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的三个研究课题_就业指导论文

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的三个研究课题_就业指导论文

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所面临的三大研究课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三大论文,研究课题论文,高校毕业生论文,所面临论文,就业指导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647.3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533(2000)02-0078-04

1999年我国普通高校应届毕业生达到创记录的110万人, 春节过后,来自四面八方的应届大学毕业生就如潮水般涌向珠江三角洲。据广东对“大学毕业生供需见面会”的统计,广州市进场5万人, 深圳市进场6万人,顺德市进场2.5万人,中山市进场1万人。然而, 据对参加供需见面会的毕业生的调查发现,只有59%的毕业生比较有信心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信心不足的毕业生比例高达41.9%。由此可见,有四成多的毕业生在就业时感到困难和力不从心。那么,究竟是什么因素导致毕业生就业困难呢?作者认为有三方面的问题值得研究。

一、计划经济下的准干部制度束缚了毕业生就业观念的根本转变,突破的办法是加快与毕业生相关的人事、户籍、分配制度的改革。如何改革,是毕业生就业指导所面临的第一研究课题。

准干部制度是指被高校录取的学生有干部指标。学生入学后有城市户口,享有一定的医疗补助,毕业后由政府统一安排就业。这种制度是在建国初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建立起来,在当时继承了解放区干部教育传统的特征,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培养了大批急需的技术干部,对当时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是,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准干部制度正暴露出来越来越多的弊端。集中体现在政府承担了本应是学生承担的就业压力,由于学生考上大学就等于拿到了就业证,所以学习研究的热情明显下降,在大学校园里甚至出现了把UNIVERSITY(大学)戏称为“由你玩四年”的怪现象。当需要真才实学的市场经济时代来临时,不思进取、能力不高的大学生遭社会淘汰,择业困难就成为必然。

当前,国家虽然对毕业生就业体制进行了改革,但是与毕业生相关的就业分配制度和人事制度改革的迟缓且不配套,直接影响了毕业生的顺利就业。目前,由于国家对大中专毕业生仍实行包下来的政策,不管有没有接受单位,毕业时都用派遣的方式把毕业生推出去,因此抑制了学校和毕业生适应市场的积极性。与此同时,人事制度改革的不到位,使号称有用人自主权的单位,实际也没完全的用人自主权,从而加剧了毕业生就业的难度。进入90年代,广东的三资、私营企业等多种经济成分发展迅速,企业待遇也十分可观,但是广州高校大多数毕业生就是不愿意去,因为一进入这些企业就意味着没有了干部待遇。针对毕业生忧虑干部待遇、人事档案等就业中的实际问题,广东省出台了“三优”和“三鼓励”原则:优先接收广州生源毕业生、优先引进非广州生源中取得硕士、博士学位的研究生,优先满足“六大产业”和重点发展集团的用人需求;鼓励毕业生到生产、营销、科研第一线,鼓励毕业生到个体工商户、私营和外商投资企业就业,鼓励毕业生到边远山区、条件较为艰苦的单位就业。在相应的优惠政策中,还规定凡是到三资、私营企业就业的毕业生一律保留干部身份,广州市人才交流中心优先为其办理挂靠手续。这些政策的出台,扩大了毕业生的就业视野,纾缓了毕业生就业的压力。

此外,户籍制度改革的不到位极大地制约了毕业生的顺利就业。调查表明有20.9%的毕业生认为找工作最大的阻力是户籍。由于目前我国的就业原则是户口属地原则,即大学毕业生原则上回来源省区工作,现在一些大城市明文规定只接受本地籍户口的毕业生。由于户籍限制,使得偏远地区、小城镇、农村的毕业生在就业选择时被排除在大城市之外就业难度大,就业机会就很不公平。据调查,目前有37.9%的毕业生要求用人单位一定解决户口问题。为什么毕业生那么看重户籍?因为户籍意味着对人的差别待遇。例如,两年前,北京市曾出台了一个在早晨上班高峰期,只许有月票的人才能乘坐地铁的规定,同时,这个规定也不许那些没有北京户口的人购买地铁月票。这种差别待遇几乎渗透到生活的角角落落,诸如分房、孩子读书、就业机会等等。从某一角度而言,户籍制度改革其实就是从对人的差别待遇到平等待遇的变化。目前有许多地方已对与毕业生相关的户籍限制有所改革,例如上海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改革已使上海学生的户籍优势不再。

