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藏品中的盐文化探析-以自贡市盐业历史博物馆馆藏书法作品为例论文

书法藏品中的盐文化探析-以自贡市盐业历史博物馆馆藏书法作品为例论文

书法藏品中的盐文化探析
——以自贡市盐业历史博物馆馆藏书法作品为例

李敏

(自贡市盐业历史博物馆,四川 自贡 643000)

摘 要: 文章对自贡市盐业历史博物馆馆藏的97件(套)书法作品的文字内容进行梳理,认为这些藏品分别从盐、盐都自贡、盐业建筑、盐业生产与运输、盐业精神、盐业科技、盐业工人运动等方面展示了丰富的盐文化信息。探析书法藏品中的盐文化信息,有助于服务科学研究、展览社教和藏品征集。

关键词: 书法;藏品;盐文化;业历史博物馆

自贡市盐业历史博物馆以清朝乾隆元年(1736)陕籍盐商修建的同乡会馆——西秦会馆为馆址,主要收藏、研究、展示盐史文物。自贡市盐业历史博物馆共收藏有盐业工具、书法、绘画、瓷器、玉器、钱币、票据等文物近20个类别3897件(套)。这些藏品体现了自贡市盐业历史博物馆的特色,承载了自贡作为千年盐都的城市记忆。研究具有盐业特色的馆藏品,尤其是蕴涵有深厚盐文化的书法藏品,对盐文化研究、藏品研究及展示自贡的历史底蕴和文化内涵至关重要。

悠悠扬扬:曾经很长的时间,我觉得如果没有一个爱自己的人,真的很悲惨。所有生活的乐趣都没有了。觉得很害怕,很孤独。一个人太凄惨了。每当这个时候,就觉得世界很黑暗。甚至生活没有了任何意义。自己会陷入一种非常难受的情绪里。

1 研究缘起

1.1 在盐文化研究内容方面

自贡,一座因盐而生的城市。在2000年的井盐生产历史中,盐业文化渗透到了自贡人民生活的各个方面,值得人们去探究挖掘。当前,盐文化研究进入繁荣阶段[1]。笔者通过中国知网论文检索发现,专家学者对自贡盐文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文献记载、民间传说以及生产生活过程中留存下来的众多的盐业遗迹,而对承载着城市记忆的博物馆藏品中所蕴涵的盐文化现象鲜有提及。因此,博物馆藏品中有关盐文化的内容值得专家学者关注。

1.2 在博物馆书法藏品研究方面

藏品是博物馆存在的物质前提,是博物馆开展业务活动的物质基础。博物馆藏品内容丰富、种类多样,书法作品是博物馆最具历史价值、艺术价值的藏品种类之一。深入挖掘书法类藏品的历史价值、文化内涵、艺术价值,对书法作品的展示利用具有重要意义。但梳理有关文章发现,当前专家学者对书法藏品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书法艺术角度,如作者介绍或书法艺术鉴赏等,鲜有对书法作品文字内容的研究,即文化信息的挖掘。本文以自贡市盐业历史博物馆的书法藏品为例,挖掘书法藏品中的文化内涵、历史信息,以期为书法藏品研究提供新的视角。

2 书法藏品文字内容中的盐文化信息

自贡市盐业历史博物馆收藏有书法作品205件(套)。经梳理,有97件(套)作品文字内容与盐文化相关,分别从盐、盐都自贡、盐业建筑、盐业生产与运输、盐业精神、盐业科技、盐业工人运动等方面展示了丰富的盐文化信息。

2.1 关于盐本身的描述

盐是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物质。它作为调味品,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由盐业生产、运输产生的盐业经济、盐业税收,对充实国力、富国强民具有重要意义。过去,由于受生产条件的限制,盐获取不易,又因其色泽洁白,便被古人赋予了高洁之意,称颂讴歌。自贡市盐业历史博物馆与盐相关的书法作品中,描述盐本身的共11件(套)。

