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家养老模式下的住宅建筑设计研究论文_梁军

(江苏华筑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江苏 南通 226000)

摘要:居家养老模式是我国目前主要的养老模式,为满足老年人对住宅建筑的需求,需要积极转变传统的设计模式,本文结合理论实践,先分析了居家养老模式下的住宅建筑设计原则,接着从空间设计、室内设计两个方面论述了具体的设计思路,希望对同类建筑工程设计有一定的参考和帮助。

关键词:居家养老模式;住宅建筑;空间设计;室内设计

引言:

近年来,我国老龄化愈发严重,对住宅建筑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统一化的设计标准已经难以满足实际需求,急需重新转变设计思路,坚持“以人为本”、安全便捷、舒适健康的设计原则,才能为老年人创建一个温馨、安全、舒适的养老环境。因此,开展居家养老模式下的住宅建筑设计的研究就显得尤为必要。

1、居家养老模式下的住宅建筑设计原则

1.1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是居家养老模式下的住宅建筑设计过程中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需要充分考虑老年人的生理特定、心理特点、需求变化等因素,以老年人的生活习惯为立足点,对老年人的需求,从细节处入手,进行精细化设计,并合理设计紧急情况防范措施,只有从老年人的身心特点和需求入手,才能提升居家养老模式下的住宅建筑设计的舒适性和安全性,为老年人的晚年生活营造一个轻松、愉悦、温馨的生活环境。

1.2安全便捷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的身体机能和各个器官逐渐退化,行动也变得越来越迟缓,记忆力降低,反应力降低,在日常生活中发生意外的概率也随之提升,摔伤、烫伤、磕伤的完全问题频繁发生。因此,在住宅建筑设计中,安全是需要遵循的首要原则,厨房、卫生间、起居室、楼梯等方面均要切实安全设计,从根本上保证老年人生活的安全性。为保证行动不便的老年人可以安全达到目的地,还要进行合理的无障碍设计【1】。

1.3舒适健康

由于老年人的身体素质会大幅度降低,对自然环境的抵抗力逐年降低,对住宅建筑设计的舒适性就提出了更好的要求,在设计时需要重点考虑日照、通风、自然采光等因素。尽量降低噪声对老年人生活的影响,从为老年人营造一个舒适健康的居住环境。

2、居家养老模式下的住宅建筑公共空间设计

老年人生活比较清闲,无需在为生活而奔波忙碌,经常会走出住宅空间,到户外进行一些活动,因此,在公共空间设计时需要为老年人提供便捷的设备设施和服务条件,具体而言,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同时入手:

2.1出入口的设计

通常情况下,住宅建筑的单元门是进入住宅第一项目,在居家养老模式下的住宅建筑的单元门要尽量朝阳设计,以提升采光率,让老年人可以更加清楚的看清物体,并在单元门内外预留出不小于1500mm×1500mm的轮椅回转面积。出入口的设计造型,要有明显的标志,降低老年人辨认的难度,顶部需要搭设遮阳棚,避免眩光。在具体设计时可结合雨棚进行设计。出入口的平台、踏步台阶以及坡道等设计时需要采用坚固、耐用且防滑的材料。出入口的前平台和室外地面要设计成坡面过渡,且坡道尽量平缓,最大允许坡度为1:12,坡道的总长度控制在9m以下,高差控制在750mm以下。

2.2楼梯设计

楼梯是住宅建筑工程中的主要交通空间,对老年人有特殊的意义和作用,楼梯设计是否合理直接决定了老年人能否安全顺利的通行。居家养老模式下住宅建筑楼梯设计中,净宽度不能低1050mm,严禁设计成扇形踏步,尽量不要在平台区域设计踏步【2】。适合老年人使用的楼梯要尽量平缓,每个台阶的高度控制在160mm以下,并保证每个台阶高度的一致性,台阶顶面宽最好控制在300mm以上,具体如图1所示:

图1 台阶的适宜尺寸

如果台阶上存在凸沿,则为保证老年人上下楼的安全性,踏步凸沿缩进的尺寸需要控制在20mm以下,具体如图2所示:

图2图沿缩进要低于20mm

楼梯上的防滑条需要有鲜明的颜色标识,在台阶中防滑条不但具有防滑的作用,而且还要提醒老年人台阶高差的作用,因此,在楼梯设计中防滑条要覆盖整个踏步转脚,确保老年人上楼和下楼都能清楚看清。防滑条的颜色尽量避免采用黑色、深色的材料,可把楼梯相邻的台阶加以颜色明度的区分,如浅灰色和灰色相间,加强台阶的边界,避免因为视觉误差引发安全事故【3】。

2.3走廊设计

走廊的净宽不能低于1200mm,如果尽段走廊长度大于3500mm,则净宽不能低于1500mm,并在距离走量尽段3500mm处设置1500mm×1500mm的空间,具体如图3所示:

图3 走廊轮椅回转空间

如果户室内门扇推向走量方向,则设计上门廊要尽量凹陷,且宽度不能低于1350m,深度控制在900mm以上。

3、居家养老模式下的住宅建筑室内设计

3.1门厅设计

在老年住宅门厅设计中,要预留出充裕的户门宽度和门厅空间,其中户门的宽度不能低于1m,保证轮椅能够顺利通过。门厅也是老年人进门后休憩、换鞋、放下手中物品的过渡空间,可以设置一些可座式鞋柜,为老年人换鞋提供更大的舒适性和安全性。并在设计中门厅入口处还要预留出充裕的轮椅及担架的回转尺寸。

3.2卧室设计

老年人居住的卧室,不但具有休息睡觉的功能,而且还具体上网、开电视、阅读等多项功能。尤其是针对生病卧床的老人,卧室更是他们主要的生活场所,因此,在设计中要充分体现安全性和舒适性,尽量布置在南向以提升采光率,让老人在午休和生病卧床时也可以充分享受到阳光【4】。此外,卧室还要充分体现采光和通风,便于调节室内空气和温度。卧室的尺寸也要适宜,最好不能低于10㎡,开间尽量控制在3.6m以上,进深控制在4.2m以上。

3.3厨房设计

在居家养老模式下住宅建筑厨房设计的重点是确保老年人能够安全、独立的完成做饭吃饭,让老年人获得满足感,尽量缩短厨房和餐厅的位置,缩短行走路线,如果条件允许可设计成开放式餐厅,且厨房的尺度要适宜,常用的厨房用具布置要尽量紧凑,可设置成L型或者U型操作台,操作台的高度控制在750~800mm之间,深度控制在600~650mm之间,在保证操作台上摆放设备和物品的同时老年人可以顺利取到物品【5】。

3.4卫生间设计

卫生间是最容易发生危险的位置,需要很多辅助空间,合理的结构布局和无障碍环境设计,可提升老年人使用的安全性和便捷性。老年人使用的卫生间空间要略大于年轻人使用的卫生间,避免在使用过程中发生碰撞。并为轮椅回转,护理人员流出充裕的活动空间。在卫生间布置时要尽量选择外开门和推拉门,严禁采用内开门。

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研究探讨了居家养老模式下的住宅建筑设计,在老龄化愈发严重的大环境下,居家养老仍然是我国目前主流的养老没模式。对住宅建筑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从公共空间设计、室内设计两个方面同时入手,才能满足老年人生活的需求,符合目前居家养老模式下对住宅建筑设计相关规范和设计的要求,值得大范围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巩玉发,杜明哲.基于提升归属感的居家养老住宅设计探析——以轮椅使用者住宅为例[J].住宅科技,2018,v.38;No.453(04):28-31.

[2]巩玉发,王喆.村镇居家养老模式下住宅舒适性设计[J].住宅科技,2018, v.38;No.456(07):31-35.

[3]赵晓征.围绕“以老人为中心”照护理念进行设计[J].城市住宅,2017(01):46-49.

[4]阮嘉纯.养老地产在居家养老前提下的设计策略[J].住宅与房地产,2017(21):136.

[5]开彦,彭春芳,丛军.创建中国退休老人幸福生活——“乐活居养老模式”应用及机制探索[J].住宅科技,2017(1):1-5,共5页.

论文作者:梁军

论文发表刊物:《新材料.新装饰》2018年11月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9/7/1

标签:;  ;  ;  ;  ;  ;  ;  ;  

居家养老模式下的住宅建筑设计研究论文_梁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