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初期对娄兰的考察_楼兰论文

楼兰国始都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楼兰论文,国始都考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在丝绸之路探险和考古发现史上,深埋塔克拉玛干大沙漠之下的楼兰王国历来是国际学术界普遍关注的热点。如果从1900年10月瑞典探险家斯文赫定闯入罗布泊西岸一座风沙半没的楼兰古城算起,楼兰考古至今已有近百年的历史。本世纪初叶,欧美和日本考察队以及中瑞西北科学考察团在罗布荒漠进行的一系列地理探险和科学考察,使楼兰一举成为世界上最为著名的考古圣地之一。70年代末以来,以中国科学家为主体的楼兰地区科学考察,又将楼兰考古与研究日益推向深入。尽管楼兰考古已经取得了极其辉煌的成就,但仍有一些重大问题迄今不能解决,其中,楼兰国都城问题即当今楼兰考古最大的疑案之一。

1994年夏,北京大学考古系委托我协助北京电视台和八一电影制片厂《寻找楼兰王国》联合摄制组拍摄一部揭示楼兰古文明之谜的电视片。在撰写该电视片脚本时我无意中发现了解决西汉楼兰都城问题的重要线索。汉代文献的有关记载和考古资料相互印证,使我们确信,《史记》和《汉书》提到的楼兰都城不是斯文赫定在罗布泊西岸发现的那座古城(斯编LA),而是英国考古学家斯坦因在罗布泊北岸发现的另一座古城(斯编LE)。撰写此文,见教于海内外研究者。

一 问题的提出

公元前2世纪,楼兰之名始见于历史文献。最早提到楼兰的是匈奴王冒顿单于在西汉前元四年(前176年)写给汉文帝的一封信,这封信被司马迁抄入《史记·匈奴列传》。信中提到,当时匈奴军队击败一度称雄中国北方草原的月氏人,“定楼兰、乌孙、呼揭及其旁二十六国,皆以为匈奴”。楼兰地当东西交通孔道,所以西方史料中也对楼兰有所记载。公元2世纪,希腊地理学家马林诺斯的《地理学导论》和托勒密的《地理志》称楼兰为Khauranai ,我在近年发表的一篇论文中曾指出,其名当来自丝绸之路上粟特商人对楼兰的称谓Krwr’n ,见于楼兰LL遗址所出粟特语文书①。楼兰和尼雅遗址所出卢文书中常见Krora’ina (克罗拉伊那)一词。前引粟特人对楼兰的称谓以及汉文史籍所谓“楼兰”均为卢文书中“克罗拉伊那”一词的音译。该词显然属于楼兰土著居民所说吐火罗语方言,它的确切涵义目前尚无从考证。

匈奴王的信只提到楼兰的名字,该王国的具体位置是汉朝使者张骞最先介绍的。正如王国维指出的,西汉丝绸之路南北两道的分途点不在敦煌的玉门关,而在罗布泊地区的楼兰②。那么,张骞出使西域必然要经过楼兰,他对楼兰的记录应是相当可信的。这个记录被司马迁和班固分别抄入《史记·大宛列传》和《汉书·西域传》。《史记·大宛列传》记载“楼兰、姑师邑有城廓。临盐泽”。《汉书·西域传》则说:“蒲昌海,一名盐泽者也,去玉门关三百余里,广袤三百里,其水停居,冬夏不曾减。”又说:“于阗在南山下,其河北流与葱岭河合,东注蒲昌海。蒲昌海,一名盐泽。”在塔里木盆地这样的干旱地区,水是人类生存的第一要素。楼兰这一人类聚落的兴衰显然与蒲昌海及葱岭河息息相关。汉代文献称帕米尔高原为“葱岭”,所以又把发源于帕米尔的塔里木河称为“葱岭河”。汉代塔里木河与孔雀河相通,其终点形成罗布泊,所以,盐泽或蒲昌海显然指塔里木盆地东部的罗布泊。那么,人们应该在罗布泊沿岸寻找西汉楼兰国的踪迹。