这11件(套)作品,从“盐”字的书写、谚语和盐的形质、色泽、作用、内涵等方面,以对联或诗文的形式对盐进行描述。自贡市盐业历史博物馆收藏写有纳西象形文字“盐”和东巴文谚语的书法作品。川籍著名书法家、原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陈无垢(1901—1991)的行书对联“煮海熬山璀晶灿玉,调羹和鼎富国裕民”,介绍了盐的制作、形态及作用。曾任四川徐悲鸿张大千艺术研究院院长、四川中山诗词书画研究社副社长的屈义林(1908—2004),分别于1986年、1998年书写了隶书、行书对联“可做调羹用,能操鼎鼐权”,介绍了盐的作用。

1987年,曾任四川省文化厅副厅长、全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的富顺县人钱来忠[2](1942—)书赠盐业历史博物馆《盐泉》作品。《盐泉》是宋代诗人宋永孚所作诗词,其内容为:“一泉流白玉,万里走黄金。人事有因革,宝源无古今。”人们把熬盐的原料——卤水称为“白玉”,盐卤经过煎制、运输,其价值堪比“黄金”,可见盐运之艰、盐利之巨。

原中国人民大学校长谢韬(1921—2010),四川自贡人,20世纪六七十年代被安置到老家,在自贡市盐业历史博物馆工作。不知对他来说这段岁月是否艰难,但他在此煎熬出素心,以盐自喻。1987年,他书赠自题诗“盐业传千古,人民食所凭。此物调百味,煎熬出素心”给曾任中共泸县中心县委青委书记、中共江北县委书记的曾德林。1998年,谢韬书赠自题诗:“人品洁素心,辉煌物外身。盐本平常物,万户盘中珍。”他寄盐以大义,愿自己人品高洁,素心如盐。

2.2 关于盐都自贡的描述

自贡的井盐生产始于东汉章帝年间,自贡素有“千年盐都”之美誉。1984年,曾任中共自贡市委第一书记的杨寿山题词“千载历史人民创,盐都盛名天下闻”,指出了盐都自贡因悠久历史而闻名遐迩。1982年,曾任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的自贡人王怀安与其妻著名教育家胡朝芝题写行书“历史悠久,前途无量”。1984年,原四川省诗书画院院长杨超(1911—2007)评价自贡盐业“源远流长”。也有朋友认为自贡“盐源流长”。1992年,原国防科委副主任兼国防科技大学校长张衍(1917—2003)评价自贡“盐史悠久,源远流长;劳动人民,历史之光”。

近年来,中央在增加农业投入方面作出了一系列重大部署,加上市县逐年增加的投资,农业投入不足的矛盾得到很大缓解。但从发展精准农业的需要看,农业投入仍然严重不足。

1981年,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宋任穷(1909—2005)称赞:“盐业历史千秋颂,开拓精神百代传。”1980年,吴白匍称颂:“勇敢勤劳多智慧,盐井能穿百丈深。”1987年北京大学教授钟哲明(1932—)提倡发扬“盐工顿锉凿井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新自贡”。

目前,新疆油田公司开展了数字化预案管理系统的研发工作,相信随着数字化预案管理系统的建成应用,必定会为新疆油田公司的应急救援工作带来高效的响应基础,在今后的应急救援工作中,其应用价值将得以体现,同时也将推动本行业向更高级的方向发展。

盐都自贡有着深厚的盐业底蕴和盐文化内涵,是“看得见山,望得见水,留得住乡愁”,也能让人感受到腾飞在望的地方。盐业历史博物馆描述盐都自贡的馆藏书法作品有37件(套)。这37件(套)作品介绍了自贡悠久的历史、独特的文化资源、盐都变化、盐都感怀及对未来寄予了美好展望。

2.2.2 独特资源

井盐、恐龙、彩灯被称为自贡的三绝。1982年,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张爱萍(1910—2003)参观自贡,留有行草中堂:“盐都自流井,盛名传久远。恐龙群奇迹,国宝盖世间。”时任四川文史馆馆员的任子立(1906—1998)题赠“壮哉乡恐龙,天赋宝藏丰”“王庙西秦馆,合作赛风流”。1982年,著名文博专家、曾任四川省书法家协会名誉理事的高文(1929—)来到自贡,他认为“西秦会馆观古建,燊海盐井望深井,大山铺口挖恐龙”,并赞“自贡三最世称雄”。1984年,时任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副部长的储传亨由衷赞叹道:“千载盐都风光秀。”

