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交通设施的建设也影响着我们的日常生活,地铁工程施工为人们的出行提供了便利,本文针对地铁施工中地铁风道和站台板内部结构施工方案进行研究。
关键词:地铁风道;站台板;研究
引言:地铁工程施工建设,在为人们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地铁风道和站台板内部结构的施工也对地铁施工质量有着重要影响,针对实际施工情况,多角度的进行观察,然后多方讨论制定施工方案,进一步保障施工质量。
1.工程概况及设计概况
1.1工程概况
某地铁线车站位于该市主干道交叉口处,沿主路东西向布置。
该车站为地下二层岛式站台车站,采用明挖顺作法施工。车站东端头井为盾构始发井,西端头井为盾构接收井,车站侧墙为复合墙型式。
车站主体总长242.2m,标准段宽22.9m,有效站台长度120m,站台宽12.8m。主体建筑面积为10612㎡,附属建筑面积为1975㎡,总建筑面积为12587㎡。车站共设置4个出入口,其中一个为预留出口,1个消防出入口,2组风亭。
车站主体基坑深16.95m~18.55m,采用800mm厚连续墙作为围护结构,连续墙长32m~34.7m,基坑标准段竖向设置一道混凝土支撑,四道钢支撑及一道换撑;车站附属基坑深约10m,采用SMW工法桩作为围护结构,竖向设置一道混凝土支撑及两道钢支撑。
1.2轨顶封道设计概况
轨道右线、左线全长172.484m;轨顶风道板厚150mm、净宽2900mm;站台侧风道侧墙厚250mm、高1530 mm;轨道侧风道侧墙厚150mm、高830 mm。标准段风道板距离标准段底板距离为5110mm,西端头井轨顶风道板距离底板5700mm。
轨顶设计内容包括:主体结构尺寸、支撑结构形式、负一层结构尺寸(站厅层)、负二层结构尺寸(站台层)、顶板结构尺寸、中板结构尺寸、柱子尺寸和侧墙尺寸。其中地铁新良路站为地下二层结构,纵向长239m,标准段宽19.9m,端头井宽23.8m,端头竖向15.32m,标准段竖向13.72m;支撑结构一共包括六道施工,第一道为混凝土施工,第二、三、四、五均为钢支撑,端头井会增加一层换撑,层层严密施工保证支撑结构的质量;站厅层的负一层结构尺寸,在端头井位置竖向净空最大值6000mm.横向净空最大值23.8m;站台层的负二层结构尺寸,竖向净空最大值7870mm.横向净空最大值23.8m;顶板结构中,顶板厚800mm,纵梁900mm×1700mm,包括上翻、下翻二个部分;中板结构中,下翻部分中板厚400mm,纵梁800mm×1000mm;中柱尺寸为700mm×1100mm;侧墙厚度为700mm。
站台板为岛式站台板,标准段宽14m、全长121.6m,站台板厚200mm、站台板距离底板距离标准段净高为1310mm,其他段净高分别为2640mm、1900mm、3140mm。
2.内部结构支撑模架施工方案
该站的施工工程主要从质量、安全、进度、经济实用等方面考虑,采用扣件式钢管支架支设轨顶风道,站台板、梁、柱和侧墙的混凝土浇筑。
模板及脚手架设计的原则是:采用符合规范的材料,按照规范科学设计,便于现场施工,有可观的经济性;重点是考虑模板的承载能力、刚度、稳定性及密实性。在满足经济性原则和设计、原则的前提下,尽可能多的考虑模板及其支撑系统的可周转性、耐久性及经济性[1]。
根据设计原则,结合车站结构特点,工程内部结构采用扣件式钢管支架支设轨顶风道,站台板板、梁、柱和侧墙的混凝土浇筑。
2.1建筑材料的选择
建筑材料是施工质量的基础,科学的选择建筑材料对施工质量有很大的积极作用。在地铁的内部结构中我们主要选择以下几种规格的材料。
钢管:采用Ф48×3.5mm,用于支架轨顶风道及站台板板、剪刀撑、横杆、板模板的分配横撑、侧墙的内外龙骨;木模板:采用1200mm×2450mm×1.8mm竹胶板,用于板的模板材料;方木:采用100mm×100mm×4000mm方木,具体搭配尺寸根据现场实际用刀锯进行下料,主要用于板模板背带;顶托:采用可调式顶托,主要用于板的上部支撑、侧墙的横撑;扣件:采用十字卡、转卡及对接卡,用于钢管主体支架、横撑、剪刀撑连接。
2.2内部结构施工的支模架设计
因为现场施工条件有限,脚手架搭设需以门架方式施工。设门洞宽2.2m,门架垂直于轨道并以轨道中心线为轴线布置,高3.5m。其余部位仍采用满堂红钢管脚手架体系,立杆横距为600mm,纵距900mm,纵横平杆步距为门架下部1200mm,上部900mm。
门架采用两根斜撑对拉,一根向内顶到墙上,一根向外顶到底板梁上或已施工完成的站台板上,斜撑纵向每4跨设置一道;门架底部搭设扫地杆,离地不高于20cm,增强门架整体稳定性,框架顶部通过顶托调整。另外:扣件必须拧紧,力矩不得小于40KN*M;严格按照交底尺寸施工,不得随意改变位置;倒角处脚手架需加固处理,防止移动[2]。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其中站台板钢管架采用Ф48×3.5mm,立杆纵距×横距=1200mm×900mm,横杆步距为1200mm;模板采用1200mm×2450mm×1.8mm竹胶板满铺,板下部:顶托+Ф48×3.5mm双钢管分配梁+100mm×100mm方木@300mm作为背带+18mm竹胶板;支架设剪刀撑,每隔四排纵向、横向都设一道剪刀撑。
3.内部结构验算
对内部结构进行精准验算是工程的质量保证,地铁内部风道和站台板各个程序都需要及时人员进行多次验算,以保证工程高效完工。