汉代文献记载,楼兰起初定都罗布泊沿岸的楼兰城,故称楼兰国。西汉元凤四年(前77年)迁都鄯善河(今若羌县车尔臣河)流域的泥城,楼兰国因此更名为鄯善国。据考古调查,罗布泊沿岸众多古代遗址中LA古城沿用时间较长,规模最大。斯文赫定、斯坦因、桔瑞超以及新疆考古所考察队都在这个古城内发现了写有楼兰字样的汉文木简残纸,所以,许多研究者相信这座位于罗布泊西岸的古城就是楼兰王国的都城。特别是东京大学教授一雄根据卢文书的记载提出楼兰国都泥城即楼兰LA遗址后,使楼兰国都即LA古城之说在学界产生极大影响③。然而,王国维早就对此说提出疑问。他注意到LA古城出土的前凉西域长史李柏信稿中有这样一句话:“月二日来到此”,句中的“此”被圈去改为“海头”。所以,王国维认为,LA古城前凉称海头,不是文献记载的楼兰城④。50年代末,日本学者森鹿三根据桔瑞超出示的一张李柏文书出土地点的照片提出这批文书实际出土于LK古城⑤。于是在学术界引发了一场李柏文书出土地点之争的学术论战。1988年,另一位日本学者片山章雄重新调查了桔瑞超当年考察楼兰的档案,确认李柏文书实际出自LA古城⑥。李柏文书出土地点之争似乎可以由此宣告结束,但王国维对LA古城是否为楼兰城的置疑又尖锐地摆到人们面前。LA古城内建筑遗址的年代测定表明,其年代不早于东汉,而这里出土的汉文纪年文书最早属于曹魏时期⑦。换言之,西汉年间LA古城根本不存在。于是,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所的孟凡人在近年出版的《楼兰新史》中提出新说,认为LA古城概不是楼兰国首都,也不是该王国更名为鄯善之后的首都。楼兰国从来没有在罗布泊沿岸定都,西汉元凤四年前后楼兰国首都始终在鄯善河流域的泥城⑧。

这样,目前学术界对楼兰国首都问题的讨论实际上已形成三种不同意见,而争论的焦点在西汉楼兰都城的位置以及楼兰国是否迁都。尽管上述三派学者的研究都未能解决西汉楼兰王究竟定都何处,但他们广事收集史料,并从各自不同角度深入而细致地讨论楼兰都城问题,为后人的研究奠定了较为坚实的基础。我们今天对楼兰国都城问题能有这样深入的认识首先应感谢他们的辛勤劳动。

图一 楼兰LA、LE、LK古城位置示意图

图二 西汉楼兰都城遗址平面图(据斯坦因LE古城遗址图)

二 汉代丝绸之路与楼兰国都城的位置

罗布泊地区的考古资料告诉我们,楼兰本来是一个随水草而居的游牧部落。东西方的科学考察队在孔雀河主河道北岸的古墓沟,孔雀河支流铁板河和小河流域发现的距今3800年左右的楼兰人墓地,反映了浓郁的游牧人文化特征,而罗布泊与孔雀河之间发现的数以百计的细石器也说明楼兰人本是游牧人。《汉书·西域传》记载,直到西汉年间,楼兰人仍是“民随畜牧逐水草”。然而,就在这时,楼兰人开始向城市文明发展。《史记·大宛列传》说:“楼兰、姑师邑有城廓,临盐泽。”《汉书·西域传》则说:“汉使多言其国(指楼兰)有城邑。”这表明,当时楼兰人正处于放弃游牧生活走向城市文明的重大历史转折时期。丝绸之路开通之后,域外文明,特别是中原地区汉文明传入楼兰,加速了这一历史性的转变。

众所周知,城市是人类从游牧走向农耕定居社会的重要标志之一。千百年来一直守着游牧生活的楼兰人建造城邑应是楼兰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大事件。楼兰下层百姓大概无缘享受城市文明,这座楼兰最早的城邑显然是当时楼兰王公贵族所居之地。那么,汉代文献屡次提到的这座临近罗布泊的楼兰城无疑即楼兰都城,楼兰国即得名于此城之名。