盐业生产过程中遗留下来的盐井、火井、天车等盐业遗存是独特的井盐文化资源。盐井、火井是盐业生产的基础要素,天车是盐业生产的重要设备。盐业历史博物馆有4件(套)书法作品描述了火井、盐井、天车。1982年,四川省书法家协会会员何世珍的书法作品“火井沉熒于幽泉,高焰飞煽于天垂”,是对自贡神奇天然气资源的纪实。1958年,当代杰出的新闻工作者、政论家、历史学家、诗人、杂文家、书画收藏家邓拓(1912—1966),自题诗句“千年生产足称豪,井架摩天节节高”,展示了20世纪50年代末自贡盐场天车林立、直插云霄的壮观景象。

2.2.3 盐都变化

抚今追夕,盐都发生了巨大变化。1982年,杨寿山题词“自贡三十二年前,竹笕输卤锅煮盐”,如今“化工基地自流井,真空制盐近代化”。自贡荣县人刘白笔多年客居他乡,他回乡后书录《还乡》一诗:“一别故乡四十年,万千变化乐陶然,旧日烤盐人牛累,今领烧醎机器传(转)。”这两首诗通过今夕盐业生产方式的对比,展现了盐都制盐技术上的革新与生活风貌的变化。

低切迹钢板组:予低切迹钢板贴附,在骨质不良的患者中使用带有非锁定螺钉孔的锁定钢板,而骨质良好的年轻患者使用非锁定低切迹钢板。对于骨折近端粉碎的患者使用较长的钢板,如果需要则术中加用皮质螺钉,当骨折块较小无法螺钉固定时则用不可吸收线缝合固定骨块。

自贡因盐而盛名远播,很多游客慕名来参观考察,赞誉甚高。1986年,原红旗杂志社副总编辑马仲扬(1922—2010)认为“自贡盐业历史是唯物主义的生动教材”。1992年,齐腾认为自贡“盐业真実民众道”。1995年,曾任重庆市副市长、湖北省副省长等职的邓小平之弟邓垦(1911—)至“盐都胜揽”。刘白笔叹“盐都之光”。原四川省书法家协会主席、全国书法家协会理事李半黎感叹“梦醉盐都”。1987年,钱来忠题词:“游子梦寐,款叙乡情。”1980年,当代学人陈桥题诗留念:“郁郁葱葱自春色,山山水水似画图。喜看龙藏灵古地,晶盐宝气展宏途。”1981年,自贡人余明20年后回归故里,感叹“阔别二十年,旧貌换新颜”。1987年,日本友人横浜玉立大学教授长谷川善合用简单朴实的语言表示“我们访问美丽盐都高兴”。

2.2.4 盐都感怀

1982年,柳倩书自题诗:“釜水东流去,皇皇绕盐都。新楼隐或现,旧迹有如无。半纪归时少,毕生回里疎。此身虽蓬转,盛世当不孤。”该诗描写了游子回乡后,见釜水东流,逝者如斯,乡情悠悠。柳倩(1911—2004),四川荣县人,当代著名诗人、学者、剧作家、书法家。他工诗词,书法内容多为自作诗词,曾为中国书法家协会常务理事,中国作家协会会员。1985年,时任四川省军区顾问贺格非(1918—1993)将军题:“追溯盐史千余秋,三十六春又新游。英才荟萃展宏图,盐都芬芳溢神州。”贺格非将军曾于1949年随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进军西南,率军保卫自贡至泸州一线的内河航运,使自贡盐运和内江糖运畅通无阻。36年过去了,贺格非将军旧地重游,感叹盐都变化,英才荟萃,芬芳溢神州。1995年,当代著名学者、书法家徐无闻(1931—1993)书自题诗:“太古龙蟠处,盐都异代兴。卤源长不竭,地火还相蒸。漫道天资富,应夸万众能。昭昭史迹在,盛世喜飞腾。”从以上三首诗的“气象新”“溢神州”“喜飞腾”中,可以感受到盐都变化给人们带来的喜悦之情。