虽然,各种措施的不断出台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毕业生就业的难度,但这些都不是根本的解决办法。因为,不取消包分配体制,就不能从根本上转变毕业生对国家的依赖心理;不取消干部指标,毕业生就舍不得放弃国家干部在住房、医疗、养老等方面的种种好处;不取消户籍限制,就永远无就业机会公平可言。因此,如何改革和完善与毕业生相关的分配、人事和户籍制度,拓宽毕业生就业渠道,扫清就业道路上的障碍,就成为毕业生就业指导面临的第一研究课题。为此,我们建议彻底改变计划经济体制下“统包统配”的就业模式,取消“准干部制度”,实施大学招生、培养、就业彻底分离的制度。学生入学和学习期间并不享有干部指标,学生毕业只证明其获得学历资格,就业则由用人单位根据需要和毕业生根据自己的实际能力,通过劳动力市场分别采用考任、聘任、合同制等形式。学历文凭只作为人才任用的重要依据,而不是唯一的依据。在户籍问题上,我们建议允许高校毕业生在全国范围内自主择业,学生入学时不迁户口,毕业生就业后,凭接收单位和派遣证明办理户籍迁移手续。甚至,比较彻底的做法是取消户籍制度,用身份证代替户籍。这样做,从短期看,区域性就业竞争暂时还会加剧,但从长远看,却更利于人才的合理分配,加快人力资源的供求平衡。上述建议是否合理、是否切实可行,尚需进一步研究。

二、传统的教育体制培育不出大量市场所需求的创新型人才,突破的办法是改革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怎样改革,是毕业生就业指导所面临的第二研究课题。

从表面看,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与毕业生就业指导所要研究的课题无关,但实际上,毕业生就业指导作为高校与社会之间的桥梁,对用人单位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反应比较敏感,在此方面完全可以有所作为。

知识经济时代,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创新能力要求普遍较高,因此,创新能力的培养将是高校的重要任务。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斯坦福大学等国外许多著名的院校都十分重视通过学生直接参与研究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据麻省理工学院(MIT)最近的一项统计显示, 该校的毕业生已经创办了4 000个公司;自1990年以来, 麻省理工的毕业生和教师平均每年创建150个新公司。 这些公司对美国尤其是麻省的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仅1994年这些公司就雇佣了110万人, 创造了2320亿美元的销售额。著名的斯坦福大学则把科研视为大学的最基本的功能,这也是研究型的大学的优势之所在。每年该校都有1/3到1/2的本科毕业班学生在资深教授的指导下参加研究项目,还有几十位学生在夏季与教授一起在实验室进行研究工作,与硅谷的企业有密切的联系。

然而我国的现实情况却不容我们乐观,表现为:大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差,缺乏跨专业知识背景,两年之后能适应工作的大学生只有70%左右,有相当部分毕业生始终不能适应工作。由此可见,大学培养的相当部分毕业生在工作适应上尚有困难,再求他们创新,创造就业机会,谈何容易?究竟是什么因素阻碍大学对创新人才的培养呢?作者认为这与中国传统的教育模式不无关联。

中国传统的教育模式是灌输式,师傅手把手地、毫无保留地把所知道的一切传授给徒弟,为此,我们曾形象地说明“要给学生一碗水,师傅必须有一桶甚至一缸水”。此种教育模式下,虽然在培养学生扎实的基础理论与基本技能方面有它的优点,但却严重妨碍了学生追求卓越与创新的意识。教授们的照本宣科,表面上好象传授给学生许多知识,但实际上“他所拿给学生的东西只是真实世界的形似,而不是真实世界本身。因为借助文字的帮助,学生无须教练就可以吞下许多知识,好象无所不知,而实际上一无所知”。由此可见,迷信书本和文字,迷信灌输式的教育模式,认为把理论和知识传递给学生,学生自然就掌握了世界的规则与真理,自然就会发明和创造,自然就会解决实际问题,只能是教师一厢情愿的事,并不符合人才培养的法则。

