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形美容人性化护理与实践论文_段晓露

整形美容人性化护理与实践论文_段晓露

十堰市太和医院 湖北省十堰市 442000

摘要: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在整形美容中的运用效果。方法:将200例接受美容整形手术的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00例。观察组实施人性化护理措施(心理护理和美学护理),对照组按手术常规法护理。结果:经过患者样本反馈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人性化护理可明显减轻患者的焦虑,提高患者就医的满意度。结论:整形美容人性化护理工作意义重大,值得推广。

关键词:整形美容;人性化护理;实践

整形美容外科服务对象是以期望改善人体的局部外观,释放心理压力,更好地适应社会环境的以身体健康为前提的群体,其心理因素在医疗活动中所占比例较大。随着“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模式的建立,人性化护理作为一种新型护理模式,在临床中得到广泛应用[1]。人性化护理是一种创造性的、个性化的整体的、有效的护理模式,其目的是使病人在生理、心理、社会、精神上处于满足而舒适的状态,减少或降低不适的程度。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随机抽取我科2016年1月至12月整形美容患者200例,并发放护理满意度调查表,要求患者在离院前将填好表格并反馈。样本均为女性,年龄25~40 岁,进而尽可能剔除了疾病种类、性别和年龄等异常,确保调查具有典型性和科学性。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00例。观察组实施人性化护理措施(心理护理和美学护理),对照组按手术常规法护理。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护理模式,而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人性化护理措施,具体体现在:

心理护理:心理护理是指在临床护理实践中,护理人员运用心理学知识和技术,针对患者存在和潜在的心理问题、心理需要及心理状态,给予关怀、支持和帮助,以满足患者的需要解决的心理问题,提高患者的适应能力的过程。在护理全过程中,护士可运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技能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积极地影响患者的心理状态,以达到较理想的护理目的。整形美容心理护理因患者无物理病理,因此不同于常规患者的心理护理[2]。在实践操作过程中,实验依次采用了术前和术后两种心理护理。

美学护理:将美学基本理论,应用于护理实践中的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即运用美学的基本原理、原则和观点,从护理的角度研究维护和塑造人体美的进程中表现出来的护理美学现象和护理审美规律。美学护理应用于医学整形美容中具有良好的效果和现实意义。假如将美学渗透到护理工作的每一环节,能使患者得到美的护理与享受,产生愉悦心情,激发良好的生理、心理效应,有利于患者身心的康复。本次实验根据患者特点进行了个性化护理,总体而言,实施方法包括护理用语美,护理操作美、护理仪表美和就医环境美。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3 统计学意义

数据均采用SPSS20.0来处理,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表示并用χ2检验分析组间差异,若P<0.05,则数据间存在显著性差异。

2.结果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人性化特殊护理:包括笑脸接诊、问诊耐心解答;术前的悉心交流和心理沟通、病房设施的温馨布置、术后耐心心理疏导,主动关心患者等。根据反馈,悉数收回调查表200份。人性化护理实施,患者反馈满意度显著提高,即“满意”从 78.6%提高到 91.4%;而满意度“差”两者数值相近,即 1.4%对比 2.2%。由此可见,经由人性化护理,满意度分级等级“一般”约 10%提升为“满意”;进而证实了整形美容人性化护理的有效性和必要性。

3.讨论

近几年来,整形美容手术逐步成为一部分人美化自我、改善自我和实现完美自我的一种主要途径;期待进行美容整形的人越来越多,形成了一批规模较为稳定的整形美容群体。基于旺盛的需求,各种医学整形美容机构在全国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相对常规手术而言,整形美容手术为了确保整容效果要求更高、更严格。同时,顾客对疼痛减轻和术后护理具有更高的期待值和要求。一般美容患者审美观正常、动机明确,大多数为女性,渴望通过整形美容手术达到“尽善尽美”、“锦上添花”的目的[3]。因此,整形美容其实是一个心理和社会相互融合的过程,亟需护理人员提供护理素养与水平,高度重视患者各种心理和舒适需求,即在新形势下,倡导人性化护理是很有必要的。

人文素质指一个人通过人文学科知识的学习积累或环境的熏陶使之内化为人格、气质、修养,成为人的相对稳定的内在品质。我们服务的对象分为两种类型:一是因先天或后天原因造成体表畸形的患者,他们有不同程度的自卑感,尤其是面对手术创伤,要求我们在手术室短暂的时间中更加注入人文关怀;二类是要求施行美容手术的求美者,环境的改变,对麻醉和手术的恐惧、紧张,对手术过高期望值等,对医护人员的人文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近年来,我院多次请专家来院进行心理学、法律、美学、语言美学及服务理念等方面的专题讲课,也曾多次派出医生、护士外出参加人文科学相关知识的学习与培训。在实际工作中,从各种规章制度的建立到平时语音、语调习惯的要求,大力提倡“以人为本”的服务意识,处处体现“人文精神”,使工作人员的人文素质得到很大的提高。

本研究从整形美容人性化护理出发,重点围绕心理护理和美学护理两大关键问题,以临床实践调查为手段,开展了人性化护理与常规护理对比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人性化护理可明显减轻患者的焦虑,提高患者就医的满意度。结合我国整形美容护理工作的现状,笔者认为,护理人员素养与护理管理水平的提高,对人性化护理工作的推广和实施有所裨益[4]。它不仅体现于仪表风度、言谈举止等外在形象,更体现着护士的道德品质、业务能力等内在素质。在整形美容护理管理工作中,借鉴先进科室的理念和前人管理成果,建议制定有关对策,以支持整形美容科室发展适应新形势要求,例如合理布局科室就医环境,提高护理管理者自身素养,加强护理从业人员学习及岗位培训;通过设立奖惩机制,提高护理人员竞争意识、风险意识和服务意识;统筹规划,实行弹性轮班制度,对从业人员实施按劳分配。

参考文献:

[1]山慈明.法国医院手术室提高使用效率的方法[J].中华护理杂志,2016,12(4):1147.

[2]欧阳学平.明晰我国医疗美容纠纷中的几个问题[J].中国美容医学,2015,14(4):495-497.

[3]王斌全,赵晓云.人性化护理的历史背景[J].护理研究,2015,26(1):93.

[4]胡佩诚.心理治疗[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6:104-105.

论文作者:段晓露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2017年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23

标签:;  ;  ;  ;  ;  ;  ;  ;  

整形美容人性化护理与实践论文_段晓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