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处理大、小企业关系--促进国有企业发展_经济论文

正确处理大、小企业关系--促进国有企业发展_经济论文

正确处理大企业与小企业关系——促进国有商业发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小企业论文,正确处理论文,关系论文,商业论文,企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我国的国民经济,经过三年多的宏观调控,基本上达到了平稳、快速、健康发展的要求,出现了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高于物价增长的好势头,新一轮的经济发展周期即将来临。我们应该抓住这个机遇,采取相应策略,促进广州市海珠区商业经济新增长,迎接新一轮经济发展周期的到来。

海珠区有90平方公里的面积,可供开发的土地资源丰富;它是广州建设国际大都市的组成部分,是连接珠江三角洲的重要通道,地理位置优越;有10条大桥和1条地铁过江,与东西南北相连结,交通方便;全区有80万常住人口,加上不断从河北迁移过来的企业与居民,形成了庞大的消费者群,发展前景广阔。我们应充分利用地域优势,抓住有利时机,走改革与发展并举的路子,一手抓好国有企业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一手处理好大企业与小企业关系,促进我区商业经济的新增长。

一、抓大放小

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建议》,提出了“抓大放小”的方针,这是从整体上搞活国有经济的战略性措施。“抓大放小”既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方针,又是国有企业发展的方针。“抓大”与“放小”是由企业的不同地位、作用和特点所决定的。“抓大”的实质是扶优扶强,在国有大型企业中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组织起一批企业集团,使之在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不是只要大的,不要小的。“放小”的实质是重组产权结构,把数目众多的小企业放开搞活,不是放任不管,一放了之。站在中央的角度来看,主要是抓住军工、核工业、高科技、邮电通讯、铁路干线、大油田、大矿山、国家银行、钢铁公司等基础产业、支柱产业和公共服务产业。而竞争性行业的国有小企业则可以放开。但站在区的角度来看就大不一样,中小企业也得抓、也得扶,虽小犹大,否则,还有什么可“抓”呢!

在海珠区国有商业中,应抓住那些有一定经济规模、有体制优势、有发展前景的企业为龙头,以资产为纽带,连结和带动一批企业的改组和发展,形成规模经济,使企业在商品流通中起主渠道作用。海珠购物中心企业集团的成立,标志着海珠区国有商业企业朝着集约型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方向迈进,也是海珠区商业“抓大”的体现。企业集团成立以后,要在机构设置、集团功能、管理手段、运作机制、分配体制、管理制度和发展战略等方面不断完善;要根据市场需求,调整商品结构,以市场为导向,组织适销对路的名、优、特、新产品投放市场,满足消费需求,提高竞争力;要大力拓展市场,以开拓省内市场为重点,逐步向全国辐射,还要创造条件拓展国外市场。

将数目众多的小企业放开搞活,对搞好海珠区经济,稳定社会,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海珠区的国有小企业和老集体企业,主要采用租赁经营的改革方式,实行两权分离,把企业的经营权租赁出去,抽回自有资金,由承租者出资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独立承担民事责任。所收取的租赁经营费,主要用于支付退休人员的费用,达到“养业、养老、养职工”的目的。今后,对于小企业还可以放开一些,除租赁经营以外,还可采取改组、联合、兼并、股份合作制等多种形式,实行国有民营、公有私营。

租赁经营还可以在大中型企业和肉菜市场中进行,把部分经营场地租赁给工厂、外商或私人,让其直接进场经营,既可减少经营风险,又可增加企业收益,还可以把自营部分带旺,一举三得。

二、以大联小

以大店、名店为龙头,联合、兼并劣势的中小型企业,变单个经营为群体经营,这是国有企业向集约型转变的一种形式。海珠区国有餐饮业在国民经济发展快、消费结构变化大、业内竞争激烈的形势下,探索出一条由效益好的企业为主体企业,对效益差的中小型企业进行兼并,形成群体经营的路子。如海宝酒家兼并新丰茶楼和明苑饭店,成珠酒家兼并正心茶楼,洞天酒家兼并香满楼和永强面店。通过自筹资金,自贷自还,对企业进行更新改造,提高经营档次,使企业实现了投入——发展——再投入——再发展的良性循环,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据统计,区属国有餐饮业的年营收额从1986年的2944万元,到1995年增至20167万元,为1986年的6.85倍,充分显示了规模经济的竞争力和经济效益。但目前这三间主体企业属下的店群不多,规模尚小,应在现有的基础上,走兼并和开办新企业相结合的路子,创造条件向外扩展,增加店群,扩大规模,朝着集团企业的方向推进。

集小而大,连锁经营,把中小型企业连锁成为规模经济,是中小型企业向集约型转变的又一种形式。连锁经营的单个商店是小型的、灵活的,但它的群体是较大的,所以它具有规模经济与小型灵活的双重优势。海珠区的糖烟酒副食品商店,是在大型零售企业与个体户之间的夹缝中挣扎,它既要与大型零售企业抗衡,又要与遍布大街小巷的个体户竞争。要改变这种被动局面,在竞争中重新崛起,走连锁经营是必由之路。实行连锁经营,有利于降低成本,创造竞争力;有利于沟通信息,提高存货周转率;有利于标准化经营,树立独特的市场形象。江南连锁中心的成立,是该行业走连锁经营的起步阶段,今后应把公司的机构改革与发展连锁结合起来,扩充连锁店数,建立中心所有制和中心管理制,逐步推行电子计算机、条型码等硬件设施的开发应用,建立配送中心,实行规范管理,使整个行业获得新生。

三、育大扶小

在商业领域中,起宏观调控的主导作用和商品流通的主渠道作用的,是大型零售企业和批发企业。而海珠区商业系统的大型企业甚少,按照广州市统计局的划型标准,属大型零售企业的只有一间(海珠购物中心),属大型餐饮业的只有六间(海珠饮食旅游中心、海宝、成珠、洞天、三如、金海),远远不适应海珠区经济发展的需要,很有必要适度发展大型企业:一种是集中力量培育规模大,信誉好,实力强,集购物、饮食、娱乐、旅游、金融、信息、房地产开发于一体的多功能的大型企业;一种是办成万客隆式仓场合一的大型现代超市企业;一种是创办吉之岛式的“未来街市”。这是一项“造月工程”,把它们营造成“明月高照”的格局,带动海珠区商业服务业向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兴办大型企业,要改变过去那种单一投资主体的做法,采取引进外资合作经营、与有经济实力的企业联营、以股份制形式向企业和社会筹集资金等办法,实行投资主体多元化,由投资者共担风险,利益共享。

区街经济是国民经济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推动经济快速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在扩大就业、活跃市场、改善人民生活以及稳定社会等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起着大中型企业难以代替的作用;小企业是促进市场竞争的基本力量,它贴近市场、贴近消费者,本钱少,机制灵活,富于创新,哪个地区的小企业发展快,哪里的市场也相对活跃。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份共同发展的方针,充分发挥街道商贸公司的组织、服务、协调、管理的职能,大力扶持区街商业的发展,逐步形成区有商业中心,大马路有大商业群,街道有小商业群,新建住宅区有配套服务网点的多层次的服务网络,把它们营造成为熠熠生辉的“小星星”,与大企业形成“群星拱月”之势,使之成为我区商业经济的新增长点。

标签:;  ;  ;  ;  ;  

正确处理大、小企业关系--促进国有企业发展_经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