2017,46(17):127-128

[5]郭艳阳,马静. 不同体位对甲状腺肿瘤手术的效果及并发症的影响[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6,20(18):98-100.

[6]任静. 甲状腺手术体位护理的研究进展[J].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6,26(2):189-190.

[7]吕刚,张诗,黄婷,等. PVC充气体位垫在甲状腺手术体位摆放中的应用[J]. 海南医学,2017,28(23):3954-3956.

论文作者:邓治霞

论文发表刊物:《兰大学报(医学版)》2018年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22

标签:;  ;  ;  ;  ;  ;  ;  ;  

对比麻醉前后不同时机摆放体位对甲状腺手术的影响论文_邓治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