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民营企业信用评价体系_企业价值论文

完善民营企业信用评价系统,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民营企业论文,信用评价论文,系统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为充分发挥非公有制经济的作用,要求“放宽国内民间资本的市场准入领域,在投融资、税收、土地使用和对外贸易等方面采取措施,实现公平竞争”。要“完善保护私人财产的法律制度”。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要“清理和修订限制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消除体制性障碍。”目前我国的民营经济从总体上已走出了原始积累阶段,经济总规模已经相当可观。从资本占用、从业人数和产出总量等方面来看,民营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份额大体在40%~50%之间,已经成为国民经济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民营企业目前仍存在较大的道德风险和信用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逃税漏税现象盛行;(2)利用虚假广告夸大自己产品的效用或功能,或是诋毁竞争对手的声誉,进行不正当竞争;(3)抽逃注册资金、虚假出资、拖欠货款、逃废银行债务等等。民营企业信用缺失造成了贷款困难等诸多问题,成为制约民营企业进一步发展的瓶颈。因此,如何对民营企业进行行之有效的信用评价,也就成了当务之急。

近年来,一些部门和信用机构虽然建立了信用等级评价系统,对于企业贷款风险防范和化解问题高度重视,然而从目前的企业信用等级评价系统看,现有的信用评价系统实质上是建立在对财务报表进行的分析基础之上,同时参考了企业的历史信用记录。信用等级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说明的是企业过去的财务状况好坏、以及过去的还款能力高低。未来的还款能力如何,并不能得到充分揭示。目前的信用等级评价系统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缺陷。主要表现在:(1)企业财务风险这一核心因素在信用等级评价中的主体地位不够突出;(2)企业信用等级评价指标系统不够科学,过度偏重于传统偿债能力指标,过度偏轻于现金流量指标;(3)评价指标数据来源存在缺陷。在使用财务指标时,其数据来源主要是企业提供的财务报表,由于一些企业存在“粉饰”财务报表的现象,即使是经社会中介机构审计过的报表,其可信度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加之,民营企业大多数是中小企业而且多数民营企业信用意识淡薄。因此,我们课题组经过与有关部门和信用机构探讨、研究,在多次征求有关专家、学者、企业家意见的基础上,立足于实地考察和企业跟踪调查,着眼于企业的成长性,建立一套基于企业价值的评价系统,通过评价民营企业信用现状和在未来的发展潜力,进而评价企业的发展能力和还款能力。

这套评价系统是对现有评价系统的创新和有益补充。在该系统中,我们对民营企业的评估过程,也就是对企业信用调查跟踪分析的过程。这一过程可以分为四个步骤:企业信用能力评价、企业品格评价、企业价值模型建立和计算、企业综合信用评价。

一、企业信用能力评价

企业信用能力评价主要是对民营企业在过去存续期间的财务状况、企业核心竞争力等企业信用能力的分析、评价。主要指标有:

1.基本信息:包括联络信息:中文名称、英文名称、办公地址、英文地址、邮政编码、电话、传真、网址、电子邮件;注册信息:注册号、登记机关、中文名称、英文名称、注册地址、设立日期、企业类型、注册资本(金)、法定代表人、经营范围、经营期限;其他信息:行业代码、在同行业中规模、进出口权、批准时间、审批机构、顾问机构、备注。

2.分支机构及下属企业信息:分支机构、子公司、备注。

3.资本构成及股东情况:资本构成、股东背景、注册资本变动情况。

4.董事与经营者情况:董事与主要经营者、负责人简历。

5.从业人员情况:专职人员(包含管理、技术和销售人员)。

6.生产经营设施情况:办公用房、场房/经营用房、设施与设备。

7.商品购销及支付信用情况:国内供应商及其付款条件、国际供应商及其付款条件、国内客户及其收款条件、国际客户及其收款条件、收付款延期的原因及延期的时间和解决办法。

8.经营和财务情况:经营情况、当年营业状况、近三年财务概况、资产负债表信息、损益表信息、财务比率、财务分析。

9.供应商评价信息。

10.往来银行情况。

11.诉讼记录信息。

12.综合评述:成立背景、发展历程、业务现状、发展计划、其他。

通过以上指标的综合分析,用评分法对企业的管理(企业组织、经营者、设备与人员、业绩与近况因素)、财务(企业偿债能力、营运能力、获利能力因素)、经济(现状和展望)和其他因素进行打分,对企业信用加以评级,将民营企业信用分为A、B、C、D四级,其中:A级综合评分为80分以上,B级综合评分为80~50分,C级综合评分为50~40分,D级综合评分为40分以下。