改革传统的灌输教育模式,必须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入手。问题意识会驱使学生关注现实世界的问题,而非仅仅停留在书本、文字或理论的层面。正如胡适所说,学生要多研究些问题。问题意识的动力主要来自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及诸多疑问。大学教育的首要任务即成为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在培养问题意识方面,始终坚持搞科研的教授会结合自己所做的课题,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炼问题的本领,我们之所以提倡要培育科研型教授,原因正在于此。

倘若,我们的大学培育的人才是创新型的创造饭碗的人,而非抢饭碗的人,他们不仅解决了自己的就业问题,而且还为社会提供了许多就业机会,则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就会成为历史。

三、就业意识淡薄和择业观不切实阻碍了毕业生的顺利就业,突破的办法是转变大学生的就业观念。如何转变,是毕业生就业指导所面临的第三研究课题。

由于与毕业生相关的户籍、人事制度改革不到位,包分配的机制尚未彻底打破,导致不少毕业生就业观念没能发生根本改变。许多毕业生就业意识淡薄,只是在毕业时才感觉择业的压力,没能在大学四年期间主动培养自己的各项能力,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所以到大四就业时才感觉力不从心。

此外,许多毕业生择业时只盯着“大机关、大城市和富裕地区”,鲜少光顾急需人才的基层或经济欠发达地区,结果造成“有活没人干,有人没活干”的结构性就业困难。据一项调查发现,73%的重点大学毕业生概括自己的职业选择是所谓“新三到”——到国外去,到沿海去,到赚钱最多的地方去。由此可见大学生择业时浓厚的经济意识和区域观念。还有许多毕业生在择业时表现为“非国有单位不去”。而事实上,我国国有和集体单位接纳新就业人员的能力已逐年下降,而非国有经济成分创造的就业岗位则逐年增长。在1978年,100 %的城镇就业人员到国有和集体单位,到1995年,此比例下降为59.72%,其余40.28%的就业人员到非国有、非集体经济成分单位从业。

由上述分析可见,毕业生就业意识淡薄、就业观念陈旧阻碍了他们的顺利就业,如何转变就业观念,就成为毕业生就业指导所面临的第三研究课题。

据中山大学对在壳牌、宝洁、IBM 公司工作的往届毕业生的调查发现,大学生的就业意识、能力准备与就业满意度之间存在着一定的正相关。在这些公司工作的毕业生在大学低年级即有强烈的就业危机感,他们的学习是主动的,并在年级稍高时,能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培养自己的组织管理能力及合作精神。这些学生因为在大学四年里都形成了以就业为导向的大学生自我激励模式,所以,当毕业面临就业时,大多能从从容容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

此外,去基层的大学生也会有作为。在北京7000多个建筑工地上,活跃着一批勤奋敬业、年轻有为的莘莘学子。他们满怀理想走出“象牙之塔”,与建筑工人一同模爬滚打,在艰苦的生产第一线,奉献着自己的青春。在北京市第五建筑工程公司的年轻人当中,他们有的是恢复高考之后的第一批大学生,有的已在企业奋战了近10个年头,有的则刚刚迈出大学校门。对于大学生基层这个话题,他们每个人都有一段与众不同的“传奇”,然而,得出的结论却是相同的。诸如,在基层同样能实现自身价值;复合型人才要从一线干起;吃苦才能炼出真本领等。

大学生只有从根本上转变国家“包分配”的传统观念,牢固树立“为就业而学习,终生学习”的正确信念,才能最终突破就业难的困难。市场经济的规则是,有能力、有技术就会有工作,而“有工作就会有饭碗”。所以大学生在校时就必须为未来的就业打好基础,全面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据调查,当前毕业生在素质上的缺陷主要体现在三方面:其一,在人际交往上,毕业生往往不能摆正自己与他人,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其二,缺乏创新进取的精神,集中体现在“大事做不来,小事不愿做”的盲目清高上;其三,知识面过于狭窄,理论与实际脱节,表现在懂理论的不懂操作,懂操作的不懂管理,懂管理的不懂经济。据此,我们认为大学生应增强三方面的素质:一、人际交往能力;二、思维及创新能力;三、掌握必要的科技与人文方面的知识以及运用这些知识的能力。

从来就没有救世主,要找到一份好工作只能靠自己。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应根据实际调查,切实研究转变大学生就业观念的方法,最后突破大学生择业的困境。

标签:;  ;  ;  ;  

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的三个研究课题_就业指导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