其中风道工程验算包括轨顶风道模板支架施工参数、模板面板验算、支撑方木验算、托梁验算、杆的稳定性计算荷载标准值、立杆的稳定性计算,这些计算的准确度可以衡量出建筑材料的合理性,包括面板的抗弯强度、抗剪强度和面板的最大挠度,保证风荷载时立杆的稳定性。
其中站台板工程验算包括站台板模板支架施工参数、模板面板计算、支撑木方的计算、托梁的计算、立杆的稳定性计算荷载标准值、立杆的稳定性计算,都保证了站台内部结构的质量,同时精准的验算也为科学施工提供依据。
4.内部结构施工方案
根据该站内部结构施工的现实情况,首先施工轨顶风道,再施工站台板。物资准备与调配等也相应根据施工进度进行调配。
所有板和墙模板的满堂支架均采用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扣件采用符合国标(GB 15831)要求的标准扣件,钢管接长采用对接扣件。所有的模板材料都要经过国家标准进行验收才可以投入使用。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横向采用从中间向两边分层、分段搭设的施工流程;同时对支模架的设置要求,包括立杆、横杆、横撑设置。
对于支模架搭设的过程质量控制,对钢管脚手架扣件要进行试验满足要求,同时对搭设技术必须完成自检、互检、交检的三检制度;对于施工模架的质量控制需要专人进行配模,余留量由缝模调整,保证每一个零件均符合国家要求;在支架标准进行验收时,要对模具材料的质量合格证、质量检测报告进行查验,同时检查钢管表面的平直度,不应有裂缝、结疤、分层、错位、毛刺、压痕和深的划道。
5.混凝土浇灌
支架模板立设、钢筋绑扎完成并经检查合格后进行混凝土浇筑,混凝土浇筑采用泵送的方式进行,每个施工段混凝土浇筑采用1台泵车同时浇筑。轨顶风道浇筑时,因轨顶风道处于结构上部,浇筑时需从中板预留孔洞进行浇筑,浇筑过程中振动棒要震动及时,切勿将振动棒接触模板。同时的混凝土的浇灌方式应该采用板、侧墙及梁的混凝土浇筑分层分段,每层浇筑30cm左右,施工段为一浇筑段,浇筑一层振捣一层,自高处向模板内倾卸混凝土时,为防止混凝土的离析,泵管出料口距混凝土面的高度不超过1m[3]。
进行支模架的巡查、检查时,在混凝土浇筑时,派4~5名脚手架施工人员在支模架内进行巡检,每人身上带好扳手,并携带好扣件、短钢管等材料,并指派2名专人跟踪泵车的导管下放位置检查模板、支架及扣件等加固情况,随时与地面用对讲机进行沟通,保持联系。如在浇筑过程中出现鼓模、漏浆现象,及时与地面联系,停止混凝土浇筑,进行加固,待加固完成后经技术负责人确认后方可进一步进行浇筑。
6.支架模板拆除
当混凝土达到强度后,必须经单位工程负责人检查验证,确认脚手架不再需要后,方可拆除。在拆除脚手架前要对技术人员进行技术交流,拆除之前清除脚手架上的障碍物,需要技术人员制定详细的拆除方案,禁止非施工人员进入专业区域。脚手架的拆除顺序为:松动顶撑→立杆上方木→模板→顶撑→斜撑→横杆→立杆,每一个工作人员需严格按照操作执行[4]。
7.现场安全、质量、文明施工措施
模板支架搭设人员必须是经过按现行国家标准《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考核管理规则》(GB5036)考核合格的专业架子工。上岗人员应定期体检,合格者方可持证上岗。每一个工作人员在进入施工现场中,都应该配备好安全措施,每一项工程环节都应该和技术人员及时的交流,五级及五级以上大风和雨、雾天应停止脚手架的搭设、拆除及施工作业。
结合本工程特点与质量管理工作需要,组建一支以项目经理为主,具有责任性强、有管理水平、有能力、施工经验丰富的资质合格的项目质量管理班子。建立质量责任制,加强工班组的考核,把好质量材料关,认真做好各道工序的检查、验收关,对各工种的交接工作严格把关,做到环环扣紧,并实行奖罚措施。
严格按照杭州市文明施工要求,并结合该站的实际情况制定文明施工细则,按其要求文明施工。管理小组对各班组定期检查,随时抽查,逐项打分,综合评比,进行奖罚。通过设隔音罩、隔音板、减震底座,尽量使用环保机具等措施,将施工期间施工机械的噪音控制在最低限度,满足国家和杭州市有关法规要求,符合《建筑施工场地躁声限界》。施工及生活用的废水、污水经过沉淀、初步净化后排水排污系统。
8.结语
在进行地铁风道和站台板内部施工中,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同时,要以科学、安全、文明为准则进行施工,创造一个良好的施工环境。
参考文献:
[1]秦利珍.地铁车站内部二次结构装配式生产的思考[J].江西建材,2018(06):43-44.
[2]吴春桃,王明章.紧邻地铁站台的建筑深基坑土方开挖施工要点[J].建筑施工,2018,40(04):481-483.
[3]王亚丽.地铁站台绝缘层施工技术研究[D].石家庄铁道大学,2017.
[4]桑国辉.北京地铁十号线潘家园站施工技术研究[D].石家庄铁道大学,2016.
论文作者:张文波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2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1
标签:站台论文; 风道论文; 扣件论文; 脚手架论文; 混凝土论文; 模板论文; 结构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2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