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校人才建设中的几个问题_高学历论文

论高校人才建设中的几个问题_高学历论文

论高校人才建设上的几个问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几个问题论文,高校论文,人才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摘要 高校的人才建设,对于一所高校的兴旺和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当前,主要有哪些问题障碍着高校的人才建设呢?本文谈了三个问题:一、如何看待高学历和突出人才;二、如何看待人才的个性和短处;三、如何看待人才的流动。

关键词 高校 人才建设 问题

邓小平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要发展科学技术,人才又是第一位的。高等院校肩负着培养人才和直接进行科学研究的双重任务,因此,尊重人才自应是高校一切工作的重心。现在各高校的竞争,可以说主要是人才的竞争,谁拥有数量多、水平高的人才(即师资),谁就能在竞争中赢得主动,赢得长足发展。师资兴,则学校兴;师资衰,则学校衰,这已为许多高校的经验和教训所反复证实。

那么,在这场人才竞争的角逐中,有些什么共同性的问题障碍着人才建设呢?我个人以为主要有这样一些:

问题之一:如何看待高学历和突出人才?。

突出人才,主要是指某一专门领域的知名专家或某一学科的著名学者。对待这样的人才,应该格外重视,其理不言自喻。所以这里只重点谈谈高学历问题。

把人才与学历相联系,也是很自然的事,因为学历是人们学习文化科学经历的客观标志,它显示了一个人受培养程度之高低、知识积累之多少。如果否定它,就是否定学校,否定教育,否定社会文明与进步的进程,这显然不是历史唯物主义的态度。十年“文化大革命”中,不要学校,不要文化,提倡“白卷英雄”,器重“三担牛屎六箢箕”的文盲、半文盲,它所带来的文化断层和社会倒退的后果已经是够严重的了。因此,从一般意义上讲,只要不固守偏见,当今尊重学历也不构成什么问题了。

问题是学历是一个涵盖很广的概念,我们应该重视什么样的学历。小学、初中、高中、专科、本科毕业,是一种学历;学士、硕士、博士,虽是一种学位,但在广义上,也可称为一种学历。它们可以说是依次递高的学历,它们各自地位的突出与否,是根据社会对它们的需要度而浮动的。我国改革开放以后,由于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战略发展目标,对拥有各种学历人才的渴求,已向高层化急剧驱动。如果说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中期,渴求的眼光主要是盯着大学专科生、本科生的话,那么进入80年代后期、尤其是90年代以来,硕士、博士则是“最吃香”的学历了。由于供不应求,博士尤为“抢手”。一个学校拥有多少博士,已成为衡量该学校实力的重要参数。不少高校为了抢占制高点,从80年代初、中期开始,就纷纷制定优惠政策,吸引高学历人才和突出人才,在改变师资结构上大做文章,从而赢得了人才竞争的主动权。

有的人曾经认为,高学历人才吃不得,穿不得,要那么多干什么。这是一种糊涂观点。高学历是国家培养出来的人才宝贝,在中国,现在不是多了,而是太少太少了。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对高学历人才的需求必然越来越多,供不应求的现象将还会持续相当一段时间。高校是培养高学历人才的主要基地,作为人才培养母机的教师,自然也要不断改善学历结构,使高学历的教师比例越来越高。当然,培养高学历人才的教师在开初时并不可能事先都具有高学历,有一个发展过程。到底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用不着去争论,反正历史就是如此。但不能安于现状,不能靠自发地去调节,必须迅速和主动地去改善这种状况,否则也会坐失发展良机。在这个过程中,应主要解决以下认识问题:

第一,凡是具有高学历的人是不是就是高水平人才呢?一般而言,这个等式是成立的,应该服气。因为人的水平和能力是知识的凝聚与升华,由于高学历比其他学历拥有更多的学识和专门知识,所以他更有条件成为专门人才,这是人才成长的普遍规律。当然,凡事物都是相对的,拥有相同学历的人并不等于水平都一般齐,实际水平与相应学历相去甚远的现象也偶有存在,但个别情形不能否定普遍存在。即便是这种少数情形,也并不是学历的罪过,大抵是没有把书本知识较好地转化成水平和能力的缘故。