Sealing Analysis of Reactor Pressure Vessel Based on ATLAS WANG Hui,HE Zheng(66)

2.2.5 未来展望

薄膜燃料电池在高于80 ℃的温度和高湿度下工作时,由于复合双极板的性能可能会受到操作环境的影响,因此还必须了解环境对电池性能的影响。虽然已经研究了湿度和温度对质子交换膜的力学性能的影响,但是对于应用环境对复合材料双极板性能的影响还没有充分的进行研究。因此,双极板样品的构造和测试,以研究湿度和温度环境对石墨颗粒/环氧复合材料作为双极板材料的机械性能的影响。此外,本文还研究了碳纤维织物对机械性能的影响。

以“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和“发展测评”为关键词在知网检索,通过文献分析发现,目前专家学者对发展测评的关注较少,研究主要集中在测评工具和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测评系统的设计与开发、发展测评的应用等方面。

1984年,曾任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四川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的刘云泉书录清朱云骏五律一首:“富义标形胜,雄关水四围。船迎层雾上,峡束怒涛飞。贩竖绿林杪,禽声入翠微。星轺访盐英,延赏憩烟扉。”诗文对河道的险峻和盐船运输的情况给予生动形象的描述。1985年,刘克刚书录陆游《晚登横溪阁诗》和《入荣州境》两首诗,诗作描述了盐民“卖蔬近市还家早,煮井人忙下麦迟”的忙碌辛苦生活,以及自贡地区“长筒汲井熬雪霜,辘轳咿哑官道旁”的盐业生产盛况。1982年,何世珍书录杜甫诗《盐井》,其中“汲井岁榾榾,出车日连连”描述了井盐生产盛况。

2.3 关于盐业建筑的描述

自贡在2000年的井盐生产中,留下了众多的盐业建筑,其中最具特色的莫过于西秦会馆和王爷庙了。自贡市盐业历史博物馆有31件(套)书法作品描绘、评价西秦会馆和王爷庙。

2.3.1 西秦会馆

二要重视并做好项目工作,树立“抓前期就是抓资金,抓项目就是抓大事”的理念,紧盯省、市资金投向,按照“论证一批、落实一批、储备一批”的要求,加大水利项目前期工作力度,提高项目设计质量,不断充实水利项目储备;结合国家大中型灌区节水改造、大型排涝泵站更新改造、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高效节水等项目,扎实开展以大沟或灌区为单元的农田水利小区工程建设,重点建设一批跨乡(镇)的大沟、排灌站工程,进一步调节水资源时空分布,并实行“沟、渠、路、林、田、桥、涵、闸、站、井”综合治理,实现农田灌排自如。

西秦会馆是清乾隆年间陕籍盐商集资修建的,雕梁画栋,典雅崇宏,是建筑艺术之典范。曾任重庆市青年团市委书记的余之光赞“盐都风光美,西秦会馆秀”。1986年,曾任益州书画院院长的洪志存(1917—2001)舒怀“汉璧秦镠千岁品,光风霁月四时春”。1986年张新描写西秦会馆:“画栋彫甍绕釜溪,神奇巧匠溯西秦,盐源滚滚无穷利,妙境天然待品题。”1986年我国著名工艺美术史学家、教育家吴山(1929—2015)题词称西秦会馆在“古建筑中别具一格”。1984年翁锡明赞西秦会馆“巧夺天工”。1987年岳忠评价西秦会馆:“盐都历史万千载,建筑艺术一西秦。”

闲提一句,虽说我们现在觉得汉服袖子宽大不方便,但古人穿着大袖的基本都是文人贵族,所以也不用劳动。而下层人自然也有短袖的衣服(短褐),冷冬时也会用襻(pàn)膊勒起袖子干活。但由于汉服的灭亡,我们如今只能在日本各种动画和影视剧中见到,而常误以为这是日本的发明。

