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园林艺术对现代园林景观设计的影响论文_刘宇

中国古典园林艺术对现代园林景观设计的影响论文_刘宇

昌庆矿业有限责任公司 辽宁省辽阳市 111000

摘要:本文通过对中国古典园林的简单概述,浅析中国古典园林情景交融、效法自然、虚实相生的设计理念,旨在大众审美文化快速发展的今天,传承与创新中国古典园林的审美意蕴,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仍对当下园林景观具有指导意义。

关键词:古典园林;大众审美;设计原理;创新理念

引言

中国有着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文化,从中国自古至今的景观发展来看,每一次的景观变革都是在继承和借鉴中发展而来的。景观一词作为一个重要的生活元素越来越融入到人们的生活当中,一个好的景观内容不但能丰富人们视觉上的体验,更加能从功能上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同时对改善城市中的环境带来了很大的帮助。中国古典园林艺术表现的是自然美,布局形式具有自由、曲折和变化等特点。园林景物源于自然,又高于自然,进而达到了“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境界。中国古典园林讲究自然天成、不露人工斧凿的痕迹。因此,将举例介绍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特色,分层论述中国古典园林艺术对现代园林景观设计的影响。

1中国古典园林生态文明发展背景

儒、道、释三家学说是指导古人思想意识形成的主要内容。儒家学说中的“君子比德”即以自然对象之美来比喻、象征君子之美德。古人常常以岁寒三友即松、竹、梅来象征君子,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这样的比喻可以看出古人对自然之物的尊崇。道家美学思想崇尚自然美,追求世间万物和谐相处的返璞归真状态。老子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句话可谓是道家思想的精髓,深刻揭示了人们“回归自然、天人合一”的道理。释家以事事圆融为理阐述自然万物之间的因果联系,强调人与自然万物是物物相依、互为因果、圆融无碍的生态统一整体。

2.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特色

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最高境界是“虽由人作,宛自天开”。这种境界最大的特点是一切要按照自然美的规律设计园林。在中西方园林设计中,建筑是必不可少的景物。然而,建筑在中西方园林中扮演的角色完全不同。在西方古典园林布局中,园林建筑是孤立的,无须同园林互相渗透。而在中国古典园林艺术设计中,建筑是部属景物,园林设计师经常通过巧妙的布局将山石流水、花草树木渗透到建筑中,进而使建筑“园林化”,同时要求建筑随高就低,因山就势,自然敞开,使园林建筑本身与自然融为一体。此外,中国古典园林有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寺庙和风景园林等四大类。

从自然与人工关系来分析,中国古典园林可分为两大类型:第一类是在较为广阔的自然环境中点缀少量的人工建筑,第二类是在人工建筑的环境中布置山池、花木等自然景观。通常,风景园林属于前者,城市园林属于后者。皇家园林从总体上看是天然风景中点缀楼台殿阁,但又有一些被称为“园中之园”的局部是在建筑环境中造景的。北京的颐和园、北海公园和承德的避暑山庄等,均为典型的皇家园林。

一般来讲,皇家园林的特点是规模宏大,建筑华丽而厚重。私家园林以江南一带最为精美,如苏州的拙政园、无锡的寄畅园和上海的豫园等。它们的特点是小巧玲珑,清雅隽秀。寺庙风景园林遍布各地,如五台山、峨眉山、普陀山和九华山等佛教四大名山,“水如清罗带,山如碧玉簪”的桂林风景区,以及“淡妆浓抹总相宜”的西湖风景区等。

这些园林多数都是质朴简洁的,而且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中国古代向来把园林看作一首诗或者一幅画,而不是单纯的土木工程。园林设计师会巧妙地将诗画艺术与园林艺术融为一体,如园林建筑上的匾额、楹联、画栋和雕梁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诗画与园林作品不仅赞赏自然本身的形态美,而且更注重自然的内在美,将自然“人格化”,如松柏象征延年益寿、荷花寓意为高洁清廉、翠竹象征坚贞的气节与谦虚的美德等,这都和中国文化情感密切联系。因此,竹影花影、风声雨声、阳光月光、花香茶香等,都能激起中国人民的文化情感和丰富的联想,形成了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独特风格。