第二,如何看待低学历者具有很高水平与能力的现象?事物的发展,往往突破普遍性而呈现出偶然性来,这是不奇怪的,不能据此而否定高学历者的存在意义。而且,这种偶然现象也并未脱离共同性、必然性的制约,因为低学历者的高水平的发挥,不是无缘无故的,一定是用其他办法来弥补了这种学历的不足。这种办法的主要涵义就是勤奋自学和不断进修,许多低学历者而成为大家、专家的成长史都证明了这一点。此时,他虽然没有相应的高学历,却有相应的高学力。离开了自学和进修这一条,就是天方夜谭。因此,不能用这种偶然性来否定对高学历的追求和尊重。

第三,在不同学历者中存在政策差别是否违反了公平性原则?现在不少高校为了培养、吸引、稳定高学历人才,都对他们制定了一些优惠政策,主要在住房、工资补贴、科研条件、职称评定及家属照顾等方面的适度倾斜。应该说这样做,并没有违反公平性原则,因为公平应该以效率为基础,离开了效率的公平,就是一种不讲差别的平均主义。这里所讲的效率,主要是指学术水平和科研能力。在这个问题上,应该承认高学历者起点高、投入易、出品快、影响大,至少大多数人是如此。按照效率优先的原则,与其他人相比,他们在有关待遇上适度超前是完全合情合理的。对他们的尊重,就是对他们执着追求知识价值的一种肯定,对其他具备有继续升造条件的年轻人也是一种很好的导向。当然,也不能形而上学,由于客观历史的原因,对已无法完成高学历的教师又应实事求是,区别对待,不能唯学历,这就是一个如何“弹钢琴”的问题了。

问题之二:如何看待人才的个性和短处?

这里所讲的个性,主要是指人的性格、气质、癖好。正如世上没有相同的两片树叶一样,人的个性也是千姿百态、各不一样的。所谓个性,就是独特的“这一个”。

值得指出的是,凡是在学术、理论和科学、技术等方面有突出成就者,几乎都具有鲜明的个性;个性越鲜明,成就也就越大,这是迄今历史所证明了的一种似乎很普遍的人才成长现象。

个性是一个较广的概念,有主要表现为积极意义的,也有主要呈现出消极色彩的。如阿基米德在进行科研时,竟神魂颠倒,洗澡时,还用手指涂着油膏在身上画几何线条,那满脸乐陶陶的样子,简直像个疯子;爱迪生走进税务局交税,人家问他尊姓大名,他竟张口结舌,好半天回答不出来;安培有一次从外面回家,见门上贴有“安培不在家”的字条,又折了出去,竟忘了字条是自己出门时留下的;劳仑茨为了研究小鸭子是怎样认识父母的,竟整天在院子里摇摇摆摆地学鸭子走路,如此等等。对这些怪态,人们也可能嘲讽为“书呆子”、“神经病”,但却是他们全身心地投入研究的表现,用法布尔的话说,这是“精神集中到一个焦点”,它正是成才和出成果的需要,无疑具有积极意义。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卡皮察曾对他的老师——英国物理学家卢瑟福说过一句意味深长的话:“优秀的科学家必定是某种狂人”。所以,对待这一类有助于出成果的个性,就不必去说三道四,恰恰是值得肯定的。

当然,也有某些个性具有较多的消极色彩,如孤僻、清高、自负等,从而构成了自己的弱点和缺点。甚至错误也不可避免地在他们身上发生。如进化论的奠基人达尔文,却不顾人家的反对,坚持与表姐结婚,酿出了近亲结婚的苦果;牛顿是18世纪的科学巨匠,可与同胞胡克争夺万有引力定律的发明权,与莱布尼兹争夺微积分的发明权,吵得不可开交;大化学家戴维曾发现和培养了拉法第,可当拉法第被推选为英国皇家学会会员候选人时,他竟因妒嫉投了一张唯一的反对票,如此等等,也说明了人才不一定都是圣人、完人,我们不可苛求,只能克其所短,用其所长。正如唐太宗李世民所说的:“物固莫不有长,莫不有短,人亦然”,“君子和人如器,各取所长”。