二、企业品格指标评价

企业品格指标评价主要是对企业遵守诚实信用原则和法律法规情况、企业品格指标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价。主要指标有:

1.市场准入信息:章程或合伙协议,出资及验资,前置审批情况,变更登记情况,企业分立、合并及减少注册资本时债务清偿,年检申报情况,法定备案情况。

2.经营行为信息:经营范围等登记事项遵守情况,对外投资情况,合同签订和履约情况,公平交易情况,广告行为,商标使用情况,消费者权益保护情况,动产抵押情况,其他经营行为。

3.纳税申报情况:税务登记日期,税务登记号,按期纳税申报率,按期纳税申报准确率,代扣代缴按期申报率,代扣代缴按期申报准确率,报送财务会计报表和其他纳税资料,纳税信用等级评定情况。

4.其他指标:银行信用等级,金融债务情况,行政许可和资质管理情况,生产许可证和产品质量检验情况,财产或者债务担保情况,有关行政处罚情况,司法判决及股权冻结情况。

通过对以上指标的综合分析,将企业信用分为A级(守信)、B级(警示)、C级(失信)和D级(严重失信)四级。其中:

A级(守信):遵守法律法规和诚实信用原则,具有良好商业信用。具体认定标准是:

1.具备法定条件且投资人的出资已到位;

2.纳税信用等级评定为A级;工商年检为A级(当年设立的企业不涉及);

3.除不可抗力、对方当事人违约以及依法变更、解除的合同外,合同履约率达100%;

4.一年内在有关行政部门无行政处罚记录、司法机关无违法记录;

5.资产状况良好;银行信用良好。

B级(警示):有一定的失信行为。具体认定标准是:

1.具备法定条件;

2.纳税信用等级评定为B级;以非货币出资在企业设立后法定期限内尚未办理过户手续;

3.除不可抗力、对方当事人违约以及依法变更、解除的合同外,合同履约率虽未达100%,但无合同欺诈行为;

4.在有关行政部门有行政处罚记录,如有降低资质等级记录、违反行政管理法律法规给予警告和3万元以下(含3万元)罚款记录;持有其他企业的股权被司法机关冻结且尚未解除;

5.经营上出现较大亏损。

C级(失信):有较严重的违法行为。具体认定标准是:

1.具备法定条件;

2.纳税信用等级评定为C级;工商年检为B级;

3.利用合同进行欺诈;

4.有违反行政管理法律法规,被有关部门处以3万元以上罚款、责令停业整顿或有违反专项规定被有关部门吊销相关行政许可、取消资质但不构成吊销营业执照处罚记录;法定代表人有因违法经营被迫究刑事责任记录;有严重骗贷行为记录;

5.已出现严重资不抵债。

D级(严重失信):有严重违法行为,纳税信用等级评定为D级,被责令关闭或被依法吊销营业执照。

三、企业价值评价

企业价值评价是基于以下几个假设:(1)销售预测和依赖于销售的某些项目的预测应该有内在的一致性;(2)销售的预测应该与企业的以往表现和行业的历史情况相符合;(3)假定企业能长期存在,并在存续期间维持一个稳定的增长率;(4)现金流量预测中反映的通货膨胀率必须与贴现率中隐含的相同。为了预测企业在未来的经营绩效,特别是现金流量,就必须将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未来情况的不确定性,决定了完全的定量分析是不现实的,只有通过充分的定性分析,对一些不确定情况进行合理的假设,才可能利用现有数据进行测算,预算出企业的未来现金流量。在对企业的经营发展有全面了解后,就可以根据历史会计数据及对企业增长的预测,计算出企业在未来的销售收入、经营费用、现金流量等。

第一,计算企业价值:计算企业未来一个时间段内(如未来15年)的现金流量现值。

F:为销售额每增加1元所需增加的资本性支出(凡支出的效益及于几个会计年度或几个营业周期的为资本性支出,包括长期投资、购置固定资产及无形资产、在建工程、长期待摊费用)系数。