3.中国古典园林的空间设计原理

中国古典园林的设计原理体现了士人的审美实践,在设计理念上秉承了文人造景的传统。文人造景的理念突出布置空间、组织空间、创造空间的手法,都是在有限的空间内以大观小,以小观大,扩大空间,使得我们能在有限的空间内感悟无限的美景。文人造景是儒、释、道审美实践的体现,体现了情景交融、效法自然和虚实相间的审美理念。天人合一是审美的深度,中国古典园林中审美意境对空间的布置都在营造“虽有人造,宛自天开”的自然审美。不论是私家园林造园要素、园林景观、园林意境都有着隐曲、层次、流动的设计来丰富美的体验。白居易、苏东坡为代表的文人士大夫,在西湖的治理中充分运用了情景交融文人造景的手法,创造了“桃红柳绿”、“千古苏堤”的美景。中国古典园林效法自然的设计理念来源于“天人合一”的逻辑推演,我们审美的最高意境是“物我两忘”,所以我们营造审美环境时候充分体现“效法自然”的手法。

用“效法自然”设计的园林如小桥流水、粉墙黛瓦、楼台亭阁都是自然而然,秋风春雨、春鸟秋蝉符合中国古典文人士大夫这种空间审美的情趣。虚实相生的设计原理是中国古典艺术中最为常见的手法。宗白华在《中国美学史中重要问题的初步探索》中说:“清人笪重光《画荃》说:‘实景清而空景现’,‘真境逼而神境生’,‘虚实相生,无画出皆成妙境。’清人邹一桂《小山画谱》说:‘实者逼肖,则虚者自出。’”这些都是对于虚中有实,实中有虚的描写。虚实结合的理念中国古典审美文化中有着深刻的体现,不论是书法中的“计白当黑”、绘画中的“空白”、音乐中的“此时无声胜有声”,还是戏剧舞台中的“刁窗”、园林中的“窗牖”,都在营造这种审美的虚实结合。

4.中国古典园林对现代园林景观发展的影响

在人工智能快速发展的时代,大众审美越来越发达的今天,对于中国古典审美文化的挖掘就越发显得重要。中国古典园林的设计原理不论是情景交融、效法自然、虚实相生,还是借景、隔景、分景、框景等,都对当下园林景观设计具有很大的启示意义。当下我们走科学发展之路,建立生态和谐的美丽家园,更是要注重园林设计在传统基础上的创新与发展。

而中国古典园林设计理念就是要“虽有人造,宛如天开”的设计理念,不仅让游人体悟到“味外之味”的美感,还要让园林景观也要达到“景外之景、象外之象”的生态视域。所以当下园林的设计、布置中更多运用隔景、分景、借景等造景手法,这些手法对楼台亭阁的设计原理无一例外都是在扩大空间,营造“从有限中走向无限,从无限中回归有限”的审美意趣,正如王羲之云:“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也如王维诗云:“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结语

在大众审美文化快速发展的今天,生态发展理念已经越发影响我们的生活。本文通过对中国古典园林的简单概述,对中国古典园林中情景交融、效法自然、虚实相生等设计理念的简单分析,旨在审美视域遮蔽的今天,我们仍然从中国古典园林中汲取审美理念,对当下园林景观设计的创新借鉴具有现实指导意义,正如李泽厚所言:“在‘机器的节奏’愈来愈快速、‘生活的节奏’愈来愈紧张的异化世界里,如何保持住人间的诗意、生命、憧憬和情丝,不正是今日在迈向现代化社会中所值得注意的世界性问题么?不正是今天美的哲学所研究的问题么?”

参考文献

[1]王向荣,林箐.西方现代景观设计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

[2]李岚.当代城市园林景观设计风格的多样性与差异性[J].中国园林,2002,(5): 91-94.

[3]张红卫.现代艺术对现代园林设计的影响[D].北京林业大学,2003

论文作者:刘宇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29

标签:;  ;  ;  ;  ;  ;  ;  ;  

中国古典园林艺术对现代园林景观设计的影响论文_刘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