1987年,当代著名学者、诗人、书法大家吴丈蜀(1919—2006)客自贡赋赠博物馆自题诗:“釜岸西秦一馆新,欲明鹾史此间寻。井深百丈成非易,永忆新年掘土人。”当代书家于刚书录自题诗:“崇檐飞阁筑西秦,不尽堆雪泻玉心。回首二千盐业史,斑斑血汗属人民。”该诗既描写了西秦会馆飞檐殿阁之雄美,又以西秦会馆为着眼点,感叹自贡2000年盐业生产中盐业工人之艰辛。1986年,四川著名诗人、书法家,原西南民族大学教授李国瑜(1916—2005)书自题诗二首:“旧馆西秦杰构雄,檐牙飞翠槛萦红。今朝璀璨开新境,来拜千年鑿井功。”“釜水波平画艇新,龙峰万树擁盐城。人间赖此调羹鼎,共爇心香俎豆陈。”两首诗描述了西秦会馆的建筑艺术和周围依山傍水的秀美景色。

1959年,西秦会馆成为自贡市盐业历史博物馆的馆址,主要收藏、研究、展示井盐历史文物。博物馆收藏有建馆时郭沫若题写馆名的作品。1975年,古生物学家、地层学家杨钟健(1897—1979)参观博物馆时,对博物馆发展提出建议:“认真体会提高与普及的辩证关系,就可以把博物馆办好。”1985年,集哲学、文学、绘画、书法于一身的熊秉明(1922—2002)对博物馆给予了高度评价:“这里有艺术家的奇想,科学家的巧思。”1958年,余之光从博物馆宣教角度出发,称博物馆为“德育之家”。1987年,时任中共中央对外宣传小组组长的朱穆之(1916—2015),从科普角度称赞盐业历史博物馆可以“汲取生命之火”,是“学习科技课堂”。

2.3.2 王爷庙

王爷庙是清代咸丰年间由自贡橹船帮工人集资兴建的行帮会馆,用以奉祀镇水王爷。该建筑小巧玲珑,装饰华丽,雕刻精细。1986年,曾任重庆国画院副院长的冯健吴为王爷庙题字,并盛赞王爷庙及釜溪河盛景:“古庙依然踞釜溪,人潮舟蚁景离迷,桃花庵种新桃树,改世重过话雪泥。”1986年,柳倩书赠王爷庙的两副对联,“人憶风帆迷峡口,庙观春水绕盐都”和“依山紫殿画阁薰香常送客,涉水沙湾清波伴鹤可通神”,并书赠王爷庙戏台对联“铁板铜琶弹不完英雄伟业,金声玉韻共欢唱儿女豪情”。1986年,曾任四川省人民政府参事室参事的刘刚甫(1894—1990)行书作品:“依山临水王爷庙,微然独立自井中。保障盐航平安渡,宜享盛典水无穷。”其中“保障盐航平安渡”一句,道出了王爷庙的修建目的。1985年,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自贡市书法协会副主席黄宗壤书《咏王爷庙调寄浣溪纱》一诗:“背倚龙峰草木秋,飞檐映日似英钩,巍嶑古刹遏江流,釜水年年东逝去,长龙隔岸笛声幽,驳轮拖载画盐舟。”诗中描绘了一幅王爷庙周围河水东流、盐船满载的优美画卷。

2.4 关于盐业生产、运输的描述

历史上,自贡的盐业生产量居川盐之首,盐业的生产、运输是不容忽视的现象。盐业历史博物馆有8件(套)书法作品描写了盐业生产者早出晚归生产井盐,并通过肩挑水运等方式将井盐运往食盐所需地的情景。

2.5.1 盐业精神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深入发掘我国传统文化蕴藏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和道德规范并结合时代要求,对其进行继承和创新,充分展现华夏的精神风范。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独特的活态性,能够生动形象地反映某些民族文明传统的演变和发展,近年来因其不断消亡使得中国的一些传统技艺和文化无人知晓,往往只存在于民间传说之中,传承人普遍面临着老龄化和后继乏人等挑战。故此,加强并完善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相关保护制度对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延续事业意义非凡。