W:为销售额每增加1元所需增加的营运资本支出(指流动资产减去流动负债后的差额)系数。

t:为第t年。

在这一模型中,F、W可以根据历史数据来估算。

F=(过去若干年的资本性支出额—同期折旧额)/该段时间内销售收入的增加额

W=过去若干年的营运资本增加额/该段时间内销售收入的增加额

第二,确定企业现值指数。企业现值指数是指企业未来一个时间段内的现金流量现值与原始投资的现值合计的比值。

第三,计算参考指标:(1)资本积累率(本年所有者权益增长额/年初所有者权益×100%);(2)总资产增长率(本年总资产增长额/年初资产总额×100%);(3)三年利润平均增长率

通过以上指标的综合分析,用评分法分别对目标企业现值指数(最高为60分,分为五级)、资本积累率(最高为10分)、总资产增长率(最高为10分)、三年利润平均增长率(最高为10分)和三年资本平均增长率(最高为10分)进行打分,对企业信用加以评级,将民营企业信用分为A、B、C、D四级,其中:A级综合评分为80分以上,B级综合评分为80~50分,C级综合评分为50~40分,D级综合评分为40分以下。

四、企业信用综合评级

综合上述三种企业评价指标,本文将企业信用状况分为四个级别,分别为A、B、C、D级,分别由企业信用能力指标(第一个字母)、企业品格指标(第二个字母)和企业价值指标(第三个字母)排列组合后(共有64种排列,如AAA)取得,其基本含义为:

A级:企业在经营发展、信贷、纳税等方面信誉度很高,享有很好的社会信誉,有着突出的经营业绩,企业财务状况好,在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企业的信用风险低。包括的企业信用能力指标(第一个字母)、企业品格指标(第二个字母)和企业价值指标(第三个字母)的排列有3种:AAA,ABA,BAA。

B级:企业在经营发展、信贷、纳税等方面信誉度良好,享有良好的社会信誉,有着良好的经营业绩,企业财务状况良好,在行业中处于一般地位。企业的信用风险一般。包括的企业信用能力指标(第一个字母)、企业品格指标(第二个字母)和企业价值指标(第三个字母)的排列有12种:AAB,AAC,ABB,ABC,BAB,BAC,ACA,BBA,BBB,BCA,CAA,CBA。

C级:企业在经营发展、信贷、纳税等方面信誉度一般,社会信誉一般,经营业绩一般,企业财务状况不佳。企业的信用风险较高。包括的企业信用能力指标(第一个字母)、企业品格指标(第二个字母)和企业价值指标(第三个字母)的排列有30种:AAD,ABD,ACB,ACC,ACD,BAD,BBC,BBD,BCB,BCC,BCD,CAB,CAC,CAD,CBB,CBC,CBD,CCA,CCB,CCC,DAA,DAB,DAC,DAD,DBA,DBB,DBC,DCA,DCB,DCC。

D级:企业在经营、信贷、纳税等方面存在不良记录,社会信誉差,经营业绩较差,企业财务状况差,企业的信用风险高。包括的企业信用能力指标(第一个字母)、企业品格指标(第二个字母)和企业价值指标(第三个字母)的排列有19种:ADA,ADB,ADC,ADD,BDA,BDB,BDC,BDD,CCD,CDA,CDB,CDC,CDD,DBD,DCD,DDA,DDB,DDC,DDD。

正如文中所述,该信用评价系统是建立在对企业信用能力和未来状况的测算的基础上的,因此,评价的结论更有助于对企业未来的判断。如果只考虑过去的绩效,缺乏对未来的预测,那么对信用风险的把握就可能有较大的偏差。运用这一基于企业价值的信用评价系统,结合企业信用能力和品格评价,将帮助我们建立一种面向未来的观点,可以透视企业品质、经营和发展能力,有助于信贷决策向科学化、精细化方向发展,有利于改善民营企业融资难的现状,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实现民营企业的健康稳定发展。

“民营经济与信用调查分析系统”课题组

课题负责人:曹小奇

标签:;  ;  ;  ;  ;  ;  ;  ;  

完善民营企业信用评价体系_企业价值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