人生活在特定的社会之中,其发展要受到多种条件和因素的制约和影响,有先天的,但更多的是后天的。人在现实生活中如沧海一粟,他在哪些方面能发展,哪些方面未能发展,固然有能控制的一面,但也有因机遇关系而无法控制的一面。所以,应当承认一个客观事实:一个人不可能绝对平衡地发展,均衡发展的人才有,但都是相对的,更多的是明显的非平衡发展,即有所擅长,有所一般,有所短缺,长与短,往往成为相伴而生、结伴而行的姊妹,没有所短不一定有所长,人才价值的实现正是凭其所长而达到的;没有明显短处的人,很可能是样样都一般而恰恰没有突出的一面,这样的人虽然不会出什么大漏洞,比较稳妥,但不一定有大用,即可能在特定领域发挥不出突出作用。

这里就有一个识人、用人的目的性问题需要加以区别。“稳妥”与“大用”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稳妥”只是用人的最低标准,“大用”才是管理者追求的目标;“稳妥”不是务求人尽其才,“大用”才能挖出人才所长;“稳妥”只能满足常规,“大用”则会去创造新的成就。我们应该选择何种人才呢?当然,由于高校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也需要一批全面而稳妥的人才去执行管理;但由于更多的人才是从事教学和科研的专门业务工作,我们的重点应该主要是要用那些学有所长的突出人才,以发挥其在教学科研中的突出作用,即使有这样那样的弱点,也不必过多的去求全责备、吹毛求疵,要创造一个能广纳这种人才的优良环境。

这样做,也是为了适应人才的心理特点。人才的心理特点是追求个人成就上的最大满足,而他们获得这种满足的唯一手段就是凭借和施展自己之所长。所以,凡突出人才,为了取得施展自己所长的机会,他自然会在环境和条件上进行选择。在一个单位,如果能满足或基本满足他的要求,他就会心情舒畅,倾其所能甚至超水平发挥;否则,他就会忧郁、不满,导致消沉或异动。在所有的条件中,而宽容和信任又是最重要的。

用人之长,绝不是对其人之短视而不见,任其发展,问题在于持什么观点用什么方法来克其所短。有助于出成果的个性和“短处”,应该肯定和保护;无碍其长、无伤大体的短处,可任其存在;如短处已抑制其长、祸及人的本质和主流,则必须进行教育。宽容和信任,并不意味着放弃教育,关键在于态度要正确,方法要得当。我们面对的是高级知识分子群体,要实事求是,平等待人,双向沟通,坚持以隐性教育为主,把显性教育、法规管理与隐性教育有机地统一起来,不能简单粗暴,更不能无限上纲。其实,宽容和信任也是一种教育,如果配以健全的机制,可能还是最有效的教育。只有这样,才能把那些有长处的人才集聚在自己的周围,形成人才群体优势。

在这方面,历史上的刘邦或许是一个成功的典范。他打下天下后,曾在洛阳大宴群臣,问左右“吾所以有天下者何?”有人答以他能与天下同利,刘邦则认为这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他说:“夫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吾不如肖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如果当时要苛求的话,张良、肖何、韩信都是有这样那样短处和问题的人。如张良曾行刺过秦始皇。按历史唯物主义的道理讲,他行刺欲统一全国的羸政是逆历史潮流而动;按现代观点讲,他又是典型的恐怖主义者。韩信也是生就一身反骨的魏延式人物。但为了获得天下,刘邦能广纳各种人才,用其所长,这确是他的高明之处。如果专用无明显短处又无长处的人,能有后来的“霸王别姬”吗?

其实,以上只是从理论上、特例上讲的,实际上,凡是高学历或突出人才,由于其素质较高,大部分又是较全面的人,有明显短处人的比例要大大低于学历相对较低和无学历的人。

问题之三:如何看待人才的流动?

人才流动,在近十多年来,几乎是困扰所有高校的一个难题。好不容易培养出来的突出人才,被条件优越的单位吸引去了;一些靠优惠条件引进的突出人才,又被条件更好者挖走了;付出了多少心血和经费让他们去深造,结果却“黄鹤一去不复返”。一时间,“孔雀东南飞”,“孔雀满球飞”;而且,条件越差的单位流失越厉害,给单位的发展造成极大的压力。

于是,人们议论纷纷了。有的批评管理者无能;有的指责流动者见利忘义;有的嘲讽在他们身上的投资是“一厢情愿”、“肉包子打狗”;甚至怨天尤人,怀疑国家的宏观决策。不管属于哪种议论,归结到一个问题,就是如何看待人才的流动?现在虽然习以为常了,但不见得疙瘩已全部化开。