我们还应注意的是汉代文献所述楼兰城的地理位置。《史记·大宛列传》说:“楼兰、姑师小国耳,当空道。”《汉书·西域传》记载:“楼兰国最在东陲,近汉,当白龙堆,乏水草,常主发导,负水担粮送迎汉使。”两书提到的楼兰当指楼兰政治中心楼兰城而言。这就告诉我们,楼兰城位于在西汉时期东西交通要道上。

罗布泊地区的汉代丝绸之路基本上沿孔雀河北岸而行。《魏略·西戎传》记楼兰等地丝绸之路走向说:“从玉门关西出,发都护井,回三陇沙北头,经居卢仓,从沙西井转西北,过龙堆,到故楼兰,转西旨龟兹,至葱岭,为中道。”斯坦因、陈宗器和黄文弼等人的实地考察表明,敦煌以西的丝绸之路是沿汉长城西行,玉门关以西的长城烽燧线止于榆树泉盆地东侧。陈宗器认为,榆树泉当即《魏略》所云“都护井”⑨。此后的丝绸古道是沿疏勒河下游西行,直到此河终点处。疏勒河下游终点之西是库姆沙漠,古代丝绸之路是沿这片沙漠北缘而行。库姆沙漠北界在穷塔格,这是个突厥语地名,意为“沙山”。《魏略》所说“三陇沙北头”当指此地。陈宗器曾在穷塔格西边不远处发现古代建筑遗址,黄文弼认为,这个遗址大概就是《魏略》提到的“居卢仓”⑩。库姆沙漠往西则进入罗布泊东部的雅丹地区,其北缘有一处泉水,今称“陷车泉”。其西又有一泉,今称“甜水井”(11)。这两处泉水位于库姆沙漠之西,《魏略》所说“沙西井”当即其一。据陈宗器和新疆考古研究所楼兰考察队实地调查,从这两处有泉水的地方到罗布泊北岸要经过一片东西长25公里,南北宽80公里的盐碱化雅丹地带,其风蚀土墩蜿蜓如蛟龙起伏,灰白色的盐碱块则成龙鳞状。所以,凡到楼兰考察过的人都认为,这个地方就是丝绸之路楼兰道上著名的“白龙堆”(12)。

据《汉书·食货志》,为抵御匈奴的侵扰,保障丝绸之路的畅通无阻,汉武帝动用60万士卒在中国西部地区修筑汉长城。天汉元年(前100年),汉长城烽燧线从敦煌,经楼兰一直修筑到轮台。《史记·大宛列传》说:“于是自敦煌西至盐泽,往往起亭,而轮台,渠犁皆有田卒数百人,置使者校尉领护,以给外国使者。”所谓“亭”就是汉长城烽燧。

在敦煌以西地区汉长城烽燧考古方面首先取得重大发现的是中国考古学家黄文弼。1930年,他从吐鲁番越库鲁克塔格山来到罗布泊地区。由于自然和人为的原因,1921年塔里木河突然改道,向东流入干涸了一千多年的孔雀河,最后注入罗布泊。黄文弼到楼兰考察时,孔雀河的流量很大,以至他无法渡河到罗布泊西岸的LA古城考察。不过,他在孔雀河下游铁板河尾闾地带取得意外收获,发现一座西汉屯垦戍边遗址,他称之为土垠遗址。遗址内出土西汉木简、铜器、铁器、漆器和丝麻残片等数百件文物(13)。这些西汉文物的发现充分证明西汉的丝绸之路是从罗布泊北岸经过。在此前后,东西方考察队在孔雀河沿岸相继发现了一条汉代烽燧线,这条烽燧线主要沿孔雀河北岸而行。一直分布到新疆轮台县境。既然汉代文献说,楼兰城当“空道”。那么我们应该在这条汉代烽燧线附近寻找楼兰城的踪迹。

