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交籼稻产学研联合体新品种生产试验研究论文_白海东1,李杰2

普洱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普洱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云南普洱 665000

摘要:2017年云南省杂交籼稻产学研联合体区域试验中共选出6个表现较优杂交籼稻品种,为进一步考查6个品种的丰产性、适应性、抗逆性等,2018年在全省各试验点进行生产试验,本文通过观察6个品种在普洱点生产试验中的表现情况,考查品种在该地区的丰产性、适应性、抗逆性,为品种审定和大面积推广提供更加强有力的科学依据。

关键词:杂交籼稻;生产试验;联合体;产学研

为进一步做好云南省杂交籼稻产学研联合体试验,加快科研成果转化步伐,为品种审定和推广提供强有力的科学依据。根据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和云南省种子站的统一安排,结合2017年全省杂交籼稻产学研联合体试验各试验点区域试验结果,选出各试验点表现较优的6个品种,2018年在全省各州市设点进行生产试验。普洱点的生产试验由普洱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稻作室组织实施,参照当地水稻种植习惯和水平,考查品种在该地区的丰产性、适应性、抗逆性等特征特性。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点 试验地设在普洱市思茅区南坪镇整碗村,地处北纬22.48度,东经100.58度,海拔1304.9m,为砂胶泥性土壤,肥力中上,前作绿肥毛苕,育秧方式为湿润育秧。

1.2供试品种 试验品种分别为:锦优948、蓉优1847、华浙优1号、凌禾优88、宜优811、内优6478;绵优725为统一对照。

1.3试验设计 试验品种田间小区采用随机排列,试验设6个处理,一个对照,2次重复,每个重复0.25亩,所有试验品种同田进行,小区面积165㎡,小区长22m,宽7.5m,株行距(13cm×28cm),规格化拉线条栽,单株移栽。小区四周设保护行,小区与保护行、小区与小区之间设40cm的走道。育秧及大田管理参照当地水稻种植习惯和水平,记录好各品种生育期,定期观察水稻各品种病虫害情况并进行防治,成熟时各小区单打单收计产,每个品种取1kg稻谷进行水分和杂质的测定。

1.4田间管理 试验播种期为2018年2月27日,所有试验品种采用统一育苗和统一移栽,移栽期为4月18日,田间管理及施肥参照当地生产水平,防治病虫鼠害。移栽期每亩施用“牛膜王”牌水稻专用控释肥(N:P:K=24:6:10)50kg作基肥;分蘖期亩施“洋丰”牌(15-15-15)三元复合肥3kg作分蘖肥。大田移栽后,4月25日用田毛(笨.苄.甲草胺)除试验田间杂草;5月2日和5月9日人工除草两次;5月19日撤水晒田;6月3日用草甘膦除草剂除田埂草,抽穗拔节前用80%烯啶.吡蚜酮喷施防稻飞虱。

2 试验结果分析

2.1生育期 由表1可以看出,试验6个品种统一播种和移栽,秧龄49d;抽穗、齐穗、成熟最早的是宜优811,最晚的是华浙优1号;试验品种全生育期157-172d,对照绵优725全生育期为160d,全生育期最长的是华浙优1号172d,比对照多12d,最短的是宜优811为157d,比对照少3d,锦优948和蓉优1847的全生育期与对照相近,其他品种全生育期均高于对照。

表1 品种生育期主要经济性状表

2.2农艺性状及抗性 由表2可以看出,试验6个品种植株整齐度整齐,落粒性,耐寒性,抗倒伏性好。杂株率低于对照,所有品种杂株率对试验无影响。华浙优1号、内优6478株型适中,凌禾优88株型披散,其他品种株型紧束。锦优948、华浙优1号、凌禾优88叶色淡绿,其余品种叶色浓绿。熟期转色除华浙优1号外均较好。病害方面锦优948、蓉优1847和华浙优1号未发生病害或较轻;凌禾优88病害较重;宜优811、内优6478、对照绵优725均有中度的病害发生。

表2 品种农艺性状及抗性表

2.3产量分析 由表3可以看出,蓉优1847的亩产量最高为827.08kg,比对照增产125.47kg;锦优948亩产761.67kg居第二位,比对照增产60.06kg;华浙优1号亩产748.80kg居第三位,比对照增产47.19kg;其他品种亩产均低于对照。

表3 品种产量对比表

3 结论

气候条件、病害、耕地质量等均对水稻的生长和产量的形成有影响,不同品种的发病程度和时间均有差异。综合分析结果表明,普洱点生产试验中锦优948、蓉优1847、华浙优1号3个品种亩产均高于对照,且3个品种的抗病性表现均优于对照和其他参试品种,具有大面积推广和研究的价值。其他3个品种要在该地区推广,必须做好施肥及防病措施,进一步做好试验示范,找到最适宜的栽培管理方式。

论文作者:白海东1,李杰2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3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3

标签:;  ;  ;  ;  ;  ;  ;  ;  

杂交籼稻产学研联合体新品种生产试验研究论文_白海东1,李杰2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