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腔隙性脑梗死行CT论文_王昌海

早期腔隙性脑梗死行CT论文_王昌海

王昌海(黑龙江省绥化市青冈县人民医院151600)

【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早期腔隙性脑梗死患者给予CT 和MRI 检查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3 年2 月~ 2014年9 月收治的早期腔隙性脑梗死患者120 例,对120 例患者分别实施CT 检查和MRI 检查,对比两种检查方法的结果。结果 经过临床统计,对早期腔隙性脑梗死患者实施CT 检查时,共检出123 个病灶;对早期腔隙性脑梗死患者实施MRI 检查时,共检出641 个病灶,其是CT 检查的5.2 倍。同时,MRI 检查,在病灶直径>5mm、<5mm 时,均优于CT 检查。结论 通过对早期腔隙性脑梗死患者实施MRI 检查,能够更加清晰的确定患者的病灶数量、部位、具体的形态等,建议在临床诊断中,推广应用MRI 检查。

【关键词】早期;腔隙性;脑梗死;CT;MRI【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9753(2016)3-0388-01

从临床上来分析,腔隙性脑梗死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其比较好发于患者的内囊、丘脑等部位,会导致患者持续性出现高血压,并且会造成小动脉硬化。一般而言,患者的腔隙直径徘徊在2 ~ 15mm 之间,根据最终的病理诊断来进行命名[1],同时包括了新鲜的深部小梗死和陈旧性的深部小梗死。目前,对早期腔隙性脑梗死的检查方法较多,CT 检查和MRI 检查是比较常用的两种。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3 年2 月~ 2014 年9 月收治的早期腔隙性脑梗死患者120 例为研究对象,患者情况如下:男性患者共计81 例,女性患者共计39 例;患者年龄在38 ~ 77 岁,平均年龄为(51.3±1.6)岁。在120 例患者中,头晕、头痛患者为26 例,嗜睡患者为31 例,面瘫患者为32 例,语言障碍患者为11 例,感觉障碍患者为20 例。

1.2 方法 对120 例患者分别实施CT 检查和MRI 检查,对比两种检查方法的结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CT 检查:在CT 检查中,主要是选择常规轴位对早期腔隙性脑梗死患者进行扫描,将OM 作为基线,从患者的颅底一直到颅顶进行逐层扫描,一共扫描10 层。同时,在扫描的层厚、层距方面,均设定为10mm,倘若发现患者的病灶,则予以局部放大扫描的处理。MRI 检查:在MRI 检查过程中,同样对患者进行常规轴位扫描处理,扫描的层厚设定在5mm,扫描的层距设定在1mm。具体参数设置如下:T1WI/SE:TR/TE=428/10ms;T2W/I SE:TR/TE=8000/89ms,倘若发现了患者的病灶,则予以加大扫描冠状位置和矢状位置的扫描,尤其是在T2W/I SE:TR/TE 序列方面。

2 结果经过临床统计,对早期腔隙性脑梗死患者实施CT 检查时,共检出123 个病灶;对早期腔隙性脑梗死患者实施MRI 检查时,共检出641 个病灶,其是CT 检查的5.2 倍。同时,MRI 检查,在病灶直径>5mm、<5mm 时,均优于CT 检查。通过对早期腔隙性脑梗死患者实施MRI 检查,能够更加清晰的确定患者的病灶数量、部位、具体的形态等。建议在临床诊断中,推广应用MRI 检查。

3 讨论3.1 CT 检查 早期腔隙性脑梗死是临床上的常见脑血管疾病,很多患者在就诊时,已经发病,且患者的意识不清晰,身体状况非常不好。在临床检查的过程中,利用CT 扫描,可对患者的病灶部位予以定位。但是,早期腔隙性脑梗死患者在检查的过程中,部分病灶是比较微小的,CT 检查在很多方面并不是特别适合微小病灶的检查[2-3],容易出现误诊和漏诊的情况。另一方面,由于早期腔隙性脑梗死患者在检查过程中,有些处于意识模糊的状态,所以在检查的过程中,会存在一些意外的情况,如果患者从发病中缓解过来,那么颅内的变化,也会对CT 检查造成一定的影响。

3.2 MRI 检查 由于早期腔隙性脑梗死自身的特点,运用CT 检查并不能得到特别准确的结果,在部分情况下还容易出现漏诊、误诊的现象。从本次研究的结果来看,利用MRI 检查,能够更好的实现检查的全面性和专业性。对早期腔隙性脑梗死患者实施CT 检查时,共检出123 个病灶;对早期腔隙性脑梗死患者实施MRI 检查时,共检出641 个病灶,其是CT 检查的5.2 倍。同时,MRI 检查,在病灶直径>5mm、<5mm 时,均优于CT 检查。值得注意的是,在临床检查的过程中,还要充分考虑到人体骨性结构的影响因素,由于脑干CT 检查和小脑处的CT 检查结果,均没有MRI 检查的效果好,因此在临床早期腔隙性脑梗死检查的过程中,比较建议使用MRI 检查[4-6]。

综上所述,对早期腔隙性脑梗死实施MRI 检查,可取得更多的精确结果,对患者的后续治疗,具有较大的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1] 于志刚. 探讨CT、MRI 诊断腔隙性脑梗死的价值[J]. 大家健康(学术版),2014(04).[2] 赵义.CT、MRI 检查对早期腔隙性脑梗塞诊断价值的比较[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12(05).[3] 张宏卫.MRI 与CT 在腔隙性脑梗死的诊断对照研究[J]. 当代医学,2012(21).[4] 余丹. 腔隙性脑梗死诊断[J]. 中国热带医学,2007(12).[5] 薛蓉,赵伟,吴伟,等. 多模式MRI 检查指导的rt-PA 静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2008(03).[6] 张忠贞,王福祥,金武,等.MRI 检查对Wallenberg 综合征病变的新认识[J].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1991(04).

论文作者:王昌海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2016年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2

标签:;  ;  ;  ;  ;  ;  ;  ;  

早期腔隙性脑梗死行CT论文_王昌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