三 楼兰始都罗布泊北岸LE古城

汉代文献说,楼兰城不仅地当东西交通孔道,而且“近汉,当白龙堆”。前文已经讨论,白龙堆即罗布泊东北盐碱化的雅丹地区;“近汉”一词以前颇难理解,罗布泊北岸土垠遗址的发现提醒我们,这句话意思是说楼兰城距西汉军队设在罗布泊的军事中心不远。这个中心似即罗布泊北岸的土垠遗址。据《汉书·百官公卿表》,西域都护下设左右司马,即土垠所出汉简八提到的“左右部司马”。西域都护的治所在今轮台县的乌垒,左右司马分守乌垒东西两翼。土垠遗址疑即西域都护下辖两司马的治所之一。这里所出汉简三提到右部司马所辖右部后曲侯丞为乌孙所杀,或表明右部司马居乌垒之西,地近伊犁河流域的乌孙,那么,西域都护的左部司马应居乌垒之东,很可能就在土垠遗址。黄文弼也注意到西汉楼兰都城应距土垠遗址不远。他在讨论楼兰都城问题的一篇论文中说:“我推测古楼兰之泥城,必距我在1930年发现之古烽燧亭遗址不远,或在其西,是固待于后来者之探寻者也。”(14)黄文弼的意见无疑是正确的,只是此城名曰楼兰城,不叫泥城。

斯坦因在土垠遗址西南不远处曾发现过一座古城,编号LE古城。此城位于孔雀河下游支流铁板河末流河网地带,地处罗布泊北岸之西,西南距楼兰LA古城约24公里(图一)(15)。1980年新疆考古研究所楼兰考察队也曾到此调查,称之为“方城”,他们以为是居卢仓遗址(16)。实际上,这座距西汉烽燧线不远的LE古城就是人们一直寻找的楼兰国最早的都城楼兰城。据斯坦因调查,LE古城呈方形,面积约122×137米,四面环水。在罗布泊西沿岸古城中,其规模仅次于楼兰LA古城。此城城墙收分明显,底基宽约3.66米,顶宽1.68米,残高3米多;夯土版筑,间以柴草。斯坦因认为,LE城的建造方式类似敦煌汉长城。此城南城墙中部有一城门,宽约3米;北城墙也有一门,和南城门相对,门宽略小于3米。距西城墙约7.32米处有一大型土坯建筑,面积约21.3×10.7米(图二)。斯坦因在北城门内发掘出西晋泰始年间的6件汉文木简残纸以及铜镞和五铢钱等。

文献记载和考古发现都证明,佛教在东汉末传入塔里木盆地,但是LE古城不见任何与佛教有关的建筑,说明它的兴建必在东汉之前。1980年新疆考古所楼兰考察队的调查也证实,这座古城的建造方式类似敦煌汉长城。因此,我们有充分理由认为,这座具有汉代建筑风格,地近东西交通孔道的楼兰古城就是西汉元风四年以前楼兰国都城。城内大型土坯建筑或即楼兰王宫殿所在。斯坦因曾在LE古城东北一个高冈上发现一处楼兰古代墓地,编号LF。值得注意的是,他在这个墓地发现了一件十分精致的玉斧(LF.025),共出的还有许多小件铜器(17)。或以为这件精美的玉斧非楼兰王室莫属。凡此表明,孔雀河下游入海处以LE为中心的遗址群应是楼兰最早的政治中心(封底)。