人才的流动,有利有弊,从相对意义上讲,流动的利大于弊。其利至少表现在4个方面:第一,它冲破了单位所有制、分配终身制的传统人事框架,为促进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人才机制的建立充当了先驱;第二,它有利于人才找到自己的最佳定位,做到人尽其才,并驱动人才的竞争,造成“各显神通,万马奔腾”的局面,把所有可能潜在的长处和优势都调动起来,以避免人才资源的浪费;第三,它可以使单位人才有进有出,形成一潭活水,自发地调整人才结构;第四,它可以有力地敲响单位管理者的警钟,使他们不断反思自己的观念和工作,并采取得力措施,以主动应付这种局面。

弊病当然是有的,因为在一个单位,过多的人流动,每个人又频繁的流动,会造成单位事业的被动。即便如此,工作的着力点也不应放在流动者身上,主要应该从管理者自身找原因,找对策。人们为了实现自己的价值,寻找更适合于自己发展的单位,不可多加责难,值得反省的还是自己的观念和工作。内地有的高校,曾面对人才竞争的激烈局面,不是哀叹,也不坐等,而是首先更新观念,提出“来去自由,出国自由”,不人为地设置障碍,对于要走者首先挽留,挽留不成即热情相送,并相应制订了一系列适合人才特点的政策,结果不仅没有“人去楼空”,还吸引了各地“凤凰”来此筑巢,出现了人才空前兴旺的局面。这就说明事在人为,并不是无所作为,无可奈何的。

就大众的心理而言,如果人才只在国内流动,那反正都在中国,似乎还可以接受并予以理解;问题是如果流往国外、境外,并较长时间不归,就多少有些看法了,甚至上升到爱不爱国的高度来认识。其实也是不能这样简单地看问题的。人的出国,尤其是人才的出国,是有多种多样的原因的,更多的是为了深造和研究。从长远来讲,他们在那里学习和研究,无论是对个人还是对国家,都是有好处的,不要鼠目寸光,不要鸡肠小肚,要相信中华民族的内聚力,要相信炎黄子孙的爱国心。当然,有损国格、人格的败类也有,但任何时候都是极个别,永远代替不了大多数。早在1986年,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就讲过:中国科技人才外流,不要批评,他们是当年的钱学森,钱学森不是回来了吗?

这是很有道理的。中华民族的内聚力、向心力,是几千年来传统力量和炎黄文化积淀、升华的结晶。从古至今,国家合分不断,朝代更迭频仍,少数民族也多次入主中原,但中国始终是一个统一的政治实体,没有象拉丁人和斯拉夫人那样形成多个国家或民族,这就是中国人具有强大内聚力的历史事实。在历史上,尽管也多次出现过分裂局面,有时人民还能从这种分裂中得到好处,象南北朝时期南方某些地区的经济和文化就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改善,但人民还是向往统一,支持统一者,反对分裂者。中国的每一次统一,如秦始皇的征讨,隋文帝的南下,都伴随着残暴的军事行动,人民从中并未直接得到什么好处,可他们都支持这种统一战争。什么原因呢?就在于大家都认为自己是中国人,而中国是必须统一的,分裂再好也不能代表中国。即使是不堪忍受而外逃,但一旦局势稳定,生活安定,又纷纷返回故乡。这种情况在东汉初和唐初出现过,辛亥革命后一批海外侨胞带着家产回国更说明了这一点。许多历史事实证明,中国人到了海外,不管是拥有什么国籍,不管是繁衍了多少代,都不会忘记自己是炎黄子孙,都会以各种方式来回报祖国的〔1〕。所以,在中国,对“出国潮”历来都是不惧怕的。 现在又出现了这种“出国潮”,当然更不必担忧,一个强大而逐步现代化的中国,一定会吸引他们以各种方式来为祖国效力的。

当然,障碍高校人才建设的矛盾和问题还很多,而且老矛盾解决了,新的问题又会冒出,需要我们不断的去研究和解决。我这里谈的主要是从自己的实际工作中得出的几点认识,不一定具有普遍性。

收稿日期:1996-08-16

注释:

〔1〕参见李桂海:《对“历史反思”的反思》, 转载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历史学》1990年第6期。

标签:;  ;  ;  

论高校人才建设中的几个问题_高学历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