1985年,刘克刚录刘源《盐井》诗:“骓深凿险费光阴,一井成功值万金。日夜牛车常运转,源头活水自深深。”诗中的“骓深凿险费光阴”“日夜牛车常运转”指出了盐业生产的危险和艰辛。刘克刚(1917—2009),自贡人,受业于冯建吴、张晴风等当代名家,擅长画八哥,享有“蜀中刘八哥”之美誉。

盐都历史底蕴深厚,大家对自贡的发展寄予了美好愿望。1988年,时任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常委的王首道(1906—1996)认为“盐都龙乡,腾飞在望”。1994年,时任第八届全国政协副主席的胡绳(1918—2000)书“继承传统,开拓前进”,认为“自贡盐业,前途无量”。2004年,曾任中国侨联顾问的陈兰通(1938—2009)书题“盐都誉四海,再创新辉煌”。著名戏剧理论家、翻译家、戏剧史家、出版家葛一虹(1913—2005)建议自贡人民“继先人业绩,向科学进军”。1986年,张力建议:“发扬盐业历史经验,研究西秦会馆建筑工艺,努力建设自贡。”1987年,曾任总参谋部防化部部长的姜志增(1929—)少将希望“发展盐业,造福人民”。1987年,原最高人民检察院党组副书记、副检察长张灿明(1914—2010)认为“盐史卤光”可以“振兴中华”。

2.5 有关盐的其他描述

高文参观了釜溪河上秀丽的王爷庙,看到盐厂忙碌的汲卤景象,口占七绝一首:“釜溪岸边万重楼,长虹飞架记春秋。架影高低筒络绎,自流井里水自流。”曾为四川书法家协会会员的尹文昭书录清杜廉诗:“架影高低筒络绎,车声辘轳井相连。”这两首诗通过对不断转动的辘轳声和上下起落的汲卤筒的描写,状摹了盐场的劳动情景。

2000年来,自贡人民以开拓进取、锲而不舍的精神,在自贡开凿了上万口盐井。盐业历史博物馆有3件(套)书法作品高度评价了自贡的盐业精神。

2.2.1 悠久历史

2.5.2 盐业科技

四川的深井钻凿技术被称为“世界近代石油钻井之父”。盐都人民以自己的勤劳智慧,在深井钻凿上创造了举世瞩目的盐业科技成就。盐业历史博物馆有4件(套)书法作品评价了自贡的盐业科技。

中国古建筑学家罗哲文(1924—2012)评价自贡是“科技史上之精华,历史名城之骄傲”。1997年,时任中央政治局委、国务委员兼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主任的李铁映评价:“中国盐工开世界钻井先河,华夏民族书人类文明史诗。”1986年,从台湾归来的四川遂宁人王锡爵(1929—)评价:“古法看耒土,科技佔前矛。”

2.5.3 纪念盐业工人运动

自贡盐场因“水丰火旺”而“富甲全川”,在清咸同时期发展成为具有相当规模的资本主义工场,盐业工人队伍浩大。凿井熬盐磨炼了这支队伍的意志;压迫剥削促使了这支队伍的觉悟。经过多次工人斗争,特别是20世纪20年代末期的盐业工人运动,谱写了中国工运史上灿烂的篇章[3]。“萧凤阶、方士其二烈士于1929年在自贡盐业工人政治总同盟罢工中不幸被捕,充分表现了伟大的工人阶级气节……壮烈牺牲。”博物馆有2件郝谦(1902—1997)题写的纪念自贡总罢工死难五十周年书法作品。郝谦多次参加反帝、反军阀的斗争。1929年2月,他奉令重返自贡参加领导盐业工人“政治总同盟”罢工运动,担任罢工行动委员会副书记、罢工总指挥部副总指挥,负责宣传工作。在总罢工死难五十周年时,擅长书法的郝谦作《调寄浪涛沙》二首:“萧方二烈士,共产党员。大公无私意志坚,不为名利不怕死,奋勇上前;含泪忆当年,沥胆披肝。罢工战斗历艰险,一生忠义负铁肩,工人典范。”“魔怪舞蹁跹,黑暗无天,人民苦难坠深渊,工人阶级要革命,真理造反一九二九年,自贡罢工政治同盟史无前。萧方烈士英雄史光照人间。”