由于西汉元凤四年楼兰王迁都鄯善河流域的泥城,所以,楼兰国最早的都城LE城后来没有继续发展。《水经注·河水》记载,东汉年间,中原戍边将士曾在孔雀河下游筑大坝,引水屯田。文中说:“敦煌索励由刺史毛奕表行,贰师将军将酒泉、敦煌兵千人。至楼兰屯田,起白屋,召鄯善、焉耆、龟兹三国兵千人,横断注宾河。河断之日,水奋势激,波陵冒堤。励厉声曰:王尊建节,河堤不溢;王霸精诚,呼沱不流,水德神名,古今一也。励躬祷祀,水尤未减。乃列阵被杖,鼓噪吹叫,且刺且射,大战三日,水乃回减。灌浸沃衍,胡人称神,大田三年,积粟百万。”长期以来,这个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和地点问题一直不得其解,堪称楼兰考古最深奥的谜之一。LE古城性质的确定有助于最终揭开这个谜。文中提到的王尊和王霸都是东汉光武帝时的人物,《后汉书》有两人的传记。所以,索励横断注宾河之事显然发生在东汉。据《后汉书·班勇传》,东汉班勇曾“遣西域长史将五百人屯楼兰,西当焉耆、龟兹径路,南疆鄯善,于阗心瞻,北匈奴,东近敦煌”,史称“楼兰之屯”。索励或为班勇派到楼兰的部将之一。那么,注宾河必指孔雀河。正由于东汉屯田吏卒在孔雀河下游筑坝,导致LE古城水源断绝。LE古城大概就在此后不久废弃。LE城的废弃和LA古城的兴起是联系在一起的。据新疆考古所楼兰考察队1980年调查,LA古城周围遍布古河道,城内有人工引水渠,城郊有屯田遗迹,而城内建筑最早在东汉年间。所以,索励屯田及所建白屋很可能就在LA古城所在地。不过,索励时代,这个地方大概只有白屋,还未及建城。LA古城是东汉以后才发展起来的。所以,这里出土的汉文文书的年代最早属于曹魏时期。《魏略·西戎传》记载:“从玉门关西出,发都护井,回三陇沙北头,经居卢仓,从沙西井转西北,过龙堆,到故楼兰。”文中所说“故楼兰”显然指楼兰LE古城。《魏略》约成书于公元239~265年,记事止于魏明帝年间(227~239年)。由此可知,LE古城在公元3世纪中叶以前肯定已经废弃。至于城内所出西晋泰始年间汉文木简残纸,其内容全都是书信(18)。这些信完全可能是西晋信使途经此地遗弃在废城内的,并不能证明西晋时期LE古城仍在使用。

尽管LE古城在东汉之后废弃,但文献仍称此城为楼兰城。《水经注·河水》曰:“河水又东迳墨山国南,治墨山城,西至尉犁二百四十里,河水又东,经注滨城南,又东迳楼兰城南而东注。”这条流经三座古城的河水当指孔雀河。据考古调查,孔雀河沿岸自西而东排列着3座古城。墨山城当即LA古城之西孔雀河北岸的营盘古城(19)。斯文赫定曾对LA城外南部进行过水准测量,发现这一带的地势很低。因此,他认为这里古代应有河流从LA城南流过,东注罗布泊(20)。那么,《水经注》的注宾城当即LA古城。正如王国维所说,此城前凉称海头,不是文献所说楼兰城。从《水经注》所述孔雀河3城的排列位置看,楼兰城显然指LE古城。

如果说以上讨论尚不足以证明LE即楼兰都城,下面我们还可以提供进一步的证据。唐代诗人李白有诗曰:“双双掉鞭行,游猎向楼兰;出门不顾后,报国死何难。”李白这首诗引用了一个汉代典故,即傅介子刺杀楼兰王安归的故事。这个故事流传甚广,见于许多汉代文献。据《汉书·傅介子传》,西汉昭帝元凤四年,楼兰王安归勾结匈奴,屡次劫杀过往楼兰的西汉官吏以及大宛和安息等国的使者,为此大将军霍光派傅介子前往西域刺杀楼兰王,以保障丝绸之路的畅通无阻。傅介子和几个随从到楼兰后,先设下计谋将楼兰王灌醉,又趁其不备,在酒席之间刺杀了楼兰王。于是,“平乐监傅介子持节使诛斩楼兰王安归首,悬之北阙,以直报怨,不烦师众”。此事又见《汉书·昭帝纪》。书中说,元凤四年四月,“平乐监傅介子使节诛斩楼兰王安归首,悬北阙”。所谓“北阙”就是北城城门。那么,楼兰王安归所居都城必然有一个北城门。

罗布泊沿岸古代遗址中可以算得上城的只有斯坦因编号的LA、LE和LK这三座古城。据斯坦因和后来各国考察队的调查,LA古城的东城墙和西城墙中间各有一个城门,LK古城仅在东城墙南部开有一个城门。这两座古城都没有北城门。只有LE古城在南城墙和北城墙中间开一个城门。换言之,LE古城是罗布泊沿岸唯一一座有北城门的古城。这个事实再次提醒我们,两千年前汉将傅介子刺杀楼兰王安归的历史事件就发生在LE古城之内,安归的头颅曾被悬挂在此城北城门上示众。殊不知,两千年后,这座古城依然安在,城阙如旧。勿庸置疑,LE古城就是人们搜寻已久的楼兰国最早的都城——楼兰城。

注释:

①林梅村《公元100年罗马商团的中国之行》,《中国社会科学》1991年第4期第80页。

②王国维《观堂集林附别集》卷三,中华书局,1961年,第862~863页。

③K.Enoki,"Yuni-ch’eng and the site of lou-lan",Ural-Alta-ische Jahrbucher,Bd.xxxiii,Heft 1-2,Wiesbaden,1961,pp.52~65;"the Location of the Capital of Lou lan and the Date of Kharosthi Inscript-ion",Memo Rese .Dep.of the Toyo-Bunko,No.22,1963,pp.125~171。

④参见王国维《流沙坠简》(1914年影印本,1934年重印校正本)序言部分。

⑤森鹿三《李柏文书出土地》,《龙谷史坛》第45号,1959年。

⑥片山章雄《李柏文书出土地》,《中国古代的法和社会:栗原益男古稀纪念论集》,汲古书院,1988年。

⑦参见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中国考古学中碳十四年代数据集1965~1991》,文物出版社,1991年,第305页。

⑧孟凡人《楼兰新史》光明日报出版社,1990年,第168~232页。

⑨陈宗器《罗布泊与罗布荒原》,《地理学报》1936年第3卷第1期第3页。

⑩黄文弼《黄文弼历史考古论集》,文物出版社,1989年,第386页。

(11)中国科学院新疆分院罗布泊综合考察队《罗布泊科学考察与研究》,科学出版社,1987年,第64页。

(12) 陈宗器《罗布泊与罗布荒原》,《地理学报》1936年第3卷第1期第3页及穆舜英《神秘的古城楼兰》新疆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68~73页。

(13)黄文弼《罗布淖尔考古记》,国立北京大学出版部,1948年。

(14)黄文弼《黄文弼历史考古论集》,文物出版社,1989年,第323页。

(15)M.A.Stein,Serindia,Oxford,1921;Innermost Asia,Oxford,1928;该遗址的综述见林梅村《楼兰尼雅出土文书》,文物出版社,1984年,第18~19页。

(16) 中国科学院新疆分院罗布泊综合考察队《罗布泊科学考察与研究》,科学出版社,1987年,第86~87页。

(17)M.A.Stein,Innermost Asia,Oxford,1928,P.266。

(18)LE古城北门附近灰堆内出土汉文木简3支,纸文书3件,其内容均为书信,见林梅村《楼兰尼雅出土文书》第608~616号文书,文物出版社,1985年,第79~80页。

(19)营盘古城或称“因半古城”,在今新疆尉犁县农二师35团甘草场西偏北2公里孔雀河北岸。据王博等人最近调查,此城年代当在东汉至晋,说见《巴音格楞蒙古自治州文物普查资料》,《新疆文物》1993年第1期第48~49页。墨山国,《汉书·西域传》简称“山国”,其位置“东南与鄯善、且末接”,《汉书》未言其国有城,仅说山国王所在地“西北至焉耆百六十里”。所以,墨山城当建于西汉之后。营盘古城的位置和年代与之相当,当即《水经注》所说“墨山城”。

(20)S.A.Hedin,Scientific Result of a Journey in Central Asia,vol.ll,Stockholm,1905.

标签:;  ;  ;  ;  ;  ;  ;  ;  ;  ;  ;  ;  ;  ;  

建国初期对娄兰的考察_楼兰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