3 研究意义

藏品研究是博物馆的重要工作内容,有利于提升博物馆科研水平和藏品管理水平,并可服务于陈列展览、社会教育。探析盐业历史博物馆书法藏品中的盐文化,有助于服务科学研究、展览社教和藏品征集。

3.1 服务于科学研究

自贡市盐业历史博物馆有97件(套)书法藏品反映了盐文化,数量众多,约占博物馆书法作品的一半。这些书法藏品内容丰富,涵盖盐、盐都自贡、盐业建筑、盐业生产与运输、盐业精神、盐业科技、盐业工人运动等方面。对这些书法藏品的文字内容进行解析,是对博物馆藏品的研究利用,也是对盐文化的多角度挖掘,能为当前博物馆书法藏品研究及盐文化研究的新视角提供借鉴。

(4)输出重建信号和残差信号。通常情况下,重建信号为原输入信号中的低频分量,残差信号为原输入信号中的高频分量。

3.2 服务于展览社教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文物保护利用工作。为进一步发挥文物资源在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作用,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活起来”,必须深入挖掘和系统阐发文物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和时代价值。盐业历史博物馆书法藏品作为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载体,挖掘其文字内涵显得格外重要。梳理馆藏全部书法作品,研究藏品中的盐文化信息,有利于形成专题展览,进行社会教育,让藏品“活起来”,从而有助于公众对自贡的盐业历史、盐业遗迹、盐业产运销、盐业科技等各方面有直观的了解。

3.3 服务于藏品征集

当前,地市级博物馆藏品征集工作越来越困难。博物馆藏品征集的途径主要有考古发掘、移交、购买、接受捐赠等。考古发掘工作由各省的考古研究院进行,地市级博物馆很少具备考古发掘的资质,故不能直接取得考古发掘品。文物移交是指公安、海关、工商等执法部门移交罚没的文物,通常难遇、难求。很多地市级博物馆藏品购买受经费限制,不能及时增加藏品。博物馆藏品捐赠同移交一样,可遇不可求。自贡市盐业历史博物馆馆藏书法作品的征集,可为地市级博物馆的藏品征集提供借鉴。

他写下了“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写下了“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写下了“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每一个字都能让人感受到他心绪的平静。

自贡市盐业历史博物馆馆藏书法作品中有97件(套)与盐业相关,反映了自贡的城市特色。各地市级博物馆承载着各自的城市记忆,可从本地、本馆出发,征集具有地域特色的藏品,留住城市记忆。

自贡市盐业历史博物馆有90余件馆藏书法作品,题写并收藏于1980年左右。事实上,博物馆在文物的保护传承过程中,如果不收藏,今天就会消失,明天就没有什么可收藏。因此,收藏今天的文化是博物馆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结合“为了明天,收藏今天”的藏品征集理念,探寻文物保护传承新路径,博物馆可购买或请当地书画名家捐赠书画作品,使当代名家作品能“登堂入室”,充分发挥博物馆文物收藏功能,丰富馆藏文物数量。

参考文献

[1]李敏.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盐文化研究综述[J].盐业史研究,2013(2).

[2]四川省富顺县志编纂委员会.富顺县志[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93.

[3]陈然,王芳.二十年代末期的自贡盐业工人运动[J].四川文物,1987(1).

【作者简介】 李敏(1982—),女,馆员,硕士,主要研究方向:文物管理、文物研究与利用、盐文化。

标签:;  ;  ;  ;  ;  

书法藏品中的盐文化探析-以自贡市盐业历史博物馆馆藏书法作品为例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